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下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下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国芳等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2860395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该心理流派产生、发展及嬗变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其思想观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均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本书既适合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参考,也适合广大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下》目录

导言: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发展及其整合 1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发展 2

二、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整合 7

第一章 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与繁荣 12

第一节 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与特点 12

一、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 12

二、社会文化学派的特点 16

第二节 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 17

一、霍妮的生平与著作 17

二、基本焦虑论 19

三、神经症理论 21

四、文化与神经症 24

五、神经症的治疗 29

六、对霍妮理论的评价 31

第三节 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32

一、沙利文的生平与著作 32

二、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35

三、精神病理论及其治疗技术 41

四、对沙利文理论的评价 43

第四节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44

一、卡丁纳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45

二、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 48

三、对人类学现场研究材料的分析 54

四、对弗洛伊德的批判与修正 56

五、对卡丁纳理论的评价 59

第五节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61

一、弗洛姆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61

二、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63

三、心理病理学思想与治疗观 73

四、对弗洛姆理论的评价 74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77

第一节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产生与特点 77

一、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产生 77

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特点 81

第二节 赖希的性格结构理论 83

一、赖希的生平与著作 83

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说 86

三、性格结构理论 89

四、性革命理论 92

五、对赖希理论的评价 94

第三节 弗洛姆的社会改革理论 96

一、占有与存在的价值取向 96

二、人本主义的伦理学 98

三、未来人的目标:心理健康 101

四、健全社会的蓝图 102

五、对弗洛姆社会改革理论的评价 105

第四节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 106

一、马尔库塞的生平与著作 106

二、对精神分析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重释 109

三、爱欲解放论 115

四、对马尔库塞理论的评价 121

第三章 存在分析学的建立 123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产生及特点 123

一、存在分析学的产生 123

二、存在分析学的特点 127

第二节 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 129

一、宾斯万格的生平与著作 130

二、存在分析观 135

三、心理治疗观 142

四、对宾斯万格理论的评价 145

第三节 鲍斯的存在分析学 149

一、鲍斯的生平与著作 149

二、存在分析观 151

三、心理治疗观 163

四、对鲍斯理论的评价 167

第四节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169

一、弗兰克尔的生平与著作 169

二、意义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172

三、意义治疗方法 176

四、对弗兰克尔理论的评价 181

第四章 存在分析学的发展 184

第一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学 185

一、罗洛·梅的生平与著作 185

二、人的存在分析 187

三、存在人格观 191

四、存在焦虑观 194

五、存在治疗观 196

六、对罗洛·梅理论的评价 199

第二节 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 201

一、莱因的生平与著作 201

二、精神病的存在分析观 204

三、自我的分裂 209

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研究 212

五、心理治疗观 215

六、对莱因理论的评价 217

第五章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创建 220

第一节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产生与特点 220

一、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产生 220

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229

第二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231

一、拉康的生平与著作 231

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体系 234

三、心理治疗观 242

四、对拉康理论的评价 246

第三节 拉康理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影响 249

一、拉康理论的后现代特征 250

二、拉康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252

第六章 精神分析学与解释学的融合 260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学诠释 261

一、解释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261

二、解释学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 263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学内涵 264

第二节 利科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268

一、利科的生平与著作 268

二、主体考古学:利科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271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反思与批判 278

一、哈贝马斯的生平与著作 278

二、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的理论架构 281

三、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反思与批判 283

第七章 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演绎 290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意蕴 290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 290

二、后现代视野中的精神分析学 293

第二节 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 295

一、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生平与著作 295

二、生成论哲学思想 298

三、生成的主体 301

四、精神分裂分析 304

五、对德勒兹和伽塔里理论的评价 312

第三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314

一、后现代文化逻辑与主体性结构 315

二、文本阐释与政治潜意识 317

第四节 利奥塔的欲望政治学 319

一、后现代状态 320

二、欲望政治学 321

第八章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兴起 324

第一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与特点 325

一、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 325

二、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333

第二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方法 334

一、临床—解剖法 334

二、分析—词表法 337

三、多重观察法 338

四、心理药理法 338

第三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研究 339

一、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 339

二、关于情绪的研究 343

三、关于梦的研究 349

四、关于临床应用的研究 352

第四节 对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的评价 354

一、主要贡献 354

二、主要局限 355

代结语 精神分析在中国 356

一、“五四”运动前后 356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 361

三、新世纪初期前后 367

参考文献 375

后记 3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