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铭莉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6117282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女性问题。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理论梳理、观点评析及殊异甄析,为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女权主义,推动女性未来发展和进步做出努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目录

导论 1

0.1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提出及其意义 1

0.1.1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提出 1

0.1.2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意义 3

0.2 国内研究现状 5

0.2.1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 5

0.2.2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归纳整理 10

0.2.3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本土化运用 14

0.3 研究方法 18

0.4 创新之处 19

第1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究底 21

1.1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1.1.1 社会氛围的促成 21

1.1.2 女权运动的推动 22

1.1.3 理论发展的需要 23

1.2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4

1.2.1 唯物史观 24

1.2.2 阶级理论 26

1.2.3 异化理论 27

1.2.4 经济理论 28

1.2.5 实践理论 29

1.2.6 劳动分工理论 32

1.2.7 人的本质理论 33

1.3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 35

1.3.1 妇女受压迫的基础 37

1.3.2 妇女解放的途径 38

1.3.3 妇女解放的条件 41

1.3.4 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 43

1.3.5 妇女解放的长期性 44

1.4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实践者——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 45

1.4.1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妇女解放提供条件 46

1.4.2 没有广大劳动妇女的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的 47

1.4.3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 48

1.4.4 推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49

1.4.5 倡导家务劳动社会化,使妇女摆脱家庭的奴役 50

1.4.6 支持妇女离婚,促成了新婚姻法的通过 51

1.5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者——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52

1.5.1 女性解放的主体力量——女工或农妇 53

1.5.2 女性解放的前提——性别压迫问题 54

1.5.3 女性解放的条件——参加社会生产 56

1.5.4 女性解放的基础——消灭私有制 58

1.5.5 女性解放的重要内容——实现自由的婚姻 59

1.6 女权主义的核心概念——父权制 61

1.6.1 父权制的概述 61

1.6.2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父权制的认识 62

1.7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结合 64

1.7.1 结合的必要性 64

1.7.2 结合的可能性 65

1.7.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 66

第2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发展演变 73

2.1 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奠基) 74

2.1.1 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产生的社会背景 74

2.1.2 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的主要目标 76

2.1.3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奠基 76

2.2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早期和中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77

2.2.1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产生于新左派 78

2.2.2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中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80

2.2.3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中的中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83

2.3 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后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86

2.3.1 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86

2.3.2 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中的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87

2.3.3 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挑战二元论的思维模式 89

2.3.4 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解放问题的重新解构 92

第3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建构 95

3.1 经济因素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95

3.1.1 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妇女压迫的物质基础 95

3.1.2 劳动力再生产是妇女压迫的根源 96

3.1.3 家庭是性别压迫的主要场所 97

3.1.4 劳动力后备军存在的意义 97

3.2 非经济因素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98

3.2.1 朱丽叶·米切尔的四种结构分析 98

3.2.2 米切莉·巴雷特的意识形态理论 104

3.3 经济论和意识形态论之间的折中途径 107

3.3.1 海蒂·哈特曼的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相互依赖的二元制理论 107

3.3.2 艾里斯·扬的以性别分工作为核心范畴的一元制理论 112

3.3.3 齐拉·爱森斯坦的资本主义父权制理论 114

第4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观点评析 118

4.1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建树 118

4.1.1 揭示当代妇女的异化状况 118

4.1.2 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120

4.1.3 探索女性解放的路径和前景 124

4.2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历史局限 128

4.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偏离的倾向 128

4.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化 129

4.2.3 对女性受压迫及解放问题探讨的片面性 130

4.2.4 对女性受压迫原因的本质主义探究方式 131

4.3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意义 133

4.3.1 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33

4.3.2 运用性别分析领域深化和扩展马克思主义 136

第5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中国语境下女权主义的殊异甄析 139

5.1 中国语境下女权主义历史变迁 139

5.1.1 马克思主义传入前中国女权主义思想概述 139

5.1.2 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女性解放思想发展 146

5.2 中外女权主义差异 157

5.2.1 历史渊源的差异 157

5.2.2 文化背景的异质 159

5.2.3 理论核心的分歧 160

5.3 中国的女权主义的独特之处 162

5.3.1 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是国家和民族革命的重要部分 162

5.3.2 中国女权运动的男性特色——父系的女权主义 164

5.4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构建中国女权主义的借鉴价值 166

5.4.1 中国女权主义发展的理论资源 166

5.4.2 在差异中挖掘本土资源养分 171

5.4.3 正确把握中国女权主义历史内涵 174

5.5 国内学界对构建中国女权主义的成就与思考 182

5.5.1 向警予等理论家的马克思女权主义主体 182

5.5.2 李银河受争议的女权主义研究 185

5.5.3 李小江的市场女权主义 190

5.5.4 戴锦华的后结构女权主义 193

5.5.5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女权主义思想发展 195

结语 200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