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
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

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Jan Priewe,(德)Hansjorg Herr著;刘攀译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883682
  • 页数:2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究了多种“增长”和“停滞”制度。通过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包括高品质的本币、低外债水平、国际收支平衡、防止美元化、稳定的汇率、深化国内金融部门,是一国进入增长路径的关键。与通过加深自由化来完善竞争性资源配置相比,激励资本积累更为重要。未遵循“华盛顿共识”的大多数东亚和南亚国家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陷入经济停滞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书还提供了中国、越南、白俄罗斯和乌干达四国的案例研究。本书的分析沿袭了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思维范式。
《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目录

图表索引 1

0 导论 1

表0.1 贫困地区人口 1

表0.2 2005—2015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MDGs目标(按1993年美元价格) 2

图0.1 1980—2002年人均GDP增长(按1995年美元价格,设定1980年基数为100) 3

表0.3 1980—2002年平均每年人均GDP增长(按1995年美元价格) 3

图0.2 1990—2000年109个低和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每年人均GDP增长(%) 4

1.1 什么样的增长有利于穷人 8

1 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增长还是分配? 8

1.2 界定“有利于穷人的增长(PPG)”——从含糊其辞到切实的建议 9

表1.1 PPG不同定义一览表 11

图1.1 增长的贫困弹性 13

图1.2 不同的减贫战略 14

图1.3 减贫的增长路径 15

图1.4 最初的收入分配、增长路径和减贫 16

图1.5 减贫的“增长与分配”战略 17

1.3 增长与分配的关系 18

表1.2 1990—2001年增长—贫困关系 20

表1.3 人均收入增长及贫困变化率——四类情况 21

1.4 结论 23

2 发展中国家增长与停滞的宏观经济“制度” 25

2.1 中期制度的本质 26

2.2 什么推动增长制度形成 29

2.3 宏观经济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33

2.4 增长和停滞制度 39

表2.1 增长和停滞制度 46

2.5 结论 46

3 经常项目为什么重要 49

3.1 关于经常项目的不同观点 50

3.2 国际收支和总需求——基本定义与特征 55

3.3 外债的可持续性和外部资金的风险 59

表3.1 1980—2002年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增长 64

表3.2 1980—2002年总外债占GDP和出口的比率 65

表3.3 1990—2001年外国直接投资 71

表3.5 IMF—世界银行框架下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的临界指标 73

表3.4 资本流动类型及其风险 73

3.4 大力倡导经常项目平衡或盈余 77

3.5 关于经常项目绩效的经验证明 81

表3.6 1990—2000年发展中国家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算术平均值) 82

图3.1 1990—2000年99个低、中低收入国家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百分比 83

图3.2 1990—2000年中上收入国家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百分比 84

图3.3 109个低收入、中低收入国家ODA占GDP的百分比 85

表3.7 1990—2000年100个低和中低收入国家经常项目余额(GAB)占GDP的百分比以及人均GDP的增长(以不变价格计算) 86

表3.8 前25位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及其ODA流入(1990—2000年100个低和中低收入国家,算术平均值) 87

图3.5 1990—2000年108个低和中低收入国家ODA占GDP的百分比以及人均增长率(%) 89

图3.4 1990—2000年107个低和中低收入国家经常项目余额和ODA占GDP的百分比 89

图3.6 1990—2000年低和中低收入国家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百分比以及人均增长率(%) 90

4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 91

4.1 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 91

4.2 金融与发展之间的经验关系 95

表4.1 2002年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以及国家贸易余额占GDP的百分比 96

表4.2 1980—2000年部分非洲国家的政府债务(除个别特别说明外,其余都按照GDP的百分比计算) 98

表4.3 2002年部分非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国内政府债券的平均期限 100

表4.4 1995—2002年货币市场利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根据真实利率水平排序)——按算术平均值计算 101

