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涵生,郑明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77037
  • 页数:4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作者三年多的教学基础上组织编写。介绍了UML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且强调实用性等。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综述 1

1.1 引言 1

1.1.1 软件的发展 1

1.1.2 产业的观点 2

1.1.3 软件特征与软件危机 3

1.1.4 软件工程的定义 4

1.1.5 软件工程的四要素 5

1.2.1 软件过程 6

1.2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6

1.2.2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标准 7

1.2.3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不同观点 9

1.2.4 ISO/IEC 12207标准的三个层次 10

1.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11

1.4 软件过程模型 12

1.4.1 线性模型 13

1.4.2 原型模型 14

1.4.3 演化模型 16

1.5.1 结构化方法 20

1.5 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20

1.5.2 面向对象方法 21

1.5.3 基于构件的方法 22

1.5.4 基于Agent的方法 23

1.5.5 形式化方法 23

1.5.6 软件重用技术 24

1.6 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 27

1.6.1 软件工程标准的级别 27

1.6.2 软件工程规范 28

1.6.3 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的一个实例 29

1.7 软件工程的组织和管理 31

1.7.1 软件项目管理 31

1.7.2 软件配置管理 33

1.7.3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和CMMI 35

1.7.4 敏捷过程 37

1.8 软件工程的工具和环境 38

1.8.1 CASE的宗旨和定义 39

1.8.2 CASE工具的类型 39

思考练习题 41

2.1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42

第2章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编程语言 42

2.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43

2.2.1 对象 43

2.2.2 抽象 44

2.2.3 分类 45

2.2.4 封装 46

2.2.5 消息通信 46

2.2.7 多态性和动态联编 47

2.2.6 继承 47

2.2.8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48

2.2.9 面向对象方法的问题和缺陷 50

2.3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50

2.3.1 Simula和Smalltalk语言 50

2.3.2 C扩展语言 51

2.3.3 Eiffel语言 51

2.3.4 Java语言 52

2.4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53

2.3.5 C#语言 53

2.3.6 其他的面向对象语言 53

2.5 典型的面向对象方法介绍 58

2.5.1 Coad Yourdon方法 58

2.5.2 Rumbaugh的对象建模技术方法 59

2.5.3 Booch方法 60

2.5.4 Jacobson方法 62

2.5.5 RDD方法 64

思考练习题 65

3.1 UML的背景和演化发展 67

第3章 统一建模语言UML 67

3.2 UML的范围和规范 68

3.2.1 UML的范围 68

3.2.2 UML规范的结构 70

3.3 UML的各种图、建模元素及表示法 71

3.4 UML图与建模技术 76

3.4.1 软件系统构架的视图 77

3.5.1 四层元模型体系结构 78

3.4.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UML的角色 78

3.5 UML体系结构和定义方式 78

3.5.2 UML 2.0的底层和上层结构包 79

3.5.3 UML规范语言的形式化问题 82

3.6 UML的公用建模元素和扩展机制 84

3.7 UML 2.0简介 87

3.7.1 引言 87

3.7.2 活动图 88

3.7.3 结构化类元 90

3.7.4 组合 90

3.7.5 异常 92

3.7.6 交互概观图 93

3.7.7 用例图 94

3.7.8 UML一致性 94

3.7.9 小结 95

思考练习题 96

4.1 RUP的生命周期 97

4.1.1 RUP的发展历史 97

第4章 统一过程与工具 97

4.1.2 RUP的生命周期 99

4.1.3 RUP的阶段 101

4.1.4 RUP的核心规程 105

4.2 RUP的特点与最佳实践 114

4.2.1 RUP的特点 114

4.2.2 RUP的六大最佳实践 119

4.3.1 创建用例图 122

4.3 Jude工具 122

4.3.2 创建类图 124

4.3.3 创建时序图 127

4.3.4 创建协作图 128

4.3.5 创建状态图 129

4.3.6 创建活动图 131

4.3.7 创建构件图 132

4.3.8 创建部署图 135

思考练习题 136

5.1.1 需求过程 137

5.1 需求工程 137

第5章 需求建模 137

5.1.2 需求获取 138

5.1.3 领域模型和业务模型 140

5.2 用例和用例图 142

5.2.1 用例模型 142

5.2.2 用例图 144

5.2.3 执行者 144

5.2.4 用例 145

5.2.5 用例之间的关系 147

5.2.6 用例描述 148

5.3 测试用例 150

5.4 实例研究——大学课程注册系统 150

