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主编杨九俊,吴永军
  • 出 版 社:南京市: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目录

第一节 国际竞争与课程改革 1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 1

一、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严峻形势 2

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竞争 3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课程改革 5

一、知识化进程加速 6

二、全球化进程加速 10

三、市场化程度加深 11

四、城市化趋势加强 13

一、素质教育主题的形成与明确 15

第三节 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课程改革 15

二、素质教育实践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6

三、课程改革是取得素质教育突破性进展的核心和关键 19

第四节 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21

一、课程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1

二、主导当代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思想 22

三、近年来世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 28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目标 30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造就新型公民 30

一、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 31

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成为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 33

三、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 34

四、环境意识的培养成为突出亮点 35

五、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35

六、养成和谐的个性 36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项主要措施 37

一、改变课程功能 38

二、调整课程结构 39

三、精选教学内容 40

四、改变教学方式 41

五、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42

六、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42

第三节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重建教学文化 43

一、改变我们的课程观 43

二、重建我们的教学文化 46

第三章 课程标准 50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功能 50

一、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50

二、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 53

三、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 55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结构 58

一、前言 59

二、课程目标 61

三、内容标准 65

四、实施建议 69

五、附录 71

第三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72

一、是“学科”还是“课程” 74

二、是“以教为本”还是“以学为本” 76

三、是“刚性约束”还是“弹性空间” 77

第四章 课程结构 81

第一节 课程结构概述 81

一、课程结构的含义 81

二、课程结构的形成 84

三、调整课程结构的意义 88

第二节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91

一、均衡设置课程 91

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96

三、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103

一、建构性 107

第五章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 107

第一节 教学新思维 107

二、生成性 110

三、多元性 111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要求 114

一、对话·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 114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 118

三、从“圣经”到“材料”:教材观的转向 125

第三节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 128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29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得当 130

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 131

四、教学评价要完善 133

第六章 课程评价 135

第一节 走向新的课程评价观 135

一、教育评价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135

二、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评价观的转向 139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 142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程序 144

第二节 发展性学生评价 144

二、考试制度的改革 149

三、档案袋评价法 158

第三节 发展性教师评价 168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 168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框架设计 172

三、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178

第七章 课程管理与开发 182

第一节 我国课程管理的历史、现实与国际参照 182

一、我国课程管理的历史与现实 182

二、世界课程管理发展趋势 186

第二节 三级课程管理与三类课程开发 190

一、三级课程管理 190

二、三类课程开发 196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

一、课程资源的基本分类 203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206

三、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 209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1

一、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213

第八章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213

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213

二、教师专业发展回顾 220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 223

第二节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227

一、校本教研的含义 227

二、校本教研的要素 228

三、校本教研的程序 231

一、行动研究的由来与特征 234

第三节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234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239

三、另一种行动:教育案例研究 244

第九章 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划与推进策略 250

第一节 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划 251

一、课程改革方案的形成 251

二、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的工作安排 252

第二节 课程改革实验准备阶段的工作策略 255

一、建立组织机构 255

二、制定实验规划 256

三、组织学习培训 257

四、明确保障措施 258

第三节 课程改革实验启动阶段的工作策略 260

一、建立月报分析制度 260

二、建立课改实验专题活动制度 261

三、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261

四、加强校本培训 261

五、组织集中备课 262

六、建立督导调研制度 263

一、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264

第四节 课程改革实验深入推进阶段的工作策略 264

二、在课改实验的难点问题上形成突破 265

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266

四、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267

五、实现均衡发展 268

六、以课改为中心,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269

第十章 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271

第一节 关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初步评估 271

一、组织及政策制度层面 272

二、专业支持层面 273

三、实践层面 274

第二节 课程改革实验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277

一、传统与现代 277

二、基础与创新 279

三、综合与分科 282

四、学习方式与教学媒体的单一与多样 284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与局限 288

六、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 290

第三节 课程改革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93

一、对课程改革的信心问题 293

二、对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定位问题 295

三、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偏差 297

四、课程改革中的错误倾向 300

附录 301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01

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308

三、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314

四、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评估情况分析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32

后记 3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