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结构与设计
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结构与设计

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结构与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栋,任东强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8404254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
《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结构与设计》目录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1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1.2 什么是操作系统 2

1.2.1 操作系统作为虚拟机 2

1.2.2 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器 3

1.3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4

1.3.1 第一代计算机(1945~1955):真空管和插板 4

1.3.2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5):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4

1.3.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80):集成电路芯片和多道程序 5

1.3.4 第四代计算机(1980~现在):个人计算机 7

1.4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9

1.4.1 Windows 2000的市场需求 9

1.4.2 Windows 2000设计目标 11

1.5 Windows 2000的系统结构 15

1.5.1 Windows 2000模型 15

1.5.2 Windows 2000结构 20

1.5.4 本机服务 23

1.5.3 环境子系统 23

1.5.5 国际化 24

1.5.6 结构化异常处理 26

1.6 小结 28

第二章 Windows 2000新特性 30

2.1 活动目录 30

2.2 分布式安全性扩展 31

2.3 加密 32

2.6 NTFS扩展 33

2.5 分布式文件服务 33

2.4 安全配置编辑程序 33

2.7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34

2.8 Microsoft软件安装程序 35

2.9 存储管理 35

2.10 IntelliMirror 36

2.11 应用程序的开发 36

2.12 作业对象 37

2.13 Alpha上的大容量内存 38

2.14.1 Windows 2000终端服务器的组件 41

2.14 Microsoft终端服务器 41

2.15 即插即用和电源管理 42

2.14.2 Windows 2000中的操作系统支持 42

2.15.1 即插即用的发展 43

2.15.2 在Windows 2000中的实现 43

2.15.3 驱动程序的更改 44

2.15.4 Windows 2000即插即用结构 44

2.16 小结 47

第三章 实现Active Directory 48

3.1 Active Directory概述 48

3.1.1 什么是Active Directory 48

3.1.2 Active Directory特性 48

3.2 Active Directory结构和同步复制 50

3.2.1 逻辑结构 50

3.2.2 物理结构 53

3.3 Active Directory概念 54

3.3.1 模式 54

3.2.3 站点内的同步复制 54

3.3.2 全局目录 55

3.3.3 名字空间 55

3.3.4 命名约定 56

3.4 规划Active Directory的实现 56

3.4.1 规划名字空间 57

3.4.2 规划站点 57

3.5.1 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 58

3.5 安装Active Directory 58

3.4.3 规划组织单元 58

3.5.2 数据库和共享系统卷 59

3.5.3 域模式 59

3.6 管理多域环境 60

3.6.1 信任关系 60

3.6.2 安全性 60

3.6.3 规划一个树 61

3.7 小结 61

4.1 执行体对象 62

第四章 对象管理 62

4.1.1 使用对象 63

4.1.2 对象结构 66

4.1.3 对象类型 67

4.2 管理对象 68

4.2.1 对象名 69

4.2.2 对象句柄 73

4.2.3 对象方法 75

4.3 保护对象 77

4.3.1 存取令牌 78

4.3.2 存取控制表 79

4.4 小结 80

第五章 进程和线程 81

5.1 进程 81

5.1.1 进程的定义 81

5.1.2 进程本质 82

5.1.3 CreateProcess函数 82

5.1.4 进程的创建过程 86

5.1.5 进程间的通信 95

5.1.6 进程调度 102

5.1.7 进程的结束 110

5.2 线程 110

5.2.1 CreateThread()函数 111

5.2.2 CreateThread()流程 112

5.2.3 线程调度 114

5.3 小结 125

6.1.1 虚拟内存 126

第六章 内存管理 126

6.1 Windows 2000内存管理简介 126

6.1.2 文件映像 129

6.1.3 堆管理 131

6.2 地址空间分布 132

6.2.1 用户地址空间布局 133

6.2.2 系统地址空间布局 133

6.3.2 调整内存管理器 136

6.3.1 组件 136

6.3 深入内存管理器 136

6.4 地址转换 137

6.4.1 转换虚拟地址 138

6.4.2 页目录(page directory) 138

6.4.3 进程和系统页表 139

6.4.4 页表项 139

6.4.6 转换后备缓冲区 141

6.5 页错误处理 141

6.4.5 页面内的字节 141

6.5.1 无效的PTE 142

6.5.2 原形PTE 142

6.5.3 入页I/O 143

6.5.4 冲突页错误 144

6.5.5 页面文件 144

6.6 虚拟地址描述符 144

6.7 工作集 145

6.7.1 页面调度策略 145

6.7.2 进程工作集 146

6.7.4 系统工作集 148

6.7.3 平衡集管理器和交换程序 148

6.8 页帧数据库 149

6.8.1 页面列表动态 149

6.8.2 更改页面写入程序 150

6.8.3 PFN数据结构 151

6.9 区域对象 152

6.10 小结 153

7.1.1 高端文件系统需求 154

