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俊峰,侯培森主编;杨廷忠,米光明,傅东波,潘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707406X
  • 页数:7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相关理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重点场所、人群、重大疾病的教育与促进。大型活动项目管理、信息技术、人类功效学等在健康教育与促进中的应用及国外目前的情况等。
《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录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1

一、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与健康相关的几个概念 2

三、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学的概念 4

四、健康促进的概念 5

第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趋势 8

四、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的研究 9

三、加强重点人群、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 9

一、更新观念 9

二、加强人口老化引发问题的健康教育研究 9

第一节 国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概况 11

第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概况 11

一、1949年以前的健康教育概况 14

第二节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概况 14

二、新中国成立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概况 15

三、港、澳、台的健康教育概况 16

四、新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成就 17

五、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挑战及展望 21

一、行为与健康行为 22

第一节 健康行为的基础理论与改变方法 22

第三章 健康教育行为理论与方法 22

二、健康行为的基础理论 24

三、健康行为的改变方法 28

一、“知信行”理论模式 35

第二节 健康行为个体理论 35

二、健康信念理论 36

三、合理行动及其扩展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39

四、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43

五、自我效能理论 47

一、创新扩散理论 50

第三节 健康行为群体理论 50

二、Green理论模式 55

三、社会网络理论 58

四、社会营销理论 59

五、社区组织和组织改变理论 61

六、其他有关理论 62

第四节 健康行为研究方法 64

一、概念的表达和操作 65

二、问卷设计 67

三、调查的实施 75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78

五、健康行为研究的有关问题 87

六、以理论为依据的研究方法 90

七、实例:心理压力及其管理行为研究方法 94

一、生态学模式 100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理论模式 100

第四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 100

二、PRECEDE-PROCEED模式 107

第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 114

三、规划设计的其他理论模式 114

一、规划设计的意义 115

二、规划设计的原则 116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 117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 124

二、项目培训 125

一、社区参与、多部门合作 125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的作用 126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 126

三、规划实施的质量控制 126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的类型、内容与方法 127

三、规划评价的基本步骤 129

四、影响评价的因素 130

一、传播概述 141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述 141

第五章 健康传播与材料制作 141

二、健康传播 144

三、健康传播的意义 147

一、人际传播 148

第二节 传播分类及其应用 148

二、群体传播 150

三、组织传播 151

四、大众传播 153

一、基本沟通技巧 156

第三节 健康传播常用技巧 156

二、劝服技巧 159

三、健康咨询 162

四、传播技巧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综合应用 165

一、传者因素 168

第四节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168

二、信息因素 169

三、受者因素 170

四、媒介因素 171

五、环境因素 172

一、健康传播材料制作程序 173

第五节 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与使用 173

二、讯息形成与材料设计 174

三、传播材料的预试验 176

第六节 健康教育培训方法 178

四、健康传播材料的使用 178

一、健康教育培训概述 179

二、成人参与式培训 181

三、同伴教育 187

四、自我导向学习 188

一、社会营销与健康传播 190

第七节 社会营销学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 190

二、社会营销策略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领域 192

一、健康心理学的概念与内容 193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 193

第六章 健康心理学 193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

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 194

一、造成挫折的原因 195

第二节 冲突与挫折心理 195

二、挫折的基本方式 196

三、挫折后的反应 197

四、挫折耐受力 198

二、应激源 199

一、应激的概念 199

第三节 应激 199

三、应激的反应 200

四、应激与健康 202

第四节 应对与防御 205

五、减少应激的一般方法 205

一、应对 206

二、心理防御机制 207

一、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209

第五节 健康相关行为 209

二、健康行为的建立 210

三、不良行为与疾病的发生 211

第六节 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方法 213

二、人格测评 214

一、总体心理健康的测评 214

三、能力测评 216

四、情绪与行为测评 218

六、社会支持测评 220

五、社会应激与应对测评 220

一、素质 222

第一节 健康素质 222

第七章 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 222

二、健康素质 223

一、健康素养的定义 225

第二节 健康素养 225

三、健康素养的范围 226

二、健康素养的内涵 226

四、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227

五、素养与健康素养 228

六、健康素养对健康的影响 229

七、针对缺乏健康素养的人群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230

八、美国健康素养现状 231

第三节 健康素养与科学素养 232

一、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第八章 健康生活方式 234

二、我国民众生活方式现状 236

三、亚健康状态 237

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和意义 238

第二节 健康生活方式 238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239

四、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示范者 249

三、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推动全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鼓动者、组织者 249

