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王叔杲集
王叔杲集

王叔杲集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明)王叔杲撰;张宪文校注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818030
  • 页数:5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了明朝王叔杲的诗词等文学作品。
《王叔杲集》目录
标签:校注

前言 张宪文 1

长安别王岱灵三章 1

《温州文献丛书》出版缘起 1

《温州文献丛书》整理凡例 1

攀罾二首 2

答王汝舟书 2

月夜桥上 2

观渔二首 2

归舟舣石门洞,与张中山、夏海南、刘瓯泉同游 3

中秋遣怀 3

山中秋兴六首 3

寄友二首 4

赠汝修 4

种松 5

书盛月汀卷 5

嘉靖戊戌岁,予辟碧霞洞,修流觞水成,书石上二首 5

旸谷子得辞万松之命,复归半山,乃与诸友陟龙冈之墟,烟霞流转,恍若飞仙,飘然有遗世之思,遂赋此见志 6

题扇 6

一桥兄种菊盈圃,花期将及,约余观焉。时余将有山行,戏诗促之 6

闻雁 6

元宵雨雪 7

感鹤唳 7

燕京谣四首 8

山居春雪 8

久雨和伯兄韵 9

山中乐戏答六弟 9

悯菊吟四首 10

山中阴雨无月,寄楼居诸君 10

过舅氏园亭 10

招隐篇为观海、斗山二子赋 11

夜饮冈上 11

李王尖行 11

戏赠汝修 12

怀山中诸友 12

李王战场歌 12

短歌行赠南华 13

缙云道中 13

东湖得太湖石于厚碧山中,赋赠六首 13

江上晚望中川不至 13

松台春望 14

题罗山竹亭 15

梅雾四塞,湿流重帏,竟旦兀坐,咫尺艰行,庖无积薪,厨无浊酒,童子咆哮,诸君郁焉怀归矣!于是旸谷子赋慰归辞以自解,援笔即成变赋体也 15

过瞿溪访蒋西涧二首 16

江上追送见鹤家兄不及,寄赠四首 17

孟春初入山二首 17

江心寺四首 18

夜雨 19

晓步 19

山中筑台初成 19

闻昭圣张太后哀诏二首 19

山中怀友人 19

括苍别伯兄 20

山中钓台成,诗以落之,七首 21

游龙潭寺登大罗山 22

山中秋怀寄景旸侄三首 23

楼上看月 23

十四夜泛月 24

中秋泛湖无月 24

十二夜桥上酌月 24

秋暮山中叹二首 24

十三夜酌月景铭侄庭中 24

寄衣曲,仿初唐体 25

别友二首 26

冬暮赴斋居三首 26

步归半山,诸友无一人至者 26

久雨山中有怀 27

入山 27

半山四咏 28

九日纪游四首 28

同鹤泉诸君子集云麓翁堂赏菊 30

拟秋夜有所思 30

咏鹅翎菊 30

咏绿萼梅 31

题《西溪图》二首 31

哭王观海二首 31

咏红梅 31

游枪门 32

月下闻马孟河尤少室清歌 33

怡斋诗四首,为兵宪欧阳沖庵公尊人赋 33

永康逢李郭南自信阳迁柳州广文三首 33

赠冲庵公移镇蜀省 34

赠吾厓王侯应召 35

双刀篇书李节推流芳卷 35

赠云岩朱明府膺奖 36

赠张文洲司理入判京兆 37

送孙斗城令永丰 37

有怀溪上诸景,寄山中同志八首 38

适园席上咏双童吹箫 39

赠云间张王屋二首 39

题画册 40

仙岩纪游五首 40

寄朱松谷 40

过云顶寺别云峰上人 41

溪亭八咏 41

新月引 42

湖南四时歌为徐子赋四首 43

山中秋菊盛开,诸君高会,予抱病不能赴,怅然有怀 43

病室夜怀见鹤家兄 43

送赵俟斋廉访入蜀四首 44

