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校社会心理学
学校社会心理学

学校社会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小平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4345820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
《学校社会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 1

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1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

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5

第二节 学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内容与方法 8

一、学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8

二、学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0

三、学校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13

一、学校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 18

第三节 开展学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8

二、学校社会心理学与健全人格培养 20

三、学校社会心理学与课堂教学 21

第二章 学校的社会化工作 23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23

一、社会化的概念 23

二、社会化的意义 24

三、社会化的类型 26

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29

第二节 学校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意义 33

一、学校社会化的内容 33

二、学校社会化的途径与手段 37

三、学校社会化的意义 41

第三节 学校社会化工作的改进 46

一、形式与内容 47

二、民主与权威 49

三、个性与共性 50

四、传统与现代 51

五、道德教育 51

附录 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从素质差异看教育差异 53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63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63

第三章 社会认知与印象形成 63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 64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68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 70

一、印象形成的方式 70

二、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品质 74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76

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 76

二、近因效应 78

三、晕轮效应 79

四、定势作用 80

五、投射效应 81

一、自我认知对智力发展与学习成就的影响 82

第四节 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学习成就 82

二、青少年自我认知的特点 85

三、消极自我认知的改变 88

第四章 归因与教育 92

第一节 归因及其理论 92

一、归因的概念 92

二、归因理论 94

第二节 归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00

一、归因与成就动机 100

二、归因与自我效能感 102

三、归因与学习成效 103

四、归因与心理健康 104

五、归因与人际关系 106

六、师生行为的交互作用理论 107

第三节 归因偏差 107

一、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108

二、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110

三、其他导致归因偏差的因素 111

第四节 归因训练 112

第五章 态度与学习 115

第一节 态度概述 115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15

二、态度的构成 116

三、态度与价值 117

四、态度与行为 118

第二节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 121

一、学习态度的结构 121

二、学习态度对学习的作用 123

三、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125

第三节 学习态度的改变 127

一、态度改变概述 127

二、学习态度改变的过程 130

三、学习态度改变的劝说模型 132

四、心理免疫与逆反心理 134

五、改变学习态度的其他方法 136

第四节 学习态度的测量 137

一、瑟斯顿量表 137

二、李克特量表 140

三、哥特曼量表 143

第六章 学校人际交往 146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46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与作用 146

二、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148

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49

第二节 师生交往 152

一、师生交往的几种模式 152

二、课内与课外的交往 155

三、非言语交往 156

第三节 人际吸引 159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60

二、学校里的人际吸引研究 163

第四节 交往能力的培养与交往障碍分析 165

一、交往能力的培养 166

二、交往障碍分析 170

附录 测测你的交往能力 172

第七章 学校人际关系 174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174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74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 176

三、人际关系的意义 177

四、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179

第二节 师生关系 180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180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 181

三、师生关系的心理功能 183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86

第三节 学校人际关系的测量 188

一、社会测量法 189

二、参照测量法 192

一、竞争与合作概述 193

第四节 学校里的竞争与合作 193

二、竞争与合作的实验研究 194

三、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196

附录 爱情心理 197

第八章 学校群体心理 203

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规范 203

一、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203

二、群体的心理功能 205

三、群体规范 206

第二节 班集体的凝聚力 210

一、凝聚力的性质 211

二、班级凝聚力的维持 213

三、凝聚力的二重性 214

第三节 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 215

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215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216

三、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活动 217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219

第四节 群体心理效应 220

一、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221

二、从众和服从 224

三、去个性化 229

一、课堂气氛的创设 231

第九章 学校管理心理 231

第一节 课堂管理心理 231

二、课堂纪律的维持 239

第二节 班主任与领导心理 244

一、关于教师领导方式的研究 244

二、班主任的影响力 246

三、向有效的领导努力 249

第三节 学校中的教育气氛 250

一、教育气氛的含义 250

二、教育气氛的作用 252

三、教育气氛的形成 253

一、利他行为的含义 256

第十章 利他行为及其培养 256

第一节 利他行为的概述 256

二、利他行为的分类 257

三、利他行为的模式 258

四、研究利他行为的意义 260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261

一、情境因素 261

二、个人因素 264

三、社会文化因素 267

第三节 利他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269

一、增加人际相互作用 270

二、提供亲社会榜样 271

三、培养责任心和移情能力 272

四、进行利他主义的归因 273

五、行为实践 274

第十一章 侵犯行为及其控制 275

第一节 侵犯行为概述 275

一、侵犯的概念及分析 275

二、侵犯的种类 276

三、对侵犯行为的解释 277

四、研究侵犯的意义 280

一、影响侵犯的社会因素 281

第二节 影响侵犯的因素 281

二、影响侵犯的个人因素 286

第三节 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289

一、惩罚 290

二、宣泄 291

三、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291

四、道德水平的提高与移情能力的培养 292

五、去个性化的避免 293

六、消除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295

附录 青少年犯罪“十五六岁现象”发人深省 296

主要参考书目 2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