第三节 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249

一、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合格的卫生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249

二、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249

一、大型活动的定义及特点 250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型活动 250

第九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型活动项目管理 250

二、大型活动的作用 251

四、大型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52

三、大型活动的要素 252

五、大型活动的项目管理概述 255

一、策划的概念 257

二、大型活动策划的原则 257

第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型活动的策划 257

三、大型活动的策划 259

一、活动名称 273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型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 273

二、活动程序 274

四、扩大活动的传播力 275

三、刻意营造有感染力的氛围 275

五、利用名人效应 276

六、分门别类 277

一、时间表 278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型活动的实施 278

七、时间进程与事件进程的协调 278

三、组织要素与实施人员 280

二、工作质量的控制 280

四、设备条件与辅助材料 281

一、计算机的特点 282

第一节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282

第十章 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282

二、计算机的应用 283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85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86

二、计算机动画技术 287

一、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 287

三、计算机语音技术 288

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289

五、触摸屏技术 291

七、网络技术 293

六、数码影像技术 293

第三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95

一、数据库和统计分析技术 296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300

四、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和查询文献 302

三、计算机数学模型模拟技术 302

一、计算机网络在规划品牌的宣传及相关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04

第四节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实施中的应用 304

三、计算机技术对反馈信息的处理 305

二、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培训,指导规划实施 305

第五节 计算机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中的应用 306

四、计算机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实施中的监测作用 306

三、效果评价 307

二、过程评价 307

一、形成评价 307

四、总结评价 308

第六节 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信息平台 309

二、构建网上论坛(BBS) 310

一、建立相关的资料数据库 310

三、邮件群发系统的开发使用 311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软件开发的步骤 312

第七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312

四、建立信息发布共享平台 312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示例 314

一、健康问题分析 318

第一节 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318

第十一章 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318

二、调查设计 319

三、干预研究设计 327

一、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330

第二节 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中的应用 330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331

二、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334

一、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需求评价和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334

第三节 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中的应用 334

一、工效学的命名和定义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第十二章 人类工效学及其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337

二、工效学的产生与发展 338

三、工效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339

四、当前工效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341

一、人体测量学的概念与意义 342

第二节 人体测量与应用 342

五、我国工效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问题 342

三、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343

二、人体测量的类型 343

四、人体测量学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44

一、信息的传递模式 345

第三节 人的信息接收、加工与输出及其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345

二、人的信息接收 346

三、人的信息加工 358

四、人的信息输出 361

一、温度环境 364

第四节 工效学中的工作环境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64

二、照明与色彩 365

三、声音环境 367

四、工作环境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68

一、制定背景 369

第一节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标准 369

第十三章 美国健康教育的有关工作 369

三、具体内容 370

二、健康教育的目标 370

一、健康教育专家资格的发展 371

第二节 美国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 371

二、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 372

一、为什么要建立伦理准则 374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专业的伦理准则 374

二、伦理原则 375

三、开发健康教育的道德规范 376

四、伦理准则涉及的问题 377

五、执行伦理准则 378

六、健康教育专业的伦理准则 379

第四节 美国“2010年健康目标” 381

一、公共卫生的概念形成及演变 387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387

第十四章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87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389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和特征 389

四、近年来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91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的预防 394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394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397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后的评估 401

