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胜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885340
  • 页数:2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研究的既有理论成果为逻辑起点,以企业破产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相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石来展开对企业破产制度的考察和讨论。本书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博弈论、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以及制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和探究了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理论体系、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检视与改革方向等内容。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缘起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4

1.2.1 文献查新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5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12

1.2.4 简单的小结  1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1.3.1 研究目的  18

1.3.2 研究意义  18

1.4 研究进路与方法  19

1.4.1 研究进路  19

1.4.2 研究方法  20

1.5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1

1.6 基本约定  22

第2章 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诠释:一个分析的基准  24

2.1 从公司治理说起  24

2.2 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解释  25

2.3 相机治理视角下的最优(optimal)破产制度设计  31

2.3.1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31

2.3.2 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34

2.4 小结  37

第3章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博弈研究:相机治理视角  38

3.1 不对称信息与博弈论  38

3.2.1 模型假设  40

3.2 债务企业与股东(政府)的博弈  40

3.2.2 博弈模型  43

3.2.3 模型的解及基本诠释  44

3.2.4 结论  49

3.3 债务企业与债权人的博弈分析  50

3.3.1 博弈之一:审计还是不审计  51

3.3.2 博弈之二:和解整顿还是破产清算  62

3.4 债务企业、股东(政府)、债权人的三方博弈 67

3.4.1 模型假设  68

3.4.2 博弈模型  69

3.4.3 模型求解  69

3.4.4 结论  71

3.5 债务企业、职工及抵押债权人之间的博弈  73

3.6 小结  75

第4章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  82

4.1 相机治理模式刍议  82

4.1.1 从公司治理到相机治理  82

4.1.2 相机治理主体的选择  87

4.1.3 相机治理中的信号传递机制  88

4.1.4 相机治理的程序  92

4.1.5 企业相机治理模式  93

4.2 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4

4.2.1 控股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5

4.2.2 中小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7

4.3 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模式  99

4.4 职工的相机治理模式  106

4.5 其他相机治理主体的相机治理模式  110

4.6 基于相机治理模式的破产程序改进设计  112

第5章 破产、博弈与相机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例  118

5.1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分析:一个回归模型  118

5.1.1 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国有企业破产模式假说  118

5.1.2 回归模型设计  120

5.1.3 样本选取  121

5.1.4 回归结果  122

5.1.5 模型检验  123

5.1.6 结论  124

5.2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失效分析 125

5.2.1 债权人的无权地位及其相机治理机制失灵 126

5.2.2 相机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导致了国有企业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  127

5.2.3 行政干预制度,相机治理机制无法实施 130

5.3 实践证据: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分析 131

5.3.1 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描述 131

5.3.2 两个具体国有企业破产案例的实证分析  134

5.3.3 结论  157

第6章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制度检视与效率重考  159

6.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及实践考察  159

6.1.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与检视  159

6.1.2 在既有的破产制度框架下我国企业的破产实践考察  162

6.2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71

6.2.1 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71

6.2.2 非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84

6.3.1 政策性破产侵害债权人权益探析——来自国有企业的证据及解释  186

6.3 案例研究:政策性破产与市场化破产的比较分析  186

6.3.2 “郑百文破产重组案”剖析——一个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破产的典型代表  188

第7章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重构:改革建议  196

7.1 解决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问题  196

7.1.1 建立债权人对破产企业的接管制度,确保其相机治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196

7.1.2 扼制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确保内部治理向相机治理的理性回归  198

7.1.3 减少行政干预,统一破产制度,充分发挥相机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199

7.1.4 培育相机治理机制有效实施的土壤  200

7.2 企业破产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政策性破产向市场化破产演进  203

7.2.1 政策性破产制度的特征及其固有缺陷  203

7.2.2 构筑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  204

7.3.1 重建破产预警制度  206

7.3 破产法律制度的重塑  206

7.3.2 重新定义破产边界  210

7.3.3 重构破产清算制度  212

7.3.4 重构和解重整制度  214

7.4 配套制度的改革  216

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16

7.4.2 金融体制的改革  220

7.4.3 资本市场的改革  223

7.4.4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27

7.5 制定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过渡期改进措施  230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