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公司治理审计论
公司治理审计论

公司治理审计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春,唐滔智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210909
  • 页数:1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刻揭示了公司与审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及发展规律,着重研究了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公司治理审计论》目录

目录 1

前言 蔡春 1

1 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与审计发展:回顾与展望 1

1.1 公司治理演进与审计发展 1

1.1.1 英国公司治理的演进 1

1.1.2 美国公司治理的演进 3

1.2 公司治理与审计研究评述 6

1.2.1 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 6

1.2.2 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与审计 8

1.2.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披露与审计 11

1.2.4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 14

1.3 后安然时代的公司治理与审计 17

2 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研究之理论基础及其构想 23

2.1 公司治理与审计研究之理论基础 23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3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5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5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6

2.1.5 受托经济责任观 27

2.2 公司治理环境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基础 29

2.2.1 公司治理环境评价的意义 29

2.2.2 公司治理环境的战略评价 32

2.3 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核心 35

2.3.1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36

2.3.2 公司治理评价的基本原理 38

2.3.3 南开治理指数和南开治理指数数据库 43

2.4 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关键 44

2.5 结语 46

3 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研究 47

3.1 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和发展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47

3.2 初始的企业受托经济责任、独立审计关系与审计质量 49

3.2.1 企业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 49

3.2.2 初始的独立审计关系 49

3.2.3 审计质量主要取决于审计师的职业能力 50

3.3.2 独立审计关系的变化 51

3.3.1 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 51

3.3 近代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出现 51

3.3.3 审计师独立性的缺失成为审计质量问题的隐患 52

3.4 现代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突显 53

3.4.1 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拓展 53

3.4.2 审计关系的变化 53

3.4.3 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 54

3.5 公司治理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的关系 55

3.5.1 公司治理的概念 55

3.5.2 公司治理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在一致性 56

3.6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57

3.6.1 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措施: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扩大 57

3.6.2 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措施:强化监管 58

3.6.3 审计独立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60

4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的现实考察 62

4.1 公司治理对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作用 62

4.1.1 公司内部治理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中的作用 62

4.1.2 公司外部治理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中的作用 65

4.2 审计独立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与公司治理 77

4.1.3 审计独立性的有效治理 77

4.2.1 在IPO市场上审计独立性对正确评价股票发行 78

价格的影响 78

4.2.2 审计独立性在提高年度财务报告可信性的作用 82

4.3 审计独立性、盈余管理抑制与公司治理 85

4.3.1 审计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的关系 85

4.3.2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形式 85

4.3.3 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87

5.1 会计信息披露的变迁与公司治理 92

5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 92

5.1.1 业主制与会计信息披露 93

5.1.2 受托经济责任与会计信息披露 93

5.2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94

5.2.1 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94

5.2.2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95

5.3 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 96

5.3.1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审计源于受托经济责任 96

5.3.2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审计 97

5.4.1 我国公司治理现状 100

5.4 基于审计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分析 100

5.4.2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 103

6 管理舞弊、舞弊审计与公司治理研究 107

6.1 舞弊、管理舞弊与舞弊审计辨析 107

6.1.1 舞弊辨析 107

6.1.2 管理舞弊定义 109

6.1.3 舞弊审计的定义 109

6.2.1 关于舞弊理论研究 111

6.2 管理舞弊研究现状评述 111

6.2.2 关于舞弊原因研究 112

6.2.3 关于舞弊手段研究 114

6.3 管理舞弊症结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16

6.3.1 委托代理关系 116

6.3.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缺陷 117

6.3.3 公司绩效 117

6.3.4 信息不对称 117

6.3.7 内外部监管无力 118

6.3.6 高管聘用机制 118

6.3.5 外部环境压力 118

6.3.8 关联方的“协助” 119

6.4 舞弊审计的渊源与发展 119

6.4.1 管理舞弊审计的定位 119

6.4.2 管理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 120

6.5 结语 121

7.1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 123

7.1.1 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23

7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123

7.1.2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125

7.1.3 受托经济责任: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共同目标 125

7.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26

7.2.1 内部审计概念的演变 126

7.2.2 内部审计的本质 127

7.2.3 内部审计机构的形成 129

7.2.4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结合点分析 129

7.3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30

7.3.2 增加公司价值 131

7.3.1 发挥控制功能,促进和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131

7.3.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32

7.3.4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作用 132

7.3.5 对经营者的评价、鉴证作用 133

7.4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33

7.4.1 公司治理模式 133

7.4.2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模式 134

7.5.1 审计委员会性质和职能 135

7.5 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35

7.5.2 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36

7.5.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37

7.6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完善 138

7.6.1 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理论及内部审计的发展 138

7.6.2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39

7.6.3 基于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改进 141

7.6.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拓展 142

7.7 结语 143

8.1.1 从蓝田股份说起 145

8.1 “内部统治”与公司治理异化:以蓝田股份为例 145

8 公司治理异化与审计改良 145

8.1.2 基于COSO报告的分析 146

8.2 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151

8.2.1 保障信息沟通 152

8.2.2 明确职责权限 152

8.2.3 加强内部监督 152

8.3 审计分析技术与公司治理诊断:以蓝田股份为例 153

8.3.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54

8.3.2 传统审计理念辨析 154

8.3.3 审计分析 156

8.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新理念:舞弊侦查 162

8.4.1 问题的提出 162

8.4.2 风险导向模式简评 162

8.4.3 舞弊侦查:风险导向模式改良 164

8.5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蓝田股份案例的启示 166

8.5.1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的提出 166

8.5.2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的要求 169

参考文献 173

后记 1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