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丘挺,张先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689786
- 页数:456 页
序言&张江明 1
上编 3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哲学的发展 3
第一节 市场经济理论离不开哲学 3
一、哲学对经济学起基础和指导作用 4
二、经济工作失误的哲学根源 5
三、形而上学对经济理论的误导 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 10
第二节 哲学的发展要面向市场经济 12
一、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作哲学论证 12
二、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新鲜经验作出理论概括 13
三、把市场经济孕育的主体精神升华为哲学原则 14
四、面向世界市场经济 15
第三节 建立经济哲学的学科系列 15
一、时代在呼唤经济哲学 16
二、大力开展市场经济哲学的研究 17
三、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 18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22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理想的本体论证和价值论证 22
一、马克思社会理想的本体论证 22
二、马克思社会理想的价值论证 25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理想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分析 28
一、马克思社会理想与市场经济的对立性 28
二、马克思社会理想与市场经济的同一性 30
第三节 市场经济是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 32
一、发展市场经济与实现马克思社会理想的理论阐述 33
二、发展市场经济与实现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实践探索 3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认识发展的辩证法 39
第一节 我国提出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践基础 39
一、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效应 39
二、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效应 42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逻辑 46
第二节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辩证过程 47
一、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路 48
二、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0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52
第三节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模式的思想前提 5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敢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5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敢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 55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58
一、这个理论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传统观念 59
二、这个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观念 60
三、这个理论突破了把市场和计划绝对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61
四、这个理论突破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观念 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产力标准 65
第一节 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点 65
一、生产力观点是生产力标准的理论依据 6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要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 69
第二节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论的特点 72
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73
二、坚持生产力标准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统一 73
三、坚持生产力标准同衡量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统一 75
四、坚持生产力标准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统一 76
五、坚持生产力标准同坚持“三有利”标准的统一 77
六、坚持生产力标准同衡量干部德才素质标准的统一 78
第三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 79
一、正确处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80
二、正确处理生产力标准和各领域具体标准的关系 80
三、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统一 82
四、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增强生产力发展后劲的统一 83
第五章 改革、发展、稳定与市场经济 87
第一节 发展是硬道理 87
一、不发展生产力,只能是死路一条 87
二、争取较快速度,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88
三、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90
第二节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90
一、经济发展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91
二、把社会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来重视 92
三、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92
第三节 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95
一、它们三者构成一个系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95
二、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96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的生长点 97
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要求和新的体现 98
二、构筑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阶梯 98
三、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稳定,开拓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99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101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对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 101
一、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需要法律来规范 102
二、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需要法律来弥补 103
三、政府调控市场和对市场经济调控的方式与程度需要法律来监督 105
第二节 法律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106
一、法制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 107
二、法制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 108
三、法制对市场经济的服务作用 110
第三节 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111
一、要强化全民的法律意识 111
二、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观念 112
三、加速立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114
第七章 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11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改革政治体制 118
一、政治与经济的统一 118
二、社会进步是政治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12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政治体制改革 121
第二节 转换政府职能 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24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124
二、真正落实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 125
三、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主要内容 127
四、加快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30
第三节 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3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 132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133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135
第八章 市场经济与道德观、价值观 139
第一节 道德观、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 139
一、道德观与道德评价标准 139
二、价值观与价值评价标准 141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道德观念的互动性 144
一、市场经济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144
二、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反作用 147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的互动性 148
一、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148
二、价值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反作用 150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价值观升华的途径 152
一、市场经济对道德与价值原则的要求 152
二、防止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误区 155
第九章 市场经济与“文化力” 15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文化力”的双向互制 158
一、市场经济对“文化力”的制约与制导 158
二、“文化力”对市场经济的制约与制导 161
第二节 市场经济和“文化力”的交织与渗透 163
一、市场经济中的文化构成因素 163
二、市场经济中的文化内驱力 165
第三节 现代市场经济与文化新思维 167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走向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 167
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新思维 169
第十章 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 173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和互动性 173
一、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性 173
二、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性 175
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性 176
第二节 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效应 177
一、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正效应 178
二、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负效应 180
三、确立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1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 183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183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185
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186
四、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188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主体的综合素质 190
第一节 市场经济需要市场主体提高其综合素质 190
一、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市场主体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 191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主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动力 193
第二节 市场经济促进市场主体完善其综合素质 196
一、市场经济使市场主体具有作为市场主体的本性 196
二、市场经济使市场主体具有认识改造客体的能力 199
第三节 发展市场经济并提高市场主体综合素质 201
一、发挥市场主体优势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
二、发挥市场经济优势 提高市场主体的综合素质 203
下编 209
第十二章 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性 209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层次 209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变轨迹 209
二、市场经济的三个层次 211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共性 213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 213
二、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214
