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上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上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向壔编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9001763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上》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的综合 1

二、家畜生理生化学的研究对象 2

三、家畜生理生化学的任务 3

四、家畜生理生化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5

第二章 新陈代谢 7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概念 7

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

二、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7

三、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8

四、兴奋性 9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概念 10

一、畜体的化学组成 10

(一)畜体的元素组成 10

(二)畜体内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11

二、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 11

(一)消化吸收阶段 11

(二)中间代谢阶段 12

(三)解毒和排泄阶段 12

三、参与物质代谢的物质 13

(一)三类主要有机物 13

(二)水和无机质 13

(三)调节新陈代谢的活性物质 14

(四)抗代谢物质 15

第三节能量代谢的概念 19

一、家畜能量的来源和转变 19

二、饲料的卡价和呼吸商 19

(一)饲料的卡价 19

(二)呼吸商 20

(三)根据呼吸商计算畜体内的能量消耗 21

(四)家畜的能量需要 22

第四节 新陈代谢的调节 22

一、细胞内源的调节 23

(一)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和隔离分布 23

(二)酶促反应速度的控制 23

1.限速因素的控制作用 23

2.酶活性的激动和抑制 23

3.酶生成的诱导和抑制 24

(三)代谢过程的反馈性控制 24

(四)代谢过程的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 24

二、神经调节 24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5

(二)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25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6

(四)神经调节的特点 27

三、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7

(一)体液因素对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27

(二)体液调节的特点 28

(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29

第三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 31

第一节 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31

一、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31

二、畜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和存在形式 32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32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2

二、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α氨基酸 33

(一)氯基酸的一般结构式 33

(二)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 34

1.脂肪族氨基酸 34

2.芳香族氨基酸 34

3.杂环氨基酸 35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5

1.氨基酸的一般物理性质 35

2.氨基酸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35

3.氨基酸的主要化学反应 35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7

(一)肽键和多肽链 37

(二)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7

1.开链多肽 37

2.开链多肽的并联 38

3.环状多肽 38

(三)蛋白质分子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构型 38

(四)纤维状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 39

(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0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0

2.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与功能的关系 41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42

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42

二、蛋白质的分子量和胶体性质 43

(一)蛋白质的分子量 43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43

1.极低的渗透压 44

2.较大的粘度 44

3.很高的膨润性 44

4.强烈的吸附性能 44

三、蛋白质的凝集、沉淀和胶溶作用 45

(一)盐析 45

(二)加入有机溶剂 45

(三)加入重金属和某些酸 46

四、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46

五、蛋白质的变性、结絮和凝固 47

六、蛋白质的水解 48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和分布 48

一、蛋白质分类的原则 48

二、单纯蛋白质 49

(一)清蛋白类 49

(二)球蛋白类 49

(三)组蛋白类 50

(四)鱼精蛋白类 50

(五)角蛋白类 50

(六)胶元蛋白类 50

(七)弹性蛋白类 51

三、结合蛋白类 51

(一)核蛋白类 51

(二)糖蛋白类 51

(三)脂蛋白类 52

(四)色蛋白类 52

(五)磷蛋白类 52

(六)金属蛋白类 53

第五节 核酸的种类和在细胞内的分布 53

一、核酸及其分类 53

二、核酸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53

(一)脱氧核糖核酸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53

(二)核糖核酸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54

第六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54

一、核酸的分子组成 54

(一)核酸的组成成分 54

1.嘧啶碱 55

2.嘌呤碱 55

3.戊糖和脱氧戊糖 56

4.核苷 57

(二)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单核苷酸 58

二、核酸的分子结构 59

(一)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多核苷酸链中的单核苷酸排列顺序 59

(二)核酸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空间构型 60

1、DNA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60

2、RNA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60

三、畜体内某些重要的单核苷酸衍生物 63

(一)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 63

(二)辅酶核苷酸 63

(三)环状核苷酸 63

第七节 核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64

一、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理功能 64

二、核糖核酸的生理功能 65

(一)转运核糖核酸(t RNA)的主要生理功能 65

(二)遗传密码 66

(三)mRNA的主要生理功能 66

(四)rRNA的主要生理功能 67

第四章 酶 69

第一节 酶的重要性和特性 69

一、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69

二、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70

三、酶的特性 70

(一)酶具有极其强大的催化能力 70

(二)酶促反应有很高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70

1.绝对特异性 71

2.相对特异性或族类特异性 71

3.立体异构特异性 71

4.酶对反应或产物的特异性 71

(三)酶促反应只需要温和的反应条件 71

(四)酶促反应对媒质条件有高度敏感性 72

(五)酶分子本身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72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2

