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201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
201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

201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208370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回顾了2009年中国金融发展的状况,并对2010年中国金融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本书还以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为专题进行了专门探讨。
《201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2009年中国金融回顾与展望 3

1 宽松货币政策在2009年的效果和2010年的维持 3

1.1 历年来银行贷款结构和效果 3

1.1.1 历年来银行贷款增长趋势分析 3

1.1.2 银行贷款的周期性波动趋势分析 4

1.1.3 银行贷款对象分析 5

1.1.4 银行贷款主体分析 9

1.2 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贷款结构的影响 12

1.2.1 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必要性分析 12

1.2.2 存款准备金率历年来变动趋势分析 13

1.2.3 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未来贷款结构影响分析 15

1.3 低利率政策的可持续性 18

1.3.1 我国利率政策概述 18

1.3.2 中国利率调整的基本情况 18

1.3.3 低利率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1.4 中国对泰勒规则的解读 22

1.5 历年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胀通缩的关系 26

1.6 2010年我国通胀的可能性与预期 30

1.6.1 2009年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是2010年价格上涨的内在动因 31

1.6.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高了输入型通胀压力,是价格上涨的外部隐患 33

1.6.3 资源品价格上涨以及产能下降等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提升了通胀压力 35

1.7 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方向 35

2 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回顾及新一年展望——资本市场复苏、房地产泡沫与政府调节 39

2.1 2009年资本市场运行回顾 39

2.1.1 股票市场从谷底回升但震荡剧烈 39

2.1.2 债券市场向多样化发展 41

2.1.3 基金规模扩大,品种增加,投资方向多样化 41

2.1.4 期货市场快速发展 42

2.1.5 资本市场复苏及多层次市场的加快发展 42

2.2 2009年房地产价格对经济的两面作用 43

2.2.1 房地产价格在经济复苏中超预期飙升,泡沫不断积聚 43

2.2.2 房地产依赖是经济增长的鸦片,泡沫的不断膨胀加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 45

2.2.3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分析 46

2.3 政府调控行为分析 47

2.3.1 政府对资本市场调控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47

2.3.2 政府对资本市场调控的不利因素分析 48

2.3.3 政府政策对房地产泡沫的遏制及其结果 49

2.3.4 政府调控行为的适度性分析 50

2.4 2010年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展望 50

2.4.1 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以及国际板的推出中不断完善 50

2.4.2 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扩内需、调结构中得到加强 51

2.4.3 房地产市场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中实现微调 52

2.4.4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动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稳定协调发展 53

