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伦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8047849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和谐社会价值观念的历史发展,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构建经济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目录

绪论 1

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 1

二 价值追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导向意义 3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6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8

第一章 和谐社会价值观念的历史发展 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和谐社会思想 10

一 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0

二 老子“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2

三 墨子“爱无差等”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3

四 孟子“推己及人”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4

五 荀子“公平中正”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5

六 庄子“平等自由”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6

七 《礼记·礼运》“大同社会”的和谐社会价值观 17

八 张载“民胞物与”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8

九 洪秀全“天下共享”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19

十 康有为“大同世界”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20

十一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21

第二节 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和谐社会思想 22

一 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思想 22

二 莫尔的乌托邦社会主义 24

三 孔德“重建秩序”的社会和谐观 25

四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思想 26

五 魏特林自由、共有共享的和谐社会 27

六 杜尔克姆“社会团结”的和谐社会思想 29

七 帕森斯的均衡整合理论 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 32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32

二 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 33

三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构想 35

四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37

五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38

第二章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40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和谐 40

一 人与社会 40

二 社会和谐与社会冲突 43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45

第二节 价值与价值追求 50

一 价值与价值观念 51

二 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 52

三 价值追求与价值冲突 54

四 价值追求与价值认同 57

第三节 价值追求的层次 60

一 价值自发 60

二 价值自觉 61

三 价值自发与价值自觉的关系 63

第四节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65

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想的价值追求 66

二 价值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68

三 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 72

第一节 追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75

第三章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经济和谐 75

一 经济的全面发展 76

二 社会的全面进步 76

三 人的全面发展 81

四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88

第二节 追求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谐 90

一 经济和谐 90

二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 91

三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94

第三节 兼顾公平和效率 96

一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96

二 兼顾效率和公平 97

第四章 追求民主法治,构建政治和谐 101

第一节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101

一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02

二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103

第二节 法治是社会和谐有序的保障 106

一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支柱 106

二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107

三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 108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109

一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109

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路径 112

第四节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115

一 德法并举的理论基础 115

二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118

第五章 追求公平正义,构建社会和谐 122

第一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理想 1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126

一 竞争机会平等 126

二 利益分配平等 126

三 实现共同富裕 127

一 公平正义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石 129

第三节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129

二 公平正义是制度和谐的基础 130

三 公平正义是经济和谐的保障 131

四 公平正义是人际和谐的前提 132

五 公平正义形成社会和谐 133

第四节 自觉地逐步消除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34

一 公平正义缺失:和谐社会面临考验 135

二 自觉地逐步消除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40

第一节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 146

一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 146

第六章 追求安定有序,保障社会稳定 146

二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49

第二节 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151

一 安定有序的基本内涵 151

二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152

第三节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54

一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及特点 155

二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58

第四节 自觉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环境 163

一 什么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166

第一节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166

第七章 追求诚信友爱,构建人际和谐 166

二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167

第二节 诚信友爱是人际和谐的纽带 169

一 诚信友爱的基本内涵 169

二 传统诚信伦理的功能 170

三 诚信友爱是人际和谐的纽带 172

第三节 追求诚信友爱,实现人际和谐 174

一 当前诚信爱心缺损状况 174

二 追求诚信友爱,实现人际和谐 177

一 “天地万物一体” 183

第八章 追求天人合一,实现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 1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183

二 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 184

三 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185

四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86

第二节 工业文明与生态恶化 187

一 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 187

二 生态恶化与人类生存危机 189

第三节 追求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 196

一 环境问题受到国际国内的充分关注 196

二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1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202

一 充满活力的基本内涵 202

第九章 追求四个尊重,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化和谐环境 202

二 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203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204

一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205

二 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评价的主体 206

第三节 坚持四个尊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07

一 “四个尊重”方针的解读 208

二 “四个尊重”方针的现实意义 211

一 自觉处理活力与和谐的关系 213

第四节 自觉处理活力与和谐的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213

二 努力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矛盾冲突 214

三 积极支持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 215

四 充分激发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 217

第十章 追求互利双赢,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 219

第一节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和谐的国际环境 219

一 中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 220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220

第二节 自觉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225

二 改善周边关系,加强区域合作 226

一 树立新的安全观和秩序观 226

三 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 227

四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228

第三节 在国际斗争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理性行动的统一 229

一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229

二 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理性行动的统一 234

第十一章 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8

第一节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构建 238

一 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 238

二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 239

一 人发展的历史形态和价值追求 240

第二节 价值追求与人的发展 240

二 人的价值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247

三 价值自觉的实现 252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259

一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259

二 人的发展与社会和谐 260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1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