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领导全书  第2卷  方法艺术卷
领导全书  第2卷  方法艺术卷

领导全书 第2卷 方法艺术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诚业,方建文等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351566X
  • 页数:1139 页
图书介绍:暂缺《领导全书(第三卷 实务操作卷)》简介
《领导全书 第2卷 方法艺术卷》目录

第一节 概论 1

一、用人对领导工作的意义 1

(一) 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1

第一章 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1

二、领导应有的用人观 2

(一) 爱才之心 2

(二) 识才之眼 2

(三) 用人是领导者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

(二) 用人是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 2

(三) 求才之渴 3

(四) 容才之量 4

(五) 举才之德 4

(六) 用才之能 4

(七) 育才之术 5

(八) 护才之魄 5

三、领导的类型与用人方式 5

二、人才考察的内容和分类 7

(三) 人才考察是人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7

(二) 人才考察是激励人才成长的巨大动力 7

(一) 人才考察是选拔使用人才的必要条件 7

一、人才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7

第二节 识人--人才考察 7

三、人才考察的原则 8

(一) 全面考察,注重实绩 8

(二) 分门别类,能级对应 9

(三) 把握主流,着眼长处 9

(四) 形成制度,考用结合 10

四、识人的方法与艺术 10

(一) 形态观察 11

(二) 个性分析 12

(三) 不同类型人的轮廓 13

(四) 比较鉴别法 15

(五) 群众路线法 17

(六) 借贤知贤法 20

(七) 要素测评法 21

(八) 比较排队法 23

(九) 比例限制法 24

(十) 标准对照法 24

(十一) 整体测评法 24

(十三) 考试测评法 25

(十二) 情景模拟法 25

第三节 选人--人才选拔 26

一、选用人才的原则 27

(一) 大公无私,唯贤是举 27

(二) 坚持实事求是,不可求全责备 27

(三) 按照需要,人事相宜 28

(四)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28

(五) 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29

(六) 宽以待人,团结为主 29

(九) 合理流动,人尽其用 30

(八) 人才互补,各司其职 30

(七) 培养教育,爱护关怀 30

二、选拔人才的方法和艺术 31

(一) 以委任制为主的录用模式的利弊 31

(二) 现已创造出的几种录用模式 31

(三) 招聘选贤法 32

(四) 竞争择优法 35

(五) 通过选拔人提高识人的能力 37

(六) 慎选咨询的对象 39

(八) “能说会道”者是难得的人才 40

(七) 要了解他肯不肯相信别人 40

(九) 寻找得心应手的好伙伴 41

(十) 要重用临危不惧的人 42

(十一) 要提拔勇于改革的人 42

(十二) 选好一把手 44

(十三) 把不善经营的人撤下去 46

(十四) 坚决排除假公济私的人 47

(十五) 对枯树式的人物不可放任不顾 48

(一) 不可以貌取人 49

三、选才误区及其避免 49

(二) 不可嫌弃耿直招忌的人 50

(三) 排除选人的晕轮效应 50

(四) 克服超稳定的惰性心理 51

(五) 克服反理性的世俗偏见 52

(六) 注意和为贵的人际情感 53

(七) 排除生变异的私心杂念 53

(八) 避免注意力上的视角盲区 54

(九) 防止非全面的考核误差 54

(一) 能质能级对应原则 55

第四节 用人--人才使用 55

一、人才使用的基本原则 55

(二) 用人要注意结构 57

(三) 激励原则 58

(四) 动态调节原则 59

(五) 考评原则 60

(六) 压力原则 60

二、用人方法 61

(一) 扬长避短法 61

(二) 提携超己法 65

(三) 充分信任法 70

(四) 善于团结法 71

(五) 等距离接触法 71

(六) 用人授权法 74

(七) 推功揽过法 75

(八) 用人用活法 75

(九) 引进竞争法 77

第五节 育人--人才培养 78

一、区分性格法 78

(二) 要亲切地称呼部下的名字 81

(一) 记住部下的名字 81

二、注意沟通法 81

(三) 要与下属谈心 82

(四) 善于解决下属的后顾之忧 83

三、言传身教法 84

四、严格要求法 85

(一) 严格要求 85

(二) 按“四化”方针来严格要求 88

五、委任授权法 89

(一) 率先垂范的弊病 89

(二) 不要做无能的上词 90

(三) 让部属接受委任授权 91

(四) 权限委让的区别 92

(五) 反对“反授权” 93

(六) 不要半途而废 94

(七) 提高干劲的委任方法 95

六、创造环境法 97

七、目标管理法 98

(一) 顺人之性 98

(三) 适时支援和协助 99

(二) 帮助制定目标 99

八、提供机遇法 101

九、善于赞美法 102

(一) 赞美更有效 102

(二) 真心赞美 103

(三) 在哪里赞美最好 104

(四) 避免漫无目的的赞美 105

(五) 达成目标的方法 106

(六) 活用“月晕效应” 107

(七) 重视外在奖赏 108

(八) 年轻上司如何称赞年长部属 109

(九) 赞赏与叱责的平衡 110

十、循循善诱法 111

(一) 留有余地的指示 111

(二) 听汇报的艺术 112

(三) 变自卑为自信 112

(四) 培养工作兴趣 113

(一) 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 114

(二) 不要抛弃受过谴责的人 114

十一、允许失误法 114

(三) 慎作“不称职”结论 115

(四) 要给下属恢复面子 116

十二、循序渐进法 117

(一) 快慢走路的启示 117

(二) 培养新人的步骤 117

(三) 逐步增加负荷 118

(四) 实行“助理制” 119

十三、适时调动法 119

十四、如何发现有潜质的下属 120

十五、致力培育既有下属 121

十六、注重岗位培养 122

第六节 用人权术批判 123

一、用人权术的复杂性 123

二、怎样看待用人权术 123

三、权术的识别和提防 124

(一) 玩平衡术 124

(二) 偷梁换柱 126

(三) 拉帮结派 128

(四) 釜底抽薪 130

(五) 反客为主 131

(六) 抓替罪羊 132

(七) 上屋抽梯 134

(八) 隔岸观火 135

(九) 借刀杀人 136

(十) 落井下石 138

附录 139

专论 139

邓小平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思想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龙新南 郑新立 胡继申 虞兆峰 张峰 139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沈荣华 149