一、酶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组成 72

(一)酶的理化性质 72

(二)酶的分子组成 72

1.酶蛋白与辅酶 73

2.酶蛋白和辅酶的作用 73

3.辅酶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74

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4

(一)酶分子的特定结构决定特定的催化功能 74

(二)酶的活性中心 76

三、酶元的激活及其生物学意义 77

(一)酶元激活的概念 77

(二)酶元激活的过程 77

1.胃蛋白酶元的激活 77

2.胰蛋白酶元的激活 78

3.胰糜蛋白酶元的激活 79

(三)酶元激活的生物学意义 79

第三节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 80

一、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80

二、酶催化作用的机理 81

(一)酶催化作用的中间产物学说 81

(二)酶的作用机理 81

(三)多酶体系的作用机理 82

第四节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83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 83

二、酶浓度的影响 83

三、温度的影响 84

四、酸碱度(pH)的影响 84

五、反应产物的影响 86

第五节 酶的激动剂和抑制剂 86

一、酶的激动剂 86

二、酶的抑制剂 87

(一)竞争性抑制 87

(二)非竞争性抑制 89

(三)其它类型的抑制 90

第六节 酶的分布和生成 90

一、酶在体内的分布 90

二、酶在体内的生成 91

(一)酶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更新 91

(二)酶的诱导生成和适应性意义 91

第七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 92

一、酶的命名原则 92

(一)根据酶作用的底物命名 92

(二)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命名 92

二、酶的分类 93

(一)氧化还原酶类 93

(二)转移酶类 93

(三)水解酶类 93

(四)裂合酶类 94

(五)异构酶类 94

(六)合成酶类 95

三、同功酶 95

(一)同功酶的概念 95

(二)同功酶的生物学意义 96

1、两种苹果酸脱氢酶的生理功能 96

2、乳酸脱氢酶多种形式的生理功能 97

第八节 酶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意义 97

一、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97

二、酶在诊断疾病中的作用 98

三、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98

四、酶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99

五、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99

第五章 维生素 100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 100

一、维生素的一般生理功用 100

二、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 100

(一)维生素的命名 100

(二)维生素的分类 100

1.脂溶性维生素 101

2.水溶性维生素 101

三、维生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01

四、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102

五、维生素缺乏症和不足症 102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103

一、维生素A 103

(一)维生素A的化学本质和性质 103

(二)维生素A的来源和在畜体内的转化、储存 104

(三)维生素A的生理功用、需要量和缺乏症 104

二、维生素D 105

(一)维生素D的化学性质和来源 105

(二)维生素D的代谢 106

(三)1.25二羟胆骨化醇的生理功用 108

(四)维生素D的需要量和缺乏症 108

三、维生素E 109

(一)维生素E的化学性质和来源 109

(二)维生素E的生理功用和缺乏乏症 110

四、维生素K 111

(一)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和来源 111

(二)维生素K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11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112

一、维生素B1(硫胺素,抗神经炎维生素) 112

(一)维生素B1的化学和性质 112

(二)维生素B1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13

(三)维生素B1的来源和需要量 114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114

(一)维生素B2的化学和性质 114

(二)维生素B2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15

(三)维生素B2的来源和需要量 117

三、维生素B6 117

(一)维生素B6的化学和性质 117

(二)维生素B6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18

(三)维生素B6的来源和需要量 119

四、维生素PP(烟酸和烟酰胺) 119

(一)维生素PP的化学和性质 119

(二)维生素PP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19

(三)维生素PP的来源和需要量 120

五、泛酸 121

(一)泛酸的化学和性质 121

(二)泛酸的生理功用 122

(三)泛酸的来源和需要量 123

六、叶酸 123

(一)叶酸的化学和性质 123

(二)叶酸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23

(三)叶酸的来源和需要量 124

七、维生素B12 124

(一)维生维B12的化学和性质 124

(二)维生素B12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24

(三)维生素B12的来源和需要量 124

八、生物素 126

(一)生物素的化学和性质 126

(二)生物素的生理功用和来源 126

九、维生素C(抗坏血酸) 126

(一)维生素C的化学和性质 126

(二)维生素C的生理功用和缺乏症 127

(三)维生素C的来源和需要量 128

十、维生素P 128

(一)维生素P的化学 128

(二)维生素P的生理功用 129

第四节维生素与酶和激素的关系 129

一、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130

二、维生素与酶之间的关系 130

三、维生素与激素的关系 132

第六章 消化 133

第一节消化概述 133

一、消化的意义 133

二、消化功能的进化 133

三、消化的过程 134

四、消化腺的分泌 134

五、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35

六、消化活动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136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136