第七章 Windows 2000文件系统 154

7.1 NTFS的设计目标和特性 154

7.1.2 NTFS的其他特性 156

7.2 NTFS的内部结构 158

7.3 NTFS在磁盘上的结构 159

7.3.1 卷 159

7.3.2 簇 159

7.3.3 主控文件表(MFT) 160

7.3.5 文件记录 161

7.3.4 文件引用号 161

7.3.6 文件名 162

7.3.7 常驻属性和非常驻属性 163

7.3.8 文件名索引 164

7.3.9 数据压缩 165

7.4 可恢复支持 166

7.4.1 文件系统设计的发展 167

7.4.2 记录 169

7.4.3 恢复 172

7.5 容错支持 175

7.5.1 卷管理特性 175

7.5.2 容错卷 176

7.5.3 NTFS坏簇恢复 177

7.6 小结 179

第八章 I/O系统 180

8.1 I/O系统结构和模型 180

8.1.2 I/O函数 181

8.1.1 I/O管理器 181

8.2 设备驱动程序 183

8.2.1 驱动程序结构 184

8.2.2 同步 185

8.3 数据结构 186

8.3.1 文件对象 186

8.3.2 驱动程序对象和设备对象 187

8.3.3 I/O请求包 188

8.4.1 对单层驱动程序的I/O请求 189

8.4 I/O处理 189

8.4.2 对分层驱动程序的I/O请求 190

8.5 小结 191

第九章 COM体系结构 192

9.1 软件的发展 192

9.1.1 剪贴板(Clipboard)和动态数据交换(DDE) 192

9.1.2 OLE 1.0 193

9.1.3 VBX组件 194

9.1.4 COM和OLE 2.0 194

9.1.6 OLE的扩展 195

9.1.5 OCX组件 195

9.1.7 ActiveX 196

9.1.8 对象超集:COM+ 197

9.1.9 对象技术的现状 198

9.2 COM理论 199

9.2.1 COM思想概述 199

9.2.2 COM的优点 200

9.2.3 COM的需求 204

9.2.4 COM的接口 206

9.2.5 COM的公共接口IUnknown 209

9.2.6 COM库服务 210

9.3 小结 213

第十章 网络基础 214

10.1 网络结构 215

10.1.1 ISO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215

10.1.2 网络API 217

10.1.3 网络术语 219

10.1.4 数据信号传输 220

10.2 局域网 223

10.2.1 局域网参考模型 224

10.2.2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226

10.2.3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231

10.2.4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236

10.2.5 FDDI网 239

10.2.6 基于交换技术的网络 242

10.2.7 千兆位以太网 244

10.2.8 ATM局域网 246

10.2.9 无线局域网 247

10.3 广域网 250

10.3.1 计算机交换分机(CBX) 250

10.3.2 CBX的结构 251

10.3.3 ISDN交换系统 253

10.3.4 X.25分组交换网 253

10.3.5 高速广域网发展的动因 254

10.3.6 帧中继网 255

10.3.7 ATM网 259

10.3.8 ATM LAN仿真 262

10.4 网络管理 264

10.4.1 局域网管理技术 264

10.4.2 网络管理标准 265

10.4.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67

10.5 小结 267

第十一章 网络管理协议 269

11.1 NetBEUI 269

11.2.1 IP寻址 271

11.2 TCP/IP协议 271

11.2.2 多点传送寻址 272

11.2.3 IP数据报 272

11.2.4 端口 274

11.2.5 用户数据报协议 275

11.2.6 传输控制协议 275

11.3 IPX/SPX协议 292

11.4 DLC协议 294

11.5.1 AppleTalk低层协议 295

11.5 AppleTalk协议 295

11.5.2 AppleTalk中层协议 296

11.5.3 AppleTalk上层协议 296

11.6 网络驱动程序的NDIS环境 296

11.7 分布式应用程序环境 297

11.8 小结 300

第十二章 网络服务技术 301

12.1 电子邮件传递 301

12.1.1 RFC 822邮件格式 302

12.1.2 邮局协议 303

12.1.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305

12.1.4 SMTP扩展 306

12.1.5 网际消息访问协议版本4 307

12.1.6 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充 310

12.1.7 安全/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充协议 312

12.1.8 增强的私密电子邮件 313

12.1.9 高度保密 314

12.1.11 新闻和Usenet 315

12.1.10 邮件列表和列表服务器 315

12.2 文件传输和文件系统 318

12.2.1 文件传输协议 319

12.2.2 一般文件传输协议 321

12.2.3 公用网际文件系统 322

12.2.4 WebNFS 323

12.3 文本会谈 323

12.3.1 Internet在线聊天 324

12.3.2 多用户网络游戏 326

12.3.3 基于Web的聊天 327

12.4 高级服务 327

12.4.1 Microsoft事务服务器 327

12.4.2 Microsoft消息队列 334

12.4.3 Microsoft群集服务器 340

12.5 公司范围内的联网和分布式安全性 345

12.6 小结 347

第十三章 Windows 2000的安全性 348

13.1.1 安全机制 349

13.1 安全基础 349

13.1.2 安全模型 350

13.2 安全保护对象 351

13.2.1 安全保护对象 351

13.2.2 安全描述器和访问控制 352

13.2.3 访问令牌与模仿 354

13.3 安全审核 355

13.4.2 登录 356

13.4.1 安全问题的产生 356

13.4 登录 356

13.4.3 存取控制 359

13.4.4 NTFS文件系统安全功能 360

13.5 提高安全的策略 360

13.5.1 用户口令的设置 361

13.5.2 访问许可权的设置 361

13.5.3 RAS安全 362

13.5.4 服务器的安全性 363

13.6 小结 3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