小平同志人才思想中的几个特色论点--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人才问题的论述 张国卫 159

邓小平关于人才的辩证思维 陈甲标 162

试论选拔和培养领导人才的十大关系--学习邓小平同志人事人才思想的体会 王云标 166

文萃 170

略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刘廷友 张克明 170

李光耀的用人思想 鄢利民 173

要辩证地理解“看政绩用干部”的用人原则 冯振广 174

正确把握新时期用人标准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 176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加大力度 王洪轩 178

土光敏夫论用人 金起文 179

帅勿将后 王春波 180

杂谈 180

“牛粪”与“如来” 周映秋 180

也可以请坏人来做事 松下幸之助 181

如何对待能人中箭落马问题 燕秦 181

如何对待执意要走的人才 石树仁 184

善用人之短 刘军 184

用人勿看“胡须” 刘玉森 185

莫打落“叮着下级的马蝇” 舜太运 186

不要以恩赐者自居 186

不要使下属当众下不来台 187

领导不要轻易否定下属 吴文武 187

尊重下属的隐私权 188

要替反映情况的下属着想 188

切勿随意许愿 189

在不接受任务的下属面前,不可失掉权威 189

鉴戒 189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89

吕蒙正位尊不荫子 190

晏平仲教景公重视贤才 191

老少参用,遴选俊秀 191

魏文侯以诚信得贤才 192

用人不疑,乐羊凯旋 192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194

唐太宗选举宰相 195

武则天的用人术 196

善识贤才的朱元璋 198

楚汉之争话用人 199

诸葛亮用人失误的启示 200

好大喜功与虎攀亲家 贪得无厌假公饱私囊 201

成败论人错处四将帅 刑赏失宜难服众人心 203

一味仁厚君子度小人 无防人心总统遭大难 204

林则徐赤诚禁鸦片 道光帝信佞?忠贤 205

“戴高帽子”心藏祸心 听恭维话上当受骗 206

搞小圈子缺德少才 当宝贝惨痛败北 百万军队如粪土 206

成也在人 败也在人 207

林肯用人 208

日本企业的用人特点 209

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的金科玉律 210

世界著名“脑库”的用人方略 211

向企业内部挖人才 212

第二章 激励的方法与艺术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一、激励的概念 215

二、激励的模式与类型 217

(一) 激励的基本模式 217

(二) 激励的类型 219

(二) 把士气不振归咎于缺乏激励 229

(一) 缺乏激励不好好表现 229

一、激励的两难状态 229

第二节 激励问题分析 229

(三) 实施激励马上引起不平 230

(四) 不平则鸣产生激励的反效果 230

(五) 不激励不好激励又未必有效 230

二、中国人的激励特性 230

(一) 有本事就来拿 231

(二) 首先自己要具有本事 231

(三) 公司提供表现的机会 231

第三节 激励的原则性方法 232

(六) 合理的不公平 232

(五) 充实自己的本事再等机会 232

(四) 拿不到怪自己 232

一、公平激励原则 233

二、实事求是原则 234

三、适时性原则 235

四、讲求效应原则 237

五、协调性原则 239

七、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240

六、民主政治原则 240

(一) 必须重视物质奖励 241

(二) 精神奖励的重要性 241

八、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242

九、首次奖励原则 243

十、明暗分开原则 244

十一、公私分明原则 245

十二、顺逆分清原则 246

十三、刚柔并济原则 246

十五、大小并重原则 247

十四、动静并用原则 247

第四节 激励的程序性方法 248

一、激励目标的确立 248

(一) 激励目标 248

(二) 激励目标的确立 249

二、激励的评价标准 250

三、激励标准的考核 251

四、激励的实施 252

(一) 奖惩的决策 252

(三) 掌握适宜的奖励时机 254

(二) 奖励的颁发 254

第五节 激励的理论方法 256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法 256

二、另外三种需要理论方法 260

(一) 魏勒的归因理论方法 260

(二)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方法 261

(三) 阿德福的ERG理论 262

三、动力促进理论方法 263

(一) 内在动力 263

(二) 外在动力 265

(一) 正强化 266

四、强化理论方法 266

(二) 负强化 267

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方法 268

六、环境诱导理论方法 268

(一) 自然环境 269

(二) 社会环境 271

七、期望理论方法 272

八、利益驱动理论方法 276

九、目标激励理论方法 278

(一) 基本公式 280

十、激励力量理论方法 280

(二) 内激与外激的相互关系 282

十一、公平理论方法 284

十二、挫折理论方法 287

十三、权衡理论方法 289

十四、其他几种激励理论方法 290

(一) 综合型激励理论 290

(二) 勒温的动力场论 290

(三)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290

(四)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的激励 291

(六) 认知派激励论 292

(五) 行为主义激励论 292

第六节 对各类人员的具体激励法 293

一、怎样激励先进者 293

二、激励后进者的方法 295

三、激励中间层的方法 296

四、激励青年的方法 297

五、激励老年人的方法 298

六、激励女同志的方法 299

七、激励知识分子的方法 300

八、激励战士的方法 301

九、激励集体的方法 303

十、激励领导者的方法 304

十一、激励自己的方法 305

十二、激励荐贤进言者的方法 306

第七节 激励者谨记 310

一、“三个注意” 310

(一) 注意强化优点和淡化缺点 310

(二) 注意激励的两极 311

(三) 注意有益性是激励的出发点和归宿 312

(一) 激励不可任意树立先例 313

(二) 激励不可采用运动方式 313

二、“六个不可” 313

(三) 激励不可趁机大张旗鼓 314

(四) 激励不可显得偷偷摸摸 314

(五) 激励不可偏离团体目标 314

(六) 激励不可忽略有效沟通 315

三、“两个坚持” 315

(一) 坚持以绝对激励为基础,以相对激励为主导的方针 315

(二) 坚持明确施奖规范,弥合认识差异 316

诸葛亮的精神激励法 宋长琨 318

中外激励观览 318

附录 318

精神薪资 麦倩宜 320

坦丁姆计算机公司的激励制度 321

工作表现奖金制 322

情绪激励 323

马太效应 324

美国汽车大王亚柯卡的领导艺术 董学会 325

兼收并蓄 注重激励--曹操是如何对待谋士意见的 赵叶惠 326

用意志塑造历史的戴高乐 曾文晖 327

一、领导关系的涵义 331

第三章 处理关系的方法与艺术 331

第一节 领导关系的涵义、本质、特点 331

二、领导关系的本质与特点 332

(一) 领导关系的一般本质 332

(二) 领导关系的特点 333

三、领导关系的类型 335

第二节 领导者人际交往概述 336

一、信任是领导者人际交往的基石 338

(一) 领导者对群众的信任是交往的前提 338

第三节 领导者人际交往的心理品质 338

(二) 领导者取得下属信任是交往的保证 340

二、理解是领导者人际交往的桥梁 341

(一) 理解是生活协奏曲的一个乐章 341

(二) 理解是领导者进行交往的桥梁 342

三、谅解是领导者消除矛盾的良方 344

(一) 工作和生活都需要谅解 344

(二) 谅解是领导者消除矛盾的有效方法 345

四、奉献把领导者人际交往引向深层 346

(一) 领导者的物质利益要求与奉献精神 346

(二) 奉献是领导者生活协奏曲的主旋律 347

第四节 领导者人际交往的一般方法与艺术 349

一、领导者人际交往中的“共鸣” 349

(一) 增进人际“共鸣”的诸因素 349

(二) 领导者要研究如何产生“共鸣”的技巧 350

二、领导者的信息沟通方式与人际关系 351

(一) 正式沟通网的研究与利用 351

(二) 非正式沟通网的认识与控制 352

三、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的运用技巧 353

(一) 交际障碍的若干表现 353

(二) 语言表达的技巧 354

(三) 领导者的对话方法与人际关系 355

(四) 巧用“无声的语言” 357

四、领导人际交往中的风度 358

(一) 令人喜爱的风度特点 358

(二) 风度美与领导者的感召力 358