一、摄食和喝饮 136

二、咀嚼 137

三、唾液及其分泌 138

(一)唾液腺 138

(二)唾液的特性、组成和生理功用 139

1.唾液的特性 139

2.唾液的组成 139

3.唾液的生理功用 139

(三)各种家畜唾液分泌活动的特性 140

1.狗的唾液分泌 140

2.马的唾液分泌 140

3.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 140

4.猪的唾液分泌 140

(四)唾液分泌的调节 141

1.唾液分泌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141

2.支配唾液腺的神经的作用 141

3.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142

4.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142

四、吞咽 142

(一)吞咽动作 142

(二)吞咽的神经支配 143

第三节 胃内的消化 144

一、胃的结构 144

二、胃内消化的一般规律 145

(一)胃液的特性、组成和生理功用 145

1.盐酸 145

2.胃液中的酶 146

3.胃液中的粘液 146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47

1.胃液分泌的反射期 147

2.胃液分泌的化学期 147

(三)胃的运动 149

1.胃的运动形式 149

2.胃的排空 150

(四)胃运动的调节 150

(五)呕吐 151

三、马胃内消化的特点 151

(一)马胃的结构特点 151

(二)马胃腺的分泌活动 152

(三)马胃的运动 152

(四)马胃内食物的消化 152

四、猪胃内消化的特点 153

五、反刍动物胃内消化的特点 154

(一)反刍动物的胃结构 154

(二)反刍和嗳气 154

1.反刍的意义 154

2.反刍动作 155

3.嗳气 155

(三)反刍动物的胃运动 156

1.前胃的运动 156

2.食道沟反射 157

3.反刍动物胃运动的调节 157

(四)反刍动物胃内的化学和微生物消化 157

1.前胃内的消化 157

2.皱胃内的消化 159

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 159

一、胰液及其分泌 159

(一)胰液的特性、成分和生理功用 159

1.胰液的特性和分泌量 159

2.胰液的成分和生理功用 159

(二)胰液的分泌 160

1.水分和无机物的分泌 160

2.酶的合成和分泌 161

(三)胰腺分泌的调节 161

1.胰腺分泌的神经调节 161

2.胰腺分泌的激素调节 161

二、胆汁及其分泌和排出 162

(一)胆汁的特性、成分和生理功用 163

1.胆汁的特性和分泌量 163

2.胆汁的成分和生理功用 163

3.胆盐的肝肠循环 163

(二)胆汁的分泌及其调节 164

(三)胆汁的排出及其调节 165

(四)胆囊的生理功用 165

三、小肠液及其分泌 166

(一)小肠液的特性、成分和生理功用 167

(二)小肠液的分泌 167

(三)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168

1.十二指肠腺分泌的调节 168

2.小肠腺分泌的调节 168

四、小肠的运动 168

(一)节律性分节运动 168

(二)蠕动 169

(三)小肠粘膜和绒毛的运动 169

(四)回盲瓣或回盲括约肌的运动 170

(五)长的肠反射 170

(六)小肠运动的调节 171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172

一、大肠液 172

二、大肠的运动 172

(一)盲肠的运动 172

(二)结肠的运动 173

1.袋状往返运动 173

2.分段推进运动 173

3.多袋推进运动或集团运动 173

4.蠕动 173

三、大肠内的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活动 173

(一)草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作用 174

(二)猪大肠内的消化作用 174

(三)肉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作用 174

(四)大肠内的腐败和发酵对机体的影响 174

四、粪便的形成和排粪 175

(一)粪便的形成 175

(二)排粪动作 175

五、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 176

第六节 吸收 176

一、吸收的部位 176

二、吸收的机理 177

(一)被动性扩散 177

(二)渗透性流动 177

(三)主动性转运 178

1.捕集反应 178

2.差别通透性 178

3.膜载体转运 178

(四)胞饮作用或吞饮作用 179

(五)绒毛运动和肠血液循环 179

三、糖的吸收 180

四、蛋白质的吸收 181

五、脂肪的吸收 182

六、水和无机质的吸收 183

(一)水分的吸收 183

(二)无机盐的吸收 184

第七节 家禽的消化 184

一、口腔内的消化 185

二、嗉囊内的消化 185

三、腺胃内的消化 185

四、肌胃内的消化 186

五、肠内的消化 186

六、吸收 187

第七章 血液和淋巴 188

第一节 概述 188

一、体液和机体内环境 188

(一)体液 188

(二)机体内环境的概念 188

二、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189

三、血液的组成 190

第二节 血浆的化学成分 190

一、血浆蛋白质 190

(一)血浆蛋白的种类和性质 190

(二)血浆蛋白的含量 191

(三)血浆蛋白的生理功用 192

1.修补组织的作用 192

2.缓冲作用 192

3.维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 192

4.免疫作用 193

5.运输作用 193

6.凝血作用 193

7.其它作用 193

(四)血浆蛋白的来源 193

(五)血浆中的酶类 193

二、血浆中的补体系统 194

(一)补体和补体系统 194

(二)补体系统的活化过程 194

1.补体系统活化的典型途径 194

2.补体系统活化的替代途径 194

(三)补体系统活化过程中的各种生物活性产物 196

三、血浆中的非蛋白含氮物 197

四、血浆中的无氮有机物 198

(一)糖 198

(二)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198

(三)脂类及其代谢的中间产物 98

五、血浆中的无机质 198

六、血浆中的其它物质 199

(一)气体 199

(二)色素 199

(三)维生素、激素、生物碱和药物 199

第三节 血液的理化特性 200

一、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200

二、血液的粘滞性 200

三、血液的渗透压 200

(一)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200

(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201

(三)渗透压的表示方法 201

四、血液的酸碱度 202

第四节 红细胞 203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目和功能 203

(一)红细胞的形态 203

(二)红细胞的数目 203

(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204

二、红细胞的组成和血红蛋白 204

(一)红细胞的组成 204

(二)血红蛋白的组成和性质 204

(三)血红蛋白的主要化学反应和衍生物 205

1.氧合血红蛋白 206

2.碳酸血红蛋白 206

3.高铁血红蛋白 206

4.碳氧血红蛋白 206

5.硫血红蛋白 207

(四)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207

(五)血红蛋白的代谢 207

1.血红蛋白的合成代谢 207

2.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 207

三、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溶血 208

(一)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08

