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语法的概念基础
语法的概念基础

语法的概念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毓智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4600599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系统地探讨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语言能力合成说”的思想。
《语法的概念基础》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1

1.1 引言 1

1.2 关于儿童习得语法的各种假说 2

1.3 了解词语的所指是掌握其语法功能的前提 4

1.3.1 词语所指对象特征的丰富性 4

1.3.2 单词语阶段及其理论蕴含 5

1.3.3 语义和语法的浑然一体阶段 6

1.4.1 儿童词汇量的扩大和语法特征出现之时间契合 7

1.4 语法特征的出现 7

1.3.4 儿童的语义习得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 7

1.4.2 儿童的双词语阶段及其理论蕴含 8

1.5 语法构造复杂化的方向和顺序 10

1.5.1 儿童语言语法复杂化的方向 10

1.5.2 语义特征决定语法标记的习得顺序 11

1.5.3 从概念义到语法意义的连续统 12

1.6 结语 13

第二章 语法结构的合成性 14

2.1 引言 14

2.2.1 乔姆斯基的“语法生成说” 15

2.2 两种关于语法形成机制的假说 15

2.2.2 Langacker的“语法合成说” 17

2.3 来自儿童语言习得的启示 18

2.3.1 儿童单词语阶段的语言学启示 18

2.3.2 儿童双词语阶段的语言学启示 19

2.3.3 儿童语法复杂化的方向及其启示 21

2.4 从语法的历时属性看 22

2.4.1 语法规律的历史层次 22

2.4.2 语法系统的非均质性(heterogeneity) 24

2.4.3 语法标记的来源对语法格式的影响 26

2.5.1 不同语言的概念结构对语法的影响 29

2.5 从语法的共时属性看 29

2.5.2 语法结构形成的词汇限制 30

2.6 结语 32

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 34

3.1 引言 34

3.2 认知语言学的“功” 37

3.2.1 确立语义和句法之间的“一对一”影射关系 37

3.2.2 认知过程对句式选择的影响 39

3.2.3 语义的抽象图式(schema)与词类意义的概括 40

3.2.4 洞察跨词类之间的共性 41

3.2.5 语法范畴认知过程的图解方法 42

3.2.6 对语言的共性和历史的成功解释 44

3.2.7 注重概念化对语法的影响 45

3.2.8 提供自然的、符合人们语感的分析 47

3.3 认知语言学的“过” 48

3.3.1 忽略语法的系统性 48

3.3.2 完全否定结构之间的可能“转换”关系 50

3.3.3 忽略语法系统对认知的反作用 51

3.3.4 过于强调语法系统的开放性 52

3.3.5 过于强调语法与语义的相关性 54

3.3.6 在语音研究上无能为力 55

3.3.7 烦琐而随意的“图解式” 56

3.4 结语 57

第四章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缺陷与语言能力合成说 59

4.1 引言 59

4.2 类比——乔氏学说建立和演化的逻辑基础 61

4.2.1 类比的逻辑性质与要求 61

4.2.2 与数理逻辑的类比——经典乔氏学说的逻辑基础 61

4.2.3 与代数的类比——“原则-参数”理论的逻辑基础 64

4.2.4 与自然规律的类比——“最简方案”提出的逻辑基础 66

4.2.5 类比的逻辑特性和要求 67

4.3.1 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内涵 68

4.3 形式主义的科学表象 68

4.3.2 形式化手段的实质和局限性 69

4.3.3 形式学派的有关方法不符合公理化的要求 70

4.3.4 科学解释的多样性与形式学派的误区 71

4.3.5 所谓的top-down的研究路线及其缺陷 73

4.4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及其问题 74

4.4.1 普遍语法的核心内容 74

4.4.2 提出普遍语法的根据 75

4.4.3 普遍语法理论所直接面临的逻辑问题 76

4.4.4 认知心理学界对乔氏理论的评价 78

4.5.1 单词语阶段及其理论蕴含 80

4.5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与理论意义 80

4.5.2 双词语阶段及其理论蕴含 82

4.5.3 语法的复杂化及其理论蕴含 83

4.5.4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的启示 84

4.6 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观 85

