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三卷内容简介 1
《资本论》第三卷“序言” 6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16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6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16
一、《资本论》第三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总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形式 16
二、成本价格范畴及其对剩余价值来源的神秘化 17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0
四、批判庸俗的利润理论 22
第二章 利润率 26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6
二、利润和利润率范畴掩盖了资本的剥削实质 30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5
概论 35
Ⅰ、m'不变,v/C可变 38
1、m'和C不变,v可变 39
一、总资本C不变,可变资本v变化所引起的利润率的变化 39
二、可变资本增加的例子 40
三、可变资本减少的例子 40
2、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 41
3、m'和v不变,c可变,因而C也可变 42
一、利润率和总资本成反比例的变化 42
二、不变资本变化的原因 42
4、m'不变,v、c和C都可变 42
Ⅱ、m'可变 44
1、m'可变,v/C不变 44
2、m'和v可变,C不变 45
3、m'、v和C都可变 46
本章分析的结论 47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50
一、周转速度越快,利润率越高 50
二、周转时间短之所以能提高利润率,归根结底在于可变资本提高效率 51
三、要用年剩余价值率计算利润率 52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55
Ⅰ、概论 55
一、延长劳动日,节约不变资本的使用,以提高利润率 55
二、社会化大生产,节省不变资本的使用,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57
三、生产资料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减少生产资料使用上的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 58
四、由于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可提高利润率,所以资本家狂热地节约生产资料 59
五、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是靠牺牲劳动者而实现的 60
Ⅱ、Ⅲ、Ⅳ、Ⅴ各节略 63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63
Ⅰ、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63
一、分析的前提 63
二、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影响的规律 64
三、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影响的原因 65
Ⅱ、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66
一、基本含义和研究的前提 66
二、资本的增值与贬值对利润率的影响 67
三、资本的游离与束缚对利润率的影响 68
四、原料价格的变化对再生产的重大影响 69
Ⅲ、一般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 70
第七章 补充说明 73
一、利润的本质是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但资本家却认为它是在流通过程中资本自行增值的 73
二、洛贝尔图斯利润见解的片面性 73
三、关于利润率变化原因的概括 74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80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80
一、分析的前提 80
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引起利润率的不同 82
三、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引起利润率的不同 85
四、平均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87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90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生产价格 90
二、一般利润率作为一般规律的趋势而发生作用 93
三、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97
四、一般利润率掩盖了利润的性质和起源,生产价格掩盖了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 99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105
一、商品作为资本的产品,要求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 105
(1)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调节着不同部门的资本运动 105
(2)商品按价值进行交换,先于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 107
(3)市场价值由价值规律调节 108
二、部门内竞争与市场价值的形成 114
(1)竞争是市场价值形成的前提 114
(2)市场价值形成的两个条件 115
第一条件是,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把社会需要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来 116
第二个条件是,社会需要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商品就按市场价值出售 121
(3)供求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123
三、部门之间的竞争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130
(1)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获得平均利润,是资本的一种社会权力 130
(2)平均利润率取决于总资本对总劳动的剥削程度 131
(3)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商品再生产的条件 132
(4)市场价值包含着最好条件的超额利润 132
第十一章 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136
一、工资提高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136
二、工资降低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138
第十二章 补充说明 140
Ⅰ、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 140
Ⅱ、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 141
Ⅲ、资本家的补偿理由 142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48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 148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的 149
二、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同时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153
三、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总量所实现的利润量增加同时并存 158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164
Ⅰ、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164
Ⅱ、工资被压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165
Ⅲ、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更便宜 165
Ⅳ、相对过剩人口 166
Ⅴ、对外贸易 166
Ⅵ、股份资本的增加 167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169
Ⅰ、概论 169
一、对李嘉图错误的利润率观点的批判 169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171
三、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173
Ⅱ、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174
一、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价值增殖有两种相反的作用 174
二、李嘉图静止地观察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是错误的 176
三、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集中地反映在经济危机上 176
Ⅲ、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177
一、资本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 178
二、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 181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183
Ⅳ、补充说明 184
一、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规律受资本的限制 184
二、关于资本积累规律的补充说明 186
三、为获得超额利润而竞争,又引起利润率下降,是不以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87
四、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 188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 197
一、商品经营资本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197
二、商业资本运动形式的特点 199
三、商品经营资本具有独立执行职能的资本的性质 200
四、商品经营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201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 205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实现方式 205
二、流通费用的补偿及其利润的获得方式 207
三、流通费用中相当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及其利润获得方式 210
第十八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216
一、商业资本周转的特点和作用 216
二、商业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18
第十九章 货币经营资本 226
一、货币经营资本的基本业务 226
二、货币经营资本发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历史 227
三、货币经营资本的作用 229
第二十章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231
一、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混同的错误观点 231
二、商人资本产生的基本前提及其发展趋势 232
三、商人资本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中的作用 235
四、商业资本在产业资本产生中的作用和它们发展的辩证关系 236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242
第二十一章 生息资本 242
引言部分 242
一、生息资本运动的特殊形式 244
二、生息资本的性质和特征 244
三、利息的实质 248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253
前言 253
一、利润的分割以及利息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253
二、关于利息的决定以及对“自然”利息率的批判 255
三、利息率不同于利润率的特点 257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260
一、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最初是在借入资本的场合发生的 260
二、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这种由纯粹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260