5.4.1 问题背景 150

5.4.2 系统的执行者和用例 151

5.4.3 用例的详细描述 152

5.5 业务建模和系统建模 154

5.5.1 业务建模 155

5.5.3 业务建模的UML图示法 156

5.5.2 系统建模 156

5.5.4 业务建模实例 158

5.5.5 系统建模实例 160

5.6 识别利益相关者 161

5.7 识别和管理需求 162

5.8 系统建模的用例图 164

58.1 识别用例 164

5.8.2 识别执行者 165

5.8.3 执行者间的关系 165

5.9.2 用例级别和书写风格 166

5.9 迭代过程中的用例类型 166

5.9.1 黑箱用例与白箱用例 166

5.9.3 迭代过程中的用例层次 168

5.9.4 用例命名和优先级设定 169

思考练习题 169

第6章 从需求到分析和设计 171

6.1 迭代开发过程 171

6.1.1 迭代方法是风险驱动的 171

6.1.3 迭代过程 172

6.1.2 处理风险 172

6.2 确定系统边界和项目范围 173

6.2.1 识别系统边界 174

6.2.2 建立项目范围 175

6.3 分析 177

6.3.1 分析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177

6.3.2 分析阶段的制品 179

6.3.3 用例实现-分析的例子 183

6.3.4 精化用例定义 185

6.4 设计 187

6.4.1 设计阶段的目的 187

6.4.2 设计阶段的制品 188

6.5 用例实现-设计的例子 191

6.6 测试用例和需求跟踪 192

思考练习题 196

7.1.1 类图 197

7.1.2 定义类 197

7.1 类图的基础部分 197

第7章 静态建模 197

7.1.3 泛化和依赖 203

7.1.4 关联 205

7.2 对象图 212

7.3 类图的高级概念 213

7.3.1 关键词 213

7.3.2 聚合和组合 213

7.3.3 抽象类 215

7.3.4 接口 217

7.3.5 抽象类和接口 218

7.3.6 类型类和参数化类 220

7.3.7 其他类型的类 222

7.3.8 受限泛化 223

7.3.9 依赖和精化关系 224

7.3.10 约束规则和派生特性 226

7.4 用UML建立类图的指南 228

7.5 实例研究 229

思考练习题 233

第8章 动态建模 234

8.1 对象之间的消息交互 235

8.2.1 概述 236

8.2 时序图 236

8.2.2 时序图的形式 238

8.2.3 时序图的消息 238

8.2.4 递归 240

8.2.5 交互架构 240

8.2.6 何时使用时序图 242

8.3 协作图 243

8.3.1 消息流 243

8.3.3 对象的生命周期 244

8.3.2 链接 244

8.3.4 使用协作图 245

8.4 状态图 246

8.4.1 状态和转换 246

8.4.2 事件 249

8.4.3 状态图之间发送消息 251

8.4.4 状态图的实现 253

8.4.5 何时使用状态图 254

8.5.1 认识活动图的必要性 255

8.5 活动图 255

8.5.2 分区、流和插针 256

8.5.3 展开区域、流终和连接规格说明 261

8.5.4 创建活动图 264

8.5.5 运用活动图进行商业建模 264

8.6 交互概观图和定时图 266

8.6.1 交互概观图 266

8.6.2 定时图 266

8.7.2 画状态图 268

8.7.3 画活动图 268

8.7.1 画交互图 268

8.7 动态建模的技巧 268

8.8 实例研究 269

思考练习题 271

第9章 构架建模 273

9.1 概述 273

9.2 UML 2.0的视图结构 276

9.3.1 创建包图 285

9.3 包图 285

9.3.2 打包机制 286

9.3.3 包中元素的可见性 288

9.3.4 包间关系 288

9.3.5 标准元素 290

9.3.6 包的实现 291

9.4 构件图 292

9.4.1 构件的特点 292

9.4.2 构件的种类 293

9.4.3 构件、类及接口间的关系 293

9.4.4 构件建模技术 294

9.4.5 UML 2.0的构件接口 296

9.4.6 构件的设计原则 297

9.5 部署图 298

9.5.1 结点图示法 298

9.5.2 结点和构件 299

9.5.3 结点的构件配置 299

9.5.4 用部署图建模的软件系统 300

9.6 复合结构图 300

9.7.2 迭代阶段的主要工作 302

9.7 建立构架的步骤 302

9.7.1 初始阶段的主要工作 302

9.7.3 迭代终止产生两套文档 303

思考练习题 304

第10章 框架与建模 305

10.1 框架和模式 305

10.2 GRASP模式 307

10.2.1 专家模式 308

10.2.2 创建者模式 310

10.2.3 控制者模式 311

10.2.4 低耦合模式 312

10.2.5 高内聚模式 314

10.3 GoF模式 315

10.3.1 创建型模式 316

10.3.2 结构型模式 329

10.3.3 行为型模式 336

思考练习题 346

11.1 概述 348

第11章 XP编程开发方法 348

11.2 XP编程的基本准则 349

11.2.1 沟通 350

11.2.2 简单 350

11.2.3 反馈 350

11.2.4 勇气 351

11.3 XP编程的基本工作 351

11.4 XP编程的实践方法 352

11.4.1 计划博弈 353

11.4.4 简单设计 354

11.4.5 测试驱动 354

11.4.2 小版本发布 354

11.4.3 系统隐喻 354

11.4.6 重构 355

11.4.7 结对编程 355

11.4.8 代码全体共有 356

11.4.9 持续集成 356

11.4.10 每周40小时工作制 356

11.5 XP编程的管理策略 357

11.4.11 现场客户 357

11.4.12 代码规范 357

11.6 XP编程的风险规避 358

11.7 XP编程与RUP的比较 359

思考练习题 360

第12章 案例研究 361

12.1 案例研究:POS系统 361

12.2 迭代规划 362

12.3 初始阶段中的用例与制品 362

12.3.1 用例模型 363

12.3.2 其他需求内容 369

12.4 细化阶段中的用例与制品 372

12.4.1 细化阶段的工作重点 373

12.4.2 领域模型 374

12.4.3 设计模型 381

附录 名词对照表(英中) 396

主要参考文献 4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