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自然地理图解
中国自然地理图解

中国自然地理图解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治勋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1303203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地理图解》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的地貌与地质构造 1

第一节 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1

图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三大阶梯、两条地形线 1

图2.地貌类型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3

图3.山地多而高大,组合成网格状 5

第二节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 6

图4.大地构造单元与地貌结构(即槽台与地貌结构) 6

图5.构造体系(形迹)与山文格局——地质力学观点解释 9

图6.板块构造与地貌轮廓 13

图7.新构造运动与地貌形态 16

图8.地貌外营力的地域差异 18

第三节 地貌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作用 21

图9.地貌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作用 21

第四节 矿藏 23

图10.煤与油田、气田的分布 23

图11.铁矿与有色金属矿藏 25

第二章 中国的气候 29

第一节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29

图12.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29

图13.影响气候特征的因素 31

图14.我国冬季(1月)高低气压中心及地面风向 34

第二节 大气环流 34

图15.我国夏季(7月)高低气压中心及地面风向 36

图16.冬季气团和锋面 38

图17.夏季气团与锋面 40

图18.冬夏季风的进退 42

图19.季风强弱与旱涝的形成 44

图20.寒潮和台风 46

第三节 气温 49

图21.冬季(1月)平均气温(℃)分布 49

图22.夏季(7月)平均气温(℃)分布 52

图23.活动积温与温度带 54

图24.候温与四季划分 57

第四节 降水 59

图25.年降水量(毫米)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 59

图26.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平衡性 61

图27.降水年际变化的不稳定性 63

第三章 河流与湖泊 66

第一节 河川径流概况 66

图28.我国水系概况 66

图29.地表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69

图30.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平衡 72

图31.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不稳定(变差系数(Cv)的分布) 74

图32.河流泥沙 76

图33.长江 79

第二节 主要河流 79

图34.荆江及裁弯工程 82

图35.黄河——我国第二大河 84

图36.南水北调 87

第三节 湖泊与沼泽 91

图37.湖泊与沼泽 91

第四章 中国近海 95

第一节 海域的划分 95

图38.我国近海的五大海区 95

图39.我国近海海底地貌 97

第二节 海底地貌与海流 97

图40.中国近海海流 99

第三节 海岸和岛屿 101

图41.我国海岸线的变迁与海域的变化 101

图42.我国海岸类型、重要港口和岛屿 103

第四节 海洋资源 106

图43.丰富的海洋资源 106

第五章 土壤与生物 112

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112

图44.植被土壤形成发育分异变化规律 112

图45.植被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116

图46.植被土壤垂直带谱分布规律 120

图47.中国动物两大区系三大群落 122

第二节 中国动物地理 122

图48.中国生态地理动物群分布 124

第六章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128

第一节 中国地域分异特征 128

图49.中国自然区域分异规律及其特点 128

第二节 中国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案 131

图50.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罗开富) 131

图5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 134

图52.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任美锷等) 138

图53.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高等学校教材——中国自然地理) 141

第一节 区域范围 144

图54.东北地区的范围 144

第七章 东北地区 144

第二节 区域特征 145

图55.东北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 145

图56.东北地区冷湿气候形成的原因 147

图57.山环水绕的盆地地形 149

图58.东北地区森林、草甸草原与肥沃的土壤 152

图59.东北地区多年冻土与沼泽 154

图60.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结构图式 157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159

图61.东北地区内部差异 159

第四节 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 161

图6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 161

图63.华北地区的范围 165

第一节 区域范围 165

第八章 华北地区 165

第二节 区域特征 166

图64.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166

图65.华北地区黄土广泛分布 168

图66.华北地区暖温带森林、森林草原与干草原景观 171

图67.华北地区地理环境结构图式 173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175

图68.华北地区内部差异 175

第四节 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 180

图69.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180

图70.华北平原洪、涝、旱、碱的治理 182

图71.华中地区的范围 186

第九章 华中地区 186

第一节 区域范围 186

第二节 区域特征 187

图72.华中地区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的地貌结构 187

图73.华中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190

图74.华中地区丰富的陆地水 193

图75.华中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景观 196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199

图76.华中地区内部差异 199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

图77.华中地区气候资源与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 202

图78.充分发挥水的优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205

第十章 西南地区 209

第一节 区域范围 209

图79.西南地区的范围 209

第二节 区域特征 210

图80.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 210

图81.西南地区亚热带高原盆地气候 213

图82.西南地区复杂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15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218

图83.西南地区内部差异 218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22

图84.西南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22

图85.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开发 224

图86.西南地区山地的垂直利用 227

第十一章 华南地区 230

第一节 区域范围 230

图87.华南地区的范围 230

第二节 区域特征 232

图88.华南地区破碎的地表结构 232

图89.华南地区夏长冬暖,热量丰富 234

图90.华南地区雨量丰沛,台风频繁 237

图91.华南地区热带、南亚热带森林景观 240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243

图92.华南地区内部差异 243

图93.华南地区是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 246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46

图94.华南地区海洋资源的开发 248

第十二章 内蒙古地区 251

第一节 区域范围 251

图95.内蒙古地区的范围 251

第二节 区域特征 252

图96.内蒙古地区辽阔坦荡的高原地形 252

图97.内蒙古地区温带半干旱的气候 255

图98.内蒙古地区温带草原景观 257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259

图99.内蒙古地区内部差异 259

图100.内蒙古地区草场资源的利用和改造 262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 262

第十三章 西北地区 266

第一节 区域范围 266

图101.西北地区的范围 266

第二节 区域特征 267

图102.西北地区高山与大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表结构 267

图103.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 269

图104.西北地区冬寒夏热,温差大,热量资源丰富 272

图105.西北地区降水最少,极端干旱 275

图106.西北地区多风沙天气 277

图107.西北地区广阔的内陆流域 278

图108.西北地区温带荒漠植被与土壤 280

图109.西北地区的冰川与绿洲 283

图110.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结构图式 286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287

图111.西北地区内部差异 287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 291

图112.西北地区绿洲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291

图113.西北地区草场的开发利用 294

第十四章 青藏地区 296

第一节 区域范围 296

图114.青藏地区的范围 296

图115.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 297

第二节 区域特征 297

图116.青藏高原是山原形态 299

图117.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301

图118.青藏地区气温低、干湿季分明 304

图119.青藏地区冰川、冻土与地热田广泛分布 306

图120.青藏地区帽状的辐射水系与内陆湖泊 310

图121.青藏地区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 312

第三节 区域内部差异 314

图122.青藏地区内部差异 314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318

图123.青藏地区草场资源的利用和改造 318

图124.青藏地区农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开发 3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