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洁编著;尹钢林译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5744842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中国的针灸治疗方法正日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为了适应海内外读者学习,掌握中国针灸技法的需要,并有助于海内外针灸界的学术交流,作者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编纂了本书。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常用经穴的定位,耳针、头针、腕针穴区的定位,以及器材消毒等知识;下篇则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技法体系、分类及临床运用知识。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目录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要 3

第一节 经络概述 3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3

上篇 预备知识 3

二、经络的作用 7

第二节 腧穴概述 8

一、腧穴分类 8

二、常用特定穴的含义与功用 8

三、腧穴的定位法 16

第三节 十四经循行及常用腧穴 27

一、手太阴肺经 27

经渠 33

二、手阳明大肠经 33

少商 33

太渊 33

鱼际 33

孔最 33

尺泽 33

中府 33

列缺 33

手三里 40

三、足阳明胃经 40

迎香 40

扶突 40

肩髃 40

臂臑 40

曲池 40

偏历 40

温溜 40

阳溪 40

合谷 40

三间 40

二间 40

商阳 40

下巨虚 55

条口 55

丰隆 55

上巨虚 55

犊鼻 55

梁丘 55

解溪 55

冲阳 55

陷谷 55

内庭 55

厉兑 55

四、足太阴脾经 55

足三里 55

头维 55

承泣 55

四白 55

地仓 55

颊车 55

下关 55

伏兔 55

乳根 55

天枢 55

水道 55

归来 55

髀关 55

人迎 55

地机 62

五、手少阴心经 62

大包 62

大横 62

血海 62

阴陵泉 62

公孙 62

三阴交 62

商丘 62

太白 62

大都 62

隐白 62

少府 68

少冲 68

神门 68

六、手太阳小肠经 68

极泉 68

通里 68

灵道 68

少海 68

阴郄 68

小海 76

七、足太阳膀胱经 76

听宫 76

颧髎 76

肩外俞 76

天宗 76

肩贞 76

支正 76

养老 76

阳谷 76

腕骨 76

后溪 76

前谷 76

少泽 76

飞扬 94

承山 94

秩边 94

志室 94

跗阳 94

膏肓俞 94

委中 94

委阳 94

殷门 94

承扶 94

昆仑 94

申脉 94

金门 94

京骨 94

束骨 94

足通谷 94

至阴 94

八、足少阴肾经 94

肺俞 94

肝俞 94

?明 94

攒竹 94

天柱 94

大杼 94

风门 94

厥阴俞 94

心俞 94

膈俞 94

次髎 94

胆俞 94

脾俞 94

胃俞 94

三焦俞 94

肾俞 94

大肠俞 94

小肠俞 94

膀胱俞 94

交信 101

筑宾 101

阴谷 101

复溜 101

俞府 101

九、手厥阴心包经 101

太溪 101

水泉 101

大钟 101

然谷 101

涌泉 101

照海 101

大陵 107

十、手少阳三焦经 107

中冲 107

劳宫 107

间使 107

内关 107

郄门 107

曲泽 107

天池 107

肩髎 116

翳风 116

角孙 116

天井 116

耳门 116

丝竹空 116

十一、足少阳胆经 116

外关 116

支沟 116

阳池 116

中渚 116

液门 116

关冲 116

会宗 116

悬钟 130

阳陵泉 130

外丘 130

光明 130

阳辅 130

膝阳关 130

丘墟 130

足临泣 130

侠溪 130

足窍阴 130

十二、足厥阴肝经 130

阳交 130

风池 130

瞳子髎 130

听会 130

率谷 130

阳白 130

风市 130

肩井 130

日月 130

京门 130

带脉 130

环跳 130

大敦 137

行间 137

太冲 137

中封 137

蠡沟 137

中都 137

曲泉 137

章门 137

期门 137

十三、任脉 137

膻中 145

天突 145

鸠尾 145

巨阙 145

廉泉 145

承浆 145

十四、督脉 145

中极 145

下脘 145

神阙 145

气海 145

石门 145

关元 145

会阴 145

中脘 145

百会 153

一、头颈部 153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153

龈交 153

水沟 153

素髎 153

上星 153

陶道 153

风府 153

哑门 153

