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迦佛学论著集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叔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101005446
- 页数:544 页
上册 中国佛学史 3
绪说 3
目录 3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107 4
第一节 斋祀季之传译 6
第一章 原始时期斋祀季 6
第二节 斋祀季之理行 9
第三节 斋祀季之名著 11
第四节 斋祀季之通俗 13
第五节 般若季之传译 16
第二章 原始时期般若季 16
第六节 般若季之理行 19
第七节 般若季之名著 23
第八节 般若季之通俗 24
第九节 三学季之传译上 26
第三章 原始时期三学季 26
第十节 三学季之传译下 30
第十一节 三学季之理行上 33
第十二节 三学季之理行下 36
第十三节 原始时期西行求法诸僧 38
第十四节 三学季之名著 40
第十五节 三学季之通俗 41
第十六节 酝酿季之传译 44
第四章 华化时期酝酿季 44
第十七节 酝酿季之理行上 49
第十八节 酝酿季之理行下 52
第十九节 酝酿季之名著 55
第二十节 酝酿季之通俗 56
第二十一节 灿烂季之传译 59
第五章 华化时期灿烂季 59
第二十二节 灿烂季之理行上 65
地论与毗昙之学 (1 67
第二十三节 灿烂季之理行下 68
第二十四节 灿烂季之名著 71
第二十五节 灿烂季之通俗 73
第六章 华化时期雕零季 77
第二十六节 雕零季之理行 77
第二十七节 华化时期西行诸僧 80
第二十八节 雕零季之通俗 83
第七章 蔓衍时期 89
第二十九节 蔓衍时期之传译及西行诸僧 89
第三十节 蔓衍时期之理行上 92
第三十一节 蔓衍时期之理行下 94
第三十二节 蔓衍时期之名著 99
第三十三节 蔓衍时期之通俗 101
第八章 衰微时期 105
第三十四节 衰微时期之理行 105
第三十五节 衰微时期之名著 107
第三十六节 衰微时期之通俗 108
第九章 近二十年之佛教 110
中国佛教史 113
序言 113
第一章 斋忏祭祀时期 115
第一节 汉代的佛教 115
佛教的传入 115
楚王英奉佛和明帝求法 115
汉代佛教的传布 118
汉末佛教思潮 120
第二节 三国的佛教 122
佛教在吴魏的进展 122
佛教与艺术的关系 123
第二章 般若思想时期 125
第三节 西晋的佛教 125
义学的萌芽 125
般若思想的发展 126
竺法护的传译 127
沙门之与名流 128
僧侣生活与寺院经济 129
第四节 东晋的佛教 129
般若六宗七家 129
佛学重镇庐山与慧远建莲社 132
江南的禅法 133
敬王之争 133
佛教秽杂之渐 134
佛教与文化 136
第三章 三学并弘时期 138
第五节 北方十六国的佛教 138
后赵的佛教与佛图澄 138
前秦的佛教与释道安 140
后秦的佛教与鸠摩罗什 141
北凉的佛教与昙无谶 143
西行求法 144
北方佛教的发展情况 145
第六节 宋齐的佛教 146
竺道生的义解 146
佛教名相之学 147
三学的发展 148
神灭之争与报应之争 150
夷夏之争与袒服踞食之争 154
南方佛教的发展情况 155
第四章 众师异说时期 159
第七节 梁陈的佛教 159
萧衍的崇佛 159
成实与三论之学 161
真谛的摄论之学 162
天台宗的成立 163
佛教发展的情况 165
第八节 北魏的佛教 166
佛教与民族矛盾 166
《四分律》学的兴起 169
菩提达磨的禅宗 170
僧伽的管理制度 171
寺院的经济情况 173
石窟和石造像的艺术 175
北齐的崇佛 177
第九节 北齐北周的佛教 177
北周的排佛 178
佛教的再兴 180
第十节 隋代的佛教 180
义学的恢复 181
三阶教 182
佛道儒三教的矛盾 184
第五章 八宗鼎盛时期 184
第十一节 初唐的佛教 184
度僧情况和管理制度 186
寺院经济和僧侣生活 188
玄奘与慈恩宗 189
贤首宗的成立 191
禅宗的发展 192
四分律的三家 194
净土教与三阶教 196
天台宗的光大 199
第十二节 盛唐的佛教 199
密宗的成立 200
禅宗南北之争 203
僧制的整顿 204
佛教艺术的灿烂成就 206
佛教的升沉情况 208
第十三节 中唐的佛教 208
贤首宗的延续 210
天台宗的弘传 211
禅风的普遍 212
净土教的流派 215
佛儒两家的关系 216
律宗的纷争 216
会昌灭法和大中复法 219
第十四节 晚唐的佛教 219
禅宗三家的成立 222
佛教在文艺界的发明创作 225
五代佛教的大势 227
第十五节 五代的佛教 227
十国佛教的大势 229
云门法眼两宗的成立 232
僧官制度 234
第六章 流派蔓衍时期 234
第十六节 北宋的佛教 234
度僧制度 235
度牒制度 237
经济制度 238
天台宗的中兴和山家山外之争 239
贤首宗的复兴 241
临济宗的分支 242
曹洞宗的传承 244
律宗的传承 245
云门宗的蕃衍 245
北宋的佛教文化事业 246
道学与佛教的关系 247
外道会门的兴起 249
度牒制度 250
第十七节 南宋的佛教 250
各宗情况及洞济之争 252
经济制度 252
辽代的佛教 255
外道会门的情况 255
第十八节 辽金夏的佛教 255
金代的佛教 257
西夏的佛教 259
第七章 零落衰微时期 263
第十九节 元代的佛教 263
佛教的经济情况 263
僧官和僧伽的制度 266
各宗情况 268
第二十节 明代的佛教 271
僧伽管理制度 271
各宗情况 272
第二十一节 清代的佛教 275
僧伽管理制度 275
各宗情况 276
绪说 281
八宗概要 281
第一章 中观宗 287
第一节 略史 287
第二节 诸法实相 290
第三节 佛性 292
第四节 一乘 293
第五节 涅槃 294
第六节 二谛 295
第七节 八不 299
第八节 二智 302
第九节 十喻 303
第十节 判教 305
