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方志接受学基础教程
方志接受学基础教程

方志接受学基础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章训著
  • 出 版 社:杭州:杭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338373
  • 页数:4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接受学理论,介绍、阐述地方志读者使用地方志的意义、方法,对提高地方志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方志接受学基础教程》目录

目录 1

论经世致用(代序) 1

一、经世致用是传统志论的基本主张 1

绪论 1

一、方志接受在方志事业中的作用 2

二、经世致用是新志编纂的基本方针 3

二、方志接受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

三、经世致用是地方志书的基本功能 5

三、建立方志接受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6

四、方志接受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8

五、本书的学术定位和总体设计 10

第一章 接受观念 13

第一节 接受概念 14

一、接受概念界定 14

二、消费、接受和鉴赏概念的差异 16

第二节 接受的目的和意义 19

一、接受的目的 19

二、接受的意义 21

第三节 接受观念嬗变 26

一、从主供官用到官民共用的转化 26

二、从少数人用到多数人用的转化 27

三、从修用分离到修用结合的转化 29

四、从重修轻用到修用并重的转化 30

第二章 接受活动 32

第一节 接受本体、本质和特点 32

一、接受本体 32

二、接受本质 34

三、接受特点 36

第二节 接受主体和环境条件 39

一、接受主体 39

二、接受环境条件 43

第三节 接受主客体关系 48

一、接受客体对主体的决定作用 49

二、接受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50

三、接受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 51

第三章 接受对象 53

第一节 志书名称和种类 54

一、志书名称 54

二、志书种类 56

第二节 志书体式、体裁和构成 58

一、志书体式 58

二、志书体裁 63

三、志书构成 65

一、志书内容 71

第三节 志书内容和形式 71

二、志书形式 72

三、志书内容与形式关系 74

第四节 志书版本、版式和数量 78

一、志书版本 78

二、志书版式 80

三、志书数量 83

第四章 传播 88

第一节 传播的一般理论 89

一、传播作用和过程 89

二、传播媒介和类型 91

三、传播环境和技术 95

第二节 发行和宣传 96

一、发行 97

二、宣传 99

第三节 志事报道和志刊编辑 101

一、志事报道 101

二、志刊编辑 110

第四节 网络出版与网站建设 117

一、网络出版 118

二、网站建设 119

第五节 传播者 126

一、传播者的作用 127

二、传播者的素养 128

第五章 整理 130

第一节 影印、重印、复制和佚志辑录 131

一、影印和重印 131

二、复制 134

三、佚志辑录 136

第二节 旧志点校和注译 138

一、旧志点校 139

二、旧志注译 149

一、目录 152

第三节 目录、著录和索引 152

二、著录 162

三、索引 164

第四节 志料类编和志书改编 168

一、志料类编 169

二、志书改编 171

第六章 阅读 174

第一节 阅读的一般理论 175

一、阅读意义和本质 175

二、阅读期待、动机和意志 179

三、阅读主客体关系和感知 182

第二节 阅读发生条件、过程和类型 186

一、阅读发生条件 187

二、阅读过程 188

三、阅读类型 190

第三节 阅读原则和方法 191

一、阅读原则 192

二、阅读方法 193

第四节 阅读心理及影响阅读的几种心理效应 195

一、阅读心理 196

二、影响阅读的几种心理效应 199

一、阅读旧志的知识准备 203

第五节 旧志阅读 203

二、阅读旧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7

第六节 读者 209

一、读者作用和类型 210

二、读者与编者关系 214

三、读者的二度创造 215

第七章 批评 218

第一节 批评性质、特点和作用 218

一、批评性质 219

二、批评特点 222

三、批评作用 226

一、批评标准 230

第二节 批评标准、原则和总术 230

二、批评原则 236

三、批评总术 241

第三节 批评视角、类型和文类 246

一、批评视角 246

二、批评类型 249

三、批评文类 251

第四节 批评写作 254

一、批评写作特点 254

二、批评写作过程 256

三、批评写作技巧 263

一、批评家的基本素养 270

第五节 批评家 270

二、批评家的角色规范 273

三、批评家的自我建构 277

第八章 收藏应用 282

第一节 志书散失和收藏 282

一、志书散失 283

二、志书收藏 285

第二节 方志馆和地情信息库 291

一、方志馆 292

二、地情信息库 300

第三节 资源调查统计、开发和利用 307

一、资源调查统计 308

二、资源开发 310

三、资源利用 312

第四节 志料考证、选用和征引 317

一、志料考证 317

二、志料选用 319

三、志料征引 320

第九章 接受行政 323

第一节 党政领导和方志部门指导 323

一、党政领导 323

二、方志部门指导 325

第二节 管理原则和要务 327

一、管理原则 328

二、管理要务 330

第三节 方志教育和人才培养 336

一、方志教育 336

二、人才培养 342

第十章 接受发展 344

第一节 接受发展述略 344

一、古代接受述略 344

二、现代接受述略 348

三、当代接受述略 349

一、自律性规律 354

第二节 接受发展规律 354

二、他律性规律 357

第三节 接受发展趋势 359

一、接受对象的多样化趋势 360

二、接受主体的大众化趋势 361

三、接受过程的市场化趋势 362

四、接受手段的现代化趋势 362

第十一章 接受理论 364

第一节 接受理论研究及理论存在形态 365

一、接受理论研究 365

二、接受理论存在形态 369

第二节 学科命名和通论构建 370

一、学科命名 371

二、学科通论构建 375

第三节 方志接受学与诸学科 379

一、接受学与消费学、传播学和文艺鉴赏理论 380

二、接受学与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 384

附录 387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论用志 387

二、方志工作文献 393

三、当代用志大事年表 408

四、书文目录 433

后记 4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