(三) 领导者在人际交往中要忍让而不怯懦 359

五、交际中的角色扮演及调适 360

(一) 交际中的角色矛盾和冲突 360

(四) 化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361

(三) 掌握角色技巧 361

(二) 牢固树立角色观念 361

六、幽默是领导者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362

(一) 幽默使人际交往融洽与和谐 362

(二) 幽默可帮助领导者走出窘境 363

(三) 幽默是文化和智慧的表现 363

(四) 幽默具有穿透力与批判力 364

七、批评是人际交往的“助手” 364

(一) 批评是真正的“资助” 364

(二) 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365

(一) 领导者的生活应该是多彩的 366

八、全面才能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 366

(二) 全面才能是领导者维系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 367

九、女性领导者的形象塑造与交际艺术 368

十、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 369

(一) “以柔克刚”法 370

(二) “欲取先予”法 370

(三) “以德取信”法 370

(四) “以行补讷”法 370

(一) 隶属关系 371

一、上下级领导关系结构 371

第五节 上下级关系与行为透析 371

(二) 依存关系 372

(三) 职能关系 373

二、上级领导行为特征分析 373

(一) 主导型 373

(二) 专断型 374

三、下级领导行为特征分析 375

(一) 实事求是型 375

(三) 维持型 375

(二) 自以为是型 376

(三) 照抄照传型 376

四、上下级领导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别 377

(一) 角色心理素质差异 377

(二) 角色表演差异 377

(三) 角色地位差异 378

五、上下级领导关系心理分析 379

(一) 相互关系的心理取向:趋同或趋异 379

(二) 相互关系的人际知觉:准确或偏离 380

(三) 相互关系的整合心理分析:相容或排拒 381

一、为什么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382

(一) 有利于取得上级的信赖,赢得下级的拥戴 382

(二)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自己的换负 382

第六节 怎样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382

(三) 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正常的心态 383

二、处理与上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384

(一) 坚持党性原则 384

(二) 坚持服从原则 385

(三) 坚持大局为重原则 385

(五) 认清角色,不越“位” 386

(四) 坚持分忧原则 386

(六) 有限忍耐,合理斗争 388

(七) 期望适当,合理节欲 390

(八) “等距外交” 392

三、处理与上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393

(一) 注重第一印象 393

(二) 学会投石问路 394

(三) 学会理解上司的意图 395

(四) 学会取得上司的信赖 397

(六) 避开感情冲突的陷阱 398

(五) 选择好同上司交往的时机与场合 398

(七) 对上级提出批评要讲求技巧 399

(八) 慎重参谋 399

(九) 贵在勤奋 400

(十) 谨防粗心 401

(十一) 巧言讲谏 403

(十二) 兑现承诺 405

(十三) 慎用“解释” 407

(十四) 不出难题 408

(十五) 有意封闭 409

(十六) 懂得暗示 410

(十七) 只听不传 411

(十八) 不卑不亢 412

(十九) 不打“旗号” 413

(二十) 守口如瓶 414

(二十一) 局部“反感” 416

(二十二) 恰当拜访 417

(二十三) 巧用电话 418

(二十四) 耐心等待 418

(二十五) 勇于认错 419

(二十六) 委屈求全 420

(二十七) 讲求气量 422

(二十八) 莫问前程 424

(二十九) 注重“闲谈” 425

(三十) 遇到有的领导谈对其他领导不满怎么办 426

(三十一) 汇报工作时如何博得领导满意 428

(三十二) 在能力弱的领导下如何搞好工作 432

(三十三) 怎样才能赢得领导信任 435

(三十四) 男性部属如何在女性领导手下搞好工作 437

(三十五) 不要频繁找上级领导 440

(三十六) 如何与彼此不团结的领导相处 441

(三十七) 请示三忌 442

第七节 怎样处理与下级的关系 443

一、处理下级关系的重要性 443

(一) 有利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取得下级的支持 443

(二) 有利于获得“协力”,实现领导目标 443

(三) 有利于获得领导绩效,加快个人的发展 444

二、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444

(一) 公道正派原则 444

(二) 民主集中原则 444

(四) 平等原则 445

(三) 信任与授权原则 445

(五) 平衡原则 446

(六) 引力原则 446

(七) 信息沟通原则 447

三、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448

(一) 自己作出样子 448

(二) 笑口常开 450

(三) 不吝赞赏 452

(四) 善于静听 453

(五) 不指责、咒骂 454

(六) 理直气和 455

(七) 记住下属的名字 456

(八) 拔尖不削尖 457

(九) 一视同仁 459

(十) 不抱成见 460

(十一) 求下属帮忙 461

(十二) 时刻揣摩下属的不安心 463

(十三) 小事装糊涂 464

(十四) 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466

(十五) 激起竞争 468

(十六) 与下属保持适当距离 469

(十七) 正确处理下属的“隐秘”问题 470

(十八) 注重在政治上关心部属 471

(十九) 正确对待“难缠”的下属 472

(二十) 年轻领导与年老部属相处“八字”诀 474

(二十一) 如何面对讨厌你的属下 475

(二十二) 领导者怎样填平与年轻部下间的鸿沟 476

一、现实生活中的同级关系 479

(一) 同级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479

第八节 处理同级关系 479

(二) 同级关系中的竞争与协同 480

(三) 同级关系中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480

二、处理同级关系的重要性 480

(一) 有利于得到帮助配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效 480

(二) 有利于增进团结,获得良好的周边关系 481

(三) 有利于产生合力,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 481

三、处理同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481

(一) 以诚相待,与人为善 481

(四) 尊重的原则 482

(三) 见贤思齐,强者为师 482

(二) 积极配合,互相补台 482

(五) 宽容的原则 483

(六) 支持的原则 483

(七) 自制的原则 483

(八) 真诚的原则 484

(九) 信任的原则 484

四、处理同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485

(一) 处理同级之间矛盾的艺术 485

(二) 增进同级之间感情的艺术 485

(三) 同级之间的批评艺术 488

(四) 牢固建立“友好合作”的协调关系 489

(五) 努力获取“互相信任,亲密合作”的最佳效果 490

(六) 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 493

(七) 协调同级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494

第九节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495

一、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构成 495

(一) 领导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性质特征 495

(二)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关系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96

