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记忆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其忠,张挺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108476
- 页数:318 页
1 绪论 1
1.1 何谓中医学? 1
1.2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 1
1.3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1.4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什么? 5
1.5 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6
1.6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主要线索是什么? 9
1.7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12
1.8 何谓辨证论治? 13
1.9 何谓病治异同? 15
1.10 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7
2 阴阳五行 21
2.1 何谓阴阳? 21
2.2 何谓阴阳学说? 22
2.3 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有何标准? 23
2.4 怎样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3
2.5 阴阳属性在中医学中有何具体应用? 24
2.6 如何理解阴阳的对立制约? 26
2.7 阴阳对立制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何? 27
2.8 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 30
2.9 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何? 31
2.10 如何理解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 33
2.11 何谓阴阳转化? 34
2.12 阴阳转化发生的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34
2.13 学习和应用中医阴阳学说有哪些注意点? 35
2.14 何谓五行? 38
2.15 何谓五行学说? 38
2.16 五行的特性各有哪些? 39
2.17 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有哪些方法? 41
2.18 何谓五行相生?其次序怎样? 42
2.19 何谓五行相克?其次序怎样? 43
2.20 何谓五行制化?其规律及意义如何? 44
2.21 何谓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45
2.22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怎样? 46
2.23 如何以五行生克理论来阐述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6
2.24 如何以五行相生来阐述五脏病理传变? 49
2.25 如何以五行相克来阐述五脏病理传变? 50
2.26 五行理论在中医诊法学中的运用如何? 51
2.27 如何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54
2.28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和治法如何? 55
2.29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则和治法如何? 57
2.31 学习和应用中医五行理论有哪些注意点? 59
2.30 如何以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指导情志病的治疗? 59
3 气血津液 64
3.1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4
3.2 中医学中气的概念是什么? 64
3.3 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的?其与哪些脏腑功能活动有关? 65
3.4 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66
3.5 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有哪些? 68
3.6 气机失调有哪些类型? 68
3.7 气机与气化的关系如何? 70
3.8 何谓元气?其组成、分布和功能怎样? 70
3.9 何谓宗气?其组成、分布和功能怎样? 72
3.10 何谓中气?其生成、分布和功能怎样? 74
3.11 何谓营气?其组成、分布和功能怎样? 75
3.12 何谓卫气?其组成、分布和功能怎样? 76
3.13 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 78
3.15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79
3.14 血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9
3.16 血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80
3.17 血的正常运行与哪些脏的生理功能有关? 81
3.18 何谓津液? 82
3.19 津与液有何区别? 83
3.20 津液是如何生成、输布和排泄的? 84
3.21 津液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86
3.22 气与血的关系如何? 88
3.23 气与津液的关系如何? 90
3.24 血与津液的关系如何? 92
4.1 何谓“藏象”? 94
4.2 何谓藏象学说? 94
4 藏象 94
4.3 藏象学说是如何形成的? 95
4.4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7
4.5 脏腑的分类如何? 98
4.6 五脏与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什么? 99
4.7 脏腑有别的临床意义何在? 100
4.8 心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什么? 101
4.9 “心主血脉”的含义是什么? 101
4.10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02
4.11 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有哪些? 102
4.12 怎样理解“神”的含义? 103
4.13 “心主神志”的含义是什么? 103
4.14 心主神志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是什么? 104
4.15 心主神志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104
4.16 如何理解心为“生之本”、“君主之官”? 107
4.17 如何理解心与形、窍、志、液、华的关系? 108
4.18 肺的主要生理特性有哪些? 111
4.19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12
4.20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13
4.21 如何理解肺主宣发与肃降之间的关系? 113
4.22 肺主气的内涵是什么? 114
4.23 如何理解肺主通调水道? 115
4.24 何谓肺朝百脉? 115
4.25 何谓肺主治节?其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16
4.26 如何理解肺为“华盖”、“娇脏”? 117
4.27 如何理解肺为“气之本”、“相傅之官”? 117
4.28 如何理解肺与形、窍、志、液、华的关系? 118
4.29 脾的主要生理特性有哪些? 120
4.30 如何理解脾主运化? 121
4.31 如何理解脾主升清? 123
4.32 如何理解脾主统血? 124
4.33 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 126
4.34 如何理解脾与形、窍、志、液、华的关系? 126
4.35 肝的主要生理特性有哪些? 129
4.36 “肝主疏泄”有何生理意义? 130
4.37 肝疏泄不及与疏泄太过有何区别? 133
4.38 如何理解肝主藏血的功能? 134
4.39 肝主藏血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怎样? 135
4.40 如何理解肝为“罢极之本”、“将军之官”? 136
4.41 如何理解肝与形、窍、志、液、华的关系? 137
4.42 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有哪些? 139
4.43 中医学中精的含义有哪些? 141
4.44 何谓肾精?其来源怎样? 141
4.45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如何? 142