第二章 瑜伽宗 308
第十一节 略史 308
第十二节 二无我 311
第十三节 阿赖耶识 313
第十四节 末那识 316
第十五节 意识与前五识 318
第十六节 五位百法 319
第十七节 三自性与五法 323
第十八节 六种住与五位 326
第十九节 唯识观 328
第二十节 三时教 330
第三章 天台宗 332
第二十一节 略史 332
第二十二节 天台宗思想的渊源 335
第二十三节 一念三千 338
第二十四节 三止三观 339
第二十五节 十法成乘 341
第二十六节 止观十境 343
第二十七节 性善性恶 345
第二十八节 无情有佛性 346
第二十九节 五时八教 350
第三十节四 教行位 353
第四章 贤首宗 356
第三十一节 略史 356
第三十二节 四法界 358
第三十三节 十玄门 362
第三十四节 六相 364
第三十五节 妄尽还源观 366
第三十六节 五教 369
第三十七节 五教断惑 373
第五章 禅宗 377
第三十八节 略史 377
第三十九节 菩提达磨的禅法 378
第四十节五 祖相承 379
第四十一节 牛头宗 381
第四十二节 五祖门下十子 382
第四十三节 北宗 385
第四十四节 南宗 386
第四十五节 荷泽宗 388
第四十六节 青原系 389
第四十七节 南岳系 392
第四十八节 沩仰宗 396
第四十九节 曹洞宗 397
第五十节 临济宗 401
第五十一节 云门宗 404
第五十二节 法眼宗 405
第五十三节 黄龙派 407
第五十四节 杨歧派 409
第五十五节 大慧派 411
第五十六节 虎丘派 413
第五十七节 曹洞宗的默照禅 414
第六章 真言宗 417
第五十八节 略史 417
第五十九节 即身成佛 419
第六十节声 字实相 421
第六十一节 真言行仪 424
第六十二节 阿字观 427
第六十三节 真言行位 428
第六十四节 真言教典 429
第七章 净土宗 432
第六十五节 略史 432
第六十六节 净业正因 435
第六十七节 持名念佛 436
第六十八节 观相念佛 437
第六十九节 实相念佛 440
第七十节五 念十念 442
第七十一节 九品往生 443
第八章 律宗 445
第七十二节 略史 445
第七十三节 戒学 447
第七十四节 止持 449
第七十五节 作持 451
第七十六节 菩萨戒 453
印度佛教史 457
第一章 印度史系 457
第二章 第一次结集 459
第三章 佛法的传承 464
第四章 五师相承 467
第五章 第二次结集 470
第六章 阿育王 473
第七章 大天 476
第八章 第三次结集 479
第九章 持法诸师 481
第十章 小乘的分派 483
第十一章 十八部的异执 493
第十二章 迦腻色迦王第四次结集 496
第十三章 诸名论师 500
第十四章 马鸣菩萨 503
第十五章 龙树菩萨 505
第十六章 提婆菩萨 508
第十七章 龙树弟子 510
第十八章 无著菩萨 512
第十九章 世亲菩萨 514
第二十章 德光论师 517
第二十一章 俱舍论 519
第二十二章 十大论师 521
第二十三章 陈那菩萨 524
第二十四章 瑜伽宗师(一) 527
第二十五章 中观宗师 530
第二十六章 法称论师 533
第二十七章 瑜伽宗师(二) 535
第二十八章 密教的发展 536
第二十九章 佛法的灭亡 538
第三十章 印度的佛教艺术 540
附: 印度佛教大事纪 544
《大藏经》雕印源流纪略 551
下册 551
房山石刻大藏经丛考 571
宋元明清译经图纪 582
法苑谈丛 605
变文的起源 672
漫谈佛画 677
二十四诸天考 698
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705
北京香山碧云寺的雕塑 712
汉族僧服考略 718
水月光阁漫笔 726
北平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小记 732
《隋书·经籍志》佛经序论勘误 742
《〈隋书·经籍志〉考证》补正 746
窥基大师著述引经目 756
汉文《大藏经》中大乘经分类法的商榷 780
序跋 785
校定《显识论》序 785
《普贤行愿品颂疏》序 788
《牟子丛残》序 790
《大乘法苑义林章辑补》序 792
《真谛三藏年谱》序 792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引 792
敦煌写本《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第一疏跋 793
敦煌写本《华严略疏》卷第一跋 796
敦煌写本《大乘五门十地实相论》跋 802
敦煌写本《菩萨律仪二十颂》跋 807
佛经研究法 813
《般若经》之研究法 813
《华严经》之研究法 828
《方等》五经之研究法 834
《法华经》之研究法 848
法相五经之研究法 860
《涅槃》三经之研究法 867
大乘律之研究法 874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 880
佛教的辩证法 894
佛教两大定律 900
三论宗之源流与立教 911
天台宗思想 934
订正《两京新记》 953
释典丛录 971
华严经义记一卷 北齐释慧光撰 971
华严经文义记一卷 北齐释灵裕撰 971
华严经游意一卷 唐释吉藏撰 972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六十卷 唐释智俨撰 973
维摩诘所说经文注十卷 姚秦释僧肇撰 975
维摩诘所说经玄义六卷 隋释智顗撰 976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二十八卷 隋释智顗撰 976
维摩诘所说经义疏六卷 唐释吉藏撰 978
维摩诘所说经略疏五卷 唐释吉藏撰 979