图4.1 14个低收入国家的真实利率 104

表4.5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105

图4.2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结构 106

4.3 金融体系的结构和类型 106

表4.6 金融体系的类型 108

4.4 金融与发展的理论 110

图4.3 新古典范式下的资本市场 112

图4.4 熊彼特—凯恩斯范式下的信用市场 113

图4.5 信用—投资—收入过程 120

4.5 结论 122

图4.6 金融体系和增长 122

5 美元化和欠发展 126

5.1 从全球化到美元化 126

5.2 美元化的度量 127

表5.1 外币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除特别指出外) 128

表5.2 外币存款占总存款的百分比(%) 129

表5.3 美元化程度:1996—2001年综合得分 130

5.3 为什么发生美元化 132

图5.1 133

5.4 美元化的优势 136

5.5 美元化和国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137

5.6 汇率作为政策工具职能的丧失 140

5.7 货币政策的无效 141

表5.4 美元化下的货币政策——合并公众的资产负债表 143

6 扩大外国援助以减少贫困? 146

6.1 2015年前把绝对贫困减半,需要将援助扩大三倍? 147

6.2 关于援助有效性的永久话题 149

6.3 “荷兰病”再议——援助的积极和消极宏观效应 153

6.4 如何利用援助实现增长,离开援助增长又应如何实现 157

7 案例研究 160

7.1 本章简介 160

表7.1 白俄罗斯、中国、乌干达以及越南的关键指标 161

图7.1 1985—2003年四国的GDP增长 161

7.2 中国——对高增长制度的诠释 162

图7.2.1 1978—2003年中国的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 163

表7.2.1 1985—2002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 164

表7.2.2 1985—2002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165

表7.2.3 1990—2002年中国总需求的增长率 167

表7.2.4 1985—2002年中国总需求在GDP中的构成 167

图7.2.2 1980—1998年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形成 169

图7.2.3 1978—1998年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工业生产总值 169

表7.2.5 1985—2002年中国的金融和货币指标 172

表7.2.6 1992—2001年中国的美元化 176

7.3 白俄罗斯——改革滞后、增长被抑制、高度美元化 181

表7.3.1 1994—2002年部分转型国家私人部门占GDP的比重 182

图7.3.1 1991—2003年白俄罗斯真实GDP的增长(%) 183

表7.3.2 1985—2002年白俄罗斯的宏观经济指标 183

表7.3.4 1985—2002年白俄罗斯总需求的构成,占GDP的百分比 186

表7.3.3 1990—2002年白俄罗斯总需求的增长率 186

表7.3.5 1995—2001年白俄罗斯银行发放给白俄罗斯债务人的信贷 187

表7.3.6 1999—2002年白俄罗斯的外币存款和外币贷款 191

表7.3.7 1990—2002年白俄罗斯的金融和货币指标 192

表7.3.8 2000—2002年白俄罗斯年利率 193

表7.3.9 1998—2002年企业的欠款和易货交易(占GDP的百分比) 194

表7.3.10 白俄罗斯的经济部分 195

7.4 乌干达——依赖于外国援助的增长和减贫 196

表7.4.1 1970—2001年乌干达的人口增长 197

表7.4.2 1985—2002年乌干达宏观经济指标 200

表7.4.3 1985—2002年乌干达总需求的构成 202

表7.4.4 乌干达2000年出口和进口的构成 204

表7.4.5 1985—2002年乌干达的经济结构 205

表7.4.6 1985—2002年乌干达金融和货币指标 206

表7.4.7 IMF为乌干达制定的债务可持续性方案 208

表7.4.8 1985—2002年乌干达的年利率 210

7.5 越南——亚洲模式,增长与风险并存 214

表7.5.1 1985—2002年越南宏观经济指标 215

表7.5.2 1992—2000年越南商品出口的构成 217

表7.5.3 1985—2002年越南总需求的构成 218

表7.5.4 1985—2002年越南的经济结构 219

表7.5.5 1990—2002年越南的货币指标 220

表7.5.6 1992—2002年越南的利率 227

8 结束语:华盛顿共识及其超越 231

8.1 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 231

表8.1 华盛顿共识及后华盛顿共识 233

8.2 华盛顿共识在宏观经济方面的缺陷 235

8.3 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 240

图8.1 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改革”的意义 241

8.4 发展与欠发展 245

图8.2 欠发展的制度与“被抑制的增长” 245

图8.3 发展与增长制度 247

8.5 面向经济发展的世界货币新秩序 247

英文缩写 250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