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教程
社会调查教程

社会调查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水延凯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0021352
  • 页数:4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概述社会调查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调查的各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关注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社会调查教程》目录

导语 1

第一篇 概述 5

第一章 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 5

第一节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 5

一、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 6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 8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 10

一、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 10

二、有效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 10

三、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11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12

五、端正党风学风的基础一环 13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理论指导 13

一、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 14

二、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 16

第四节 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 17

二、社会调查学的主要特点 18

一、社会调查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 18

三、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和方法 19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24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 24

一、古代社会调查的产生 25

二、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26

第二节 近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查 27

一、近代社会调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7

二、近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查 28

三、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 3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 32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调查 33

二、列宁与社会调查 35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 37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 38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调查 38

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社会调查 40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调查 43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准备 51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51

第二篇 准备阶段 51

一、准备阶段 52

二、调查阶段 52

三、研究阶段 53

四、总结阶段 53

第二节 选择调查课题 54

一、调查课题及其类型 55

二、选题的重要意义 56

三、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 57

第三节 进行初步探索 58

一、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务 58

二、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 59

第四节 提出研究假设 60

一、假设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 61

二、形成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 62

第五节 组建调查队伍 63

一、调查人员的选择 63

二、调查人员的培训 65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 69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69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 70

二、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 70

第二节 普遍调查 72

一、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72

二、普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2

三、普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74

四、快速普查 74

二、典型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5

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75

第三节 典型调查 75

三、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77

四、重点调查和个案调查 77

第四节 抽样调查 78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程序 78

二、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80

三、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85

四、样本规模和抽样误差 86

五、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89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 93

第一节 社会指标 93

第五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93

二、社会指标的类型 94

三、社会指标的功能 96

第二节 社会指标体系 97

一、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 97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00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101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 108

第三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 108

二、社会测量的层次 109

第四节 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 111

一、主观社会指标的种类 111

二、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方法 113

第六章 调查方案的设计 122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 122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23

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 124

第二节 调查指标的设计 125

一、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 126

二、调查指标的设计原则 127

三、操作定义的设计 129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 131

一、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131

二、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 133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34

一、可行性研究的几种方法 135

二、试验调查的实施 135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的概念和文献的种类 141

第七章 文献调查法 141

第三篇 调查阶段 141

一、什么是文献调查法 142

二、文献的种类及其发展趋势 143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 146

一、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 146

二、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 147

三、搜集文献的主要途径 149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 149

一、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 150

二、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 151

一、内容分析及其种类 153

第四节 内容分析 153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154

第五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155

一、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155

二、文献调查法的缺点 155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 159

一、什么是实地观察法 159

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 159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160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 162

一、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 162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63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168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168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 170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172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 172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 173

第九章 访问调查法 177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177

一、什么是访问调查法 177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178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180

一、接近被访问者 180

二、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 181

三、听取回答的技巧 183

四、引导和追询 185

五、访谈的结束 186

六、再次访问 187

第三节 访问调查的实施 188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188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89

三、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190

四、做好访问记录 191

五、对无回答的处置 192

六、关于电话访问 194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 195

第四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 195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 196

第十章 集体访谈法 200

第一节 集体访谈法的概念和种类 200

一、什么是集体访谈法 200

二、集体访谈法的种类 201

第二节 集体访谈的实施 202

一、集体访谈前的准备 202

二、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 203

三、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 204

一、集体访谈法的优点 205

第三节 对集体访谈法的评价 205

二、集体访谈法的缺点 206

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 206

一、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206

二、反向头脑风暴法 207

第五节 德尔菲法 207

一、什么是德尔菲法 208

二、派生德尔菲法 208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211

第十一章 问卷调查法 211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212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 212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214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214

二、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216

三、问题的表述 218

四、回答的类型和方式 220

五、设计答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226

六、编码 228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230

一、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 230

二、努力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231

三、对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 232

第四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 233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233

二、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234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238

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 238

第十二章 实验调查法 238

二、实验调查法的种类 240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 241

一、单一实验组设计 241

二、实验组对照组设计 242

三、多实验组设计 244

第三节 实验调查的实施 244

一、实验者的必备条件 245

二、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245

三、实验过程的控制 246

四、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49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 250

一、实验调查法的优点 250

二、实验调查法的缺点 251

第四篇 研究阶段 257

第十三章 整理资料 257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和原则 257

一、整理资料的重要意义 258

二、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 258

一、审查 260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 260

二、分类 262

三、汇编 263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 263

一、检验 263

二、分组 264

三、汇总 269

四、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269

一、问卷的审查 284

第四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 284

二、开放型回答的后编码 285

三、数据的录入 285

第十四章 统计分析 289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 289

一、统计分析及其目的 290

二、统计分析的原则 291

三、统计分析的过程 292

四、统计分析的层次 293

二、推断统计及其基本原理 294

第二节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94

一、描述统计及其内容 294

三、推断统计的两种基本形式 296

第三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299

一、集中量数分析 299

二、离散量数分析 302

三、单变量分析中的统计推断 307

第四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 307

一、双变量分析的内容 307

二、双变量分析的方法 309

第五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 321

一、为什么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321

二、多变量统计分析内容简介 322

第六节 统计软件简介 325

一、SPSS软件简介 325

二、其他统计软件简介 327

第十五章 思维加工 332

第一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333

一、比较法 333

二、分类法 334

第二节 分析法和综合法 336

一、分析法 336

二、综合法 337

第三节 矛盾分析法 339

一、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 339

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340

三、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40

第四节 因果分析法 342

一、形式逻辑的因果分析法 342

二、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分析法 345

第五节 系统分析法 347

一、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347

二、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 348

三、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349

四、探究系统的外部环境 350

第六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 351

一、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 351

二、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 352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359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359

第五篇 总结阶段 359

第十六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359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 360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364

一、标题 365

二、前言 366

三、主体 367

四、结束语 369

五、简介 370

六、后记 372

七、附录 372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 373

一、提炼报告主题 373

二、拟定写作提纲 374

三、精选调查材料 374

四、推敲书面语言 375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评估 378

一、评估调查报告的重要意义 378

第十七章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 378

二、评估调查报告的基本原则 379

三、评估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380

四、评估调查报告的主要方法 382

第二节 调查成果的应用 383

一、应用调查成果的重要意义 383

二、应用调查成果的种种困难 384

三、创造条件,促进调查成果的应用 385

一、社会调查的工作总结 386

第三节 调查工作的总结 386

二、调查人员的个人总结 388

附录 392

附录之一:随机数表 392

附录之二:标准正态分布表 395

附录之三:t分布表 396

附录之四:X2(Chisquare)分布表 397

附录之五:r值化为Z′值表 398

附录之六:F分布表 4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