(三) 领导与群众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497

二、处理群众关系的宏观原则 498

(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499

(二) 教育和提高群众 500

(三)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01

三、处理群众关系的微观艺术 501

(一) 立足以威信孚众 501

(二) 合理运用赏罚 503

(三) 恩威有度 505

(四) “善演群众角色” 507

(六) 善于当“听众” 508

(五) 善于“同化”群众 508

(七) 正确调适干群矛盾 509

(八) 巧妙处理群众纠纷 510

(九) 缓解干群矛盾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511

第十节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 512

一、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 512

(一) 组织程序的原则 513

(二) 隶属关系的反映 513

(三) 工作职能的维系 513

二、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514

(一) 少数与多数的差异 514

(四) 依存关系的体现 514

(二) 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差异 515

(三) 主观能动作用和组织服从之间的差异 516

三、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行为差异的协调与沟通 517

(一) 沟通--统一认识 517

(二) 控制--调节适度 518

(三) 制度--规范行为 518

第十一节 领导与非正式组织 520

一、非正式组织概述 520

(二) 非正式团体的类型 521

二、非正式团体的特点和类型 521

(一)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 521

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523

(一)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523

(二) 现代领导对此应树立的观念 525

四、非正式团体的消极作用 525

(一) 抗拒改革 525

(二) 抵制工作 525

(一) 事先防范 526

五、非正式团体的有效控制 526

(四) 徇私不公 526

(三) 传播谣言 526

(五) 消极顺从 526

(二) 事后管制 529

第十二节 领导处理亲属关系 530

一、领导与亲属之间的关系构成 530

(一) 姻缘关系 530

(二) 血缘关系 531

(三) 业缘关系 531

(一) 思想方面的差异 532

(四) 地缘关系 532

二、领导同亲属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532

(二) 工作方面的差异 533

(三) 生活方面的差异 533

三、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 534

四、领导与亲属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535

(一) 加深理解,沟通思想 536

(二) 五湖四海,反对宗派 536

(三) 为政清廉,不徇私情 536

(五) 彼此关心,互敬互爱 537

(四) 互相支持,协调事业 537

(六) 相互包容,互谅互让 538

第十三节 领导者处理其他关系 539

一、领导者与离退休干部的交往 539

二、领导者如何与“通天人物”交往 540

三、领导者如何与大款交往 541

附录 543

专论 543

与不喜欢的人交往 荣晓华 543

厂长经理的“人和”艺术 蒋文君 陈尚林 544

领导者与驾驶员关系探微 浩渺 546

论领导冲突 周振林 王传邃 547

杂谈 550

请而不示 苏简 550

“弱点暴露”效应 胡晓诚 551

被叱责是福 552

怎样打动你的老板 曾亚军 554

怎样伸出你的手 高永华 555

领导者“和稀泥”的技巧 金起文 556

哪几类上司不能依靠 张述 557

狡猾的名字战术 夏中丽 557

慎对下属论短长 胡涂 558

领导,警惕“包围圈” 周映秋 559

史海钩沉 559

古代和谐理论与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 侯琦 559

由武则天想到的 邱毅 561

乾隆不怕失“龙毅” 王仁山 563

第四章 公关的方法与艺术 565

第一节 概述 565

一、公共关系 565

二、领导者公关 566

三、领导者公关的特点 567

(一) 复杂性 567

(二) 广泛性 568

(三) 目的性 568

四、领导者公关的基本要素 568

(一) 领导者公共关系的主体--领导者个人或群体 568

(二) 领导者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569

(三) 领导者的公关渠道--传播与沟通 569

(三) 尊重科学,讲求实事求是的艺术 570

(二) 珍惜信誉,维护公众权益的艺术 570

(一) 遵纪守法,注重社会效益的艺术 570

第二节 领导者的公关策略和决策艺术 570

一、公关策略艺术 570

二、公关决策艺术 571

(一) 公关决策特征 571

(二) 公关决策原则 571

(三) 公关决策过程 571

一、领导者宣传性公关 572

(二) 新异性 572

(一) 目的性 572

第三节 领导者的公关方式 572

(四) 公关决策回归 572

(三) 效益性 573

(四) 重点性 573

二、领导者交际性公关 573

(一) 领导者交际性公关原则 573

(二) 领导者交际性公关技巧 573

三、领导者服务性公关 574

(一) 领导者服务性公关原则 574

(二) 领导者服务性公关技巧 574