(二)影响溶血的各种因素 209

四、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与血沉 209

(一)红细胞的正常悬浮稳定性和血沉速率 209

(二)影响血沉的因素 210

(三)测定血沉速率的临床意义 210

五、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211

(一)红细胞的生成 211

(二)红细胞的破坏 211

第五节 白细胞 212

一、白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212

(一)中性粒细胞 212

(二)嗜酸性粒细胞 212

(三)嗜碱性粒细胞 212

(四)小淋巴细胞 212

(五)大淋巴细胞 213

(六)单核细胞 213

二、白细胞的数量、比例和在血流中的数量变化 214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214

(二)血流中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的变化 214

1.白细胞增多 214

2.白细胞减少 216

3.白血病 216

三、白细胞的功能 216

(一)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216

(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217

(三)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217

(四)单核细胞的功能 217

(五)淋巴细胞的功能 218

四、白细胞的生命史 219

(一)题粒细胞的生命史 219

(二)淋巴细胞的生命史 221

(三)单核细胞的生命史 221

第六节 血小板 221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221

(一)血小板的形态 221

(二)血小板的数目 221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221

(一)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221

(二)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222

三、血小板的生命史 223

第七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223

一、血液凝固 223

(一)血液凝固的机理 223

1.凝血活酶的形成 224

2.凝血酶元转变成凝血酶 225

3.纤维蛋白元转变为纤维蛋白 226

(二)凝血时间 226

(三)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227

(四)血液凝固的延缓、防止和加速 228

(五)血液凝固的异常 228

1.出血性疾病 228

2.血管内的血液凝固—血栓形成 229

二、纤维蛋白溶解 229

(一)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 230

1.纤维蛋白溶酶元的激活 230

2.纤维蛋白的溶解 230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生理意义 231

1.保证血液维持流体状态 231

2.维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和弹性 231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炎症的关系 232

4.参与排泄管道的疏通 232

(三)影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因素 232

(四)纤维蛋白形成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对立统一 232

第八节 血量、输血和血型 233

一、血量及其调节 233

(一)血量 233

(二)血量相对恒定的意义及其调节 233

二、输血和血型 234

(一)输血的临床意义 234

(二)常用的输血物质一全血、血浆和血浆代用品 234

(三)输血的注意事项 234

(四)血型 235

第九节 脾脏 236

(一)脾脏的造血功能 236

(二)脾脏调节骨髓造血的功能 237

(三)脾脏破坏血细胞的功能 237

(四)脾脏的防御功能 237

(五)脾脏的储血功能 237

(六)脾脏在铁代谢中的功能 237

(七)脾脏的摘除功能 238

第十节 淋巴液和组织液 238

一、淋巴系统概述 238

(一)淋巴系统的结构 238

(二)淋巴结 238

二、淋巴液的组成和生成 239

(一)淋巴液的组成 239

(二)淋巴液的生成 240

三、淋巴液的流动 242

(一)影响淋巴液流动的因素 242

(二)淋巴液流动的生理功能 242

第八章 血液循环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一、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243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243

第二节心脏生理 245

一、心脏的结构 245

(一)心肌的结构 245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 245

(三)心脏的瓣膜 245

(四)心脏的神经支配 246

(五)心包 246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247

(一)心肌的兴奋性 247

1.心肌的兴奋及其表现 247

2.心肌兴奋性的变化 247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248

1.自律性细胞及其分布 248

2.心跳的起搏点 248

3.起搏点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248

(三)心肌的传导性 249

1.心肌的传导速度 249

2.心肌兴奋传导的过程 249

3.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249

(四)心肌的收缩性 249

1.心肌收缩的特点 249

2.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250

(五)影响心肌特性的因素 251

1.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 251

2.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 251

三、心脏的生物电现象 252

(一)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252

1.静息电位的概念 252

2.静息电位的形成机理 252

(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253

1.动作电位的概念 253

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 254

3.动作电位的扩布机理 255

4.自动节律的形成机理 255

(三)心电图 256

1.心电图的形成原理 256

2.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 257

3.心电图的临床价值 258

四、心动周期 258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 258

(二)心室的射血过程和血液充盈过程 259

1.心室的射血过程 259

2.心室的血液充盈过程 260

(三)心音 261

1.心音的来源与时间关系 261

2.第一心音 262

3.第二心音 262

4.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263

(四)心率 263

(五)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263

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263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64

