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宣司编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5076402
  • 页数:4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范畴,内涵及民族文化的有关理论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民族文化 3

第一编 导论篇 3

第一节 文化的性质、概念和特征 4

一、文化的性质 4

二、文化的概念 7

三、文化的要素与特征 13

第二节 文化与民族 18

一、人类普同文化 19

二、时代文化 21

三、国民文化 22

四、民族文化 24

第三节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31

一、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6

第二章 中国多民族文化发展 36

第一节 弘扬优秀传统,创新少数民族文化 36

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 41

第二节 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46

一、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46

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50

第三节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4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4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8

第二编 形态篇 67

第三章 生活文化 67

第一节 服饰文化 68

一、服饰文化的内涵 68

二、少数民族服饰分类 71

三、服饰的民族特点 74

四、服饰文化的变化、保护和开发利用 77

第二节 饮食文化 79

一、少数民族饮食特征 79

二、少数民族的一般饮食风俗 81

三、少数民族的茶文化 83

四、少数民族的酒文化 85

五、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87

第三节 建筑文化 91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 91

二、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类型 96

三、少数民族宗教建筑 99

四、民族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100

第四节 出行文化 101

一、少数民族传统交通运输方式 101

二、民族地区交通的发展 106

第四章 社会文化 107

第一节 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 107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民族地区各种社会制度 107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 108

第二节 婚姻家庭 113

一、恋爱方式和婚姻形态 114

二、人名和亲属称谓 117

三、家庭与家庭礼俗 119

第三节 节日文化 122

一、节 日的分类 122

二、民族节日的特点和开发利用 124

第四节 人生礼仪 126

一、诞生礼 126

二、成年礼 128

三、婚礼 128

四、寿礼 129

五、丧葬礼 130

六、生活礼仪 133

第五章 语言文字 136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特征 136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136

二、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140

一、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4

第二节 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 144

二、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体 150

第六章 信仰崇尚文化 155

第一节 原始宗教 155

一、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 156

二、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 156

三、几种原始宗教 158

第二节 禁忌与吉祥崇尚 160

一、禁忌 160

二、吉祥崇尚 164

第三节 人为宗教 167

一、道教 167

二、佛教 168

三、伊斯兰教 172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 175

第七章 文学艺术 177

第一节 民族文学 177

一、民间文学 177

二、作家文学 180

第二节 音乐舞蹈 183

一、音乐 183

二、舞蹈 186

第三节 美术 188

第四节 戏剧曲艺 193

一、民间戏剧 193

二、曲艺 196

第一节 传统科技成就 200

第八章 科技教育和体育 200

一、农业 201

二、畜牧业 202

三、历法 203

四、医药学 205

五、冶金锻铸 206

第二节 民族教育 208

一、传统教育形式 208

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210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12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 212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213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217

第一节 勤劳勇敢精神 220

一、勤奋创业,吃苦耐劳 220

第九章 民族传统美德 220

二、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221

第二节 爱国主义精神 223

一、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 223

二、保家卫国,热爱祖国 224

三、抗击侵略,不屈不挠 225

第三节 团结统一精神 226

一、坚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6

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228

三、同心同德,团结互助 231

第四节 开拓进取精神 233

一、勇于开拓 233

二、积极进取 234

三、顺应自然,持续发展 235

第五节 热情善良美德 236

第六节 诚实守信和敬老尊师美德 237

一、诚实守信 237

二、敬老尊师 238

第三编 发展篇 241

第十章 民族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 241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事业建设成就 241

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 241

二、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244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52

一、语言文字 254

二、科学技术 254

三、文学 255

四、艺术 256

五、文物古迹 257

第三节 繁荣民族文艺创作 260

第四节 加强民族文化事业建设 265

第五节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269

第十一章 发展民族新闻出版,促进文化交流 272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新闻出版现状 272

一、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 272

二、民族新闻的现状与特征 278

三、民族出版的现状 281

第二节 繁荣民族新闻出版,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交流 282

一、民族新闻出版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83

二、繁荣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的对策 286

二、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存在的问题 291

第三节 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 291

一、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现状 291

三、开创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新局面 293

第十二章 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使用 295

第一节 保障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 295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295

二、母语教育和双语教学 301

第二节 鼓励和促进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05

一、国家的统一促进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05

二、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7

三、国家鼓励和促进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09

第三节 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 311

一、信息时代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 311

二、加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12

第十三章 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15

第一节 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315

一、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创造力 316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民族发展 321

三、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依靠智力奔小康 325

第二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328

一、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328

二、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道德 330

三、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 332

第十四章 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 336

第一节 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 336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状况 345

第二节 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45

二、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 355

第十五章 民族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 360

第一节 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 360

第二节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生计方式 362

第三节 保护物种多样,保持文化多元 369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建设 371

第十六章 民族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375

第一节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375

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375

二、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377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 380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互相促进 380

二、宗教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82

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85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前进的的必然 388

第三节 加强民族文化发展,推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388

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96

第十七章 繁荣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04

第一节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404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404

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409

第二节 中国各民族文化铸就中华民族精神 412

一、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三条纽带 412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14

第三节 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418

一、与时俱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418

二、以世界眼光发展民族文化 426

一、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429

第十八章 推进民族文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429

第一节 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429

二、文化创新势在必行 431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繁荣 434

一、深化改革,繁荣文化市场 434

二、加强民族文化法制建设和理论政策研究 438

三、推进民族文化创新 441

第三节 开拓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47

一、三个文明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447

二、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450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55

参考文献 457

后记 45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