江上候潮 45

夜泊广陵不寐怀六弟 45

黄南华社兄读书净社寺,戏柬 45

泊石门,忆别诸弟 45

清源除夕呈席上诸君 46

北风词 46

鸣雁曲 46

篷上小酌 47

泊静海舟中,月下怀南华 47

渭河舟中呈陈东冶、王晓山 47

晚眺感怀三首 48

途中闻警后书事 48

舟中晚望 49

发淮河迟,王晓山、陈东冶、梁月川不至,怅然有怀 49

沛上逢水至,将抵彭城,喜而有作 49

广陵别竹岩叔父三首 50

斋居见月有怀 50

初至鸡鸣山居 50

睡起 50

凭虚阁眺望十韵 51

山斋闲咏四首 51

山斋独坐怀友人不至,诗以招之 51

过凭虚阁,遇秋厓上人道旧,暇日过访,诗以赠之 52

过弘济寺 52

燕子矶 53

登报恩寺塔 53

观音阁 53

徐氏西园 53

雨花台 54

凤凰台 54

献花岩 55

宿祖堂留赠海天禅师 55

牛首山 55

别高叔崇四首 56

石头城 56

后湖 56

别魏汐亭 57

送骆龟峰归岭南二首 57

送杨方石归蜀五首 58

渡江寄金陵诸友 59

读汪盛山遗稿 59

将发金陵留别山中同志 59

吴门歌二首 60

赠王十岳 60

过伏虎庵访石室上人,用十岳韵 60

重阳永康舟中同伯兄作 60

夏夜二谷、四谷邀饮适园次海坛韵 61

江涯歌为陸都阃赋 61

山斋菊百余本甚茂,赋之 62

云岩子歌 62

赠台南冯地师 63

王十岳将行,余制短榻赠之,侑以一诗 64

春日过江心寺,时郡伯龚鸿洲公命僧修葺 64

秋日郊居,郡伯龚公见过 64

奉陪鸿洲公舟中夜宴 65

邑侯一石周公为见鹤家兄构鹤林亭成,携觞落之,和西华家兄韵二首 65

送龚鸿洲郡伯擢湖广宪副 66

浦东杂咏十六首为九岳王丈赋 66

病居仙岩寺,邑侯羽泉刘公携觞过访,时公将有内召,余亦计偕北上,酌酒言别 66

送项华林北上四首 69

宿瀛海驿见月有怀同行诸君 70

京师呈黄南华兄 70

江上送张瓯江表叔入判京兆 71

再过竹院访陈海樵,闻避迹山中,次韵招之 71

夏日同沈青门诸君竹林宴集次韵三首 72

山寺晚眺 72

送周若水往金陵访邢古愚 72

挹芳亭新成喜而赋之 73

读季父仁山翁《褒忠录》 73

赠沈青门山人短榻 73

陈东江内兄出镇海上,过访寺中,时余方构南洲草堂 73

仙岩禅房新成,四月八日适会安期,书示禅众 74

冬日过仙岩,喜碓房初屏,崖径一新,有感于溪山之遇,漫赋 74

月夜同青门、海坛诸兄游仙岩 75

玉河桥白燕和社中诸公 76

登毗陵阁送西华伯兄南归 76

直庐红白芍药奉和袁元翁师相 77

入西山 77

碧云寺 77

西湖景 78

香山寺 78

功德寺 78

端阳日与海坛、中川、秀溪诸君少集 78

金山寺 78

送舒中阳令东莞 79

送祁莲湖归楚,时伯兄分守荆西 79

姜对阳归自西山,以诗索和,率尔奉答 79

送胡卫幕之辽海 80

东平道中呈竹岩叔父 80

九日对阳席上分韵得觞字 80

送严中川姊丈之南康 80

兖州道中遇雪 81

登君山望靖江 81

郊外访朱近斋 82

毗陵道院 82

孤山阅兵 82

寄寿朱南洲丈 83

靖江官舍对菊有怀 83

邑中别景旸侄 83

衙斋对菊,寄故山诸社友 84

早春雪霁,过居商谷苍雪馆 84

江上阅兵赠蒋尼山总戎四首 84

霪雨乍霁喜而有作 85

雨过同孙、徐二君登眺拂水岩 86

九日登虞山剑阁 86

雪霁后同汪存吾丈登达观亭,历虞山诸寺,时存吾擢东昌司理觞别 86

中秋夜六合官舍寄怀陈雨亭、孙百川、王笠洲三公 87

过虎丘访松墟上人,闻闭关写经,岁余不出,赋赠 87