3 后金融危机时期流动性的国际传递 54

3.1 欧美经济刺激计划持续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 54

3.2 2010年各国局部“退出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57

3.3 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61

3.3.1 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逆差 61

3.3.2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62

3.3.3 人民币升值再推产业结构升级 66

3.3.4 维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成本 70

3.4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73

3.4.1 关于“匹配”的文献综述 74

3.4.2 多重“匹配”的路径和模式 75

3.4.3 域际上的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匹配 76

3.4.4 政府推动政策与市场力量相匹配 79

3.4.5 境外人民币规模的估算 82

3.4.6 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匹配 83

3.4.7 政策建议和结论 87

4 后金融危机时期保险业的发展 88

4.1 2009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回顾 88

4.1.1 保险业发展好于预期 88

4.1.2 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89

4.1.3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90

4.1.4 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90

4.1.5 保险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91

4.1.6 保险法日趋完善 91

4.2 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展望 92

4.3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 93

4.3.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93

4.3.2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启示 95

参考文献 98

第二编 中小企业融资 107

5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践 107

5.1 引言 107

5.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07

5.1.2 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108

5.1.3 本章结构 109

5.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109

5.2.1 融资约束的概念 109

5.2.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存在性及其表现 110

5.2.3 融资约束的识别和估计方法 112

5.3 融资约束的成因剖析 115

5.3.1 资金需求方 115

5.3.2 资金供给方 120

5.3.3 外部环境 122

5.4 国际成功经验 125

5.4.1 政府采取的措施 125

5.4.2 国外金融机构的成功做法 129

5.5 中国的做法 129

5.5.1 资金供给方的做法 129

5.5.2 资金需求方的做法 132

5.5.3 环境因素 134

5.6 结束语 139

附录 140

附表 142

参考文献 144

6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 149

6.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周期的历史考察 149

6.1.1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回顾 150

6.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考察 157

6.1.3 小结 168

6.2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基于2003~2009年财务状况的分析 169

6.2.1 中小商业银行界定 169

6.2.2 中小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 171

6.2.3 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173

6.2.4 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 177

6.2.5 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179

6.2.6 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状况 186

6.2.7 小结 188

6.3 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小商业银行冲击的实证研究 189

6.3.1 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衡量 190

6.3.2 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冲击——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194

6.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8

附录 201

参考文献 202

7 关系型借贷——“泰隆模式”成功因素及其可复制性探讨 206

7.1 引言 206

7.2 关系型借贷理论 207

7.2.1 关系型贷款的含义 207

7.2.2 小银行优势假说 210

7.2.3 国内研究现状 212

7.3 关系型借贷的成功实践——“泰隆模式” 213

7.3.1 泰隆银行的基本情况 214

7.3.2 泰隆成功的内部原因——关系型贷款 214

7.4 “泰隆模式”成功的地域文化基础 217

7.4.1 温台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 217

7.4.2 温台地区的地域文化对资金供需方的影响 219

7.5 “泰隆模式”的可复制性探讨 221

7.5.1 泰隆银行异地扩张隐忧 221

7.5.2 “泰隆模式”的可复制性——基于声誉机制的分析 222

7.6 结束语 226

参考文献 227

8 银企关系与企业贷款成本——中国银企关系借贷的实证分析 230

8.1 引言 230

8.2 研究设计 231

8.2.1 分析框架 231

8.2.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234

8.2.3 变量选取 234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37

8.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237

8.3.2 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分析 240

8.4 研究结论 246

参考文献 247

9 中国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250

9.1 问题的提出 250

9.2 企业特征与资本结构的选择 252

9.2.1 企业规模 252

9.2.2 盈利性 252

9.2.3 资产的有形性 253

9.2.4 成长性 254

9.2.5 非债务税盾 254

9.2.6 盈利的波动性 254

9.3 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255

9.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255

9.3.2 研究变量 255

9.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256

9.3.4 中小企业长期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58

9.3.5 中小企业总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63

9.4 研究结论 266

参考文献 267

10 商业信用的提供:来自上海市中小企业的证据 269

10.1 引言 269

10.2 商业信用文献回顾 270

10.3 数据和变量 272

10.3.1 数据 272

10.3.2 变量和预期符号 272

10.3.3 相关分析 275

10.4 多元回归分析 278

10.4.1 多元回归模型和估计方法 278

10.4.2 基本回归结果 278

10.4.3 稳健性检验 281

10.5 结论和启示 282

附录 284

参考文献 286

11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 288

11.1 引言 288

11.2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出现与发展 289

11.2.1 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产品 289

11.2.2 供应链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290

11.2.3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性 290

11.3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理念 291

11.3.1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方案 291

11.3.2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流程 292

11.4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实施策略 296

11.4.1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特色营销 296

11.4.2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297

11.4.3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企业文化 298

11.5 结论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三编 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305

12 农村金融改革路在何方 305

12.1 农村金融发展三十年回顾 305

12.1.1 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305

12.1.2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回顾 307

12.1.3 对新一轮改革的评价 312

12.2 以金融服务为先导,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314

12.2.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 314

12.2.2 如何吸引更多的资源向农村配置 316

12.3 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322

12.3.1 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322

12.3.2 财政和金融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323

12.3.3 分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只能通过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来满足 323