(六)心脏的作功 265

第三节 血管生理 266

一、血管生理概述 266

(一)动脉系统 266

(二)毛细血管 266

(三)静脉系统 266

(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原理和血管系统的阻力 268

二、动脉血压 268

(一)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和平均压 269

(二)各种家畜的动脉血压及其生理性波动 269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机理 270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71

1.心输出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71

2.外周阻力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72

3.大动脉弹性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72

4.循环血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72

5.血液粘滞性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72

(五)动脉血压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 273

三、动脉脉搏 273

(一)动脉脉搏的形成和变化 273

(二)动脉脉搏的波形和传播速度 273

(三)动脉脉搏的临床意义 274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脉搏 275

(一)静脉血压 275

1.正常静脉血压及其变化 275

2.影响静脉血压的因素 275

3.静脉血压的临床意义 275

(二)静脉脉搏 276

1.静脉脉搏的形成原理 276

2.颈静脉脉搏的波形及其形成机理 276

3.静脉脉搏波的临床意义 276

五、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277

(一)血流速度 277

(二)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 277

(三)微循环 278

1.微循环系统的结构 278

2.微循环系统中的血液流动 279

3.影响微循环的主要因素 279

4.休克 281

(四)血液在静脉中的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282

1.心肌收缩力 282

2.呼吸运动 282

3.骨胳肌的挤压作用 282

(五)器官血流量和循环时 282

1.器官血流量 282

2.循环时 283

(六)储血库 283

1.脾脏的储血库作用 283

2.肝脏和肺脏的储血库作用 284

3.皮肤的储血库作用 284

第四节 心脏血管活动的调节 284

一、心脏血管的神经支配和神经调节中枢 284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神经调节中枢 284

1.心脏的抑制神经 284

2.心脏的兴奋神经 285

3.心脏的神经调节中枢 285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和神经调节中枢 286

1.缩血管神经 286

2.舒血管神经 286

3.血管运动中枢 287

(三)心脏血管活动的高级中枢 288

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288

(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 288

(二)颈动脉球和主动脉球的化学感受器反射 289

(三)来自其它器官系统的心血管反射 290

1.器官活动所引起的局部舒张反射 290

2.皮肤痛觉和温度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290

3.其它反射 290

(四)大脑皮层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290

三、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92

(一)激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92

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92

2.加压素 292

3.血管紧张素 293

4.前列腺素 294

5.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294

(二)代谢产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94

1.组织胺 294

2.缓激肽(血管舒张素)及其类似物 295

3.5—羟色胺 295

4.乳酸、腺苷衍生物、钾离子等代谢产物 295

5.舒血管肠肽 296

(三)血液中的O2和CO2变动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96

第五节 某些器官的循环特点 296

一、冠状循环 296

(一)心脏的代谢和血液供应的特点 296

1.冠脉系统的结构 297

2.心肌的代谢特点 297

3.心肌血液供应的特点 298

(二)影响冠脉血流量的因素及其调节 299

二、肺循环 299

(一)肺循环的特点 299

(二)肺循环系统中的血压和脉搏 299

(三)肺循环系统中的血流 300

(四)肺循环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301

三、脑循环 301

(一)脑循环血流的特点 301

(二)影响脑循环血流的因素 301

(三)脑循环的调节 302

四、内脏循环 302

(一)肠系膜循环 303

(二)脾循环 304

(三)肝循环 304

第九章 呼吸 306

第一节 概述 306

一、呼吸的意义 306

二、家畜的呼吸器官 306

(一)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306

(二)肺脏和肺功能单位的解剖生理特点 307

(三)呼吸器官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308

三、呼吸的过程 309

(一)肺呼吸 309

(二)呼吸气体的运输 309

(三)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309

第二节 呼吸运动及其机理 310

一、胸内压 310

(一)胸腔内的静力学条件 310

(二)胸膜腔的负压及其形成原理 310

(三)胸内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 312

(四)胸腔负压对胸腔内器官的影响 313

(五)气胸 313

二、呼吸运动 314

(一)呼吸运动的过程和特征 314

1.吸气运动 314

2.呼气运动 315

(二)呼吸型 315

(三)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315

三、呼吸时肺内压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16

(一)呼吸时肺内压的变化 316

(二)呼吸时肺内压变化的影响因素 317

第三节 肺的通气功能 317

一、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 318

(一)呼吸时肺容积变化的特点 318

(二)肺活量 318

(三)肺泡张缩与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 319

(四)呼吸时支气管树的运动 320

二、肺和肺泡的通气量 320

(一)肺通气量 320

(二)肺泡通气量 321

(三)浅快呼吸和深长呼吸的肺泡通气效能 322

(四)肺通气功能的障碍 323

三、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323

(一)生理性呼吸音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 323

1.喉狭窄音或喉呼吸音 324

2.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音 324

3.肺泡呼吸音 324

4.混合性呼吸音 324

(二)呼吸音的异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25

第四节 呼吸时的气体交换 325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325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325

