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家有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40641681
  • 页数:698 页
图书介绍: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目录

目录 1

一、近代化概念的界定 1

二、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

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20

第一章 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反思 24

一、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前途 24

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24

孙中山对世情的了解 48

在中国“只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 75

二、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回顾 92

孙中山对洋务派“中体西用”观的评论 93

孙中山对维新派“君主立宪”主张的批评 105

孙中山对清末“新政”的态度 114

第二章 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理论架构 128

一、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产生 128

比较国内外不同环境,产生改良祖国的愿望 128

欧美、日本近代化的启迪 143

香港、澳门社会发展对孙中山的影响 179

二、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形成 192

《上李鸿章书》与改革中国的初步设想 192

“振兴中华”,追求中国的近代化 202

“三民主义”思想的确立与近代化思想的形成 209

政体演变与民众的调适 219

三、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理论架构 219

民主政治与社会的转型 229

在共和体制下的经济重构 237

人的近代化与社会的文明发展 245

第三章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的模式 253

一、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的近代化模式 253

物质层面的变革——洋务新政 253

“自强求富”的建设方针 260

“中体西用”的文化模式 282

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近代化模式 287

文化层面的变革——“启蒙与新民”由上而下的体制内渐进革新 297

君主立宪与社会改良 304

清末“新政”的国内外环境 314

三、慈禧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新政”近代化模式 314

“新政”期间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革新措施 321

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29

四、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近代化模式 336

社会变革必先变心——转换思想 336

“以革命开民智”——启蒙与救亡 347

改变政制与改变社会——“双改变”模式 356

第四章 孙中山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367

一、政治民主化思想 367

政治民主化思想的核心 367

革命的程序与政权建设 375

权能区分学说的实质 389

中央与地方政权机制 398

地方自治学说 408

二、政党政治思想 419

政党政治思想的演变 419

政党的模式与职能 430

政党改组与政党联盟 444

三、民主法制思想 45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与颁布 452

“五权宪法”的实质 461

国权与民权 473

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 482

提倡科学种田——“治本于农” 491

一、农业近代化思想 491

第五章 孙中山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491

整治水道河渠——“人事补天工” 499

实现农业机械化——“耕耨有器” 508

二、工业近代化思想 512

发展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 512

发展“关键及根本工业”与“本部工业” 521

三、振兴商业的思想 532

转变“农本商末”观念 532

推行“国政与商政并兴”政策 537

“节制资本”与商业发展的误区 543

一、在传统与近代之间选择 554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维护优良文化传统 554

第六章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向 554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调和主张 565

文化的出路——融合与互补 571

二、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合一 577

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建设同步 577

人文精神与科学相互促进 586

三、人才的造就 593

“学问为立国根本” 593

造就人民的公仆 602

锻造国格与人格相统一的新型人才 609

一、政治体制的演变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616

从封建帝制到共和政治的变革 616

第七章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616

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与统一意识的认同 626

反抗侵略与维护国家主权观念的树立 634

二、城市的建设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641

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设想 641

城市功能结构的变迁 652

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促进 658

三、改造国民性与社会的转型 664

提高国民素质,树立社会新风 664

加强社会公德意识的建设,实现“天下为公” 673

建设高度文明的大同理想社会 679

主要参考文献 687

后记 6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