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壮医外治学
中国壮医外治学

中国壮医外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辰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5104117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壮医外治学的理论知识和壮医外治治疗方法,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壮医外治法基础知识,重点介绍壮医外治疗法的概念、历史发展、治疗疾病的机理、治疗特点及原则、治疗方法及操作方式、注意事项等。下篇为壮医外治疗法的临床应用篇,阐述壮医外治疗法在内科、外科、骨伤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症的临床应用。
《中国壮医外治学》目录
标签:治学 主编

上篇 壮医外治学总论 2

第一章 壮医外治学概述 2

第一节 壮医外治法的治疗机理 2

第二节 壮医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原则 2

第二章 壮医外治法的起源与发展 5

第一节 远古时期外治法的起源 5

第二节 商周至先秦外治法的形成 6

第三节 秦代至民国壮医外治法的发展 9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时期 11

中篇 壮医外治法种类 14

第一章 壮医针法 14

第一节 壮医针法的取穴规律和取穴原则 14

一、取穴规律 14

二、取穴原则 15

第二节 壮医针刺的取穴方法 17

一、以环为穴的取穴方法 17

二、以应为穴的取穴方法 28

三、以痛为穴的取穴方法 29

四、以灶为穴的取穴方法 30

五、以边为穴的取穴方法 30

六、以间为穴的取穴方法 30

七、以验为穴的取穴方法 30

第三节 壮医针法的处方原则 31

第四节 壮医针法的种类 31

一、毫针疗法 31

二、火针疗法 38

三、针挑疗法 40

四、挑痔疗法 43

五、挑痧疗法 45

六、挑疳疗法 47

七、陶针疗法 48

八、星状针疗法 49

九、油针疗法 51

十、放血疗法 53

十一、神针疗法 56

十二、温刮缚扎刺法 57

十三、耳针疗法 58

第二章 壮医灸法 62

第一节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62

第二节 四方木热叩疗法 68

第三节 壮医无药棉纱灸疗法 69

第四节 壮医药棉烧灼灸疗法 71

第五节 麻黄花穗灸疗法 72

第六节 水火吹灸疗法 74

第七节 壮医灯花灸疗法 75

第八节 壮医竹筒灸疗法 77

第九节 壮医火功疗法 79

第十节 艾绒硫黄灸疗法 81

第十一节 艾灸疗法 82

第十二节 灼法 84

第十三节 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 85

第三章 壮医刮疗法 88

第一节 药刮疗法 88

第二节 刮痧疗法 92

第三节 撮痧疗法 96

第四章 壮医经筋疗法 99

第一节 壮医经筋的定义 99

第二节 经筋的病因病机 101

一、经筋的病因 101

二、经筋的病机 102

第三节 经筋病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06

一、壮医经筋病的症状 107

二、壮医经筋病灶 109

第四节 经筋病的诊查方法 111

一、壮医经筋查灶法定义 111

二、壮医经筋查灶的要求和方法 112

三、壮医经筋病灶的特点 113

四、经筋病灶的形态特征 115

五、常见经筋区域病灶的诊查 118

六、腰三角肋弓窝肌筋束劳伤经筋查灶法 122

七、多维性病灶的诊查 122

八、经筋查灶法的作用 123

九、常见筋结病灶的阳性体征类型 124

第五节 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130

一、经筋病的治疗原则 130

二、经筋病的治疗机理 131

三、壮医经筋基本手法 133

四、壮医经筋的理筋手法 140

五、壮医理筋手法的基本功练习 144

六、壮医理筋手法图解 146

七、壮医经筋针刺消灶法 152

八、壮医经筋拔罐疗法 157

九、壮医经筋三联疗法 159

十、壮医经筋综合疗法 159

十一、常见经筋区的壮医经筋施治法 160

第五章 壮医外敷疗法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第二节 作用机理 165

第三节 常用剂型 166

第四节 外敷疗法注意事项 172

第六章 壮医佩药疗法 173

第一节 香囊佩药疗法 173

第二节 肚兜佩药疗法 175

第三节 围脖佩药疗法 177

第四节 药衣佩药疗法 178

第七章 其他疗法 180

第一节 壮药熏蒸疗法 180

第二节 壮医熏洗疗法 181

第三节 点穴疗法 183

第四节 浴足疗法 187

第五节 壮医热熨疗法 193

第六节 壮医滚蛋疗法 198

第七节 壮医药锤疗法 202

第八节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203

下篇 临床应用 208

第一章 内科病症 208

一、感冒 208

二、咳嗽 212

三、哮喘 215

四、郁症 218

五、不寐症 220

六、健忘症 223

七、痫症 226

八、胃脘痛 227

九、腹痛 231

十、腹胀 234

十一、呕吐 237

十二、呃逆 240

十三、泄泻 243

十四、便秘 247

十五、眩晕 250

十六、中风 254

十七、中风后遗症 255

十八、腰痛 260

十九、遗精 263

二十、阳痿 266

二十一、肾结石 269

二十二、尿失禁 271

二十三、癃闭 272

二十四、自汗、盗汗 274

二十五、面瘫 276

二十六、头痛 279

二十七、三叉神经痛 284

二十八、痿病 287

二十九、痹病 289

第二章 外科病症 294

一、疮疖 294

二、丹毒 295

三、瘰疬 297

四、锁口疔 298

五、指头疔 299

六、羊毛疔 300

七、红丝疔 302

八、发际疮 303

九、发瘤 305

十、筋瘤 305

十一、乳痈 306

十二、乳癖(乳腺小叶增生) 309

十三、脂肪瘤 311

十四、痔疮 312

第三章 骨伤科病症 315

一、急性腰扭伤 315

二、慢性腰肌劳损 318

三、外伤肿痛 322

四、扭挫伤 324

五、落枕 327

六、颈椎病 330

七、肩周炎 334

八、网球肘 337

第四章 皮肤科病症 340

一、扁平疣 340

二、圆癣 341

三、牛皮癣 342

四、湿疮 344

五、风瘾疹 346

六、皮肤瘙痒症 348

七、带状疱疹 349

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51

九、痤疮 352

十、鸡眼 353

第五章 妇科病症 355

一、月经不调 355

二、闭经 357

三、痛经 360

四、崩漏 364

五、带下病 365

六、阴痒 367

七、更年期综合征 368

八、产后腹痛 371

第六章 儿科病症 374

一、百日咳 374

二、慢惊风 375

三、痄腮 377

四、小儿厌食症 379

五、小儿积滞 381

六、小儿遗尿 384

第七章 五官科病症 387

一、麦粒肿 387

二、红眼病 388

三、椒疮 390

四、过敏性鼻炎 392

五、萎缩性鼻炎 393

六、慢性鼻炎 394

七、急性咽喉炎 397

八、慢性咽炎 399

九、牙痛 402

十、口疮 404

十一、耳鸣、耳聋 4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