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卞显红,王苏洁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5854542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竞争力等进行了一体化分析,对该地区旅游机关活动及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况 1

一、长江三角洲概况 1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况 7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在全国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 22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23

一、国外区域(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现状与评价 23

二、国内区域(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现状与评价 24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研究进展 32

一、国内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研究进展 32

二、国外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研究进展 40

第四节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与方法 45

一、本研究的意义 45

二、本研究的内容体系 47

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47

第二章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50

第一节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解析 50

一、引言 50

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的判别 50

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解析 53

二、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基本要点 65

第二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65

一、引言 65

三、区域旅游重点旅游发展轴和重点旅游发展节点的选择 67

四、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69

五、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点—轴”系统分析 73

六、结语 77

第三节 旅游增长极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的认定、选择与划分 78

一、增长极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基本概念 78

二、城市旅游增长极作为城市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79

三、城市旅游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82

四、城市旅游增长极选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83

五、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86

六、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旅游增长极的认定、选择与等级划分 88

第四节 核心—边缘理论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92

一、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动态过程与旅游核心—边缘区域的变化 92

二、核心—边缘理论中的核心旅游城市 94

三、核心—边缘理论中的旅游边缘区域 96

四、核心—边缘理论中的旅游网络系统 97

五、核心—边缘理论中的核心旅游城市、旅游边缘区域、旅游网络三者的组合关系 98

一、与旅游中心地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 99

第五节 旅游中心地理论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99

二、旅游中心地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102

三、旅游中心地结构系统的演化 103

四、旅游中心地理论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意义 104

五、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中心地体系分析 105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现状、特点与理论依据研究 107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 107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现状 107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现状的特点 113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意义 115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116

一、协同学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116

二、共生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118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120

四、区域分工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121

五、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123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129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129

一、旅游活动的内在要求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推动 129

三、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130

二、国际与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驱动 130

四、政府力量的干预和推动 131

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趋势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重要外在牵引力 132

六、“行政区经济”逐步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132

七、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联合发展 133

八、长江三角洲15座旅游城市的内在必然联系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的综合需求推动 133

九、对合作前景预期的“共赢”和长江三角洲各旅游城市自身旅游发展的驱动 134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研究 135

一、引言 135

二、从空间尺度上来划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 135

三、从联合发展主体上来划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 138

四、以特定主题进行联合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 142

五、其他几种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模式 144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开发战略研究 149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城际差异与丰度分析 149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城际差异分析 149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丰度分析 149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154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研究 159

一、引言 159

二、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 161

三、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 162

四、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163

五、结语 166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研究 167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主要原则 167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核心思路 170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研究 172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研究 172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空间一体化分析 172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区域城市旅游产品主题与发展方向分析 175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联合发展战略研究 180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线路一体化设计 182

一、旅游线路的概念与类型 182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线路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183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线路一体化设计的具体构想 185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旅游理念形象定位研究 192

一、引言 192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分析比较及其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192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分析及其旅游理念形象定位 197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 200

一、引言 200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200

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及其旅游经济联系通道研究 200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 202

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205

五、结语 208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通道研究 209

一、引言 209

二、长江三角洲城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210

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内外通道 214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214

第九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市场空间一体化分析 220

第一节 使用曲线预测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220

一、引言 220

二、使用曲线预测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国内旅游人次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 220

三、使用曲线预测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国内旅游收入的分析与预测 223

四、使用曲线预测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人次的分析与预测 223

五、使用曲线预测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收入分析与预测 227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一体化分析 229

一、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客源地分布一体化分析 229

三、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国内游客职业结构一体化分析 230

二、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旅游目的结构一体化分析 230

四、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结构一体化分析 233

五、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性别、年龄结构、对住宿设施的选择结构与出游方式结构一体化分析 233

六、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人均花费结构一体化分析 236

七、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国内游客平均在外停留天数分析 243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一体化分析 248

一、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入境旅游者构成 248

二、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入境过夜旅游者人均天花费构成 250

一、引言 259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市场聚类分析 259

三、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入境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时间分析 259

二、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的聚类分析 260

三、两种聚类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分析及其应用与诠释 265

四、结语 267

第十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流动研究 268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入境旅游流流动空间一体化分析 268

一、引言 268

二、长江三角洲入境旅游者与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区域的转移概率分析 269

三、长江三角洲、江苏、浙江、上海与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区域入境旅游流流动 271

二、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数据的获取 276

一、引言 276

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 276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 278

四、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地理空间分布等级划分 285

五、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287

六、结语 288

第十一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市场联合开发与联合营销 290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联合分析与开发 290

一、长江三角洲主要旅游城市主要客源国客源市场联合分析 290

二、长江三角洲主要旅游城市港、澳、台市场分析 305

三、长江三角洲入境旅游市场联合开发策略 306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策略 309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研究 309

一、引言 309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意义 312

第十二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314

一、引言 314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 314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5

四、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 316

五、结语 323

后记 3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