12.3.4 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应实现由统一监管到分层监管的转变 325

参考文献 326

13 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之道 328

13.1 衡量农村金融机构成功与否的标准 329

13.1.1 小额信贷组织的兴起 329

13.1.2 可持续性和覆盖面 330

13.1.3 国外成功的例子 332

13.1.4 对我国的启示 335

13.2 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化解信贷覆盖面与集中度的矛盾 336

13.2.1 信贷集中与信贷覆盖面之间的矛盾 336

13.2.2 矛盾化解之道 339

13.3 小额信贷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341

13.3.1 小额信贷技术介绍 341

13.3.2 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43

13.3.3 应用小额信贷技术的组织种类 344

13.3.4 小额信贷技术在财务可持续方面的作用 345

参考文献 346

14 农村商业金融 348

14.1 农村信用社二次改革——兼论“天津经验” 348

14.1.1 农村商业金融现状 348

14.1.2 “天津经验”的介绍 350

14.1.3 农村信用社二次改革 351

14.2 村镇银行 355

14.2.1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355

14.2.2 发展村镇银行的意义 355

14.2.3 村镇银行的业务特点 356

14.2.4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 357

14.2.5 在村镇银行试行存款保险 358

14.2.6 村镇银行新政的意义 359

14.3 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环境 361

14.3.1 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361

14.3.2 农村信贷市场的特征 362

14.3.3 在农村开展关系型贷款的前提 363

14.3.4 法国金融改革的教训:应避免竞争过度 363

参考文献 364

15 农村合作金融——论资金互助社在中国的发展 366

15.1 农村资金互助社——草根金融的代表 366

15.1.1 合作金融的特征 366

15.1.2 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368

15.1.3 互助社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 369

15.1.4 互助社的异化 371

15.2 农户信用合作的适度规模问题 372

15.2.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 372

15.2.2 农户信用合作内在的规模要求 373

15.3 农户信用合作如何突破融资瓶颈 375

15.3.1 农户信用合作面临资金的硬约束 375

15.3.2 农村资金互助社如何突破资金瓶颈 376

15.4 如何助推农户信用合作 378

15.4.1 加强相关法规建设 378

15.4.2 给予各种政策优惠 379

15.4.3 提供人才支持 380

15.4.4 政府介入要适度 380

参考文献 380

16 民间金融 381

16.1 民间金融研究述评 381

16.1.1 我国民间金融的现状 381

16.1.2 民间金融的两面性 382

16.1.3 民间金融有效性的研究 385

16.1.4 如何正确对待民间金融 386

16.2 民间金融阳光化之路 388

16.2.1 确认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 389

16.2.2 为民间金融提供制度保障 389

16.3 农村创业基金——集贷款和“直投”为一体 391

16.3.1 设立农村创业基金的必要性 391

16.3.2 农村创业基金的业务运作 392

参考文献 393

17 透视非法集资问题 395

17.1 非法集资问题概述 395

17.1.1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阶段划分 395

17.1.2 非法集资活动的表现形式 396

17.1.3 非法集资活动的特点 397

17.2 非法集资背后的深层原因 399

17.2.1 中小企业融资难 399

17.2.2 民间富裕资金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 400

17.2.3 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 401

17.2.4 公民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402

17.3 非法集资的五宗罪 402

17.3.1 资金“体外循环”给正规金融造成冲击 403

17.3.2 弱势群体相对容易受到非法集资的侵害 403

17.3.3 恐慌情绪容易在不同非法集资事件中传染或蔓延 403

17.3.4 破坏社会诚信 404

17.3.5 败坏社会风气 404

17.4 非法集资防胜于治 404

17.4.1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的人群或主体 404

17.4.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非法集资管理处置机制 406

17.4.3 强化对非法集资的日常监管 407

17.4.4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金融文化教育、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国民的投资风险意识 408

17.5 聚焦“吴英案” 409

17.5.1 案情介绍 409

17.5.2 从吴英案看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界限 411

17.5.3 透视吴英案 412

参考文献 4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