三、利润从质的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关系的实质 263
四、批判把企业主收入说成是监督工资的错误观点 266
第二十四章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270
一、在生息资本形式上,一切资本关系都表面化了 270
二、批判普莱斯在生息资本问题上的荒诞幻想 272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277
一、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 277
二、银行信用和银行券 278
三、银行信用和信用投机活动 280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282
一、货币资本积累对利息率带来的影响 282
二、关于对诺曼资本和利息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283
三、关于对奥维尔斯顿在利息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285
四、对奥维尔斯顿关于资本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288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292
一、信用可以促成利润率的平均化 292
二、信用可以使各种流通费用节省 292
三、信用对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加速的作用 293
四、关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二重性 295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 297
一、对图克把流通手段和资本完全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297
二、对富拉顿有关资本借贷和流通手段借贷划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299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304
第二十九章 钱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304
一、关于银行资本的组成 304
二、就银行资本的物质构成上分析,其大部分是虚拟资本 305
三、就银行资本的来源上分析,也大部分是虚拟资本 308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310
一、有价证券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310
二、关于商业信用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311
三、关于借贷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313
四、关于信用和经济危机 314
第三十一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Ⅱ 317
前言 317
Ⅰ、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 317
一、关于借贷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表现出的不一致 317
二、借贷资本的量和通货的量相对立 318
三、从进出口数量可以看出现实资本的积累情况 319
Ⅱ、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 319
一、这小节考察的对象 319
二、就货币资本家积累方面看,货币资本积累是现实资本积累的结果 320
三、就职能资本家的货币积累上看,增加货币积累的有以下途径 320
第三十二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Ⅲ(续完) 322
一、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的量和现实资本的量的区别 322
二、关于对信用资本的几点说明 324
三、借贷资本的供求和现实资本的供求不是一回事 325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328
一、关于信用制度对流通手段量发生的影响作用 328
二、关于查普曼证词中涉及到的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的几个问题 329
三、关于银行创造信用和资本的方法 332
章三十四章 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 335
一、1844年英国银行立法及其主要错误 335
二、对通货学派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337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340
Ⅰ、金贮藏的变动 340
一、贵金属在国际之间的运动 340
二、贵金属的流出流入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342
Ⅱ、汇兑率 344
一、关于汇兑率及其在不利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344
二、关于对威尔逊在汇兑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345
三、关于影响汇兑率变化的原因 347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349
一、关于高利贷资本 349
二、关于高利贷资本向银行信用过渡的问题 352
三、关于高利贷资本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355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361
第三十七章 导论 361
一、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形式是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前提 361
二、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有关的说明 364
三、在研究地租时,有三个错误应当避免 370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 377
一、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及其性质 377
二、级差地租的一般特点 381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级差地租Ⅰ) 386
事先的说明 386
一、级差地租Ⅰ的形成 387
二、农产品的虚假的社会价值 394
三、地租总额、平均地租和地租率的变动 396
四、对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的补充说明 399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Ⅱ) 402
一、级差地租Ⅱ不同于级差地租Ⅰ的形式区别和转化的特点 402
二、级差地租Ⅱ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和出发点 403
三、李嘉图对级差地租的论述极其片面 405
四、级差地租两种形式之间的本质区别 406
第四十一章 级差地租Ⅱ——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 408
第四十二章 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 410
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 410
Ⅱ、追加资本的生产率降低 410
Ⅲ、追加资本的生产率提高 411
第四十三章 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 412
一、在生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级差地租Ⅱ的形成 412
二、级差地租Ⅱ形成的各种组合的归纳 412
三、结论 414
第四十四章 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417
一、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的原因 417
二、对级差地租的补充说明 418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 421
一、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421
二、绝对地租的形成和来源 424
三、对绝对地租的补充说明 428
第四十六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 432
一、建筑地段的地租和矿山地租 432
二、土地价格 432
三、对“土地收益递减律”的批判 433
第四十七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 435
Ⅰ、导论 435
一、地租分析上的全部困难所在 435
二、配第和重农学派的地租观点 435
三、较近的经济学家对地租的庸俗观点 436
Ⅱ、劳动地租 437
一、劳动地租的性质 437
二、劳动地租的特点 437
Ⅲ、产品地租 437
Ⅳ、货币地租 438
一、货币地租是由产品地租转化而来 438
二、货币地租是前资本主义地租的最后形式,同时又是它的解体形式 439
Ⅴ、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 440
一、分成制是由地租的原始形式到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 440
二、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及其特点 440
三、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历史局限性 441
四、一切土地私有权,都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442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447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447
一、“公式”歪曲了新创造价值的源泉 447
二、“公式”抽掉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社会性质 451
三、“公式”是按照颠倒了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制造出来的 457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463
一、提出问题 463
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分析 465
三、自斯密以来贯彻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错误 467
四、关于收入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471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 475
一、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不会因分解为各种收入的比例的变更而改变 475
二、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是分解成各种收入总和的介限 477
三、各种收入总和构成商品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480
四、产生各种收入总和构成商品价值观点的错误原因 481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486
一、分配关系是历史的社会关系 486
二、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488
三、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是资本主义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 489
第五十二章 阶级 492
一、阶级的存在 492
二、阶级的划分 49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496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导游词创作和讲解技巧》廖广莉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资本积累论 汉译名著本 17》琼·罗宾逊 2018
- 《《资本论》解读》梅金平 2019
- 《会计考点深度解析与应试重点讲解》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命题深度研究与解析中心著 2018
- 《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田园著 2019
-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中国)程恩富,胡明,余斌 2019
- 《社会资本与教师科研发展》刘国权 2019
- 《莎士比亚戏剧 李尔王 音频讲解版》崔岩 2018
- 《美丽浙江 2016 法语》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美丽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福建与新中国一起走过:强起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著 2019
-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 2018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