1.气体的弥散和分压 325

2.气体在液体内的溶解和液体内的气体张力 326

3.气体的溶解度 327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各种因素 327

二、肺内的气体交换 328

(一)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的成分与分压 328

(二)血液内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329

(三)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329

三、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330

第五节 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331

一、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331

(一)氧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和存在量 331

1.氧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331

2.血液的氧容量 332

(二)氧合血红蛋白的生成和分解 332

(三)氧合血红蛋白离解曲线 333

(四)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离解的其它因素 334

(五)肌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和分解 335

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335

(一)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和存在量 335

(二)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液后的变化过程 336

1.二氧化碳在血浆中的固定 336

2.二氧化碳在红细胞中的固定 336

(三)二氧化碳从血液通过肺部排出的变化过程 337

(四)氯离子转移在血液运输二氧化碳中的作用 337

(五)氧与二氧化碳运输的相互关系 337

第六节 呼吸的调节 340

一、调节呼吸的各级中枢 340

(一)延髓的呼吸中枢 340

(二)桥脑的呼吸中枢及其与延髓呼吸中枢的相互作用 341

(三)调节呼吸的高级中枢 342

二、血液中化学成分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42

(一)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43

(二)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43

(三)血液酸碱度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44

三、呼吸运动的其它反射性调节 345

(一)骨胳肌活动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45

(二)肺牵张反射 346

(三)呼吸本体反射 346

(四)其它内外感受性反射 347

四、防御性呼吸反射 347

五、脑高级部位对呼吸的调节 348

第七节缺氧症和大气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349

一、缺氧症 349

(一)缺氧症的分类、原因和一般特征 349

(二)各种组织和机体对缺氧症的敏感性 350

(三)缺氧时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和功能障碍 350

(四)缺氧时各种变化的机理 351

二、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352

(一)低气压对生理变化的特征 352

(二)家畜对低气压的风土驯化 353

三、高气压和高浓度氧对机体的影响 353

(一)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353

(二)高浓度的氧对机体的影响 354

第八节 禽类呼吸的特征 354

(一)禽类呼吸系统的特点 354

(二)禽类的呼吸运动 355

(三)禽类呼吸时的空气循环 355

(四)禽类的呼吸频率 355

(五)气囊的生理功能 356

第十章 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357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 357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 357

