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台湾文学史  上
台湾文学史  上

台湾文学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登翰等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5343551
  • 页数:64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台风下一篇:寺庙陵墓对联 下
《台湾文学史 上》目录

一 文学的母体渊源和历史的特殊际遇——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位置和意义 3

总论 3

二 原住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台湾文学发展的文化基因和外来影响 13

三 中国情结和台湾意识——台湾文学的历史情结 23

四 传统、现代和乡土——台湾文学思潮的更迭和互补 33

五 文化的“转型”和文学的多元构成——台湾文学的当代走向 43

六 现实制约与审美超越的统一——台湾文学的历史分期和编写原则 56

第一章 台湾远古文化与原住民口头文学 67

第一节 台湾远古文化与明以前史志文献记载的台湾 67

第一编 古代文学 67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79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的歌谣创作 90

第二章 明郑时期的台湾文学 99

第一节 明郑政权的建立和台湾文学的最初风貌 99

第二节 沈光文的诗文创作 102

第三节 卢若腾的创作及其他反殖爱国作品 111

第四节 其他明末遗民文人的创作 121

第三章 清治前期的台湾文学 130

第一节 清政府统一台湾和文学主题的拓展 130

第二节 宦台文人的诗歌创作 141

第三节 台湾本岛诗人的崛起 171

第四节 散文创作 184

第二编 近代文学 200

第一章 鸦片战争发生后十年间的台湾文坛 200

第一节 台湾诗人的抗英事迹和爱国诗文 200

第二节 陈维英、张新之和陈震曜的文学杂著 205

第三节 徐宗干、施琼芳与《瀛洲校士录》 209

第二章 咸丰至光绪初年的文学创作 215

第一节 采风之风的兴起 215

第二节 郑用锡、林占梅与新竹作家群 223

第三节 笔记文学与楹联艺术 233

第四节 台湾诗人反映中法战争的作品 238

第三章 台湾建省初期的文学发展 245

第一节 诗钟的传入和台湾诗人的结社联吟活动 245

第二节 施士洁与“东海文章”诸家 252

第三节 丘逢甲及其在中国近代诗史上的地位 262

第四节 刘铭传、唐景崧等游宦之士在台湾的文学创作 271

第五节 甲午、乙未年间台湾诗人的抗日斗争与爱国作品 277

第一节 台湾文坛的沉寂与日本汉文学家在台湾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 288

第四章 日据前期的台湾文学 288

第二节 栎社的重振和台湾诗坛结社联吟之风的复苏 292

第三节 洪弃生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 298

第四节 连雅堂的文学贡献 307

第五节 林痴仙、王友竹等人的文学活动和创作 316

第六节 内渡诗人有关台湾的文学活动和创作 337

第三编 现代文学 345

第一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生 345

第一节 广阔背景下的民族民主潮流和台湾人民斗争方式的转换 345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崛起和旧文学的颓落 349

第三节 新文学运动的发生经过 359

第二章 萌长期新文学创作的实绩 371

第一节 为台湾新文学奠定基础的萌长期创作 371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赖和 382

第三节 张我军的理论贡献与创作实践 396

第四节 杨云萍与杨守愚的文学活动与创作 407

第五节 虚谷与杨华的小说和诗歌 422

第三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434

第一节 新文学运动面临的新情势 434

第二节 文艺园地的扩展和文学思潮的活跃 440

第三节 《南音》、《福尔摩沙》与《先发部队》专业文学刊物的出现 448

第四节 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与新文学队伍的汇流 459

第四章 呈现繁荣的发展期文学创作 470

第一节 主题、题材的拓展与风格、手法的多样 470

第二节 昂扬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的文学斗士杨逵 482

第三节 朱点人与王诗琅的小说创作 494

第四节 愁洞和翁闹的小说创作 506

第五节 王白渊、陈奇云等左翼文艺团体内外的诗歌创作 518

第六节 郭水潭、吴新荣与盐份地带诗人群 526

第七节 杨炽昌和风车诗社 538

第五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重挫 549

第一节 战争的严酷摧残和文学的曲折延伸 549

第二节 社会风情画与吕赫若的创作 556

第三节 张文环和龙瑛宗的小说创作 565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文学里程碑——吴浊流 577

第五节 时代困囿下的不灭诗魂 590

第六节 散文与戏剧创作 603

附录:台湾文学大事记(上) 617

后记 6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