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编财会计算与管理指南
新编财会计算与管理指南

新编财会计算与管理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1305552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基层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非常关键,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本书在精心调查企业财会计算和管理工作需求的基础上,由众多长期工作于一线、拥有丰富财会知识的教授、博士和专家编写,内容包括筹资技能、资产运作、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证劵投资、纳税与筹划、财务风险与控制、投资效益评价方法、收入与利润、财务分析与评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量利分析、债务重组、企业破产与清算、企业绩效评价与考核、企业国有资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企业金融与保险、企业社保基金、企业国际结算等。本书不仅是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好帮手,还是企业管理者,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等岗位工作即查即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新编财会计算与管理指南》目录

第1篇 财务篇 2

第1章 融资管理 2

1.1 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2

1.1.1 筹资来源渠道 2

1.1.2 筹资方式分析 3

1.2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6

1.2.1 单利制的计算方法 7

1.2.2 复利制的计算方法 8

1.2.3 年金的计算方法 9

1.2.4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2

1.3 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13

1.3.1 资金成本的概念 13

1.3.2 单项资金成本计算方法 13

1.3.3 综合资金成本 16

1.3.4 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 17

1.4 最优资金结构的确定方法 17

1.4.1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18

1.4.2 资金成本比较法 19

1.5 财务杠杆与筹资风险 20

1.5.1 财务杠杆对自有资金利润率的影响分析 20

1.5.2 筹资风险程度的计算方法 21

1.5.3 资金结构的优化方式 24

第2章 证券投资 25

2.1 证券投资的特点及种类 25

2.1.1 证券投资的特点 25

2.1.2 证券投资的种类 26

2.2 债券投资 27

2.2.1 债券的基本要素 28

2.2.2 债券的估价 28

2.2.3 债券投资收益 30

2.2.4 债券投资的选择 32

2.2.5 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33

2.3 股票投资 33

2.3.1 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34

2.3.2 股票的估价 34

2.3.3 股票投资收益 38

2.3.4 市盈率分析法 39

2.3.5 股票投资的选择 40

2.3.6 出售股权投资及其收益的管理 41

2.3.7 公司回购股份在利润分配中的处理 44

2.3.8 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44

2.4 基金投资 45

2.4.1 投资基金的特点 46

2.4.2 投资基金的种类 46

2.4.3 投资基金的估价与收益率 49

2.4.4 投资基金的优缺点 50

2.5 衍生金融资产投资 51

2.5.1 商品期货 51

2.5.2 金融期货 53

2.5.3 期权投资 54

2.5.4 认股权证、优先认股权、可转换债券 55

2.6 证券投资组合 59

2.6.1 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 60

2.6.2 证券投资组合方法 60

第3章 全面预算 62

3.1 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62

3.2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与职能 62

3.2.1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62

3.2.2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的职能 63

3.3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64

3.3.1 业务计划与预算 64

3.3.2 费用计划与预算 67

3.3.3 投资计划与预算 70

3.3.4 财务预算 71

3.4 预算编制方法与程序 76

3.4.1 预算编制方法 76

3.4.2 预算编制程序 77

3.4.3 预算调整方法与程序 77

3.5 预算控制与分析 79

3.5.1 预算控制 79

3.5.2 预算分析 79

3.6 预算的考核 82

3.6.1 预算考核的作用 82

3.6.2 预算考核体系的内容 82

第4章 纳税与筹划 83

4.1 流转税纳税与筹划 83

4.1.1 增值税纳税与筹划 83

4.1.2 营业税纳税与筹划 88

4.1.3 消费税的纳税与筹划 91

4.2 所得税纳税与筹划 94

4.2.1 企业所得税纳税与筹划 94

4.2.2 个人所得税纳税与筹划 99

4.3 其他税种的纳税与筹划 104

4.3.1 房产税纳税与筹划 104

4.3.2 土地增值税纳税与筹划 107

4.3.3 资源税的纳税与筹划 110

4.3.4 关税的纳税与筹划 113

第5章 财务风险管理 115

5.1 财务风险概述 115

5.1.1 财务风险界定 115

5.1.2 财务风险内容 115

5.1.3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116

5.1.4 复合杠杆与财务风险 118

5.2 财务风险来源及成因 120

5.2.1 企业的筹资风险来源及成因 120

5.2.2 企业的投资风险来源及成因 121

5.3 财务风险识别 123

5.3.1 潜伏期财务风险的识别 123

5.3.2 发作期财务风险的识别 125

5.3.3 恶化期财务风险的识别 126

5.4 财务风险计量 127

5.4.1 预期值 127

5.4.2 风险价值 128

5.4.3 决策树 128

5.4.4 情景模拟和其他方法 129

5.5 财务风险规避 130

5.5.1 财务风险规避的一般措施 130

5.5.2 针对不同风险的规避措施 131

5.6 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 133

5.6.1 敏感性分析 133

5.6.2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136

5.6.3 肯定当量法 137

第6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139

6.1 财务分析的内容 139

6.1.1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139

6.1.2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39

6.2 财务分析的方法 139

6.2.1 趋势分析法 140

6.2.2 比率分析法 141

6.2.3 因素分析法 142

6.3 财务指标分析 144

6.3.1 偿债能力指标 144

6.3.2 运营能力指标 148

6.3.3 获利能力指标 151

6.3.4 发展能力指标 155

6.3.5 综合指标分析 158

6.4 财务预警 163

6.4.1 财务预警的方法 163

6.4.2 财务预警的应用 166

6.4.3 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 167