二、生物氧化反应的本质 357

三、生物氧化的内容 358

第二节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359

一、直接脱羧反应 359

(一)α-直接脱羧反应 359

(二)β-直接脱羧反应 360

二、氧化脱羧反应 361

(一)α-氧化脱羧反应 361

(二)β-氧化脱羧反应 361

第三节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362

一、生物氧化链(呼吸链)的概念 362

二、重要的生物氧化体系 362

(一)以氧分子为直接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体系 363

1.氧化酶体系 363

2.需氧脱氢酶体系 363

(二)不以氧为直接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体系 366

1.NADH呼吸链 366

2.FADH2呼吸链 367

三、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及其作用机理 368

(一)吡啶核苷酸脱氢酶及其辅酶NAD+及NADP+ 368

(二)黄酶及其辅酶FMN和FAD 369

(三)辅酶Q 370

(四)细胞色素体系 371

第四节 生物氧化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372

一、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放能的三个阶段 372

(一)放能的第一阶段 372

(二)放能的第二阶段 372

(三)放能的第三阶段 372

二、高能键和高能化合物 373

(一)高能键 373

(二)三磷酸腺苷(ATP)和二磷酸腺苷(ADP) 374

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和氧化磷酸化 375

(一)底物连接磷酸化 375

1.非氧化性底物连接磷酸化 376

2.氧化性底物连接磷酸化 376

(二)氧化磷酸化 377

1.线粒体三磷酸腺苷酶和呼吸链组分 377

2.P/O比率和呼吸链中生成ATP的可能部位 379

3.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380

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 382

四、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383

(一)能量的储存 383

(二)能量的利用 384

第五节 能量代谢概述 385

一、能量交换 386

(一)能量来源 386

(二)能量单位 387

(三)粗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 387

1.粗能(GE) 387

2.消化能(DE)和总消化营养分(TDN) 387

3.代谢能(ME) 387

4.净能(NE) 388

二、能量代谢率的测定 389

(一)测定能量代谢率的原理 389

(二)直接测热法 389

(三)间接测热法 390

1.含氮化合物排出量的测定 390

2.二氧化碳呼出量的测定 390

3.耗氧量的测定 391

4.氧的热价和呼吸商 391

5.能量代谢率的计算 391

6.呼吸商的特殊变化 392

(四)反刍动物的测热法 393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基本因素 394

(一)食物的特别动力作用 394

(二)肌肉活动 394

(三)环境温度 394

(四)神经系统的紧张度 395

第六节 基础代谢、绝食代谢和生产代谢 395

一、基础代谢和绝食代谢的概念 395

二、绝食代谢的正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396

(一)绝食代谢的正常水平 396

(二)绝食代谢的影响因素 397

1.机体本身因素的影响 397

2.环境因素的影响 398

三、生产代谢的能量需要 398

(一)维持能量代谢 398

(二)生长能量代谢 398

(三)泌乳能量代谢 399

(四)生殖的能量代谢 399

(五)产蛋的能量代谢 400

(六)使役的能量代谢 400

第七节 能量代谢的调节 400

一、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 401

(一)进食的调节 401

(二)运动输出的调节 401

(三)能量储存的调节 401

二、能量代谢的调节机理 402

(一)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 402

1.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402

2.肾上腺素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402

(二)能量代谢的神经调节 402

1.进食的神经调节 403

2.运动输出的神经调节 403

3.储存能量的神经调节 403

第十一章 糖代谢 404

第一节 糖代谢的一般概念 404

一、糖类的消化、发酵和吸收 404

(一)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404

(二)糖类的微生物发酵 405

二、畜体内的主要糖类 405

(一)畜体内的主要单糖 405

(二)畜体内的主要二糖 407

(三)畜体内的多糖 407

(四)畜体内的糖类衍生物 408

三、糖的主要生理功用 408

四、糖的运输、储存和利用概要 408

第二节 血糖 409

一、血糖的一般概念 409

(一)血糖的生理意义 409

(二)血糖的正常浓度及其变化 410

(三)血糖的来源 411

(四)血糖的去路 411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413

(一)组织器官对血糖浓度的直接调节作用 413

(二)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414

(三)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415

第三节 糖酵解作用(糖的无氧分解) 415

一、糖酵解的生化过程 415

(一)糖酵解的第一阶段—生成己糖磷酸酯 416

(二)糖酵解的第二阶段—生成两分子磷酸丙糖 417

(三)糖酵解的第三阶段—生成3-磷酸甘油酸 418

(四)糖酵解的第四阶段—生成丙酮酸 419

(五)糖酵解的第五阶段—生成乳酸 420

二、糖酵解的能量转变和生理意义 421

(一)糖酵解的能量转变 421

(二)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421

三、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422

(一)多糖在细胞外转化成短链低聚糖、二糖或单糖 422

(二)短链低聚糖或二糖转化成单糖 422

(三)单糖转化成丙酮酸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23

(四)丙酮酸转变成最终产物 423

第四节 糖的有氧分解(有氧氧化) 425

一、糖有氧分解的生化过程 425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的生化过程 426

(二)三羧循环的概念和草酰乙酸的生成 428

(三)三羧循环的生化过程 428

二、糖有氧分解的能量转变和生理意义 432

(一)糖有氧分解的能量转变 432

(二)糖有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433

第五节 磷酸戊糖旁路 434

一、磷酸戊糖旁路的生化过程 434

(一)6-磷酸葡萄糖氧化阶段的生化过程 434

(二)非氧化性戊糖生成阶段的生化过程 437

二、磷酸戊糖旁路的生理意义 438

(一)生成5-磷酸核糖 438

(二)生成还原型辅酶Ⅱ 439

(三)氧化葡萄糖供能 439

(四)各种戊糖和其它异常单糖的代谢途径 439

(五)维持红细胞的稳定性 439

三、糖不同分解途径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 440

(一)糖三条分解途径的区别和联系 440

(二)糖三条分解途径的互相制约 441

1.酵解和有氧氧化的反馈调节 441

2.磷酸戊糖旁路对有氧氧化的调节 442

第六节 糖元分解、糖元生成和糖元异生 442

一、糖元的生理作用 442

二、糖元分解作用 443

(一)糖元分解的生化过程 443

(二)糖元分解的调节 444

三、糖元生成作用 446

(一)糖元生成的生化过程 446

(二)糖元生成的调节 446

四、糖元异生作用 449

(一)糖元异生的生化过程 449

(三)糖元异生的前体及其转化 450

(三)糖元异生的生理意义 452

(四)糖元异生的调节 454

第七节其它己糖的代谢 454

一、果糖的代谢途径 454

二、半乳糖的代谢途径 455

三、甘露糖的代谢途径 456

第八节 糖代谢的激素调节 456

一、胰岛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6

(一)加速糖的利用 456

(二)限制葡萄糖的生成 457

二、肾上腺素和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7

(一)肾上腺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7

(二)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7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8

四、甲状腺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8

五、生长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459

第九节 糖代谢的障碍 459

一、糖消化吸收的障碍 459

二、糖氧化利用的障碍 459

三、高血糖、低血糖和糖尿 460

第十二章 脂类代谢 461

第一节 脂类代谢的一般概念 461

一、脂类的消化吸收 461

(一)脂类的消化 461

(二)脂类的吸收 462

二、畜体内的主要脂类 464

(一)脂肪 464

(二)磷脂 465

1.卵磷脂 465

2.脑磷脂和丝氨酸磷脂 465

3.肌醇磷脂 466

4.神经磷脂 467

(三)糖脂 467

1.脑苷脂 467

2.神经节糖脂 467

(四)固醇和类固醇 468

(五)鲸蜡和羊毛脂 468

1.鲸蜡 468

2.羊毛脂 468

三、脂类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用 469

(一)脂类的存在形式 469

(二)储存脂的生理功用 469

(三)原生质脂的生理功用 469

第二节 脂类的转运和代谢动态 471

一、血脂和血浆脂蛋白 471

(一)血脂 471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性质 472

1.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472

2.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473

3.载脂蛋白 473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和功能 474

1.乳糜微粒(CM)的代谢和功能 474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谢和功能 474