第三节 国际一些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 402

一、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03

二、我国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05

第四节 国际一些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406

一、国际一些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07

二、国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成功经验 410

一、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12

第五节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412

二、国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成功经验及创新的经验 417

三、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与国际的差距及其可能的原因 418

三、适应范围 420

二、原则 420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急预案 420

一、指导思想 420

四、主要内容 421

一、饮食行为的概念 427

第一节 饮食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27

第十五章 饮食营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27

二、人类饮食行为的历史演变 428

三、饮食行为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429

四、饮食环境和健康的关系 430

第二节 目前我国的主要饮食营养问题 431

二、我国的膳食模式面临挑战 432

一、营养缺乏性疾病 432

三、不良饮食行为及其危害 434

一、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意义 440

第三节 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40

二、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442

三、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形式 443

四、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444

五、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 461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和热点问题 464

第四节 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64

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469

三、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现状和意义 470

一、烟草生产的历史 473

第一节 全球烟草流行情况 473

第十六章 烟草与健康教育 473

三、我国烟草业及吸烟状况 474

二、烟草流行的特点 474

二、尼古丁 477

一、烟焦油 477

第二节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 477

四、放射性物质 478

三、一氧化碳 478

二、吸烟导致的疾病 479

一、吸烟对身体的即时影响 479

五、其他有害物质 479

第三节 烟草对健康的影响 479

三、吸烟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 480

四、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481

五、戒烟的益处 482

一、烟草经济 483

第四节 烟草对社会的影响 483

一、制定、实施和强化综合性烟草控制的政策和规划 484

第五节 烟草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484

二、烟草广告 484

二、国外的控烟运动 486

三、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488

二、卫生工作者在控烟中的作用 491

一、戒烟的困难 491

第六节 卫生工作者在控烟中的作用 491

三、戒烟干预方案的制定 492

案例一在医学生中实施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五年效果评价 495

第七节 控烟案例分析 495

案例二初一学生吸烟行为及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496

案例三对军队医科院校官兵吸烟干预的几点体会 497

案例四300名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探讨 498

一、饮酒的历史与现状 500

第一节 概述 500

第十七章 饮酒与健康教育 500

二、饮酒行为的分类及几个概念 501

一、酒的成分 502

第二节 酒的成分、分类及酒精的代谢 502

三、酒精的代谢及影响因素 503

二、酒的分类 503

二、酒精对各系统的作用与急性酒精中毒 505

一、饮酒致病的一般机制 505

第三节 饮酒致病的发生机制 505

二、酒精依赖综合征 507

一、戒酒综合征 507

第四节 过度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507

三、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和损害 508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509

六、性功能损害与遗传性疾病 510

五、消化系统疾病 510

九、其他 511

八、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 511

七、恶性肿瘤 511

第五节 过度饮酒对社会的危害 512

一、公共卫生问题 512

四、意外事故 513

三、犯罪问题 513

二、家庭问题 513

一、遗传与生物学因素 514

第六节 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病因学研究 514

二、心理因素 515

四、应激因素 516

三、社会因素 516

一、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康复 517

第七节 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康复与预防 517

二、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预防 518

一、毒品的概念 520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及分类 520

第十八章 预防吸毒与健康教育 520

二、毒品的国际分类 521

一、吸毒的生物学因素 522

第二节 吸毒的原因 522

三、吸毒的社会因素 523

二、吸毒的心理因素 523

一、吸毒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524

第三节 吸毒的危害 524

一、戒毒 525

第四节 戒毒与禁毒 525

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525

三、吸毒对机体的损害 525

一、阿片类毒品 526

第五节 常见的毒品 526

二、禁毒 526

二、大麻 529

三、可卡因 530

五、麦角酸二乙酰胺和仙人球碱 531

四、苯丙胺类药物 531

一、普通人群预防吸毒的健康教育 532

第六节 预防吸毒的健康教育 532

二、吸毒人群戒毒的健康教育 533

一、社区的含义与功能 536

第一节 概述 536

第十九章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36

三、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37

二、社区健康 537

五、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538

四、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对象与任务 538

七、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539

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则 539

一、国外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概况 540

第二节 国内外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概况 540

八、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成功的要素 540

二、我国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概况 541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教育 542