(一) 领导者征询性公关原则 575

五、领导者征询性公关 575

四、领导者社会性公关 575

(一) 领导者社会性公关原则 575

(二) 领导者社会性公关技巧 575

(二) 领导者征询性公关技巧 576

六、领导者维系性公关 576

(一) 潜移默化 576

(一) 领导者进攻性公关的原则 577

(二) 领导者进攻性公关的技巧 577

七、领导者进攻性公关 577

(二) 循序渐进 577

八、领导者防御性公关 578

(一) 推陈出新 578

(二) 接受反复 579

九、领导者矫正性公关 579

十、领导者建设性公关 580

第四节 领导者的公关手段 581

一、领导者借助新闻媒介 581

(一) 选择媒介 581

(二) 领导者与新闻界的交往 582

(三) 领导者如何接受采访 584

(四) 撰写新闻稿 586

(五) 借助视听手段 587

二、领导者组织自办媒介的方法与艺术 589

(一) 自办报刊 589

(二) 编写宣传小册子 590

(三) 宣传组织标志 590

(一) 领导者公关广告的类型 591

三、领导者制作公关广告的方法与艺术 591

(二) 领导者公关广告设计要求 592

(三) 领导者公关广告的制作技巧 592

四、公共关系广告效益的测算 593

第五节 领导者公关程序 594

一、自省艺术 594

二、公关设计 595

(一) 确定目标 595

(二) 界定公众 596

(四) 选择传播渠道 598

(五) 选择时机 598

(三) 确定主题 598

(六) 编制费用预算和时间安排 599

三、领导者公关实施 599

(一) 统观全局 599

(二) 选准媒介 600

(三) 制作信息 600

(四) 控制进度 600

(五) 调整计划 600

(二) 公共关系信息反馈渠道 601

(一) 评估的重要性 601

四、领导者公关评估 601

(三) 评估方法 602

第六节 领导者的公关调研艺术 603

一、调研的内容 603

(一) 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调查 603

(二) 控制行为的公共关系调查 603

(三) 协调行为的公共关系调查 603

(四) 组织行为的公共关系调查 603

(五) 决策行为的公共关系调查 603

第七节 领导者公关形象的建立 604

一、领导者公关形象的特点 604

(五) 公关审查 604

(一) 权威性 604

二、领导者公共调研的方法 604

(四) 抽样调查 604

(三) 个案调查 604

(二) 典型调查 604

(一) 民意测验 604

(二) 综合性 605

(三) 客观性 605

二、领导者公关形象设定的方法 605

(一) 由不同的公关对象设定不同的公关形象 606

(二) 由领导类型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公关形象 610

(三) 由领导者个人特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公关形象 612

三、领导者树立公关形象的方法 613

(一) 以政绩赢得公众 613

(二) 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 614

(三) 报喜报忧,欢迎公众提出批评和建议 614

(四) 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勤政爱民 615

(五) 加强修养,注意礼仪礼节 615

四、公关形象建立中的传媒作用 615

(一) 现代社会传媒形象的建立 615

(二) 建立传媒形象的技巧 617

一、公关礼仪 620

(一) 礼仪 620

(二) 公关礼仪 620

第八节 领导者公关礼仪 620

(三) 公关礼仪的原则 621

二、公关交往礼仪 621

(一) 访问 621

(二) 探病 621

(三) 馈赠 622

(五) 打电话的技巧 623

(四) 迎送客人 623

(六) 接电话的技巧 624

(七) 赴宴时的礼节 624

(八) 乘车的礼节 625

(九) 使用名片的礼节 625

三、公文礼仪 625

(一) 公务行文中的礼仪特点 625

(二) 日常事务公文礼仪 626

(一) 宴请准备 629

四、公关宴请礼仪 629

(二) 宴请主体的基本礼仪 633

(三) 宴请客体的基本礼仪 635

五、公关专题活动礼仪 637

(一) 商务洽谈中的礼仪 637

(二) 商务签字仪式中的礼仪 641

(三) 庆典仪式中的礼仪 642

第九节 领导者公关专题活动 645

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 646

(一) 记者招待会 646

(二) 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发布 647

二、举办展览会 650

(一) 展览会的特点 650

(二) 展览会的类型 651

(三) 举办展览会要注意的问题 651

(四) 展览会范例 653

三、举办赞助活动 653

(二) 赞助活动的类型 654

(一) 赞助活动的作用 654

(三) 进行赞助的步骤 655

(四) 赞助活动范例 655

(四) 确定剪彩揭牌人员 656

五、参观活动 656

(五) 拟写好开幕词 656

(六) 安排必要的活动 656

(三) 安排接待事项 656

(二) 拟定开幕典礼的程序 656

(一) 发出请柬 656

四、开幕式的主持和设计 656

(一) 组织原则 657

(二) 准备组织技巧 657

六、纪念、开张、颁奖活动 658

(一) 准备 658

(二) 内容 658

(三) 程序 658

七、祝辞、致辞和答辞 659

(一) 祝辞及其分类 659

(三) 祝辞(包括祝酒辞、致辞、答辞)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660

(二) 致辞和答辞 660

第十节 领导者危机公关 661

一、危机的类型 661

(一) 组织内部的自身危机 661

(二) 组织因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危机 661

二、危机公关的预测措施 662