4.6.1 乔氏的语言能力和普遍语法的假设 85

4.6.2 人类语言能力的合成说 86

4.6.3 语言的二元观和三元观 93

4.7 结语 93

5.1 引言 95

第五章 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95

5.2 英汉双宾结构的功能差别 96

5.2.1 从物体移动的方向看双宾结构的语法意义 96

5.2.2 汉英双宾结构的意义差别 99

5.2.3 汉语双宾结构的动词特点 102

5.3 汉英对物体传递动作的概念化差异 104

5.3.1 汉英对传递物体的动作行为的概念化区别 104

5.3.2 古代汉语对物体传递动作的概念化方式 106

5.4.1 结构义和概念义形成的共同认知基础 110

5.4 概念化对结构义形成的影响 110

5.4.2 汉语双宾结构的简单历史 112

5.5 结语 113

第六章 英汉并列结构的语法共性与个性 115

6.1 引言 115

6.2 并列结构的两种基本逻辑关系 116

6.3 英汉表达合取关系的连词的异同 117

6.3.1 英语合取连词的功能 117

6.3.2 汉语合取连词的功能 120

6.3.3 古汉语合取连词系统 124

6.4.1 英语析取连词的功能 125

6.4 英汉表达析取关系的连词的异同 125

6.4.2 汉语析取连词的功能 127

6.5 合取和析取连词功能混同的逻辑基础 129

6.5.1 英汉合取和析取连词的混用现象 129

6.5.2 合取和析取连词混用的逻辑基础 132

6.6 结语 133

第七章 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 135

7.1 引言 135

7.2 动词的矢量语义特征 136

7.2.1 矢量的定义 136

7.2.2 矢量在自然语言中的表现 137

7.3 英汉动词的矢量方向的差别 139

7.3.1 矢量方向与动词范畴的设立 139

7.3.2 汉语动词的矢量方向特点及其句法补救手段 142

7.4 英汉被动格式差别的概念基础 143

7.4.1 英汉被动格式的本质差别 143

7.4.2 被动格式的动词矢量方向的改变 144

7.4.3 汉英动词的矢量特点对被动标记语法化的影响 147

7.4.4 英汉被动格式的动词形态差别的概念基础 148

7.5 英汉动词矢量方向差异的其他句法后果 150

7.5.1 对主语和宾语省略的限制 150

7.5.2 汉语特有的语法结构 151

7.6 结论 153

第八章 英汉主宾语性质的差别及其对话题化的影响 154

8.1 引言 154

8.2 主语、宾语和话题的概念 155

8.2.1 主语和话题的区别 155

8.2.2 话题化的手段 157

8.2.3 英汉话题化的使用差别 159

8.3 英汉主宾语的语法性质的差别 160

8.3.1 英汉主语的语法性质的差别 160

8.3.2 英汉宾语语法性质的差别 162

8.3.3 现代英语主宾语使用特点的历史成因 163

8.4 英汉主宾语性质差异的概念化原因 164

8.4.1 英汉两种语言的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差别 164

8.4.2 话题和主语之间不存在历史关系 167

8.5 结语 168

第九章 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 170

9.1 引言 170

9.2 汉语形容词作为一个独立词类的资格 171

9.2.1 主张把汉语形容词并入动词之说 171

9.2.3 英汉形容词概念化方式的本质差别 172

9.2.2 英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 172

9.3 对英汉形容词语法差异的解释 173

9.3.1 作谓语的差别 173

9.3.2 作定语的差别 174

9.3.3 跟体标记搭配的差别 176

9.3.4 汉语形容词的程度表达与体标记的使用 177

9.3.5 形容词祈使句形式的差别 178

9.3.6 带宾语上的差别 179

9.4 汉英形容词的语法地位和语义引申的差异 180

9.4.1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词类关系上的差别 180

9.5 结语 183

9.4.2 形容词与动词的引申关系差别 183

第十章 英汉形容词有无标记用法的异同 185

10.1 引言 185

10.2 英汉形容词有无标记用法的对应规律 186

10.2.1 形容词有无标记用法的定义 186

10.2.2 形容词有无标记的表现形式 187

10.2.3 形容词有无标记的使用条件 189

10.3 概念范围不同对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 190

10.3.1 英汉表示质量的形容词的用法差别 190

10.3.2 英汉表示距离的形容词的用法差别 192

10.3.3 英汉表示年龄的形容词的用法差别 194

10.4 基本义不同对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 195

10.5 结语 198

第十一章 疑问和感叹之认知关系 200