维摩诘所说经义记十六卷 隋释慧远撰 97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一卷 姚秦释僧肇撰 98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8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六卷 唐释吉藏撰 98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 唐释智俨撰 98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三卷 唐释慧净撰 983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五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83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八卷 唐释吉藏撰 984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85
金刚经颂一卷 旧题梁傅翕撰 98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一卷 唐释慧净撰 986
妙法莲华经疏一卷 宋竺道生撰 987
妙法莲华经义记二十二卷 梁释法云撰 988
妙法莲华经玄义二十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90
妙法莲华经文句二十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91
妙法莲华经义疏十二卷 唐释吉藏撰 992
妙法莲华经统略六卷 唐释吉藏撰 993
妙法莲华经论疏三卷 唐释吉藏撰 994
法华游意二卷 唐释吉藏撰 995
法华玄论十卷 唐释吉藏撰 996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二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97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二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97
阿弥陀经义记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998
佛说阿弥陀经义述一卷 唐释慧净撰 998
无量寿经义疏六卷 隋释慧远撰 999
无量寿经义疏一卷 旧题唐释吉藏撰 100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二卷 隋释慧远撰 1000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01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一卷 唐释吉藏撰 1002
大般涅槃经集解七十一卷 旧题梁释宝亮等集 1003
大般涅槃经义记二十卷 隋释慧远撰 1005
大般涅槃经游意一卷 唐释吉藏撰 1006
大般涅槃经玄义二卷 唐释灌顶撰 1007
大般涅槃经疏三十三卷 唐释灌顶撰 1008
金光明经文句十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09
金光明经玄义二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09
金光明经疏一卷 唐释吉藏撰 1010
弥勒上生经游意一卷 旧题唐吉藏撰 1011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12
菩萨地持经义记四卷 隋释慧远撰 1013
六妙门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14
四念处四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14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沙门昙曜译 1015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义记一卷 隋释慧远撰 1016
人本欲生经注解一卷 晋释道安撰 1017
大品经义疏十卷 唐释吉藏撰 1017
大品经游意一卷 唐释吉藏撰 1018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注解二卷 吴康僧会撰 1019
阴持入经注二卷 陈氏解并序 1020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一卷 隋释慧远撰 1021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宝窟十五卷 唐释吉藏撰 1022
阿育王经十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 1023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一卷 苻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 1023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一卷 东晋佚名译 1024
敦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残存一卷 六朝佚名译 1025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梁释明徽撰 1026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 宋释法颖集 1026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旧题宋失译 1027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二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28