第三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542

五、日常生活健康教育 543

四、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教育 543

二、一般传染病预防教育 543

三、心理健康教育 543

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544

一、社区卫生服务 545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 545

七、预防“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 545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的任务 546

一、制定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 547

第五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 547

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552

三、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评价 561

一、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 562

第六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 562

二、健康管理 567

一、儿童的健康教育 569

第七节 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 569

三、妇女健康教育 570

二、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570

一、健康城市 571

第八节 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 571

四、老年人健康教育 571

二、健康社区 579

一、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概念 584

第一节 概述 584

第二十章 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84

二、我国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 585

三、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586

一、领导重视与政策的支持 587

第二节 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对策 587

四、加强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 588

三、建立健全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 588

二、动员社会力量,多部门协同开展农村健康教育 588

七、确定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589

六、增加农村健康教育经费投入 589

五、加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监测管理与评价 589

九、将健康教育与农村卫生工作有机结合 590

八、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本地化 590

一、农村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592

第三节 农村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和基本内容 592

二、农村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593

一、选择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的要求 596

第四节 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形式和方法 596

二、常用形式和方法 597

二、“行动”十年的成功经验 599

一、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发展背景 599

第五节 实例: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成功经验 599

第一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602

第二十一章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02

一、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603

第二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和目标 603

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标 605

一、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则 606

第三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则和发展方向 606

一、学校卫生规划的组成 608

第四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规划、内容和方法 608

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方向 608

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609

一、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评价的类型和作用 610

第五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价 610

三、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 610

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611

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取得的成果 612

第六节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进展 612

二、健康促进学校的引入与发展 614

一、学校卫生协作项目的重要性 620

第七节 案例:美国学校卫生协作(网络)项目 620

三、学校卫生协作项目的组成部分 622

二、学校卫生协作项目的特征 622

四、学校卫生协作项目的实施 625

五、学校卫生协作项目的要点 626

一、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627

第一节 概述 627

第二十二章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27

二、我国医院现行的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着挑战 629

三、我国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进展 631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 632

第二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632

三、改善医院的公共关系 633

二、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效益 633

五、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634

四、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因素 634

一、有利条件 635

第三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利条件及影响因素 635

二、影响因素 636

一、保护性原则 638

第四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原则 638

四、艺术性原则 639

三、科学性原则 639

二、通俗性原则 639

一、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640

第五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与形式 640

二、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形式 642

三、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实施 645

一、健康教育处方的概述 647

第六节 健康教育处方 647

三、常见健康教育处方的分类 648

二、拟定健康教育处方的原则 648

四、常用健康教育处方的范例 649

第一节 概述 651

第二十三章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1

一、职业人群健康现状 652

第二节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652

二、国际卫生组织对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要求 653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经济的要求 654

三、我国政府对职业人群健康的重视 654

一、认识职业危害因素,提高自觉防护意识 656

第三节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656

五、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可使企业形象提升 656

第四节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657

四、促进文明生产,消除或减少“三废”污染 657

二、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657

三、提高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劳动保护观念及执行政策水平 657

一、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8

二、作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63

一、对企业领导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 667

第五节 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 667

二、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 668

第六节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实施与评价 669

三、对农民、乡镇企业工人的健康教育 669

三、需求评估 670

二、建立一个协调机构 670

一、项目启动 670

第七节 实例:工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方案设计 671

五、新的需求评估 671

四、监测和评估 671

二、基线调查 672

一、项目实施 672

三、监测与评价 673

二、人口老龄化 675

一、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675

第二十四章 老年人健康教育 675

第一节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与人口老龄化 675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676