11.1 引言 200

11.2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01

11.2.1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01

11.2.2 古汉语“何”的感叹用法 205

11.2.3 其他语言的证据 206

11.2.4 感叹句和疑问句之间的形式差别 206

11.3.1 “多”与how和what之关系 207

11.3 来自疑问代词的感叹标记 207

11.3.2 在修饰副词上how与“多”之别 209

11.3.3 “什么”与what使用上的差别 210

11.3.4 汉语的感叹标记“多”和“多少”的分工 211

11.4 来自是非问句的感叹表达 212

11.4.1 疑问形式的多样性与感叹句的多样化 212

11.4.2 英语的来自是非问形式的感叹句 213

11.4.3 疑问语气词“吗”的感叹用法 214

11.5 结语 216

12.1 引言 217

第十二章 现代汉语的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17

12.2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18

12.2.1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18

12.2.2 古汉语“何”的程度用法 221

12.2.3 英语疑问代词的感叹用法 222

12.2.4 其他语言的疑问代词的感叹用法 223

12.3 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24

12.3.1 连续量的感叹标记“多” 224

12.3.2 离散量的感叹标记“多少” 226

12.3.3 “什么”用作感叹标记 227

12.3.4 “哪里”的感叹用法 229

12.3.5 疑问语气词“吗”的感叹用法 230

12.3.6 用疑问语调表示的感叹 232

12.4 疑问短语或者句型的感叹用法 233

12.4.1 “干吗”的感叹用法 233

12.4.2 “什么”所构成的短语的感叹用法 235

12.4.3 正反问句 235

12.5 感叹——句子层面的语法范畴 236

12.6 结语 239

第十三章 汉语的构词法与句法之关系 241

13.1 引言 241

13.2 其他语言的复合词的构造 242

13.3 汉语的构词法对句法的制约 244

13.3.1 汉语复合词的整体情况 244

13.3.2 名词复合词的内部构造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 247

13.3.3 动词复合词的内部构造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 248

13.3.4 形容词复合词的内部构造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 252

13.3.5 其他词类的复合词 253

13.4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254

13.5 结语 255

14.1 引言 257

第十四章 表现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的不对称性 257

14.2 小称的定义和语言共性 258

14.2.1 “小称”的定义和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分布 258

14.2.2 小称的表现形式 259

14.2.3 小称的来源和功能扩展 260

14.3 汉语小称的发展与功能 261

14.3.1 汉语小称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261

14.3.2 “儿尾”的功能 262

14.3.3 “儿尾”的表意规律 266

14.4 小称标记的语音形式 267

14.4.1 小称标记语音形式的语言共性 267

14.4.2 各种小称形式的来源、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270

14.5 形成小称和大称不对称性的认知基础 272

14.6 结语 273

第十五章 汉语动词概念化的特点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275

15.1 引言 275

15.2 现代汉语物体转换动词方向性的中和 276

15.3 汉语历史和方言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一致性 278

15.3.1 古汉语中方向义中和的动词 278

15.3.2 古汉语的声调屈折与动词方向的中性化 280

15.3.3 现代方言中方向义中和的动词 282

15.3.4 语法化中动词方向义的中和 283

15.4 现代汉语中有关动作方向性的语法特点 285

15.5 结语 288

第十六章 判断、焦点、强调与对比之关系 289

16.1 引言 289

16.2 有关的概念和理论问题 290

16.2.1 所谈的4个概念 290