四分律疏一卷 唐释智首撰 1028
四分律疏二十卷 唐释法砺撰 1029
四分律含注戒本二卷 唐释道宣撰 1030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 唐释道宣撰 1031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二卷 唐释道宣撰 1031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 唐释道宣撰 1032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卷 唐释道宣撰 1033
四分律比丘尼钞六卷 唐释道宣撰 1034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 唐释道宣撰 1034
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 唐释道宣删定 1035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宋释僧璩撰 1036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二卷 齐萧子良撰,唐释道宣统略 1037
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晋释道安撰 1038
肇论一卷 姚秦释僧肇撰 1039
肇论疏三卷 旧题陈释慧达撰 1040
宝藏论一卷 姚秦释僧肇撰 1042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义一卷 梁释智恺撰 1043
大乘起信论义疏四卷 隋释慧远撰 1044
大乘起信论义记一卷 隋释昙延撰 1045
十地经论义记二十四卷 隋释慧远撰 1046
大智度论疏七卷 隋释慧影撰 1046
观心论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47
观心论疏五卷 唐释灌顶撰 1048
净土十疑论一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49
二谛章三卷 唐释吉藏撰 1050
十二门论疏四卷 唐释吉藏撰 1050
三论玄义二卷 唐释吉藏撰 1051
大乘三论略章一卷 唐释吉藏撰 1052
百论疏十六卷 唐释吉藏撰 1052
大乘玄论五卷 唐释吉藏撰 1053
大乘义章二十卷 隋释慧远撰 1054
笑道论一卷 北周甄鸾撰 1055
二教论一卷 北周释道安撰 1056
中观论疏二十六卷 唐释吉藏撰 1056
八识规矩颂一卷 旧题唐玄奘撰 1057
六离合释法式一卷 旧失撰人名 1058
陀罗尼杂集十卷 旧题梁失译 1059
受菩萨戒仪一卷 陈释慧思撰 1059
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梁释宝唱撰 1060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一卷 陈释慧思撰 1061
法华三昧忏仪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62
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63
五方便念佛门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64
释门章服仪一卷 唐释道宣撰 1064
释门归敬仪一卷 唐释道宣撰 1065
量处轻重仪二卷 唐释道宣撰 1066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一卷 唐释道宣撰 1066
四教义六卷 隋释智顗撰 1067
天台八教八意一卷 旧题唐释灌顶撰 1068
大乘大义章三卷 晋释慧远问,姚秦鸠摩罗什答 1068
往生论注二卷 元魏释昙鸾撰 1069
大乘止观法门四卷 陈释慧思撰 1070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71
摩诃止观十卷 隋释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1072
法界次第初门三卷 隋释智顗撰 1073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 陈释慧思撰 1075
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 陈释慧思撰 1075
随自意三昧一卷 陈释慧思撰 1076
华严经论一卷 元魏释灵辩撰 1077
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 唐释智俨撰 1077
华严孔目章八卷 唐释智俨撰 1078
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 唐释智俨撰 1080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一卷 唐释法顺撰 1080
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一卷 旧题唐释法顺说 1081
净名玄论八卷 唐释吉藏撰 1082
观心食法一卷 隋释智顗说 1083
观心诵经法一卷 隋释智顗说 1084
三观义二卷 隋释智顗撰 1084
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 元魏释昙鸾撰 1085
读阿弥陀偈一卷 元魏释昙鸾撰 1085
少室六门集一卷 旧题元魏菩提达磨撰 1086
国清百录四卷 唐释灌顶撰 1087
