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内经理论体系纲要
内经理论体系纲要

内经理论体系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士德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117017414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作者论述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学术思想核心、时藏阴阳调控系统、生命时间节律以及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养生学说等理论。
《内经理论体系纲要》目录

第一章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一、《内经》的成编 1

(一)成编的时代 1

(二)《内经》的作者 6

(三)《内经》的沿革 8

(四)书名及其由来 13

(五)关于《素问》遗篇及《灵枢》晚出、伪出 16

二、理论体系的萌芽 19

(一)医疗保健的起源 20

(二)理论体系的萌芽 20

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2

(一)解剖人体的直接探索 22

(二)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23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启迪 24

(四)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26

第二章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28

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8

(一)生命的物质观 28

(二)形、神的统一观 41

二、生命的对立统一运动观 45

(一)对立统一观念的产生与阴阳学说 45

(二)生命是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 51

三、生命的运动变化观 55

(一)运动变化观念的萌芽 56

(二)天地的永恒变化运动 57

(三)生命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58

(四)疾病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 59

一、“时藏阴阳”调控法则 60

一、五行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 60

第三章 “时藏阴阳”调控系统 60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64

二、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 66

(一)形态结构的相参 66

(二)性质功能的相参 67

三、“时藏阴阳”的调控系统 68

(一)五脏系统的自我调控 68

(二)四时阴阳消长运动 72

(三)“时藏阴阳”调控系统结构 74

第四章 生命的时间节律 78

一、概说 78

二、生命时间节律思想的产生 79

(一)生命时间周期节律认识的依据 79

(二)生命时间节律的理论基础 80

(三)阴阳太少、五行生克对《内经》生命时间节律思想形成的影响 81

三、生命时间节律的分类和依据 82

(一)生命节律年周期与太阳周年视运动 83

(二)生命节律的月周期与月亮的朔望运动 87

(三)生命节律的日周期与太阳周日视运动 88

(四)《内经》对其他生命节律周期的论述 94

四、《内经》生命节律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95

(一)分析病理,加强论断 96

(二)因时施治,提高疗效 96

(三)择时养生,加强预防 97

(四)因时护理,缩短病程 98

第五章 藏象学说 100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学说的形成 100

(一)藏象的含义 100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01

(三)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106

(一)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物质基础 107

二、人体生命的构成 107

(二)脏腑及形体官窍 108

三、五脏功能系统 112

(一)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 112

(二)五脏系统功能活动规律 114

(三)五脏系统功能的协调与控制 120

四、五脏系统与五脏的区别 121

(一)结构层次的区别 121

(二)功能特点的区别 122

(三)天人收受方面的区别 122

五、气化生理 122

六、脏气法时 125

(一)脏气法时的含义 125

(二)脏气法时的规律 125

(三)脏气法时的中介 128

七、体质类型 129

(一)体质的概念 130

(二)体质特征的形成 131

(三)体质类型的划分 134

第六章 经络学说 146

一、经络的概念 146

二、经络系统的发现 149

三、经络系统结构的组成 154

(一)经脉 155

(二)络脉 159

(三)经别 160

(四)经筋 161

(五)皮部 162

四、输穴 163

(一)输穴的分类 164

(二)输穴的作用 169

五、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170

(一)表现在组织结构方面 171

(二)表现在功能方面 172

(三)表面在联系调控方面 172

六、经络的生理 173

(一)联系脏腑,沟通表里上下 173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74

(三)传导信息,调节平衡 175

七、经络的病理 176

(一)经脉络属 176

(二)经络循行 176

(三)经气通达 177

(四)经气虚实 177

(五)经气厥逆 178

(六)经气终绝 179

第七章 病因学说 180

一、病因的含义及其学说的形成 180

(一)《内经》对病因的认识 180

(二)病因和病邪的关系 182

(三)病因学说的形成 183

二、《内经》的病因分类 185

三、病因与病邪的因果关系 187

四、病因、病邪的致病特点 188

(一)病因的致病特点 188

(二)病邪致病的特点 196

五、审证求因 204

第八章 病机学说 205

一、病机的概念及其学说的形成 205

(一)《内经》对病机的认识 205

(二)病机学说的形成 206

二、发病的基本观点 207

(一)正邪相搏 208

(二)生病起于过用 212

三、病机与证候 214

(一)病机与证候的关系 214

(二)影响病机与病证的因素 215

四、内生六气 217

(一)风气内动 217

(二)寒从中生 218

(三)湿浊内生 219

(四)津伤化燥 220

(五)火热内生 221

(一)气机升降 222

五、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 222

(二)阴阳盛衰 224

(三)表里出入 225

(四)寒热进退 227

(五)邪正虚实 231

六、疾病与传变 233

(一)层次传变 233

(二)经脉传变 234

(三)脏腑传变 235

七、病机十九条 237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37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238

(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239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39

(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240

(七)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241

(六)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241

(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242

(九)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243

(十)诸病胕肿,疼痠惊骇,皆属于火 243

(十一)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244

(十二)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244

(十三)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245

(十四)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46

(十五)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46

(十六)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 247

(十七)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247

(十八)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48

(十九)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49

一、病、证、症的概念 251

第九章 病证 251

二、病症的理论基础 253

三、病症的分证法 255

(一)分证法的理论基础 256

(二)脏腑分证法 257

(三)经脉分证法 258

四、病证法时 259

(一)发病法时 260

(二)病证变化法时 261

五、病证的分类 262

(一)六淫病证 263

(二)五脏系统病证 268

(三)精气血津液病证 276

(四)经脉病证 280

第十章 诊法学说 286

一、诊法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287

(一)“时藏阴阳”的整体观 288

二、诊法学说理论的基本观点 288

(二)诊法法时 291

(三)知常达变,以外知内 292

(四)四诊合参,辨证求因 294

(五)脉色以胃气为本 297

三、望诊 298

(一)望神 299

(二)望色 300

(三)望形态 307

(四)望舌 310

四、闻诊 311

(一)听音声 311

(二)嗅气味 313

五、问诊 313

(二)问生活环境与精神状况 314

(一)问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 314

(三)了解患者所喜所恶 315

六、切诊 315

(一)切脉 315

(二)按诊 333

第十一章 治则 338

一、治则与治法 338

二、治则体系的构成 339

三、治则的学术观点及其特点 341

(一)整体观念 341

(二)治未病 343

(三)平调阴阳 344

(四)毋逆天时 345

(五)病治异同 346

(六)身心并治 348

(一)治病求本 349

四、治则的理论原则 349

(二)扶正祛邪 354

(三)因势利导 355

(四)治贵权变 356

(五)补虚泻实 367

(六)寒热温清 370

五、治疗方法及手段 370

(一)精神疗法 371

(二)按摩、导引 372

(三)烧针、药熨、渍浴疗法 372

(四)冷冻、束指、饥饿、吹耳疗法 373

(五)放腹水及治哕三法 374

第十二章 制方 376

一、方剂组成法则 376

二、方剂分类 377

一、养生学说的形成 379

第十三章 养生学说 379

二、养生学说的理论基础 381

三、养生学的理论原则及其学术思想 383

(一)防病与长寿的统一 383

(二)内因(正气)为主的养生学思想 385

(三)养生法时 386

(四)强调精神意志的调摄 387

四、养生方法 388

(一)法阴阳,和四时 388

(二)养精神,调意志 389

(三)和术数,勤锻炼 391

(四)节饮食,适寒温 393

(五)慎起居,节房事 395

(六)避虚邪及其他 3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