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企业杠杆收购与银行金融创新
企业杠杆收购与银行金融创新

企业杠杆收购与银行金融创新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588038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杠杆收购明确银行产权、建立完美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杠杆收购与银行金融创新》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1章 杠杆收购综述 10

1.1 杠杆收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0

1.1.1 杠杆收购的概念 10

1.1.2 杠杆收购的主要目的 10

1.1.3 杠杆收购在并购中的影响力 11

1.1.4 杠杆收购与其他并购的不同 12

1.2.1 杠杆收购的基本运作流程 13

1.2 杠杆收购的基本运作流程和模型 13

1.2.2 杠杆收购基本模型设计 15

1.3 杠杆收购的类型和方式 18

1.3.1 收购类型 18

1.3.2 收购方式 27

1.4 杠杆收购的特点 30

1.4.1 资本结构特殊 30

1.4.2 股东价值创造独特 32

1.4.3 公司治理结构优越 32

1.4.4 银行家贡献突出 33

1.5.1 促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34

1.5.2 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34

1.5 杠杆收购的主要作用 34

1.5.3 促进企业金融和管理的复兴及公司治理的革命 35

1.5.4 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36

1.5.5 促进政府税收的增长 37

第2章 杠杆收购的产生与发展 38

2.1 金融制度的演进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38

2.1.1 金融财税制度管制的放松 38

2.1.2 金融工具的创新 40

2.1.3 垃圾债券的兴盛 42

2.1.4 证券市场结构的变化和机构投资者的大量产生 43

2.2.1 金融资本主义的产生 46

2.2 公司治理领域的深刻变革和金融资本主义的再生 46

2.2.2 经理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公司治理的崩溃 48

2.2.3 联合型并购的失败 51

2.2.4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 53

2.2.5 金融资本主义的再生 55

2.3 杠杆收购的发展历程 55

2.3.1 杠杆收购的产生与KKR公司 55

2.3.2 垃圾债券的兴起 57

2.3.3 垃圾债券的衰退 60

2.3.4 垃圾债券复兴 61

3.1 相关基础理论 66

3.1.1 制度变迁理论 66

第3章 杠杆收购的经济学分析 66

3.1.2 内在价值理论 67

3.1.3 产权理论 67

3.1.4 博弈论 69

3.1.5 信息不对称理论 71

3.1.6 过度自信假说 72

3.1.7 再分配理论 72

3.2 相关核心理论 73

3.2.1 资本结构理论 73

3.2.2 代理理论 75

3.2.3 企业家创新理论 77

3.2.4 效率理论 78

3.2.5 价值低估理论 80

3.2.6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81

3.2.7 经济附加值(EVA)理论 83

第4章 目标公司的遴选与估价艺术 85

4.1 目标公司的选择——寻找公司价值 85

4.1.1 具有成熟且稳定的现金流 85

4.1.2 较低的负债 88

4.1.3 较大的成本降低空间 88

4.1.4 有凝聚力的管理层 88

4.1.6 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 89

4.1.5 有易于分离的非核心产业 89

4.1.7 有实施管理层激励的空间 90

4.2 目标公司的评估 91

4.2.1 价值的本质 91

4.2.2 评估的原则 92

4.2.3 评估的方法 94

4.3 目标公司的定价 101

4.3.1 对潜在目标公司定价的标准 101

4.3.2 交易价格的确定 102

4.3.3 价格或自由现金流倍数对于债务偿还的影响 104

5.1.1 杠杆收购中的资本结构 106

5.1 杠杆收购资本结构分析 106

第5章 银行过桥贷款与企业再融资 106

5.1.2 决定杠杆收购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 107

5.2 影响资本结构因素分析 108

5.2.1 杠杆率 108

5.2.2 杠杆收购的融资机构 112

5.2.3 杠杆收购的主要融资工具 113

5.2.4 杠杆收购融资成本 125

5.2.5 杠杆收购联盟的融资 127

5.3 杠杆收购再融资 133

5.3.1 调整贷款机构,更换贷款人 133

5.3.3 出售或重组债务 134

5.3.4 逆向杠杆收购 134

5.3.2 出售或重组资产 134

第6章 杠杆收购后的整合技巧——公司重整与价值提升 138

6.1 公司价值创造的有关理论 139

6.1.1 利润最大化的观点 140

6.1.2 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143

6.2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147

6.2.1 资本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47