郊寺雪后三湘年兄以诗索和并以招之 88

过省中有作 89

马松里年兄饯别西湖,席上奉和 89

出郭赴西山 89

过碧云寺 89

登八达岭和伯兄韵 90

赠丁少鹤之延平 90

送吴后庵马上口占 90

送范屏麓太史册封鲁府便道省觐 91

送王荆石年兄册封鲁府 91

临安逢王十岳以诗索和,率尔奉赠 91

夜宿署中不寐,叠前韵 92

秋日郊外宴集,和沈少芸作 92

春日捧诏南行,朱在明、康裕卿饯余郊外,各投赠章,次答二首 93

春日捧诏南行,和在明韵 93

清明日过碧云寺 94

寒食舟中值风雪 94

送徐龙湾廉访入楚,兼讯王三湘二首 94

送孙华山年兄 95

初秋有怀 96

赠徐龙湾按察湖南 96

戚中岳席上赠华玄谷二首 96

送朱见海年兄赴山东藩幕 97

送康半川按察江右二首 98

重过崇效寺 98

访菊 98

同王抑所、许双塘、管建初、康裕卿集梁浮山斋中,分金字 98

席上别戚中岳年兄 99

送童山人子鸣归隐龙丘二首 99

送王会泉年兄督军两广 99

送杨本庵年兄督学洛中二首 100

周与鹿九日见怀,次韵奉答 101

送舒中阳年兄请告归粤 101

黎瑶石、梁浮山、王抑所、许双塘、康裕卿集斋中赏菊,得人字 101

七夕同舍弟夜坐怀乡园诸兄 101

冬暮送沈少湖年兄 102

同康山人过积善寺 102

过摩诃庵怀朱元意 102

留别同门诸兄次王剡川年兄韵 103

道院夜坐次前韵 103

留别吕日洲年兄 103

次韵别高受所年兄 103

广川逢许敬庵年兄,时敬庵方有南粤廉访之命,联舟至清源赋别二首 104

清源舟中别朱元意 104

送张庐山移镇关中二首 105

送胡二溪丈之毗陵 105

余与海峰相约并舟南下,海峰先发二日,遗邮书报我曰:君第趣行,余悠悠荡荡以待也。乃竟追望不及,怅然兴怀,为赋悠悠词,复赋荡荡曲 106

郡斋挹芬亭独坐有怀 107

途中有怀故山别业,寄赵麟阳年兄 107

再过魏氏园亭,偶感旧游,怅然有作 107

立德弟东归,维舟清源过访 108

杏坛 108

过晁春陵别业 108

赠魏懋权文学 108

春日过览芳台访张惺宇年兄三首 109

寄答童子鸣,次来韵 109

赠张庐山开府江南二首 110

忆别朱在明,次来韵 110

过穆少春丈园亭 111

著书楼为穆少春赋 111

余行役恒阳,阻雪藁城,康裕卿自京师过访,得慰岑寂,因与谈旧游,述故乡溪山之胜,订盟东归 112

过石东泉别业兼订秋来看菊之约 112

初冬登大伾山 112

别康裕卿 113

雪后重登大悲阁,阁为宋艺祖所创 113

雨后命园丁莳菊栽松,时余将别晚香堂,戏题口号二首 113

寄答舒继峰二首 114

陪舒继峰游王凤洲园亭,时闻凤洲将至 114

舒继峰督运赴淮,余持幽兰赠之,侑以二诗 115

过靖江有怀 115

游茅山,喜斗垣、继峰二丈先至 115

山行偶作 115

春暮野外看牡丹赠老圃 116

同徐总戎野外看花 116

魏懋权以诗远寄,次韵答之,兼柬伯子懋忠 116

冬暮过惠山,华玄皋移舟相送,并订宝界之约,倚韵答之 117

官舍菊苗多为雀所啄,闻魏园有奇种,戏诗索之 117

寄怀吕日洲年兄 117

送周佐海东归 118

潘充庵席上观菊,余携其黄鹤翎、粉西施以归,戏答二首 118

余与程东泉壮岁交游,今忽忽皆垂暮矣,东泉今冬六旬,访余吴中,赋赠 119

宁山林君筑永宁山房,东泉数谈其胜,索诗赠之,为赋二首 119

寿方伯陈雨泉先生七十 120

寿封君感慈蒋翁七十 120

寄寿王约翁老师排律五十韵 121

奉送王约翁老师归闽 122

蹇理庵年兄远过海上,篝灯夜话,出示近作,叙旧悼亡,为之感怆,赋赠 123