6.5 业绩评价 167

6.5.1 业绩评价的内容 167

6.5.2 业绩评价指标 168

6.5.3 业绩评价标准 170

6.5.4 评价方法 170

6.5.5 综合评价报告 173

第7章 长期投资效益评价 174

7.1 项目的现金流量 174

7.1.1 现金流量的界定 174

7.1.2 现金流量的构成 174

7.2 长期投资效益的评价方法 176

7.2.1 投资回收期法 176

7.2.2 投资报酬率法 177

7.2.3 净现值法 178

7.2.4 现值指数法 180

7.2.5 净现值率法 181

7.2.6 内部报酬率法 182

7.2.7 年值法 185

7.3 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187

7.3.1 NPV、PVI、NPR与r之间的关系 187

7.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87

7.4 投资额的回收与偿还 188

7.4.1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188

7.4.2 偿债基金的计算 189

第2篇 会计篇 192

第8章 资产运营 192

8.1 流动资产 192

8.1.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方法及汇兑损益的计算 192

8.1.2 现金周转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195

8.1.3 应收账款的计算方法 195

8.1.4 交易性金融资产 198

8.1.5 存货的计算方法 199

8.2 持有至到期投资 205

8.2.1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205

8.2.2 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205

8.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5

8.4 长期股权投资 206

8.5 固定资产 207

8.5.1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207

8.5.2 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方法 208

8.5.3 固定资产平均总值的计算方法 209

8.5.4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209

8.5.5 固定资产配置和变动分析 214

8.5.6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分析 216

8.6 无形资产与商誉和其他资产 217

8.6.1 无形资产与商誉 217

8.6.2 无形资产摊销 221

8.6.3 无形资产增减和利用效果的分析方法 222

8.6.4 其他资产 223

8.7 金融资产中公允价值的确定 223

8.7.1 公允价值的本质 224

8.7.2 公允价值的特点 224

第9章 成本核算与分析 226

9.1 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226

9.1.1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方法 226

9.1.2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计算方法 228

9.1.3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计算方法 230

9.1.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算方法 231

9.1.5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计算方法 235

9.1.6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方法 237

9.1.7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239

9.2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43

9.2.1 品种法 243

9.2.2 分批法 244

9.2.3 分步法 245

9.2.4 分类法 247

9.2.5 定额法 248

9.2.6 定额比例法 249

9.2.7 标准成本法 250

9.3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分析 253

9.3.1 可比产品的因素分析方法 253

9.3.2 单位产品成本的分析方法 255

9.4 产品成本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 256

9.4.1 全部产品成本指标的计算方法 256

9.4.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的计算方法 258

9.4.3 成本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方法 259

9.4.4 成本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260

9.5 作业成本、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的计算和应用 261

9.5.1 作业成本的计算与应用 261

9.5.2 责任成本的计算与应用 262

9.5.3 变动成本的计算与应用 264

第10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264

10.1 工程项目成本概述 266

10.1.1 成本的概念 266

10.1.2 工程项目成本概要 266

10.2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267

10.2.1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概念 267

10.2.2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方法 267

10.2.3 工程成本项目构成及其核算内容 268

10.2.4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与方法 269

10.3 建造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确认与计量 274

10.3.1 建造合同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74

10.3.2 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构成内容 275

10.3.3 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76

10.4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278

10.4.1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概要 278

10.4.2 工程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278

10.4.3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程序 280

第11章 收入与利润 283

11.1 产品销售收入的计算方法 283

11.1.1 含税产品销售额的计算方法 283

11.1.2 不含税产品销售额的计算方法 284

11.1.3 销售折扣的计算方法 284

11.1.4 销售折让的计算方法 285

11.1.5 销售退回的计算方法 285

11.2 产品的定价方法 285

11.2.1 完全成本定价法 286

11.2.2 制造成本定价法 286

11.2.3 变动成本定价法 287

11.2.4 投资回收率定价法 287

11.2.5 合同定价法 287

11.2.6 量本利分析定价法 288

11.2.7 系列产品定价法 288

11.2.8 追加订货定价法 289

11.2.9 需求弹性定价法 289

11.2.10 随行就市定价法 290

11.3 销售收入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290