三、处理危机的对策 663

(一) 应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的发言人 663

(二) 建立一个应付意外事变的组织 663

(四) 公布造成危机的原因 664

(三) 主动与新闻界沟通 664

四、危机公关范例 665

第十一节 领导者国际公关的方法与艺术 667

一、国际公关活动礼仪 667

(一) 服饰 667

(二) 迎送 667

(三) 会见、会谈的礼仪 668

(四) 文艺晚会 670

(五) 外事宴请 671

(六) 参观游览 674

(七) 涉外舞会 675

(八) 庆贺、凭吊和慰问 676

(九) 几种常见的仪式 679

二、出国访问 681

(一) 出访准备 681

(二) 在国外参观访问中应注意的礼仪 682

三、国际谈判 683

(一) 谈判策略 683

(二) 谈判技巧 685

(一) 照会 686

四、国际公共关系文书 686

(二) 对外函件 687

(三) 备忘录 687

(四) 电报 688

五、领导者国际交往知识必备 688

(一) 国际交往中的称呼 688

(二) 国际交往中的禁忌 688

(三) 外国人的姓名 690

(四) 中外节日 691

(五) 结婚周年纪念日 693

(六) 异域礼仪风情 694

附录 700

公关世界 700

公共关系之父--李艾维 700

公共关系奇才--班尼士 701

别开生面的庆典 702

法国白兰地酒进军美国市场 702

只有一名乘客的航班 703

美苏首脑会谈的“公关战” 703

不同形象,不同结果 704

美国海湾战争的舆论攻势 705

密特朗竞选总统的公关活动 705

长征火箭背后的秘密 708

椰菜娃娃 709

双雄争霸 709

雀巢公司的“公关灾难” 711

三十五次紧急电话 712

克兰梅风波 713

艾森豪威尔靠什么成为盟军最高元帅 713

首脑们为何钟情“红十字会”--职 715

服装与政治家 716

勃兰特总理下跪华沙 718

元首们的衣食住行 718

梅杰--来自贫民区的首相 719

第五章 运用语言的方法与艺术 723

第一节 概论 723

一、语言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 723

(一) 塑造领导形象 723

(二) 传递信息 723

二、领导者必须掌握语言艺术 724

第二节 领导者的语言风格 726

一、领导者语言风格的形成 726

(一) 语言风格的界定 726

(二) 语言风格的形成因素 726

二、简洁质朴 729

三、幽默生动 732

(一) 幽默的作用 732

(二) 正确运用幽默 738

(三) 幽默感的培养 740

四、典雅庄重 741

五、委婉含蓄 742

(一) 委婉含蓄,巧于说服 743

(二) 委婉含蓄,善于批评 743

(三) 委婉含蓄,化解矛盾 744

第三节 领导者的语言技巧 745

一、暗示 745

(一) 涵义 745

(二) 类型 745

(三) 原则 746

(四) 暗示的应用技巧 747

二、节奏 750

(一) 涵义 750

(二) 获得节奏感的方法 750

三、插话 751

(一) 作用 751

(二) 原则和方法 752

四、语气 753

(一) 作用 753

(二) 正确使用语气 754

(二) 沉默之功效 756

五、沉默 756

(一) 正确理解沉默 756

六、倾听 758

(一) 倾听的作用 759

(二) 倾听的技巧 760

(三) 两种不同的倾听 762

七、鼓动 765

(一) 择时鼓动法 765

(四) 气势鼓动法 766

(三) 目标鼓动法 766

(二) 奇语鼓动法 766

八、提问 767

(一) 提问的作用 767

(二) 提问的技巧 767

(三) 提问的方法 769

九、反问 771

(一) 含义 771

(二) 反问的方法 771

(二) 讽刺的方法 775

(一) 讽刺 775

十、讽刺 775

第四节 领导者语言的应用形式 778

一、说服 778

(一) 说服的原则 778

(二) 说服的方法 780

二、拒绝 786

(一) 拒绝的原则 787

(二) 拒绝的方法 788

三、批评 791

(一) 批评的原则 792

(二) 批评种类 795

(三) 批评的方法 797

(四) 批评应注意场合 801

四、表扬 802

(一) 表扬的作用 802

(二) 表扬的原则 803

(三) 表扬的方法 804

五、摆脱尴尬 806

(一) 基本方法 806

(二) 心理基础 810

(三) 摆脱尴尬的技巧 811

第五节 领导者的场合语言 815

一、演讲 815

(一) 概论 815

(二) 演讲的素质要求 816

1.威信 816

2.毅志 817

3.情感 819

4.知识 820

1.演说的技巧 822

(三) 演说中的方法 822

2.演说的策略 823

3.演讲中的应变能力 829

二、谈话 829

(一) 个别谈话 829

1.个别谈话中的心理效能 829

2.个别谈话的原则 830

3.个别谈话的特征 832

4.个别谈话的技巧 834

5.个别谈话中的听说转换 836

1.端正谈话心理和原则 839

(二) 同下属谈话 839

2.明确谈话的目的 840

3.应掌握的策略 842

4.具体要求 844

5.应注意的事项 847

(三) 座谈会 848

(四) 与犯错误干部的谈话 851

1.把握犯错误干部的心理 851

2.灵活运用各种谈话方式 851

(一) 特征 852

1.即席讲话的临时性 852

3.讲究谈话的态度与方法 852

三、即席讲话 852

2.即席讲话的非确定性 853

3.即席讲话的礼仪性 853

(二) 原则 853

1.短 853

2.实 853

3.新 853

2.看--看场合、看对象 854

(三) 程序 854

1.想--想好讲话所要达到的目的 854

3.设计--讲话的总体布局 855

(四) 技巧 855

1.时刻有即席发言的精神准备 855

2.迅速举出一个事例 856

3.讲话要有生气和活力 856

4.遵守此时此地的原则 856

5.即席发言不能是即席之言 856

2.褒扬激励情感打动法 857

4.先行自责法 857

3.幽默生趣法 857

四、协调工作中的语言 857

1.正面启迪旁敲侧击法 857

