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俊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6813203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云南农业科技在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重大作用。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目录

关于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科技支撑的建议(咨询报告) 1

一、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1

二、整合、重塑云南农科研发与推广体系 2

三、把研发的指导思想定位在解决“三农”问题急需的科技上 3

四、用新机制筹措大批农科资金 4

五、在巩固现有农科园区的同时,高速发展新园区 5

六、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技协 5

七、吸引大批人才投入农科主战场 6

八、进一步发挥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7

十、建立为农民科技需求等直接服务的快速反应系统 8

九、像扶持研发一样,扶持一大批农科中介机构 8

十一、试验并逐步推行农科推广与科普产业化 9

十二、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统计监控体系 9

上篇 总体报告 13

第一章 “三农”命题的提出及内涵 13

一、“三农”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 13

二、新一届党和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14

三、理论界关于“三农”的讨论及我们的看法 15

四、云南“三农”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17

五、科技支撑落后是造成“三农”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1

一、“三农”问题科技支撑的结构(示意) 23

第二章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的总体评价 23

二、德尔菲法对云南农科支撑的评价汇总 27

三、科技部对地(州、市)、县问卷统计调查手工汇总分析 42

第三章 云南农科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9

一、研发成为农科支撑的基础 49

二、推广已成为农科支撑的关键 53

三、重大工程与计划构成了农科支撑的主要内容 58

四、农业科普与培训工程提升了农民素质 68

五、农技协成为带民致富的“土专家” 72

六、农业信息化使农民直接进入市场 76

七、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79

八、一批技术骨干成为农科研发与推广的带头人 80

九、省院省校合作实现了省内需求与省外成果的对接 81

十、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使云南农业初步国际化 82

第四章 云南农业科技支撑存在的缺陷与困难 86

一、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86

二、机构与力量急需整合 88

三、研发与推广的“动力”不足 89

四、传统观念使农科系统对农民缺乏“感情” 91

五、处于起步阶段的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有待发挥 95

六、农业信息化需要市场化运作 97

七、不少地方的农业科普与发展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98

八、对外交流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100

九、农业科技统计与监控很不健全 101

第五章 整合、重塑与加快发展云南农科体系的构想 103

一、构想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与任务 103

二、整合省级农科机构与力量 106

三、重塑县、乡农科推广机构 107

四、大力发展农科中介服务机构 108

五、用新机制筹措体系资金 108

六、吸引大批人才投入农科主战场 109

七、建立为农民科技需求等直接服务的快速反应系统 110

第六章 若干对策建议 112

一、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112

二、下决心整合现有农业科技力量 113

三、重提组建云南农林科技大学 114

四、把研发的指导思想定位在解决“三农”问题急需的科技上 115

五、试验并逐步推行农科推广与科普产业化 116

六、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农业科研人员的研发与推广的带头作用 117

七、放胆放心放手,大力发展农技协 118

八、进一步发挥农业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121

九、在巩固现有农科园区的同时高速发展新园区 124

十、农业综合开发要以科技为依托 127

十一、象扶持研发机构一样扶持农科中介机构 129

十二、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统计监控体系 130

中篇 专题报告 141

第七章 云南农业科技研发研究 141

一、云南农科研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141

二、云南农业科技研发存在的问题 155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的对策建议 158

第八章 涉农部门科技领导、组织与资金力量问题研究 163

一、云南省级涉农部门科技领导、组织与资金使用现状 163

二、云南省级部门科技、组织、资金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167

三、整合云南省级涉农部门科技领导组织与资金力量的构想 172

第九章 整合与提升云南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175

一、云南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农科的推广服务 176

二、云南农村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182

三、云南农科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87

四、整合与提升云南农科推广服务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193

第十章 农业科普体系建设与云南“三农”问题 204

一、云南农业科普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204

二、云南农业科普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11

三、云南农业科普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214

四、云南农业科普体系的存在问题 216

五、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云南农业科普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217

第十一章 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220

一、云南农业信息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20

二、云南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26

三、若干对策建议 228

第十二章 云南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234

一、云南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建立、条件与组织管理 235

二、云南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效 244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48

四、做多做大做强云南农业科技园区的若干建议 252

第十三章 依靠科技进步把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258

一、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水平已成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核心因素 259

二、缺乏科技强有力科技支撑的云南优势特色产业 261

三、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云南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262

四、若干对策建议 265

第十四章 云南解决“三农”问题科技支撑的资金保障 271

一、云南财政中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现状 27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78

三、主要措施 282

第十五章 云南农业科技统计监控工作研究 285

一、云南农业科技统计监控工作适应不了改革的需要 285

二、云南农业科技监控指标体系的内涵 288

三、建立云南科技监控统计工作的方法步骤 291

第十六章 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经验研究 295

一、国外农业科技发展概述 295

二、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比较 301

三、云南省农业技术经济发展可借鉴的国外经验 318

四、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的建议 330

下篇 案例研究 341

第十七章 水稻专家蒋志农精心培育滇粳优系列良种并大面积推广 341

一、研究过程及进展情况 341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344

一、研究过程及相关成果 347

第十八章 朱有勇教授关于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理论与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347

二、该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 348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350

第十九章 云南烟草科研体系的经验 352

一、集中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 352

二、狠抓烟草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352

三、卷烟研发成效明显 353

四、完善研发机构 354

五、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提升了全系统管理水平 354

一、对人体无害的高效生物农药 356

第二十章 除虫菊栽培与加工逐步形成全省一大农业优势产业 356

二、云南引种与加工居全国领先水平 358

三、云南已具备大力发展除虫菊的条件 362

第二十一章 会泽县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366

一、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 367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70

三、今后打算 371

第二十二章 玉溪市农科所研发与推广成效显著 374

一、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概况 374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为科研所提供了发展平台 375

三、在农业园区实施的项目 379

四、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计划 382

第二十三章 前进乳业与呈贡穆盛达乳业合作为搬迁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386

一、前进乳业以科技支持农户发展养殖 386

二、成效分析 388

第二十四章 元谋县农技协带农增收致富 391

一、重要特征 392

二、主要类型 395

三、重要作用 396

四、取得的经验 398

一、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成就 402

第二十五章 适用农科技术已经普及的乡急需规模发展“名、特、优”农产品 402

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405

三、若干对策建议 407

第二十六章 后箐乡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种植高产杂交玉米 409

一、过去试种新品种曾遭失败 409

二、贫困农民没有能力接受新品种玉米 410

三、地方政府和科技人员推广服务不到位 412

四、当地无任何风险防范机制 414

五、缺少有利于技术推广的社区组织 414

一、成立时间短,建设单位级别没有杨凌高 416

第二十七章 云南红河与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比较与分析 416

二、共建的科研能力与高校合作能力没有杨凌强 417

三、入驻的企业没有杨凌多 419

四、园区建设目标没有杨凌实 420

五、园区规模没有杨凌大 421

六、融资能力没有杨凌强 422

七、园区建设政策没有杨凌优惠 423

八、经济效益没有杨凌大 425

九、辐射能力没有杨凌广 426

十、科研成果转化没有杨凌快 428

后记 4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