七夕再过虎丘访王九岳,喜童子鸣、朱在明适至 123

王九岳丈访道茅山,归寓虎丘,余从海上过访 123

雨后泊舟惠山,胡原荆、王承父、童子鸣来访,相携过泉上,煮虎丘茶,话永嘉山水之胜,赋此订约 124

王封君寿届稀年,荣膺封典,敬赋长句为赠 124

平望再别舒继峰 125

自句容过宿茅山有作 125

送舒继峰擢山西总宪 125

登金山绝顶同康裕卿赋 126

再过金山,与康山人谈海上之战,和韵作 126

登焦山阅水兵,和康山人韵 126

登北固,用金山韵 127

寄严中川丈 127

金山寺二首 128

甘露寺访康山人 128

康山人自京口买舟往哭华玄谷,持挽章示余,怆然有作 129

和王凤洲韵 129

惠山塔新成,和仲山先生韵 129

和唐宋惠山诗三首 130

秋日过雁山四首 131

卷六诗(以下林居) 131

暮春过休凉庵 131

夏日奉陪观察陈虹洲公游南雁荡 132

入山迟,虹翁不至 133

青旭楼次西华伯兄韵 133

爽然台次伯兄韵 133

阳湖二十咏 134

秋日周恒斋广文过阳湖,以诗见示,用韵奉答 137

冬夜朱文学携觞赏菊,和伯兄作 137

送张仲理表弟谒选北上 138

洪从周附张崌崃公舟北上访余,同麓年丈口占四绝以赠,同麓数与余有台雁之约 138

中丞张崌崃公过访阳湖,率尔占谢 139

游少涧虑刑见枉小园,投诗索和,率尔奉答 140

卫淇竹郡伯携觞见过,次韵答之 140

寄谢喻邦相郡伯过访不遇,奉和来韵 141

挽魏懋权 141

送洪从周往四明哭余同麓年兄 141

温一斋中丞见枉小园赋谢,时温为余劝驾,故末及之 143

同蔡念所宪使登大观亭饮别二首 144

江上别曹子念三首 144

甫柏台歌,赋赠李翼轩太史 145

重筑爽然台作 145

华阳精舍落成赋纪 146

卷七诗(以下八旬后作) 147

奉和刘际明郡伯秋夜泛湖二首 147

人日登镇宁楼,因忆去秋落成时以病不能与宴会,兼呈际明郡伯二首 148

江楼酌别,赠刘际明郡伯四首 148

江楼初成,适值中秋,刘使君会客高宴,余以病不能赴,枕上口占简之 148

寄赠刘郡伯 149

新秋病起作 150

寄吴少坡先生 150

舒大司寇长君畏庭不远千里过访,余感其笃世谊,赋赠 150

社友王文学携尊赏菊,席上赋赠 151

送韩若耶文学归会稽 151

挹华轩赏菊,席上呈社中诸兄 151

侯四谷社兄过饮玉介园,和答二首 152

和侯四谷社兄来韵 152

登楼望东山 153

登玉华凝翠亭 153

送李世美文学归天雄四首 153

吴翁晋,余内子女兄子也,千里来访,与余儿交甚欢,翁晋以词赋擅名,今覩其制义精诣,喜而赋赠,致期属之意云 154

宁寿堂夹竹桃盛开,赋之 155

雨后集池上赏并头莲 155

别吴翁晋四首 156

寄怀汤见弦大参 156

吴翁晋别余归吴兴,感念畴昔,为赋长句以赠 157

赋赠郡伯任公 158

又赋得南明高赠郡伯任公 158

园居感怀,与景旸侄同赋,时景旸侄正届八旬初度,二首 159

王永叔给谏过园中有赠,次韵答之 159

秋日过阳湖感旧,因备述始末,遂成长篇 160

何无咎筑居朱浦,将移家力田,持一扇索书,戏赠 161

景旸侄八十寿旦,次儿辈韵 161

李直指行部,以林下一人扁见赠,赋谢 161

送戴子鲁之宛陵二首 162

己亥冬日曾孙汤饼之会,喜而有作 162

魏中丞晋中以诗扇远寄,依韵答之 162

季宣侄筑又玄斋于宣州郡舍之东,以记文示我,寄答 163

初冬园居漫兴八首 163

寄大司马李霖寰四首 165

和韩若耶来韵 165

庚子元旦试笔勉诸孙 165