11.3.1 销售收入计划完成率的计算方法 290

11.3.2 销售合同完成率的计算方法 290

11.3.3 销售收入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91

11.4 有关期间费用纳税调整的计算方法 291

11.4.1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方法 291

11.4.2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方法 291

11.4.3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方法 292

11.4.4 “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 292

11.4.5 房产税的计算方法 293

11.4.6 车船使用税的计算方法 293

11.4.7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方法 295

11.4.8 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295

11.4.9 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限额的计算方法 296

11.5 利润的计算方法 297

11.5.1 目标利润的计算方法 297

11.5.2 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 298

11.5.3 计税利润的计算方法 299

11.5.4 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299

11.5.5 产品计划销售利润的计算方法 299

11.5.6 其他业务计划利润的计算方法 301

11.6 利润分析方法 301

11.6.1 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 301

11.6.2 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分析方法 302

11.7 利润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306

11.7.1 销售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306

11.7.2 利润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07

11.7.3 成本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307

11.7.4 资本金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307

11.7.5 产值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307

11.7.6 人均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307

11.8 税后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 308

11.8.1 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的计算方法 308

11.8.2 提取盈余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309

11.8.3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 309

11.8.4 应交特种基金的计算方法 310

11.9 资本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310

11.9.1 资本溢价的计算方法 311

11.9.2 其他资本公积的计算方法 311

第12章 本量利分析 312

12.1 本量利分析基础 312

12.1.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法 312

12.1.2 相关概念及其计算 313

12.1.3 本量利分析的假定条件与主要用途 315

12.2 保本分析 317

12.2.1 保本点的计算方法 317

12.2.2 保本点的用途 319

12.3 保利分析 322

12.3.1 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 322

12.3.2 保利分析方法 323

12.4 多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324

12.4.1 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特点 324

12.4.2 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324

12.5 经营安全性分析 326

12.5.1 保本比率 327

12.5.2 安全边际 327

12.5.3 安全边际率 328

12.5.4 能力利用的分析 329

12.6 绝对亏损与相对亏损的区分 330

12.6.1 绝对亏损产品与相对亏损产品的成本效益分析 330

12.6.2 绝对亏损单位与相对亏损企业的分析 331

12.7 无差别点分析方法 332

12.7.1 成本无差别点的计算方法 332

12.7.2 成本无差别点和保本点的区别与联系 333

12.7.3 价格无差别点的计算 333

12.8 经营杠杆 334

12.8.1 经营杠杆效用 334

12.8.2 经营杠杆系数 334

12.8.3 经营杠杆系数的用途 336

第13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36

13.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339

13.1.1 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特征 339

13.1.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与认定 340

13.1.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 340

13.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341

13.2.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341

13.2.2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 342

13.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342

13.3.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 342

13.3.2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 345

13.3.3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处理 345

第14章 企业破产和清算 347

14.1 企业破产概述 347

14.1.1 破产的特征 347

14.1.2 企业破产的法律规定 347

14.2 破产清算 348

14.2.1 破产清算的程序 348

14.2.2 破产财产的确认范围 349

14.2.3 破产清算账户 349

14.2.4 破产财产的确认和计价 349

14.2.5 破产债权的计价 350

14.2.6 破产债务的清偿 351

14.2.7 破产清算损益 352

14.2.8 剩余财产分配计算 353

14.2.9 破产程序的终结 354

第15章 债务重组 355

15.1 债务重组基本特征及方式 355

15.1.1 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 355

15.1.2 债务重组的方式 355

15.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356

15.2.1 以资产清偿债务 356

15.2.2 以债务转为资本 360

15.2.3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 362

15.2.4 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 364

