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  战略与路径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  战略与路径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 战略与路径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8213172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推动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为目的,全面论述了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水平和趋势,提出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战略、目标、思路、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轻量化政策和汽车企业进行轻量化战略决策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 战略与路径》目录

第1章 概述 2

1.1 汽车轻量化发展背景 2

1.1.1 汽车轻量化的背景和意义 2

1.1.2 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 5

1.2 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7

1.3 汽车轻量化是提升国家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10

1.3.1 汽车轻量化是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0

1.3.2 汽车轻量化是提升国家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1

1.3.3 汽车轻量化与提升国家整体工业水平密切相关 12

1.4 小结 12

第2章 国外汽车轻量化发展状况分析 14

2.1 典型国家和地区影响汽车轻量化相关政策分析 14

2.1.1 美国汽车轻量化相关政策 15

2.1.2 欧盟汽车轻量化相关政策 17

2.1.3 日本汽车轻量化相关政策 18

2.1.4 国际汽车轻量化政策发展特点 21

2.2 汽车轻量化研究计划和推动模式 22

2.2.1 美国PNGV计划 23

2.2.2 欧盟SLC计划 27

2.2.3 国际钢铁协会ULSAB计划 30

2.2.4 未来钢结构汽车项目 32

2.2.5 其他轻量化材料研究计划 36

2.2.6 国外汽车轻量化推动模式总结 38

2.3 国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 38

2.4 主要原始设备制造商轻量化发展计划 42

2.5 国外商用车轻量化状况分析 44

2.6 小结 47

第3章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状况分析 50

3.1 概述 50

3.2 我国乘用车轻量化发展现状分析 50

3.2.1 乘用车质量对燃油经济性影响分析 50

3.2.2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轻量化水平分析 52

3.2.3 国内市场在售换代车型轻量化水平对比分析 56

3.2.4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乘用车油耗现状分析 59

3.2.5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乘用车安全性现状分析 61

3.2.6 自主品牌乘用车轻量化技术应用现状 65

3.3 我国商用车轻量化发展现状分析 83

3.3.1 我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背景 83

3.3.2 我国商用车轻量化状况分析 87

3.3.3 我国商用车总成轻量化状况分析 96

3.4 小结 105

第4章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研究 108

4.1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预测和轻量化需求 108

4.1.1 我国汽车销量与保有量分析预测 108

4.1.2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机遇 115

4.1.3 我国汽车轻量化面临的挑战 117

4.2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 120

4.2.1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目标 120

4.2.2 我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思路 120

4.2.3 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 123

4.3 推动汽车轻量化政策措施 128

4.3.1 制定鼓励政策,推动轻量化汽车发展 128

4.3.2 制定行业标准,统一轻量化技术要求 129

4.3.3 加强顶层管理,落实油耗指标 129

4.3.4 扩大宣传工作,达成节能和减排共识 130

4.4 小结 130

第5章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径 134

5.1 概述 134

5.2 汽车结构轻量化设计 135

5.2.1 拓扑优化 136

5.2.2 多目标优化设计 137

5.3 汽车轻量化材料 140

5.3.1 高强度钢 140

5.3.2 铝合金 146

5.3.3 镁合金 155

5.3.4 工程塑料 159

5.3.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62

5.4 轻量化制造工艺 166

5.4.1 激光拼焊技术 167

5.4.2 不等厚度轧制板 167

5.4.3 液压(内高压)成形制造技术 168

5.4.4 超高强度钢热成形技术 170

5.4.5 辊压成形技术 175

5.4.6 半固态成形技术 178

5.4.7 高压铸造成形技术 179

5.4.8 模压成形技术 181

5.5 连接技术 183

5.5.1 激光焊接与激光钎焊技术 184

5.5.2 搅拌摩擦焊 186

5.5.3 锁铆及自锁铆 187

5.5.4 胶接和密封技术 188

5.6 汽车轻量化评价方法 189

5.6.1 白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 189

5.6.2 整车轻量化评价方法 190

第6章 汽车各总成轻量化技术路径 195

6.1 车身轻量化 195

6.1.1 材料应用 197

6.1.2 制造工艺 200

6.1.3 成本预估 202

6.1.4 轻量化水平 202

6.1.5 性能差异 203

6.1.6 车身轻量化技术路径 204

6.2 底盘轻量化 205

6.2.1 材料应用 206

6.2.2 制造工艺 207

6.2.3 成本预测 208

6.2.4 轻量化水平 209

6.2.5 性能差异 209

6.2.6 轻量化技术路线 210

6.3 传动系统轻量化 215

6.3.1 材料应用 215

6.3.2 制造工艺 215

6.3.3 成本预测 216

6.3.4 轻量化水平 216

6.3.5 性能差异 217

6.3.6 轻量化技术路线 217

6.4 发动机轻量化 218

6.4.1 轻量化材料应用 219

6.4.2 轻量化水平 221

6.4.3 轻量化技术路线 221

6.5 电子电器系统轻量化 223

6.5.1 材料应用 223

6.5.2 制造工艺 224

6.5.3 结构轻量化 224

6.5.4 轻量化水平 226

6.5.5 轻量化技术路线 228

6.6 空调轻量化 228

6.6.1 材料应用 228

6.6.2 轻量化技术路线 229

6.7 发动机附件轻量化 230

6.7.1 材料应用 232

6.7.2 制造工艺 233

6.7.3 成本预估 235

6.7.4 性能差异 236

6.7.5 轻量化技术路线 238

6.8 外饰零件轻量化 238

6.8.1 材料应用 240

6.8.2 制造工艺 241

6.8.3 成本预估 241

6.8.4 结构优化 243

6.8.5 轻量化技术路线 244

6.9 电动机电池轻量化 246

6.9.1 材料应用 246

6.9.2 制造工艺 248

6.9.3 轻量化技术路线 249

第7章 汽车轻量化技术经济分析 252

7.1 轻量化发展目标 252

7.2 传统动力汽车轻量化技术经济分析 253

7.3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经济分析 256

7.4 小结 257

第8章 汽车轻量化技术未来发展建议 260

8.1 制定汽车轻量化总体发展战略,增强相关产业对轻量化重视程度 260

8.2 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 260

8.3 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促进各主体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合作 260

8.4 构建完整的轻量化管理体系,以法规、标准推进轻量化技术发展 261

8.5 加强汽车产品开发过程轻量化意识,注重轻量化结构设计 262

8.6 制定适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2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