禅门章一卷 隋释智顗说 1088
禅门要略一卷 隋释智顗撰 1089
禅门口诀一卷 隋释智顗说 1089
傅大士集四卷 唐楼颖集,宋楼炤删 1090
石屋和尚住嘉兴当湖福源禅寺语录一卷 元释清珙撰 1091
南山文剩三卷 唐释道宣撰 1092
净心诫观法一卷 唐释道宣撰 1092
楞伽师资记一卷 唐释净觉撰 1093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 梁释僧祐撰 1094
三阶佛法四卷 隋释信行撰 1094
释迦谱十卷 梁释僧祐撰 1095
释迦氏谱一卷 唐释道宣撰 1096
释迦方志四卷 唐释道宣撰 1096
阿育王传七卷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1097
马鸣菩萨传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1098
智者大师别传一卷 唐释灌顶撰 1098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一卷 未详作者 1099
菩提达磨大师传一卷 近人金鹤冲撰 1099
高僧传十六卷 梁释慧皎撰 1100
续高僧传三十卷 唐释道宣撰 1101
名僧传钞一卷 梁释宝唱撰,日本释性空抄 1102
比丘尼传四卷 梁释宝唱撰 1102
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残存七卷 唐沙门智矩集 1103
传法宝记并序残存一卷 唐杜朏撰 1104
经律异相五十卷 梁释宝唱撰 1105
历代三宝记十五卷 隋费长房撰 1106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 唐释道宣撰 1107
安乐集二卷 唐释道绰撰 1107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六卷 唐释道宣撰 1108
律相感通传一卷 唐释道宣撰 1109
慧琳一切经音义一百卷 唐释慧琳撰 1110
华严经音义二卷 唐释慧苑撰 1111
大隋众经目录七卷 隋释法经等撰 1112
众经目录五卷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 1113
大唐内典录十卷 唐释道宣撰 1113
佛国记 晋竺法维撰 1114
历国传四卷 北凉释法盛撰 1114
中天竺舍卫国祗洹寺图经二卷 唐释道宣撰 1115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一卷 唐释道宣撰 1116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释僧祐集 1116
广弘明集四十卷 唐释道宣集 1117
破邪论二卷 唐释法琳撰 1117
辩正论十卷 唐释法琳撰,陈子良注 1118
- 《数学教师的专业教育和发展 中小学数学教育论著译丛》鲁哈马·埃文,(德)博拉·勒文贝格·鲍尔,李士錡,黄兴 2015
- 《高校艺术体育学术研究论著丛刊 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张帅 2019
- 《韩清净唯识论著集》韩清净著 2019
- 《高校学术文库体育研究论著丛刊 校园足球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王宽 2018
- 《佛学大辞典 简体横排版 4》丁福保编 2017
- 《佛学大辞典 简体横排版 2》丁福保编 2017
- 《佛学大辞典 简体横排版 3》丁福保编 2017
-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十七编 第3册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佛学》邹婷著 2015
-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第13册 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 下》榊亮三郎编著
-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第113册 密宗要旨 台密纲要 华严宗要义 远离四种执着修心法集解》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编
- 《印度简史》(印度)K.M.潘尼迦著;简宁译 2014
- 《我爱早晨》罗迦著 1948
- 《改革与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研究》周叔莲著 2013
- 《新编英美概况教程》周叔麟(等)编著 2009
- 《周叔莲经济理论文选 上》周叔莲 2005
- 《温州话词语考释》沈克成,沈迦著 2009
-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周叔莲,陈佳贵主编 1994
- 《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周叔莲等主编 1990
- 《周氏实用英语教学法 快速口练》周叔余编 1989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周叔莲著 1994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四大发明!》蒙曼,张迪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人间词话 中华经典藏书》王国维著;张浴兮译注 2015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小四弦进阶教程 外国乐曲篇》刘沛,陈文雯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