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214
四、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化经济 215
五、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 2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16
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统一 217
二、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统一 218
三、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统一 220
四、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222
五、市场经济与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统一 223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和生命力 226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226
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226
二、自动调节社会供求 227
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228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活动条件 229
一、关系明晰的产权制度 229
二、快速灵活的价格机制 230
三、严格健全的市场规则 232
四、宏观间接的调控体制 233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生命力 236
一、“灵、准、快”的资源配置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236
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力的内在机制 238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组织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40
第一节 市场经济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地位和作用 240
一、市场这一基本要素的客观内容、内在规定性及其地位和作用 241
二、企业这一基本要素的客观内容、内在规定性及其地位和作用 243
三、政府这一基本要素的客观内容、内在规定性及其地位和作用 245
第二节 市场经济组织的性质 247
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市场经济组织的性质 247
二、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组织的有机结合 250
第三节 市场经济组织性质的具体表现 252
一、企业追求个体利益具有客观必然性 252
二、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的对立统一是市场经济组织性质的具体表现 254
三、正确处理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的关系 255
第十五章 市场经济的二重效应 257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优势及其正效应 257
一、市场经济的优势 257
二、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260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劣势及其负效应 263
一、市场经济的劣势 263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265
第三节 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优势劣势、正负效应的关系 268
一、优势劣势、正负效应的互相依存 268
二、优势劣势、正负效应的互相转化 270
第十六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273
第一节 市场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性 273
一、我国的国情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走“渐进式”的辩证发展道路 273
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性体现出来的三个特点 275
第二节 公有制主体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辩证发展过程 277
一、公有制主体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辩证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生成和发展 277
二、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 279
第三节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发展过程 280
一、“消费在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81
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消费相互促进 283
第四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285
一、从哲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85
二、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 286
第十七章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290
第一节 “看得见的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 290
一、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一只“看得见的手” 29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看得见的手”起作用 292
三、“看得见的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发挥作用 294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295
一、“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高效性 296
二、“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297
第三节 “两只手”的对立统一 298
一、“两只手”的互相对立 298
二、“两只手”的互相统一 300
三、“两只手”交互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02
第十八章 市场经济不平衡发展与波浪式推进 305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地区发展差距 305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地区发展差距 306
二、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力度 309
三、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12
第二节 市场经济波浪式推进与先富、后富 313
一、市场经济的波浪式推进与社会成员间贫富差距 314
二、贫富差距不能过度 317
三、辩证处理好“先富、后富、共富”的关系 322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26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物质前提 327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327
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328
第十九章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辩证关系 330
第一节 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 330
一、农村改革成为促进农村市场发育的启动杆 330
二、农村市场的勃兴对城市市场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333
三、我国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经济奇观的辩证分析 334
第二节 城市中心市场带动农村广阔市场 338
一、城市中心市场的主导作用不是自封的 338
二、城市中心市场对农村市场的主导作用 339
第三节 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的一体化 342
一、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一体化标志着两者的辩证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342
二、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决好若干矛盾 343
第二十章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辩证关系 349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立足于市场的开放型经济 349
一、统一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实现条件 349
二、不断培育、开拓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 351
三、市场经济没有省界、没有国界 352
第二节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 354
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依赖 354
二、国内巿场与国际市场相互作用 355
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协调发展 357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面向世界 35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有开放性 359
二、解放思想,加快国内市场经济国际化 360
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361
第二十一章 市场经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36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主体及其能动性 365
一、市场经济的主体及其构成 365
二、市场经济主体的主要类型 367
三、市场经济主体的能动性 368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客体及其规律性 370
一、市场经济客体的性质 371
二、市场经济客体的构成 372
三、市场经济客体的规律性 374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主体活动与客体机制的辩证关系 376
一、客体机制通过主体活动来实现 376
二、主体发挥能动性要受客体机制的制约 377
三、规范主体行为与完善客体机制 379
第二十二章 市场经济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 382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 382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序的市场经济 38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有序的经济 384
三、有序的市场经济的表现及其特征 386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无序状态 388
一、市场经济无序状态的表现 388
二、市场经济无序状态的原因 391
第三节 有序状态与无序状态的矛盾及其转化 392
一、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有序状态与无序状态的矛盾 392
二、分清矛盾性质,促进无序向有序转化 394
三、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推动市场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迈进 396
第二十三章 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399
第一节 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基本尺度 399
一、效率与公平是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基本尺度 400
二、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401
第二节 以平等竞争来提高效率 405
一、市场经济的平等观 405
二、坚持起点公平,提倡竞争,给强者以效益 406
第三节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410
一、效率优先可为消除分配不公提供物质基础 410
二、真正的公平要通过效率产生的差别来实现 411
第二十四章 市场经济中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 414
第一节 微观经济要搞活 414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微观搞活的重要前提 415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微观搞活的内因和关键 416
三、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微观搞活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417
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微观搞活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和重要保证 418
第二节 宏观经济要调控 42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性质和特点 42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421
三、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423
第三节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辩证关系 425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内在统一 425
二、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相结合 428
三、在实践中坚持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辩证统一 430
第二十五章 市场经济活动成败的辩证关系 43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活动的损益或亏赢 433
一、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与利益差别 433
二、追求利益最大化与损益或亏赢 434
三、损益的辩证统一及其作用 438
第二节 市场经济活动的风险与成败 439
一、风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伴生物 439
二、风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441
三、风险与成功的机会并存 445
第三节 变损为益,化险为夷,争取成功 447
一、抓住主要矛盾 全力占领市场 447
二、善于决断 理智地行动 448
跋 45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