第二节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676

一、生物老年人理论 678

第三节 生物老年人和社会老年人理论 678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678

一、社会因素 679

第四节 社会因素与老年人健康 679

二、社会老年人理论 679

三、家庭因素 680

二、经济因素 680

一、老年教育 681

第五节 老年教育与老年健康教育 681

四、离退休问题 681

二、老年健康教育 682

三、建立健全各种老年保健组织 684

二、提供福利设施,完善老年人保险 684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 684

一、改善社会环境 684

一、老年人的死亡原因 685

第七节 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685

四、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系统 685

四、教育老年人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686

三、老年人对死亡态度的类型 686

二、死亡前的心理变化 686

二、临终关怀医院 687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 687

第八节 老年人与临终关怀 687

四、家庭临终关怀 688

三、临终心理关怀 688

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689

一、概述 689

第二十五章 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89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础知识 689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691

四、公众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692

五、传染病的发现与报告 693

六、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应对措施 694

三、健康教育的策略 697

二、健康教育的目标 697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 697

一、概述 697

四、健康教育的对象 698

六、健康教育的方法 699

五、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699

七、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703

一、世界艾滋病的流行 704

第一节 艾滋病的流行概况与危害 704

第二十六章 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04

二、我国艾滋病的流行 705

三、艾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706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707

一、什么是艾滋病 707

第二节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707

三、艾滋病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708

一、政府重视和政治承诺 709

第三节 艾滋病的防治策略 709

三、开展全民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治本之策 710

二、制定并下发一系列政策和文件 710

五、加强艾滋病疫情的监测与检测 711

四、倡导精神文明,加强行为干预和综合防治 711

第四节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知识要点 712

七、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 712

六、加强血站建设和管理,规范采供血行为 712

二、分析行为类型 716

一、了解艾滋病流行情况 716

第五节 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716

五、多部门合作是最有效的手段 717

四、关于效果评价指标 717

三、制定多方位的干预手段 717

第二十七章 高血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18

第一节 高血压的国内外流行现状 719

二、人群分布 720

一、地区分布 720

一、遗传因素 721

第二节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721

三、时间分布 721

四、高氯化钠摄入 722

三、运动量过少 722

二、脂肪、胆固醇过量摄入和肥胖 722

九、化学元素 723

八、噪声 723

五、过量饮酒 723

六、吸烟 723

七、精神心理因素 723

第三节 高血压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724

十一、依从行为 724

十、避孕药 724

一、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725

二、发挥健康促进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729

一、化学因素 732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病因学 732

第二十八章 癌症健康教育 732

二、物理因素 734

四、机体自身的致癌因素 735

三、生物因素 735

一、控制环境因素 736

第二节 恶性肿瘤健康教育的对策 736

第三节 疫苗与防癌 737

二、控制机体自身的致癌因素 737

二、非病毒源性肿瘤的疫苗 738

一、与病毒相关肿瘤的疫苗 738

第四节 职业接触与恶性肿瘤的控制 739

一、公众的防癌教育 740

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740

二、癌症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 741

三、医务人员的专业教育 743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遏制糖尿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744

一、糖尿病的严重危害 744

第二十九章 糖尿病健康教育 744

第一节 糖尿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744

三、社区综合防治是糖尿病的最佳路径 745

二、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 746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自然病程 746

第二节 糖尿病的新认识 746

四、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 748

三、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748

一、糖尿病第一级预防策略 749

第三节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749

二、糖尿病第二级预防策略 750

一、糖尿病综合防治的原则 751

第四节 糖尿病综合防治新策略 751

三、糖尿病第三级预防策略 751

二、教育及心理治疗 752

三、量化饮食治疗 753

四、量化运动治疗 754

六、糖尿病的病情检测 756

五、药物治疗 756

第六节 走出糖尿病认识误区,全面控制糖尿病 757

二、提高糖尿病伴并发症或伴发病治疗达标率的新策略 757

第五节 糖尿病伴并发症或伴发病的防治新策略 757

一、糖尿病伴并发症或伴发病的防治原则 7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