6.2.2 债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48

6.3 股权所有人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150

6.3.1 掌控董事会——控制权约束 150

6.3.2 达成利益共同体 153

6.3.3 与管理者结成伙伴关系 163

6.4 资产整合与价值提升 163

6.4.1 剥离和出售非核心资产及部门 169

6.4.2 控制管理费用,降低代理成本 173

6.4.3 简化公司管理层级 174

6.4.4 调整资本结构,降低成本 175

6.4.5 提高市场附加值 176

6.5 杠杆收购联盟与科学的公司治理 177

6.5.1 杠杆收购联盟是治理结构的核心 177

6.5.2 杠杆收购联盟与集团公司的差别 179

6.5.3 杠杆收购联盟的治理作用 183

第7章 杠杆收购的风险管控 185

7.1.1 杠杆收购成功的要素 186

7.1 杠杆收购的成败分析 186

7.1.2 杠杆收购失败的教训 188

7.2 杠杆收购过程中的风险与控制 194

7.2.1 系统风险及其控制 194

7.2.2 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控制 197

7.2.3 运作风险与防范 206

7.2.4 经营风险与控制 208

8.1 中国杠杆收购发展现状 209

8.1.1 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类型 209

第8章 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发展 209

8.1.2 中国杠杆收购的特点 231

8.1.3 杠杆收购的中外比较 234

8.2 杠杆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7

8.2.1 并购的制度性障碍 238

8.2.2 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 239

第9章 我国实施杠杆收购的方法与路径 246

9.1 我国实施杠杆收购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要求 246

9.1.1 实施杠杆收购的现实要求 246

9.1.2 实施杠杆收购的可行性分析 251

9.2 我国实施杠杆收购的构想 258

9.2.1 模式的确定 258

9.2.2 定价艺术 262

9.2.3 融资结构和出资方式 267

9.2.4 完善杠杆收购的政策法规体系的设想 276

第10章 银行业间的杠杆收购 282

10.1 引发银行间收购的动因分析 282

10.1.1 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要求 282

10.1.2 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 283

10.1.3 技术进步和信息革命的冲击 284

10.2 全球金融业掀起并购和参股浪潮 285

10.3.1 追求规模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 288

10.3.2 实现优势互补,追求协同效应 288

10.3 银行合并的战略动机:规模和范围冲动 288

10.3.3 信息平台共享,降低技术的开发成本 289

10.3.4 构建“金融百货公司”,追求“综合化”金融竞争优势 290

10.3.5 政府的支持 290

10.4 收购的效应分析 298

10.4.1 微观层面 298

10.4.2 宏观层面 301

10.5 金融业间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305

10.5.1 扩大我国银行整体规模和提高经营绩效 305

10.5.2 优化我国金融业结构,通过并购重组实施金融资源科学分布 306

11.1.2 实施杠杆收购盘活不良资产的流程 315

11.1.1 组建专门机构 315

第11章 实施杠杆收购,推动银行金融创新 315

11.1 实施杠杆收购等投资手段盘活银行不良资产 315

11.1.3 杠杆收购过程分析 318

11.1.4 如何从事收购活动 324

11.2 运用杠杆收购中的企业整合方法推动银行治理变革 325

11.2.1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326

11.2.2 国际银行业改革经验 328

11.2.3 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构想 328

11.3 运用杠杆收购等手段推动银行业务创新 329

11.3.1 商业银行开展财务顾问业务 329

11.3.2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338

12.1.1 收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42

第12章 杠杆收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42

12.1 杠杆收购国际发展趋势 342

12.1.2 收购目标从传统行业扩展到高科技行业 343

12.1.3 欧洲成为杠杆收购主战场 344

12.2 我国杠杆收购发展前景 349

12.2.1 金融制度和金融体制的演进速度将逐步加快 349

12.2.2 杠杆收购活动将成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350

12.2.3 投资导向型管理层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杠杆收购方式 351

12.2.4 与MBO/LBO相关的金融工具将逐渐涌现和广泛使用 353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