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2027633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由当今知名刑法学家、博士生导师、北大法学院陈兴良教授主编的《刑事法评论》丛书之一。该书是对当今刑法学及刑法法律法规中的焦点性问题的论述,文中观点新颖、论述精辟,代表了现时代刑法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1

[死刑研究] 1

从契约论到强迫论:废除死刑坎坷中的突破——防卫性与恶害性不是刑罚的本质内涵/高艳东 1

一、呼吁:无能为力的死刑废除论应当耐心于基础理论研究并寻求突破 1

二、现有死刑废除论的理论困境 4

三、破论一:国家和个人的正当杀人权与死刑无关、刑罚权不是防卫权 8

四、破论二:国家没有天然正当的刑罚权——刑法是属于社会的根本大法 11

五、破论三:社会的刑罚权也非天然正当——从社会契约论到强迫论 19

六、立论一:强迫机制决定了社会无杀人权——刑罚权正当性根据与性质重构 29

七、立论二:刑罚不能直接改变生理——从人的主体性地位看现代刑法的人格态度主线 36

论死刑量刑情节的司法适用/陈华杰 41

一、死刑量刑情节概述 41

二、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一般规则 46

三、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主要问题 50

四、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理性反思 56

一、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的内涵与宪政价值 59

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研究/周宝峰 59

[刑事程序研究] 59

二、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的程序正义基础 65

三、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与刑事诉讼程序设置 67

四、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与中国刑事诉讼 70

侦查目的论——兼评我国侦查程序改革/万毅 76

一、侦查目的观的理论形态:一种研究范式 76

二、侦查目的观的制度形态:一种背景性考察 83

三、侦查目的观与我国侦查程序改革:一种变革的思路 86

笔录中心主义研究/何才林 96

一、笔录:多重视角的透视 99

二、笔录中心主义:现象及其成因的考察 104

三、笔录中心主义:危害后果角度的考量 121

四、如何应对?对有关改革方案的反思 132

五、何去何从?对未来司法改革的展望 136

证人作证制度研究的新视野/周菁 140

一、证人出庭作证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 141

二、发现真相还是正当程序 148

三、证人作证的宪法之维 153

四、证人作证与中国的司法制度 157

[客观归咎理论研究] 165

论客观归咎理论的体系地位——兼论在中国语境下的解决/陈檬 165

一、客观归咎理论体系地位之争议 165

二、刑法客观主义视野中客观归咎理论的体系地位考察 171

三、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解决中国移植客观归咎理论的关键一步 178

主观主义的反思与客观归咎理论的抬头——评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咎理论/刘磊 186

一、新旧主观主义的危机 186

二、客观归咎理论的演进与要义 194

三、客观归咎论:对新旧古典犯罪体系的扬弃 200

[刑法方法论研究] 206

刑法方法论高级论坛实录/陈兴良等 206

一、开幕式致辞 206

二、刑法方法论基本问题 208

三、刑法解释论问题 219

四、刑法实证研究方法论问题 246

五、提问和回答 266

[刑法学人] 270

怀念振想教授——《公务犯罪研究综述》序/陈兴良 270

[学术随笔] 286

监狱人性化求证/张晶 286

一、监狱人性化的“始作俑者” 286

二、监狱人性化之善果 290

三、监狱人性化热的遭遇战 291

四、监狱人性化,我们无需妥协 294

五、人性化视野中的监狱模式 299

六、重写监狱人性化的历史 303

七、我们的责任:善于用现代思想引导公众 304

[域外视野] 308

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的补充性原则对国内立法的规范作用/杨力军 308

一、补充性原则的含义、意义及作用 308

二、补充性原则的规范力 311

三、补充性原则对国家履行规约的具体要求 313

四、普遍管辖权问题 320

五、补充性原则对非缔约国的影响 322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没收制度检讨——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何帆 326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没收制度:一个文本分析 327

二、缺位与脱节:中国刑事没收制度的国际法实施困境 329

三、赎罪奉献物、没收令、民事没收与追征制度:西方国家没收制度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333

四、如何设立与国际公约接轨的中国刑事没收制度 338

刑事辩护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完善/顾永忠 341

一、刑事辩护的国际标准解析 341

二、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完善 354

从国际刑事判例论国际刑法中的上级责任/陈雄飞 367

一、上级责任的概念和缘起 367

二、上级责任的构成 370

[专题研究] 388

试论刑法学的元研究及其基本课题/陈东升 388

一、什么是元研究 388

二、当前刑法学元研究的现状简述 391

三、关于刑法学元研究基本课题的思考 401

刑法目的生成基础及其制约/曾明生 405

一、刑法目的生成的宪法性根基及其制约 406

二、刑法目的生成的客体性基础及其制约 413

三、刑法目的生成的社会性基础及其制约 426

四、宪法性根基、客体性基础与社会性基础三者的关系 430

期待可能性:宽恕根源的刑法解读/邱传忠 431

一、背景性考察:责任主义 431

二、结构性变迁:从心理责任到规范责任 434

三、超法规适用的批判与理论的衰落 444

四、宽恕根源的刑法解读 453

刑法刑事政策化与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双重解读/周折 463

一、刑法的刑事政策化之内涵 464

二、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之内涵 469

三、模式内的解说:罪刑法定主义和刑事政策互动关系分析 476

四、结语 483

一、引言 485

合理的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郑泽善 485

二、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之区别 486

三、刑法解释的界限 497

四、结语 505

量刑平衡策略之反思/宫璇龙 507

一、引言 507

二、量刑平衡是否存在“惟一正解”之求证 509

三、量刑平衡能否信赖电脑之考量 513

四、量刑平衡合理内核之探讨 516

五、量刑失衡对策之给定 523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刘为波 528

一、诈骗行为客观构成的一般理论 528

二、诉讼诈骗行为的客观构成特点 535

三、诉讼诈骗行为具备诈骗罪的客观不法构成 539

论民众的刑事实体裁判权/李昌林 547

一、民众之刑事实体裁判权的范围 547

二、民众之刑事实体裁判权的运作 557

三、民众享有刑事实体裁判权的根据 573

四、我国民众参与刑事裁判的模式 583

独立与受制:略论深化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许永俊 604

一、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考略 605

二、各国对独立与受制矛盾的解决 609

三、我国主诉官制度发展建言 620

关于社区矫正的思考/狄小华 631

一、社区矫正的价值基础 631

二、社区矫正中的政府与民间 636

三、社区矫正中的惩罚与矫治 640

四、社区矫正的配套措施 644

论恩里科·菲利的犯罪学思想/张莉鑫 647

一、学术生涯及思想成因 648

二、犯罪学思想述评 657

三、犯罪学史上的菲利犯罪学思想 673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6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