寄寿魏封君四首,用懋忠中丞来韵 166

寿魏封君九十歌有序 167

送邑侯张匡源归庐陵歌 168

赠辛顺庵年兄令长治序 170

卷八序 170

赠舒中阳年兄令东莞序 171

赠王三湘年兄司理苏州序 173

赠傅泽野年兄守寿州序 174

《靖江新志》序 175

《订正通鉴节要》序 176

送孙怀堂省丈擢守黄州序 177

送吴环洲省丈擢楚藩少参序 179

送胡二溪贰守毗陵序 180

《家礼要节》序 181

赠朱云岳擢南计部序 182

《大名府岁考录》序 183

《论学正宗》序 184

杨少师《职方郎官疏草》序 185

《策学正宗》序 185

《东游赠言》序 187

《江心志》序 188

寿王爱荆封君六秩序 189

《东嘉遗爱编》序 190

《编苕集》序 191

别舒继峰寅丈双像图序 192

《朱海峰年兄遗稿》序 194

卷九序 194

寿王仲山先生八帙序 195

《毅所黄公诗集》序 197

寿华太恭人八十序 199

送杨完愚年丈擢粤右总宪序 200

寿诰封太夫人陈母戴氏百岁序 201

郡侯淇竹卫公两考奏绩序 203

郡侯见弦汤公擢浙西宪使序 205

《乐清县乡约》序 206

宪使鳌阳蔡公荣满奏最序 208

《两朝八命录》序 209

槐堂献岁序,贺郡伯际明刘公元旦初度 211

郡伯际明刘公四旬序 212

《萱堂百寿图》序,为朱母太孺人七十寿 214

郡丞念庭罗公擢守思恩序 215

邑侯负苍林公荣满报最序 217

寿虚楼陈季公七十序 219

寿诰封太宜人张母吴氏八旬序 220

卷十记 223

集虚斋记 223

叙建文学书院始末记 224

思补堂记 226

挹芬亭记 228

修泉亭记 229

太仓兵备道题名记 230

重修蒲州海塘记 232

重修汉东瓯王庙记 234

重修白鹿书院记 235

校士馆记 237

重建陈止斋先生祠堂记 238

茹芝馆记 240

重修表忠祠记 241

卷十一传 243

朱荡南先生传 243

康山人传 245

沈梅冈公传 246

卷十二尺牍 250

与朱海峰年兄 250

与潘充庵年兄 251

与严洞庭先生 251

与朱近斋先生 252

与吴少松学博 252

再与朱海峰年兄 253

与许敬庵年兄 253

上温涵野先生启 254

与侯二谷方伯 255

与王九岳州守 255

与王继山先生 256

与耿楚侗先生 256

与程景山年兄 257

与华鸿山先生 258

与林怀玉年兄 258

与王三湘年兄 259

与吕沃洲先生 259

与查碧山宪使 260

再与王三湘年兄 260

与王九难宗兄 261

与戚南塘大将军 261

与傅泽野年兄 262

再与王三湘年兄 263

与项少溪年兄 264

再与傅泽野年兄 264

与徐凤竹先生 265

再与王三湘年兄 265

与张东沙先生 266

启西亭殿下 267

卷十三尺牍 267

与谭二华尚书 267

与李霖寰邑侯 268

与何心泉太常 269

与魏云门司理 269

答王駧伯文学 270

与胡庐山先生 270

与周卫阳年兄 271

与申瑶泉年兄 272

与桂巽川郡伯 273

与王承父 273

再与桂巽川郡伯 274

与魏懋权文学 274

与魏懋诚司理 275

答王凤洲中丞 276

上阁下相公启 277

与谭二华尚书 278

与王荆石年兄 278

再与桂巽川郡伯 279

与魏懋权解元 279

与董见心秋元 280

与徐检庵太史 281

再与魏懋权解元 282

与孙华山年兄 282

与宋华阳大理 284

与李义河侍郎 284

与王鉴川尚书 285

