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
“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

“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艳辉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3841614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少年”社会矫治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指导。
《“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目录

第一章 “问题少年”矫治的重大意义 1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2

一 社会转型带来的困惑 2

二 频频发生的一大难题 5

三 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6

第二节 矫治“问题少年”的任务艰巨 9

一 发展趋势显现出严峻性 9

二 个性构件呈现出多面性 11

三 产生过程隐含着特殊性 18

第三节 矫治“问题少年”的迫切要求 28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28

二 促进社会和谐的必举之措 32

三 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34

第二章 “问题少年”矫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35

第一节 “问题少年”矫治的概念辨析 36

一 “问题少年”的界定具有时代性 36

二 “问题少年”不等同于未成年犯 43

三 “问题少年”矫治具有特殊指向 48

第二节 “问题少年”矫治的研究范式 52

一 “问题少年”矫治的指导思想 52

二 “问题少年”矫治的理论基础 53

三 “问题少年”矫治的研究方法 55

第三节 “问题少年”矫治的重要特点 59

一 “问题少年”矫治的主要难点 59

二 “问题少年”矫治的对策体系 61

第四节 “问题少年”矫治的基本原则 65

一 机构处置与社区处置相结合 65

二 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 67

三 强制矫正与非强制矫治相结合 68

四 预防、打击、改造相结合 69

第五节 “问题少年”矫治的实施途径 70

一 建立“问题少年”矫治专门机构 70

三 设立“问题少年”矫治专项基金 71

二 完善“问题少年”矫治法律法规 71

四 优化“问题少年”矫治外部环境 72

五 全面提升广大公民的综合素质 74

第三章 国外“问题少年”矫治的启示 77

第一节 十分严重的“问题少年”现象 77

一 “问题少年”的基本走向 77

二 “问题少年”的成因复杂 84

第二节 类型多样的矫治方法 91

一 消除“亚文化群”的影响 91

二 开展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 99

三 综合运用社会矫治机制 107

第四章 完善司法保障体系 114

第一节 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发展现状 115

一 国内外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现状 115

二 我国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合理性 121

三 我国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不完整性 122

一 少年警讯模式的运用 124

第二节 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成功模式 124

二 前科消灭制度的实施 126

三 社会调查制度的启动 133

四 寓教于审方法的深化 138

五 非刑罚化教育的推广 141

六 国外帮教经验的示范 146

第三节 完善我国未成年犯司法制度的思考 148

一 厘清矫治机理,加强理论研究 148

二 借鉴现代理念,完善立法体系 148

三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司法实践 150

第五章 发挥工读学校作用 155

第一节 工读学校的独特功能 156

一 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 156

二 工读学校的办学原则 159

三 工读学校的明显特点 162

一 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163

第二节 工读学校的历史与现状 163

二 处境尴尬的发展现状 167

第三节 工读学校的改革创新之路 172

一 办学模式从单一走向多维 172

二 品德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 173

三 技术培养从一般走向重点 177

四 生活指导从自选走向必修 179

五 “共建”活动从统一走向分层 182

六 “校外代管”从探索走向普及 183

七 “工读预备”从封闭走向延伸 185

第六章 推进矫治社会工作 186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丰富内涵 187

一 矫治社会工作的准确界定 187

二 矫治社会工作的突出特点 191

三 矫治社会工作的多重方法 196

一 提供司法审判前服务 205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205

二 参与社会处遇中服务 206

三 介入监狱服刑期服务 209

四 强化刑满释放后服务 210

第三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推进重点 211

一 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介入的法律制度 211

二 建立专业化的矫治社会工作机构 215

三 加强矫治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216

第七章 发展社区矫治模式 222

第一节 社区矫治的理论依据 223

一 社区矫治的社会学理论依据 223

二 社区矫治的法学理论依据 229

第二节 国外社区矫治的历史与现状 238

一 社区矫治由来已久 238

二 矫治方法多种多样 247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治的实践与发展 257

一 “雏鹰试飞”的起步阶段 257

二 “特定对象”的适用特点 264

三 “家校合作”的发展方向 268

第八章 增强家庭教育功能 271

第一节 家庭与“问题少年”成因 272

一 家庭结构与“问题少年”成因 272

二 家庭环境与“问题少年”成因 276

三 家庭功能与“问题少年”成因 279

第二节 家庭与“问题少年”预防 284

一 家庭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284

二 家庭元素的同质可塑性 288

第三节 家庭与“问题少年”矫治 299

一 利用机制干预消灭家庭暴力 299

二 利用亲子沟通控制离家出走 303

三 利用社会力量拯救少女孕娠 307

四 利用亲子互动引导回归社会 312

第九章 启动心理干预工程 317

一 心理发展脉络的理论认知 318

第一节 “问题少年”的心理学分析 318

二 心理发展脉络的特征分析 327

三 家庭是奠定健康心理的基石 330

四 学校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土壤 337

五 社会是孕育健康心理的花圃 343

第二节 “问题少年”的心理治疗机理 347

一 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347

二 支持型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348

三 认知型治疗的要领与操作 351

四 行为性治疗的机理与实践 354

第三节 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干预模式 358

一 加强“心理自我干预”能力 358

二 提高“心理家庭干预”意识 361

三 强化“心理学校干预”功能 362

四 建立“心理社会干预”机制 365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