4.47 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是什么? 143
4.46 何谓肾主藏精?其生理意义怎样? 143
4.48 何谓肾主水液?其生理意义怎样? 144
4.49 何谓肾主纳气?其生理意义怎样? 146
4.50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如何? 147
4.51 如何理解肾为“先天之本”、“作强之官”? 148
4.52 如何理解肾与形、窍、志、液、华的关系? 148
4.53 心与肺的关系如何? 151
4.54 心与脾的关系如何? 152
4.55 心与肝的关系如何? 153
4.56 心与肾的关系如何? 155
4.57 肺与脾的关系如何? 156
4.58 肺与肝的关系如何? 158
4.59 肺与肾的关系如何? 159
4.60 肝与脾的关系如何? 160
4.61 肝与肾的关系如何? 162
4.62 脾与肾的关系如何? 164
4.63 如何理解胆的功能及其与肝的关系? 166
4.64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168
4.65 胃与脾的关系如何? 170
4.66 “胃气”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72
4.67 如何理解小肠的功能及其与心的关系? 173
4.68 如何理解大肠的功能及其与肺的关系? 175
4.69 如何理解膀胱的功能及其与肾的关系? 176
4.70 三焦的部位是如何划分的?其各自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177
4.71 如何理解三焦的生理功能? 178
4.72 如何理解中医学中脑的生理功能? 180
4.73 影响女子胞功能的因素有哪些? 182
5.1 何谓经络?其生理功能如何? 185
5 经络 185
5.2 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187
5.3 经络系统是如何分类的? 190
5.4 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如何? 192
5.5 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规律怎样? 194
5.6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 196
5.7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具体次序及规律怎样? 196
5.8 何谓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及意义是什么? 198
5.9 十二经脉循行的起止点、主要循行部位、联系脏腑及器官怎样? 200
5.10 何谓奇经八脉? 206
5.11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有何特点? 206
5.12 奇经各自的大体循行及基本功能怎样? 207
5.13 何谓十二经别?其生理功能如何? 211
5.14 何谓十五别络?其生理功能如何? 212
5.16 经络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213
5.15 经别与别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13
6 病因 217
6.1 中医学的病因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217
6.2 何谓审证求因?并举例说明之。 219
6.3 何谓六气、六淫?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19
6.4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220
6.5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有何区别? 222
6.6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22
6.7 外风与内风有何区别与联系? 224
6.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25
6.9 外寒与内寒有何区别与联系? 226
6.10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27
6.11 外湿与内湿有何区别与联系? 229
6.12 燥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230
6.13 外燥与内燥有何区别与联系? 231
6.14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32
6.15 外感火热与内生火热有何区别与联系? 233
6.16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34
6.17 寒郁化热、湿郁化燥的机理何在? 235
6.18 同为阴邪的寒邪和湿邪其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237
6.19 同为阳邪的火邪、暑邪、热邪其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238
6.20 何谓疠气? 240
6.21 疠气和六淫有何区别? 240
6.22 疫疠之气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242
6.23 影响疠气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43
6.24 何谓七情内伤? 244
6.25 七情内伤的共同致病特点是什么? 245
6.26 过劳的分类及致病特点如何? 246
6.27 过逸的分类及致病特点如何? 247
6.28 饮食失宜的分类及致病特点如何? 249
6.29 水、湿、痰、饮的概念有何异同? 251
6.30 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如何? 253
6.31 何谓瘀血?其形成的病因、病机如何? 255
6.32 瘀血致病有何共同的病证特点? 256
6.33 结石形成的原因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257
6.34 皆为病理产物的痰饮、瘀血、结石的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257
6.35 何谓药邪?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58
6.36 何谓医过?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60
7 病机 263
7.1 何谓正气、邪气? 263
7.2 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如何? 263
7.3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65
7.4 疾病转归的概念及其形式怎样? 268
7.5 疾病复发的常见诱因主要有哪些? 272
7.6 何谓实证?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74
7.7 何谓虚证?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75
7.8 何谓虚实真假?如何鉴别? 276
7.9 阴阳制约失常的病机变化怎样? 278
7.10 阴阳资生无由的病机变化怎样? 279
7.11 何谓阴阳格拒? 280
7.12 何谓阴盛格阳? 281
7.13 何谓阳盛格阴? 282
7.14 阴阳转化与阴阳格拒有何区别? 283
7.15 何谓亡阴、亡阳?两者如何鉴别? 283
7.16 诊治亡阴、亡阳有何注意点? 285
7.17 阴阳失调的病机类型有哪些? 286
7.18 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有何区别? 287
7.19 气血失调的病机变化有哪些? 289
7.20 气与津液关系失调的病机变化有哪些? 290
7.21 血与津液关系失调的病机变化有哪些? 292
8 养生治则 294
8.1 何谓“治未病”?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294
8.2 如何理解“先安未受邪之地”? 295
8.3 标与本的含义是什么? 296
8.4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何意义? 297
8.5 如何理解急则治标与治病求本的关系? 299
8.6 何谓正治?其包括哪些内容? 301
8.7 何谓反治?其包括哪些内容? 303
8.8 何谓扶正与祛邪? 306
8.9 扶正与祛邪原则的具体运用如何? 308
8.10 调整脏腑功能常用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310
8.11 如何理解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的治则? 313
8.12 如何理解因人制宜的治则? 314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