与刘凤西夏曹 286

与蹇理庵年兄 286

奉温涵野先生 287

与王和石仪制 287

奉洪觉山先生 288

与吕日洲年兄 288

与项少溪年兄 289

与徐凤竹中丞 290

与王麟洲少参 290

与胡雅斋中丞 291

卷十四尺牍 292

与舒继峰尚书 292

与滕少崧中丞 293

与傅仁泉中丞 294

与卫淇竹郡伯 295

与杨本庵年兄三通 296

与焦漪园太史 298

与沈观颐中丞 299

与屠赤水礼部 300

与郝楚望给谏 301

与魏见泉中丞二通 301

与李霖寰中丞二通 303

与傅泽野年兄二通 304

与刘养默郡丞 305

与陆自斋运长 306

与许敬庵年兄 307

与李翼轩太史 308

与李次溪年兄 308

与潘雪松尚宝 309

与董见心邑侯 309

与蔡鳌阳宪使 310

与冯文所大参 311

与陆龙溪 311

卷十五祭文 313

祭给谏东华 313

祭项为斋 314

祭朱巽山亲家 315

祭诸南明少宰 316

祭孙华山中丞 317

祭徐改亭参政 318

祭杨九华宪副 319

祭周与鹿给谏 320

祭戚中岳符卿 321

祭华鸿山学士 322

祭少师杨虞翁 323

祭王和石仪制 325

祭常熟丞胡崇善 325

祭华玄谷主政 326

祭陈雨泉方伯 327

祭王仲山佥宪 328

祭宋阳山大理 329

祭陈景言经元 330

祭王约斋座师 331

祭谭二华尚书 332

祭舒继峰司寇 334

祭杨本庵尚书 335

祭伯兄西华翁 336

祭从弟立德 337

祭朱在明光禄 338

祭诰封夫人戴氏 339

祭张南溟表兄 340

卷十六行状墓志铭诔辞 342

质斋王公行状 342

玉峰李君墓志铭 345

大理寺寺副赵公墓志铭 347

诰封一品夫人张太母潘氏圹志 349

宫保大司寇谥庄僖继峰舒公诔辞有序 352

刻《梧亭朱公墓志》识后 354

明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约斋王公墓志铭 355

康处士墓志铭* 357

卷十七杂著 360

《王氏世录》纪语 360

王嫠传 360

叙述南乐魏氏世谊始末 362

常熟谭晓祠议 364

书《阳湖三记》后 366

《赤城集》跋 366

玉介园记略 367

《地理绪训》摘要 370

温州郡龙融结大概 371

龙母纪事 372

永昌堡城门上梁文 373

玉辉堂上梁文 375

惇叙堂上梁文 376

镇宁楼上梁文(代作) 378

晋内史郭景纯先生祭文 380

卷十八杂著 381

筑永昌堡始末 381

沿海事宜 384

水利事宜 385

永昌堡地图说 386

温州卫所及海防官制说 387

元城书院延师移文 388

详刻大名府赋役总册 389

税粮 389

马政 390

均徭 390

里甲 391

议豁大名府一州十县马地余银 391

详刻《大名府保甲乡约》 393

乡约告示 394

社仓事宜 395

详拟江南海防事宜二十一条 395

书存稿后 404

[附]录《玉介园存稿》书后 王光美、光蕴、光荐、光普 405

《玉介园存稿》序 王世贞 406

附录一 406

《玉介园存稿》序 魏允贞 408

《玉介园存稿》序 李化龙 408

《玉介园存稿附录》序 洪启睿 410

附录二 410

《玉介园集录》叙 林继衡 411

纶音 413

敕命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王叔杲并妻安人吴氏、陈氏 413