(二) 协调中语言运用的几种方法 857

(一) 语言在协调工作中的作用 857

5.有利于团结 858

4.正面点化 858

3.慎用批评 858

2.区别听者心理 858

1.明确目的 858

(三) 协调中语言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58

5.峰回路转法 858

五、调解纠纷 859

(一) 原则 859

(二) 方法 859

六、作报告 861

(一) 报告的种类 861

(二) 报告的结构 862

(三) 要求 863

七、论辩 864

(一) 论辩的作用 864

1.论辩有助于探求真理 864

2.论辩有助于开发智力 865

3.论辩有助于促进民主 865

(二) 论辩的特点 865

1.“对立”性 865

2.对策性 865

1.稳扎稳打法 866

(三) 辩论的技巧 866

4.临场性 866

3.说服性 866

2.主攻命题法 867

3.以退为进法 868

4.诱导否定法 868

5.对比说理法 870

6.类比反驳法 870

7.捕捉战机法 871

8.以毒攻毒法 872

10.归谬反驳法 873

9.围魏救赵法 873

11.攻心法 875

12.借题发挥法 875

八、答记者问 876

(一) 记者采访的规律和特点 876

1.所涉及问题的广泛性 876

2.发问的突然性与要求回答的及时性 876

3.敏锐的洞察力和穷追不舍的采访本领 876

1.准确 877

2.简洁 877

(二) 领导者答记者问语言艺术的几个基本要求 877

3.鲜明 878

4.生动 878

(三) 应注意的问题 878

1.做好准备 878

2.注意风渡 879

3.机智敏捷,具有应付意外情况的能力 879

(二) 外交场合的语言特征 880

2.隐晦模糊,巧妙周旋 880

1.委婉含蓄,藏而不没 880

(一) 外交场合应答的重要性 880

九、外交场合 880

4.遵守纪律,注意政策 880

3.温文尔雅,注意分寸 881

(三) 外交应答须遵循的原则 881

(四) 外交应答的技巧 881

1.直言不讳 881

2.避实就虚 881

7.模糊应答 882

6.反唇相讥 882

4.答非所问 882

5.巧借比喻 882

3.借题发挥 882

8.寓庄于谐 883

十、对待亲友 883

(一) 概论 883

(二) 基本原则 884

(四) 应避免的情况 886

4.转移重心,以李代桃 886

3.适当回避,冷冻处理 886

2.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886

1.互换角色,以诚换诚 886

(三) 基本方法 886

1.居“官”自傲,盛气凌人 887

2.虚伪客套,缺少诚意 887

3.放弃原则,自由主义 887

4.偏亲向友,以人划线 887

第六节 体态语言的运用 887

一、概述 887

(二) 是形成最佳“第一印象”的关键 888

(一) 在领导信息表达中所占比率高 888

二、体态语言的重要意义 888

(三) 是传达和联络感情的“信使” 889

(四) 是扶持有声语言的“绿叶” 889

三、体态语言的具体应用 889

(一) 微笑 889

1.微笑具有感染力 889

2.微笑给工作带来便利 890

3.微笑说明对他人价值的肯定与尊重 890

1.坐卧姿势语言艺术 891

4.微笑辅助语言的表达 891

(二) 身姿 891

2.手足语言艺术 892

(三) 眼神 893

1.双方眼神对视的时间 894

2.目光的投向 894

3.视线的位置 894

4.无视,即“闭眼行为” 894

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895

2.显示人们的地位、身份和职业 895

(四) 服装 895

3.反映出心理,意向和性格 896

(五) 注意事项 896

第七节 领导者的语言误区 897

一、错误的表达思想 897

(一) 外行形象 897

(二) 唯我主义 897

(三) 崇尚空谈 897

(四) 小题大作 897

(五) 绝对极端 897

(十) 中庸主义 898

(一) 语言贫乏 898

二、语言误区的特征 898

(六) 故作深沉 898

(九) 草民思想 898

(八) 推过揽功 898

(七) 轻浮粗俗 898

(二) 故弄玄虚 899

(三) 逻辑混乱 900

(四) 内容空洞 904

(一) “没有时间” 906

三、领导者的忌语 906

(三) “忘了” 907

(四) “怎么失败了” 907

(二) “没办法” 907

附录 908

专论 908

领导干部应该讲“四话” 908

“笨口拙舌”亦有道 张天儒 909

线索偏差--言语沟通的障碍 柳友荣 911

领导讲话长短论 陈保侯 912

答记者问的艺术 张永春 913

杂谈 913

巧妙的开场白 秦豪 文岛 915

说服别人的技巧 李录志 916

攻心战术,“润物无声” 袁登华 917

说海 918

一席话胜十万兵 陈一正 918

韩非子的进言艺术 郭祖仪 杨杏 919

李肃说吕布 920

毛泽东的幽默 宋元家 920

毛泽东的批评艺术 王鸿俊 921

周恩来的答记者问艺术 陈杰 923

邓小平的坦诚与幽默 俞吾金 925

陈毅的幽默艺术 宋元家 927

丘吉尔的幽默 928

以白宫为奖杯的超级辩论赛 陈泽平 928

焦点 931

亨利·基辛格 931

亚西尔·阿拉法特 941

约旦的侯赛因 947

中国决不会沦亡 孙中山 952

经典演讲 952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章太炎 954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李大钊 958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蔡元培 959

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 960

在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962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963