15.2.5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364

第16章 企业效绩评价与考核 364

第3篇 综合篇 368

16.1 企业效绩评价概述 368

16.1.1 企业效绩评价的界定 368

16.1.2 企业效绩评价的作用 369

16.2 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与内容 370

16.2.1 企业效绩评价体系 370

16.2.2 企业效绩评价的内容 370

16.2.3 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要素 371

16.2.4 企业效绩评价的分类 372

16.3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373

16.3.1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373

16.3.2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374

16.3.3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375

16.3.4 计量指标与非计量指标 376

16.3.5 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 376

16.3.6 定性指标 378

16.4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 383

16.4.1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的概念 383

16.4.2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的分类 384

16.4.3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的内容 384

16.4.4 选用标准值应注意的问题 385

16.5 企业效绩评价方法 386

16.5.1 功效系数法 386

16.5.2 综合分析判断法 386

16.5.3 基础分和调整分的计算 387

16.5.4 修正指标的划分 388

16.5.5 修正总分的计算 389

16.5.6 评议指标的计分 390

16.5.7 综合评价的计分 391

16.6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与评价报告 391

16.6.1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表示 391

16.6.2 企业效绩评价报告 392

第17章 企业国有资本管理 392

17.1 国有资本投入管理 393

17.1.1 企业取得财政资金的财务管理 393

17.1.2 分清资金权属 394

17.1.3 国有资本实行保全原则 394

17.2 国有资本营运管理 394

17.2.1 国有资本实行预算管理 394

17.2.2 对外担保与投资 395

17.2.3 企业改制的管理 395

17.3 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396

17.3.1 利润分配 396

17.3.2 资产损失的处理 397

17.4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397

17.4.1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 397

17.4.2 企业改制中有关事项的处理 399

第18章 金融与保险 403

18.1 金融基础 403

18.1.1 信用及信用工具 403

18.1.2 利息及利率 406

18.2 金融市场 406

18.2.1 货币市场 406

18.2.2 资本市场 408

18.2.3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409

18.2.4 外汇市场 410

18.3 金融负债 410

18.3.1 银行贷款 410

18.3.2 短期票据融资 413

18.3.3 短期融资券 413

18.3.4 债券融资 413

18.4 企业保险 416

18.4.1 财产保险 416

18.4.2 人身保险 418

18.4.3 政策保险 418

18.4.4 社会保险 419

第19章 社保基金 423

19.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423

19.1.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423

19.1.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计算方法 423

19.1.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424

19.1.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税务处理 426

19.2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427

19.2.1 医疗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427

19.2.2 医疗保险基金的计算方法 427

19.2.3 医疗保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428

19.2.4 医疗保险基金的税务处理 430

19.3 失业保险基金 431

19.3.1 失业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431

19.3.2 失业保险基金的计算方法 431

19.3.3 失业保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431

19.3.4 失业保险基金的税务处理 432

19.4 工伤保险基金 433

19.4.1 工伤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433

19.4.2 工伤保险基金的计算方法 433

19.4.3 工伤保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433

19.4.4 工伤保险基金的税务处理 434

19.5 生育保险基金 434

19.5.1 生育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434

19.5.2 生育保险基金的计算办法 434

19.5.3 生育保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435

19.5.4 生育保险基金的税务处理 435

19.6 住房公积金 435

19.6.1 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 435

19.6.2 住房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436

19.6.3 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处理 436

19.6.4 住房公积金的税务处理 437

第20章 国际结算 439

20.1 外汇 439

20.1.1 外汇市场 439

20.1.2 外汇汇率 440

20.1.3 外汇风险 442

20.2 国际结算的分类 443

20.2.1 国际贸易结算 443

20.2.2 国际非贸易结算 443

20.3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 444

20.3.1 汇票 444

20.3.2 本票 446

20.3.3 支票 448

20.4 国际结算方式 449

20.4.1 汇款 449

20.4.2 托收 451

20.4.3 信用证 452

20.4.4 银行保函 455

20.5 国际结算中的融资方式 456

20.5.1 进口融资方式 456

20.5.2 出口融资方式 458

附录A 货币时间价值表 459

附录B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463

附录C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469

参考文献 4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