《玉介园存稿附录》卷之一 413

诰命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王叔杲并妻宜人吴氏、陈氏 414

永嘉场新建永昌堡城碑 侯一元 415

文 415

送旸谷王公调繁常熟序 华察 417

送旸谷王公调常熟序 唐一麐 419

送旸谷王年兄改繁常熟序 朱润身 420

送旸谷王公荣膺内召序 徐栻 422

送邑侯旸翁王宗师应召序 杨学诗 424

常熟令永嘉王公去思碑记 瞿景淳 425

王阳德馆中看菊 朱润身 426

赠郡公王旸谷先生重建长垣县儒学记 郜永春 427

赠郡伯旸翁王老公祖修学创集尊经阁序 李从宜 429

《玉介园存稿附录》卷之二 431

晚香堂记 沈懋孝 431

晚香堂赋有序 张元汴 432

赠旸谷王公入觐序 吉大同 434

赠宪使旸谷王公备兵三吴序 穆文熙 435

赠旸谷王公序 石星 437

赠太守旸谷王公荣擢副宪序 郜永春 439

送大宗师旸翁王夫子公祖老先生荣迁湖臬序 刘光远郭光炳等 441

缺题 魏允中 442

贺旸谷翁太公祖荣陟湖广参政仍留镇东吴序 王鼎爵 443

贺大观察旸谷王公由宪副晋陟藩参仍治兵三吴序 凌云翼 444

贺旸谷王公荣进藩参留镇东吴序 季德甫 445

送大参永嘉旸谷王公改任叙 王世贞 447

旸谷王公祖生祠记 王世贞 449

双像图寄思说赠别王旸谷寅丈 舒化 451

《玉介园存稿附录》卷之三 451

赠文 451

玉介园记 焦竑 452

阳湖别墅前记 王世贞 455

阳湖别墅记 茅坤 456

阳湖别墅后记 王世贞 457

寿大参旸谷王翁七十序 王世贞 459

寿参伯王阳德先生七十序 喻均 461

寿大参知旸谷师翁王公七十寿叙 曹昌先 463

重修温州府儒学记 李维桢 464

附:周子恭跋 466

重修江心孤屿东塔记 王典尧 467

阳湖别墅记 冯时可 468

《宁寿录》序 刘芳誉 470

镇宁楼碑记 刘芳誉 471

修建尊经阁文昌祠碑记 陈公相 472

瑞安县学旸谷王先生祠碑记 洪启睿 473

《玉介园存稿附录》卷之四 475

赠言 475

海虞新建文学书院落成,颂德六十韵,上邑侯旸谷王公 居节 475

送旸谷王公应召北上 俞允文、陈鎏等 476

调鼎图为旸谷老年丈先生赋 余有丁 479

出都,王阳德年兄贻以诗扇,后由舟之大名,复追余德安,得并舟三日,次韵识别 朱润身 479

答王后桥寄和仲兄旸谷言别 朱润身 480

旸谷老宗师擢宪吴中,便还温州省觐 魏允中 480

余在黄寺将归之前一日,观察王公邀饮北上,晚复移尊水亭,遂作饯别,各赋一章 魏允中 480

寄旸翁老师 魏允中 481

闻岛寇警有感,因呈兵宪王使君 王世贞 481

寄旸翁老师吴中 魏允中 481

赠宪使旸谷王公 范惟一、严讷 481

海不扬波卷,上宪使旸谷王公 陈瓒等 482

海上铙歌上宪使王公 皇甫汸、赵用贤等 484

宪使王公衙斋宴菊诗引 皇甫汸、梁辰鱼等 485

牡丹图歌为大参旸谷王公题 俞允文 488

宪使旸谷公舟上,及童子鸣、胡原荆饮松毛酒,携虎丘茶,试惠山泉,却遗长句为天台雁荡之约,漫酬此诗 王叔承 488

书旸谷王公《挹芬亭记》后 莫是龙 489

别参知旸谷王公 王世懋 489

忧中闻参知旸谷王公闻母疾自免归 魏允中 490

感怀寄王大参阳德 王世贞 490

怀王大参阳德有寄(四首) 王世贞 490

寄王大参阳德,时公初归永嘉以黄柑见贻 王世贞 490

西湖桃花下,因曹子念寄寿永嘉王使君阳德 王叔承 491

奉寄旸谷老师 魏允中 491

寄题王阳德先生园墅二首 屠隆 492

寄旸翁老师山中 魏允中 492