慷慨而战,慷慨而死 伯里克利 964

对马其顿士兵的演说 亚历山大 967

不自由,毋宁死 亨利 969

非战胜,决不离开战场 恺撒 969

我要拥抱鹰旗 拿破仑 971

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林肯 971

我愿做一个公民 玻利瓦尔 972

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恩格斯 973

让人们忘记贫困的古老歌曲 饶勒斯 974

世界大屠杀的第五年 列宁 976

我也是“义和团” 马克·吐温 976

为争取我们的胜利,前进! 斯大林 977

我愿意拿出时代所要求于我的勇气和贤贞 罗斯福 980

我们将战斗到底 邱吉尔 982

在日本投降时发表的广播演说 哈利·杜鲁门 983

在白宫宴会上的祝酒词 赫鲁晓夫 984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卡斯特罗 984

任35届总统时的就职演说 肯尼迪 989

我怀有梦想 马丁·路德金 991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能改变世界 尼克松 992

印度尼西亚控诉 苏加诺 993

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 998

向人类呼吁 卓别林 999

上部 1001

一、领导者怎样“保乌纱” 1001

第六章 领导方法艺术小百科 1001

二、“烧火”与“拾柴” 1003

三、了解情况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1004

四、上任之初要注意哪些问题 1006

五、上任后烧好三把火的步骤 1008

十二、首长如何选择自己的副职 1010

六、新“县官”怎样对付“关系网” 张洪榜 1010

七、新任主官的“首演”艺术 郑刚成 1012

八、新任领导如何收拾“烂摊子” 钟玉龙 1014

九、新任一把手尽快打开工作局面的要诀 1015

十、打响上任第一炮:成功的就职演说 高永华 1017

十一、“一把手”离任前心理行为失常现象透析 雷帮贵 张大学 1018

十三、副职进入正职如何实现角色转换 李奕权 1021

十四、如何争取一把手重视自己分管的工作 郑云洪 1023

十五、对常务副职业绩的认识和考察 徐滨 1024

十六、副职在一把手离位时怎样应急决策 张天元 1026

十七、副职如何在班子团结中发挥作用 奕建军 卢宏泽 1027

十八、副职怎样才能“到位”而不“越位” 李述海 1028

十九、常务副职的“管线”与“管家” 钦时中 1030

二十、适度隐显--副职的一种领导艺术 周小敏 1031

二十一、年轻干部怎样当副职 王静华 1033

二十二、如何调动副职的积极性 韩利嘉 1035

二十三、女性当副职的艺术 徐姣兰 1035

中部 1038

一、领导者制怒三法 袁克昌 1038

二、领导者如何消除积怨 秦树理 1039

三、“集体违纪”的成因及惩治对策 许家祥 1040

四、领导者随机处事的几种方法 余宝军 1042

五、让点步又何妨 张景起 1043

六、劝君莫信“小报告” 周静波 1043

七、善于发现问题的艺术 孔令俊 1044

八、下派干部被微观思维同化的现象值的注意 王文生 1046

九、领导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田开林 1047

十、领导、请管好你的司机 张克虎 1048

十一、慎独--领导干部的内功 朱国昌 1048

十二、领导干部要注意保持晚节 戴长友 高武生 1050

十三、领导者如何解决棘手问题 赵继良 蒋家祥 莫俊生 1051

十四、蹲点应明确三个关系 胡定发 1053

十五、抓落实的艺术 邢芳贤 1054

十六、领导者着装的功能与艺术 功建 1055

十七、“串门”也是一种领导方式 武园萍 1057

十八、基层领导如何正确对待“凶悍者” 王振华 1058

十九、怎样使党内批评由难变易 郭应成 1059

二十、现职领导怎样预防退岗“受凉” 彭振武 1061

二十一、“发火”火候的掌握 资柏成 1062

二十二、如何变反对者为支持者 廖祖健 1063

二十三、对待牢骚的态度与方法 泰金保 1064

二十四、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批评报道” 肖诗兵 1065

二十五、“拖延”的艺术 曹修松 1066

二十六、讲究一下“拒礼”的艺术 扈光民 1067

二十七、领导工作中“推”的艺术 张元祥 邓国平 1069

二十八、怎样抓好大事 朱长青 1070

二十九、领导者怎样检查工作 1071

三十、领导者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 1073

三十一、抓典型应当注意些什么 1075

三十二、怎样把“上情”与“下情”结合起来 1077

三十三、领导者怎样总结经验 1078

三十四、领导干部要亲自动笔写重要文章 刘军 1081

三十五、修改文稿话技巧 董汉庭 1083

三十六、怎样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田开林 1083

三十七、请示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崔长柏 1085

三十八、汇报工作方法 1087

三十九、领导如何与部下合作撰写讲稿 高永华 1088

四十、述职报告会的开法及作用 李文富 1090

四十一、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1092

四十二、怎样正确对待冲突 1093

四十三、协调破坏性冲突“十法” 1094

四十四、群体性闹事的化解对策 朱桂馥 王习加 1096

四十五、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的艺术 刘宗凡 1097

四十六、现场办公的利、弊、度 吕宇强 韩廷珍 1099

四十七、怎样查办催办 高中军 1100

四十八、化解部属矛盾的艺术 张宗尧 1101

四十九、领导者提问的技巧 郑刚成 1103

五十、领导者即兴讲话的技巧 管民桦 1104

五十一、领导者经受挫折以后 何企韵 1105

五十二、领导的情报意识 曾昭启 李杰 1106

五十三、“感情投资” 1109

一、怎样对待“夫人参政” 华石 1110

下部 1110

二、怎样使上级提拔自己 1112

三、怎样与新来的上级相处 1114

四、同群众拉家常的技巧 张志立 1114

五、军转干到地方工作的领导方法 1115

六、办公室主任该有哪几下子 1117

七、应在何时不再忠诚上级 1119

八、怎样向上级讲述坏消息 1121

九、怎样让上级感觉良好 1124

十、怎样让上级脸上光彩 1125

十一、怎样同群众交朋友 1126

十二、怎样帮助能力低的下属 1128

十三、怎样对待下属的个人兴趣 1130

十四、在“下级”领导下 肖秋成 1131

十五、分配工作的技巧 郑刚成 1132

十六、怎样向下属布置工作 1133

十七、怎样对下级施行处罚 1134

十八、如何帮助犯错误的下级 1135

十九、如何消除下属的怨气 11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