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建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4939137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载了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过程,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目录

一、英国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 1

第一章 货币政策思想来源及基本理论 1

二、瑞典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3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理论 5

四、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 6

五、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7

六、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8

七、现代货币主义理论 9

八、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 9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内涵 11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11

二、货币政策内容 13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14

四、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15

五、货币政策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16

一、经济背景 19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基础 19

二、金融背景 21

三、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前的信贷资金管理 28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探索阶段(1984—1992) 32

一、1984年: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 33

二、1985年: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38

三、1986年: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 43

四、1987年: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 47

五、1988年:从松到紧的货币政策 50

六、1989年: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55

七、1990年:由紧到松,适时调节的货币政策 59

八、1991年:适时调节,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64

九、1992年:从严控制,加强调控力度的货币政策 68

十、1984—1992年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70

十一、银行体系变革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75

一、1993年: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78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改善阶段(1993—1996) 78

二、1994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84

三、1995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92

四、1996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98

五、1993—1996年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104

第六章 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成熟阶段(1997—2005) 109

一、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 109

二、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11

三、1997年:由适度从紧到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112

四、1998年:实施从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到反通货紧缩、适当的货币政策 121

五、1999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30

六、2000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38

七、2001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43

八、2002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46

九、2003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53

十、2004年:实施反通货膨胀、稳健的货币政策 161

十一、2005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173

第七章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184

一、四大目标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184

二、四大目标的内涵 185

三、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186

四、2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188

五、“四大平衡”与四大目标的关系 189

第八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91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 191

二、美国、日本及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92

三、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两个阶段 194

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新见解 195

第九章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197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

二、再贴现 199

三、公开市场业务 201

四、再贷款 202

五、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 205

六、贷款规模控制 206

七、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窗口指导” 207

第十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 208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208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的主要过程 210

三、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 214

第十一章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利率市场化 217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利率体制 217

二、改革开放以来利率体制的改革 218

三、我国的主要利率工具 220

四、我国利率制度及形成机制的基本特征 223

五、对我国利率管理制度的理性分析 225

六、实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226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概念 231

第十二章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31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232

三、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讨论 237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241

一、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241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241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257

第十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265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65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模式 266

三、改革开放以来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 267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270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271

六、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274

七、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基点的选择 276

八、“双稳健”政策的选择及内涵 276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79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279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制度性安排 282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运作 282

四、未来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协调的可行性分析 286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 289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和改革 290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 291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方向及思路 297

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区域化的必然性分析 300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00

二、货币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07

三、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差异 310

四、制定与实施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 312

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协调 317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317

二、货币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320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23

四、我国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协调的基本思路 327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稳定的协调 331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331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334

三、银行业危机理论 335

四、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 337

五、执行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的思路 338

第二十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346

一、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346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理论 349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影响 351

四、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55

五、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思路 363

参考书目 368

参考文献 370

后记 3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