大椎 153

至阳 153

命门 153

腰阳关 153

长强 153

翳明 157

安眠 157

牵正 157

二、躯干部 157

印堂 157

鱼腰 157

太阳 157

四神聪 157

球后 157

定喘、夹脊 159

三、四肢部 159

膝眼 163

一、耳部表面的解剖 163

第一节 耳部表面解剖及耳穴定位 163

第二章 耳针、头针、腕踝针分区与穴位定位 163

鹤顶 163

八风 163

胆囊穴 163

阑尾穴 163

四缝 163

八邪 163

十宣 163

二、耳穴分布规律、定位及适应症 165

第二节 常用头针刺激区定位与主治病症 175

一、运动区 175

二、感觉区 177

三、舞蹈震颤控制区 178

四、晕听区 178

五、言语二区 178

六、言语三区 178

七、运用区 179

八、足运感区 179

九、视区 179

十、平衡区 180

十一、胃区 180

十二、胸腔区 180

[附]《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 181

十三、生殖区 181

第三节 腕踝针刺激点定位与主治病症 186

第三章 常用针具、器械及消毒法 190

第一节 常用针具 190

一、毫针 190

二、三棱针 192

三、皮内针 193

四、皮肤针 194

五、火针 194

六、鍉针 195

第二节 常用器械及材料 195

一、电针器 195

三、其他器械 197

二、耳穴探测器 197

第三节 常用消毒方法 202

一、针具消毒 202

二、施术部位消毒 203

三、医生手指消毒 204

下篇 针灸技法 207

第四章 针灸技法述要 207

第一节 毫针 207

一、针刺练习 207

二、体位选择 213

三、进针法 215

四、针刺角度与深度 220

五、治神、守神与得气 221

六、行针法 223

七、留针与出针 249

八、异常情况处理与注意事项 250

第二节 三棱针 261

一、适应范围 261

二、实用技法 261

三、注意事项 263

第三节 皮内针 264

一、适应范围 264

二、实用技法 264

第四节 皮肤针 266

一、适应范围 266

三、注意事项 266

二、实用技法 267

三、刺激部位 268

四、注意事项 270

第五节 鍉针 271

一、适应范围 271

二、实用技法 271

第六节 火针 273

一、适应范围 274

二、实用技法 274

一、实用技法 276

第七节 电针 276

三、注意事项 276

二、波型选择与适应范围 278

三、注意事项 280

第八节 水针 281

一、适应范围 281

二、实用技法 282

三、注意事项 284

第九节 耳针 286

一、实用技法 286

二、注意事项 293

第十节 头针 294

一、特点与适应范围 294

二、实用技法 295

三、注意事项 299

第十一节 腕踝针 299

第十二节 灸法 301

一、常用灸法 301

二、艾灸补泻 313

三、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314

[附]拔罐法 315

第五章 针灸技法的临床运用 323

第一节 内科病症 326

一、流行性腮腺炎 326

二、急性病毒性肝炎 330

三、细菌性痢疾 332

四、疟疾 335

五、感冒 338

六、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 343

七、支气管哮喘 346

八、急、慢性胃炎 350

九、胃、十二指肠溃疡 354

十、胃下垂 357

十一、膈肌痉挛 360

十二、肠炎 362

十三、阑尾炎 366

十四、急性胆道疾患 369

十五、脱肛 374

十六、痔疮 375

十七、原发性高血压 379

十八、心绞痛 382

十九、高脂血症 384

二十、心律失常 385

二十一、脑血管意外 387

二十二、癫痫 393

二十三、神经衰弱 396

二十四、癔症 398

二十五、精神分裂症 401

二十六、三叉神经痛 403

二十七、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06

二十八、坐骨神经痛 410

二十九、肋间神经痛 414

三十、前列腺炎 415

三十一、遗尿 419

三十二、尿潴留 421

三十三、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 424

三十四、关节炎 428

三十五、落枕 433

三十六、肥胖 435

第二节 妇产科病症 437

一、痛经 437

二、更年期综合征 440

三、带下 442

四、胎位不正 446

一、急性乳腺炎 447

第三节 皮肤与外伤科病症 447

二、多发性疖肿 451

三、神经性皮炎 453

四、湿疹 456

五、荨麻诊 458

六、带状疱疹 461

七、痤疮 464

八、脱发 466

九、软组织损伤 468

十、腱鞘囊肿 473

一、鼻炎 474

第四节 眼耳鼻咽喉病症 474

二、急性扁桃体炎 478

三、急性眼结膜炎 480

四、近视 483

五、牙痛 485

二、中暑 487

六、耳鸣、耳聋 488

七、耳源性眩晕 491

第五节 急症 495

一、休克 495

附录 图录 500

参考文献 5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