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20世纪的中国  学术与社会  哲学卷
20世纪的中国  学术与社会  哲学卷

20世纪的中国 学术与社会 哲学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守常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9026738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三编,第一编“西方哲学研究与传播”为黄见德先生所撰写,第二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为陈振宇先生撰写,第三编“中国哲学的转型与重建”为李维武先生所撰写。提出全书的整体构思和负责通读文稿则由王守常先生完成。
《20世纪的中国 学术与社会 哲学卷》目录

第一编 西方哲学研究与传播 1

第一章 研究与传播西方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 1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东渐” 2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是晚清西学东渐的发展 5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和传播的曲折历程 16

第一节 世纪之交西方哲学全面起始东渐(1898~1915年) 16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哲学东渐初步繁荣(1915~1927年) 33

第三节 在历史的山重水复中全面推进西方哲学东渐(1927~1949年) 54

第四节 西方哲学在曲折中东渐(1949~1976年) 76

第五节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西方哲学东渐的恢复和繁荣(1976~ ) 105

第六节 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社会的同步发展 144

第三章 社会影响与曲折起落的社会心理根源 150

第一节 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基本估计 150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东渐曲折起落的社会心理根源 157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68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及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168

第一节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辛亥革命时期 168

第二节 从辛亥革命到十月革命时期 186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2

第四节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196

第二章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 208

第一节 新知识分子与城市工人的联合 208

第二节 新出版物、思想、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出现 213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 219

第四节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226

第一节 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23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3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与社会改良主义者的论战 24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25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纲领的制定 261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传入与唯物史观的系统传播 26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传播 27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其他哲学著作的翻译出版 27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传播 27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284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289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论战 294

第六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实践论》与《矛盾论》 300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305

第五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310

第一节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翻译 310

第二节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启蒙运动 313

第三节 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大批判与学术论争 318

第六章 十年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25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的探讨 326

第二节 工农兵学哲学运动 331

第三节 学术讨论与政治斗争 335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45

第一节 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与“文化大革命” 346

第二节 林彪、“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颠覆 350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55

第三编 中国哲学的转型与重建 363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哲学的转型问题 363

第一节 中国哲学转型问题的提出 363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特点 365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提问 369

第二章 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衰 380

第一节 严复的“天演论” 380

第二节 20年代经验论科学主义 389

第三节 金岳霖的“道论” 408

第四节 30~40年代唯物论科学主义 430

第三章 人文主义思潮的分合 444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445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456

第三节 贺麟的“新心学” 476

第四节 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 488

第五节 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49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510

第一节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 510

第二节 毛泽东的“实践论” 519

第三节 冯契的“智慧说” 528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得失 542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成就 542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曲折 5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