3.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和功能 474

4.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代谢和功能 475

5.血浆中游离脂肪酸(FFA)的代谢 475

二、脂类在肝脏中的代谢动态 476

(一)肝脏在脂类转运中的作用 476

(二)肝脏在甘油三酯代谢中的作用 476

1.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合成代谢 476

2.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代谢 476

(三)肝脏在磷脂和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 476

1.肝脏中的磷脂代谢 476

2.肝脏中的胆固醇代谢 477

三、脂类在脂肪组织中的代谢动态 478

(一)脂肪组织利用糖合成甘油三酯 478

(二)脂肪组织利用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478

(三)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动员 478

(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互变 479

第三节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479

一、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动员 479

(一)甘油三酯的水解 479

(二)甘油三酯一脂肪酸循环 480

(三)甘油三酯分解的调节 480

1.应激状态对甘油三酯分解的影响 480

2.饥饿对甘油三酯分解的影响 481

二、甘油的分解代谢 481

(一)甘油分解的生化过程 481

(二)甘油分解的能量产生 482

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482

(一)葡萄糖-脂肪酸循环 482

1.葡萄糖-脂肪酸循环的概念 482

2.激素对葡萄糖-脂肪酸循环的影响 483

3.葡萄糖-脂肪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483

(二)脂肪酸的β-氧化 484

1.脂肪酸β-氧化的生化过程 484

2.脂肪酸氧化时的能量产生 485

(三)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和脂肪酸的ω-氧化 486

1.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 486

2.脂肪酸的ω-氧化 487

第四节 酮体的代谢 487

一、酮体的生物合成 487

(一)酮体生物合成的生化过程 487

(二)酮体生物合成的调节 489

二、酮体的氧化利用 490

(一)酮体氧化利用的生化过程 490

(二)各组织对酮体的利用情况 491

(三)肝外组织中的酮体生成 492

三、酮体的重要生理意义 492

(一)葡萄糖-酮体循环 492

(二)酮体对脑组织的重要作用 492

(三)酮体对甘油三酯分解的负反馈性调节 493

第五节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494

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494

(一)非线粒体体系的脂肪酸合成 494

1.乙酰辅醇A通过线粒体膜的转运 494

2.脂肪酸合成的生化过程 495

3.脂肪酸合成与糖代谢的关系 496

(二)线粒体体系的脂肪酸合成 497

(三)脂肪酸的互相转变 498

(四)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498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 499

(一)甘油三酯合成的甘油磷酸二酯途径 499

(二)甘油三酯合成的甘油一酯途径 500

(三)甘油三酯合成的调节 500

第六节 磷脂的代谢 501

一、磷脂的生物合成 501

(一)卵磷脂的生物合成 501

1.卵磷脂合成的胆碱途径 502

2.卵磷脂合成的脑磷脂途径 503

(二)脑磷脂的生物合成 503

(三)丝氨酸磷脂的生物合成 504

(四)神经磷脂的生物合成 504

二、磷脂的降解 505

第七节 类固醇的代谢 506

一胆固醇的吸收和转运 506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507

(一)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507

(二)合成胆固醇的生化过程 508

1.生成β,δ-二羟-β-甲基戊酸(MVA)的过程 508

2.生成鲨烯的过程 508

3.由鲨烯生成胆固醇的过程 510

(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510

1.胆固醇合成的反馈性调节 510

2.糖代谢和甘油三酯代谢对胆固醇合成的影响 511

3.胆固醇合成的神经调节和激素控制 511

三、胆固醇的分解代谢 511

(一)胆固醇降解生成胆汁酸 512

(二)胆汁酸的排泄和肝肠循环 513

(三)胆固醇的其它降解产物 513

四、胆固醇的代谢较变 514

第八节 脂类代谢的障碍 515

一、反刍动物的酮血症 515

(一)酮血症的发生机理 515

(二)反刍动物易于发生酮血症的原因 515

(三)反刍动物酮血症的主要症状 516

二、驴怀骡妊娠毒血症 516

(一)驴怀骡妊娠毒血症的主要症状 516

(二)驴怀骡妊娠毒血症的发生机理 516

三、脂肪肝 517

(一)脂肪肝的概念 517

(二)脂肪肝的发生机理 517

1.肝脏内脂肪合成过多 517

2.肝脏对脂肪的利用减少 517

3.肝脏中脂肪转运发生障碍 5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