题画寿 王世贞、舒化 493

赠参知阳德王公 冯时可 493

题画海棠双白头,为大参旸谷王先生七十寿 王世贞 493

旸翁上寿歌 侯一麟 494

旸翁八十三岁歌 侯一麟 494

奉贺旸翁喜诞曾孙歌 侯一麟 495

十二月廿一日迎春,旸翁招赏梅花胜会也,不可以无纪,因歌曰 侯一麟 495

元夕,玉苍光禄张灯设宴,招余凤厓陪尊公一席,余席皆英俊也。灯火饮宴,极盛无两,因率尔奉纪 侯一麟 496

林下一人为旸翁赋 侯一麟 496

寿阳翁俚语二首 韩秉忠 496

奉答参知王翁见赠之作,次原韵 吴稼登 497

寄上旸翁老师 魏允贞 497

赋呈参知王翁 吴稼登 497

和旸翁姨父咏宁寿堂夹竹桃之作,用原韵 吴稼登 497

镇宁楼成自旸谷先生,诸生邀赏中秋,先生以失摄未与,有诗见投,次韵答之 刘芳誉 498

饮旸谷年伯芳园志谢 王士昌 498

奉和王旸谷老人日登楼韵,兼约元宵 刘芳誉 498

旸谷老先生病起志喜,兼读高咏,不揣鄙俚,敬依韵奉和 韩秉忠 499

旸谷姨父枉送茵溪兼贻四绝句,如数奉答 吴稼登 499

《玉介园存稿附录赠言》书后 王光美 499

先参政公行状 王光美 501

附录三 501

参岳王公传 焦竑 509

明大中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旸谷王公墓志铭 李维桢 511

明大中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旸谷王公神道碑铭 冯时可 515

福建参政旸谷王公墓表 王徲登 519

乡贤呈勘稿 叶世芳、陈忠诚等 522

祀乡贤文 林继衡等 525

《玉介园存稿》跋 王理孚 526

后记 胡珠生 528

卷一诗 1535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

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

嘉靖十六、十七年丁酉、戊戌(1537- 1538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

卷二诗 1541

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

嘉靖二十二、二十三年癸卯、甲辰(1543- 1544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

卷三诗 1547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

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

卷四诗 1562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

嘉靖四十二年、四十三年癸亥、甲子(1563- 1564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1566

隆庆元年丁卯 1567

隆庆二年戊辰 1568

隆庆三年己巳 1569

隆庆四年庚午 1570

卷五诗 1571

隆庆五年辛未 1571

隆庆六年壬申 1572

万历元年癸酉 1573

万历二年甲戌 1574

万历三年乙亥 1575

万历四年丙子 1576

万历五年丁丑 15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