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乃林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508024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目录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评审意见 1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课题介绍 3

一、小康后苏南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教育的新要求 4

(一)苏南农村小康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4

(二)苏南农村小康后的教育需求 8

(三)苏南农村教育现状和面临的矛盾 11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举措 14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15

(二)亚洲“四小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举措 16

三、新世纪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取向和主要目标 19

(一)新世纪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取向 19

(二)新世纪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标 23

四、苏南农村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思路探讨 26

(一)坚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 27

(二)适应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改革和创新教育制度 29

(三)拓宽教育改革发展的渠道,整合和优化教育体系 32

(四)改善和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37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 率先迈向学习化社会——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报告 41

(一)小康及小康后的概念界定与阶段划分 42

一、苏南农村的小康进程 42

(二)苏南农村迈向小康的历史进程 44

(三)苏南农村小康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 46

二、苏南农村小康后的教育需求和面临的突出矛盾 52

(一)苏南农村小康后的教育需求 52

(二)苏南农村教育现状和面临的矛盾 60

三、新世纪苏南农村教育的战略指向 64

(一)要把构建学习化社会提上议程 64

(二)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65

(三)苏南农村率先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条件分析 71

(四)苏南农村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主要目标 74

四、苏南农村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思路探讨 78

(一)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 78

(二)改革和创新教育制度 81

(三)改革和整合教育体系 85

(四)改善和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90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 108

一、苏南农村小康后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108

二、苏南农村小康后社会的全面进步 112

三、苏南农村小康后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 116

四、苏南农村小康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119

五、新世纪初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的挑战 121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后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小康后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报告 124

一、韩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125

(一)韩国概况 125

(二)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126

(三)韩国教育发展历程 130

(四)韩国教育的体系和规模 134

(五)韩国教育的特色及面临的问题 136

(一)台湾概况 137

二、台湾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137

(二)台湾经济发展历程 139

(三)台湾教育发展历程 143

(四)台湾教育的体系和规模 146

(五)台湾教育的特色及面临的问题 148

三、香港经济和教育发展 150

(一)香港概况 150

(二)香港的经济发展历程 152

(三)香港教育发展历程 155

(四)香港教育的体系和规模 158

(五)香港教育的特色及面临的问题 160

四、新加坡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163

(一)新加坡概况 163

(二)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 166

(三)新加坡教育发展历程 168

(四)新加坡教育的体系和规模 172

(五)新加坡教育的特色及面临的问题 174

五、亚洲“四小龙”经济和教育发展历程对小康后教育 177

发展的启示 177

(一)坚持将科技教育作为后发型现代化的原动力,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177

(二)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并积极鼓励民间办学,不断提高教育水准 181

(三)坚持义务教育后普职教双轨并行的结构选择,加强培养应用人才 185

(四)坚持教师资格制度并不断提高起点学历要求,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187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189

一、苏南农村教育体制现状分析 189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效 189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193

(三)苏南农村教育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195

二、深化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197

(一)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197

(二)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197

(四)必须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199

(三)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 199

(五)必须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

三、深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

(一)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202

(二)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分级决策、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 204

(三)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增加教育投 206

入的投资体制 206

(四)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 208

(一)总体状况 211

一、苏南农村师资队伍现状 211

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11

(二)存在问题 214

(三)原因分析 215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216

(一)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构成要素 216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218

三、苏南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9

(一)政府重视、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 219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人事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222

(三)发展师范教育,建立现代教师培养机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226

一、苏南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231

(一)苏南农村正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奋进 231

小康后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研究 231

(二)苏南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劳动力文化指数 234

(三)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234

二、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现实条件 234

(一)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条件 235

(二)苏南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现实状况 236

(三)苏南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37

(一)目标选择的国际、国内比较 238

三、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 238

(二)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 248

四、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思路 250

(一)基本思路 250

(二)重要原则 251

五、苏南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对策和主要措施 253

(一)建立与苏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 253

(二)与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相适应,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办学模式的改革 254

(三)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加快城乡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255

(六)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56

(五)加大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 256

(四)与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 256

(七)加强法制建设 257

(八)制定和完善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相关的配套政策 258

(九)加强领导,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协调、决策功能 258

小康后苏南农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60

一、小康后苏南农村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260

(一)兴办农村地方高等教育是小康后苏南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呼唤 260

(二)兴办地方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65

(三)小康后苏南农村兴办地方高等教育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66

(四)苏南农村与城市联合举办高等教育的现状 268

二、苏南农村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269

(一)发展目标 269

(二)实施步骤 271

三、发展农村地方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对策措施 272

(一)发展农村地方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272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273

(三)积极改革教育教学工作 275

(四)加强农村地方高等教育网络的管理 277

(五)落实发展农村地方高等教育的各项保障措施 278

(一)社区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281

一、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村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81

小康后苏南农村发展社区教育研究 281

(二)社区教育是社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能动力量 283

(三)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基础和必由途径 285

(四)社区教育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286

二、苏南农村社区教育的成功实践与苏南经济社会发展对社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88

(一)苏南农村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与成效 288

(二)苏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94

(三)对苏南农村社区教育现状的基本估价 297

三、广泛、深入开展苏南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299

(一)充分认识社区教育在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开展社区教育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300

(二)切实加强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及各项基础建设 301

(三)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及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开发和利用 302

(四)要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03

(五)要强化社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角色行为,加大社区教育的管理力度 304

(六)要分层分级建立一批社区教育示范实验区,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作用 304

(七)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加速实现苏南农村教育现代化 305

建设学习化的农村基层社区——小康后江阴申港镇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308

一、小康后申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 308

二、申港农村教育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09

三、申港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构想 3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