16.2.2 4种语法范畴之间关系的语言共性 291

16.3 判断词“是” 292

16.3.1 离散量和连续量 292

16.3.2 判断词的使用条件 293

16.3.3 判断格式的语义类型 294

16.3.4 用作回指的指示代词的判断句 296

16.3.5 诠释关系的判断句 296

16.4 焦点标记“是” 297

16.4.1 焦点标记“是”的使用条件 297

16.4.2 宾语的焦点化方式 299

16.4.3 汉语的分列式焦点化格式 300

16.4.4 焦点格式与判断格式的区别 301

16.4.5 动宾之间加“的”的焦点格式 303

16.5 强调标记“是” 304

16.5.1 强调标记“是”的使用条件 304

16.5.2 情态动词结构中的强调标记“是” 305

16.5.3 形容词谓语句中的强调标记“是” 307

16.5.4 动词的强调标记“是” 310

16.5.5 述说类动词的强调格式 311

16.6 对比标记“是” 312

16.6.1 “是”的对比格式 312

16.6.2 对比格式对“是”的其他用法的影响 314

16.7 结语 316

第十七章 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概念基础 318

17.1 引言 318

17.2.2 判断词“是”的语义结构 319

17.2 语言共性与判断词的语义结构 319

17.2.1 判断词构成连词的语言共性 319

17.2.3 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句法环境 322

17.3 假设连词中的“是” 323

17.3.1 判断词“是”构成假设连词的概念基础 323

17.3.2 假设连词“要是”的功能 324

17.3.3 假设连词“就是”的功能 326

17.4 转折连词中的“是” 326

17.5 表示状态持续标记中的“是” 328

17.5.1 表示状态持续标记中的“是”的概念基础 328

17.5.2 状态持续连词“还是” 329

17.5.3 状态持续连词“总是” 331

17.6 结语 332

第十八章 助动词的语法地位 333

18.1 引言 333

18.2 目前关于助动词的研究和教学 334

18.2.1 学术界的不同看法 334

18.2.2 教学界的分歧 336

18.3 来自其他民族语言的启示 337

18.3.1 中国境外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337

18.3.2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 340

18.4 助动词短语的功能分析 342

18.5 结语 345

第十九章 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 347

19.1 引言 347

19.2 被动式的事件结构和其他语言的被动标记 348

19.2.1 “诠释”与语法结构的选择 348

19.2.2 被动式的事件结构 349

19.2.3 其他语言被动标记的词汇来源 350

19.2.4 其他语言施事标记的词汇来源 352

19.3.1 古今汉语被动标记纵览 354

19.3 古今汉语被动标记的词汇来源 354

19.3.2 标记施事的“于(於)”、“与”、“为” 356

19.3.3 消除被动式动词论元的“所”和“之” 359

19.3.4 来自“遭遇”词汇的被动标记“见”、“被”、“吃”、“着” 362

19.3.5 来自“使令”动词的被动标记“教”、“叫”、“让” 365

19.3.6 来自“给予”动词的被动标记“把”、“给” 367

19.4 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被动标记 368

19.4.1 汉语方言的被动标记 368

19.4.2 少数民族语言的被动标记 370

19.5 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规律性 371

19.6 结语 373

第二十章 社会平均值对语法的影响 374

20.1 引言 374

20.2 把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的功能 375

20.2.1 “有”的形容词词缀用法 375

20.2.2 有字短语的自身程度义 376

20.2.3 具有程度义的有字短语中的名词限制 377

20.2.4 具有程度义的有字复合词 378

20.3 与程度表达有关的结构 380

20.3.1 “有+X1+有+X2”格式 380

20.3.2 “有+Pro+的+N+V”句式 380

20.3.3 “有的是+N”句式 381

20.3.4 “有+NP+那么+A”格式 382

20.4 历史和跨语言的考察 382

20.4.1 “有”在先秦汉语中的程度用法 382

20.4.2 英汉领有动词的用法比较 383

20.5 “有”的程度表达产生的动因 386

20.5.1 有标记信息和无标记信息 386

20.5.2 “有”的程度表达产生的社会因素 387

20.5.3 来自语言系统的制约 389

20.6 结语 390

参考文献 3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