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  写给中小学教师
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  写给中小学教师

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 写给中小学教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太昌(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776032
  • 页数:4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形势发展与教育变革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进行探索。
《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 写给中小学教师》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石 1

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谈教育的基础作用 1

二、社会要发展,教育须领先——谈教育的引导作用 13

三、中国将有多少世界一流大学——谈教育的支撑作用 20

第二章 科技、人才——富国强民的根本 27

一、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7

二、树立新的人才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43

三、自主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 56

四、贯彻“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 69

五、形成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77

六、培养和用好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 83

第三章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 93

一、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是解决中国教育和所有问题的关键 93

二、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到贯彻“三个代表”的应有高度 102

三、调整产业结构,为发展教育提供强大支撑 112

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122

五、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各类教育和培训 130

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43

第四章 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潮流——看教育的催化作用 153

一、科技革命——历史的有力杠杆 153

二、改革——社会前进的主旋律 166

第五章 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179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引基础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179

二、终身教育——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189

三、远程网络信息化——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 205

四、通才——知识经济呼唤新型人才 216

第六章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基础教育的前提 227

一、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 227

二、展开理想翅膀,坚定前进方向——谈信仰 236

三、“一杯水和一桶水”——谈教师的知识储备 247

四、把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谈教育科学研究 255

五、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266

第七章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275

一、“欲成才,先成人”——德育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275

二、“有丽日和鲜花,也有风雨和泥泞”——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事物 288

三、切莫沉醉于物质享受 292

四、要有强者的品格 296

五、“培育用脑艺术最美的花朵”——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思维 300

六、“我要成为大力士,我要为国家工作五十年”——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308

七、“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316

第八章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发展的源头工程 323

一、改革在深化,多方呈异彩 323

二、“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内容、方式、手段、教师素质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329

三、“我能行,我真棒”——自信比知识更重要 334

四、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公平 339

第九章 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基础教育的重点工程 345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把双刃剑——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345

二、当前一些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347

三、“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体系 353

一、“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教一体化模式 365

第十章 科学的机制、原则——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 365

二、“六大优化工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宝贵经验 371

三、“六大原则”——指导成功教学的基本要求 378

四、构筑良好的教学相长关系 384

第十一章 教学活动的最佳境界——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 397

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相互依存是教学目的的要求 397

二、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途径 402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及分类 409

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 409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及形式 416

三、完善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形式 422

第十三章 迎接挑战,开辟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展望 433

一、当代教育发展的三大课题 433

二、加大教改力度,适应发展需要 446

三、解放教育生产力,迎接信息新时代 459

后记 4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