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福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603516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目前,宪法学教材正面临改革,宪法学教材不再按照宪法典的顺序来编排教材的章节顺序,不再主要讲解我国的宪法的范本。本书作为尝试,符合改革后教学和研究的要求,重视基本理论的阐述,使教材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向法学院广泛推广。本书抓住宪法学研究中的核心和热点,重点分析论述了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宪法的实施等问题,引证了国内外该领域最为流行的学说,并紧密的联系我国宪政建设的实践,对于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核宪政建设的完善,均有可资参考的价值。对读者把握宪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大有裨益。
《宪法学原理》目录

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3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3

一、宪法词义的演变 3

二、近现代的宪法概念 3

第二节 宪法的特点 4

一、宪法的根本法特征 4

二、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6

三、宪法规范的特点 7

四、宪法结构的特点 9

第三节 宪法的类型 10

一、宪法形式上的分类 10

二、宪法实质上的分类 12

第二章 宪法的价值与功能 14

第一节 宪法的价值 14

一、我国宪法学者时宪法价值的认识 14

二、宪法的价值体现 15

第二节 宪法的功能 19

一、宪法功能的含义 19

二、宪法功能的表现 20

第三章 宪法的创制与变动 26

第一节 宪法创制 26

一、宪法创制的概念 26

二、宪法创制权 28

三、宪法创制程序 30

第二节 宪法变动 33

一、宪法变动的概念 33

二、宪法的正常变动 35

三、宪法的非正常变动 38

第四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39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 39

一、宪法产生的概念 39

二、近代宪法产生的原因 40

三、宪法产生的规律 44

第二节 宪法的发展趋势 48

一、福利政府危机与宪法的发展趋势 49

二、经济全球化与宪法的发展趋势 51

第五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 56

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56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56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国家间的区别 57

第二节 人民主权原则 58

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创立与发展 58

二、宪法对人民主权原则的确认 59

第三节 基本人权原则 60

一、人权理论的形成 60

二、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的确认 61

第四节 法治原则 63

一、法治的含义 63

二、宪法对法治原则的确认 66

第五节 分权与制衡原则 67

一、分权学说的产生及其理论争议 67

二、三权分立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 68

第二编 政府 73

第六章 有限政府原理 75

第一节 政府概说 75

一、政府的概念与特征 75

二、政府的起源 75

三、政府职能 78

第二节 有限政府 80

一、政府的分类 80

二、有限政府的含义 81

三、有限政府的合法性 82

第三节 有限政府的理论及其发展 84

一、有限政府理论的萌芽 84

二、有限政府学说的形成 86

三、有限政府原理的发展 89

第七章 政府权力的形成 92

第一节 政府权力的来源 92

一、专制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 92

二、民主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 93

三、关于政府权力来源的宪法规定 94

第二节 政权组织形式 95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95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96

三、我国宪法中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 99

第三节 选举制度 100

一、选举制度概述 100

二、选举制度的功能 102

三、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 103

第四节 政党制度 107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 107

二、政党制度的分类 110

三、政党制度的功能 111

四、我国宪法关于政党制度的规定 112

第八章 中央政府 114

第一节 国家元首 114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与特征 114

二、国家元首的类型 115

三、国家元首的职权 116

四、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元首的设置 117

第二节 立法机关 118

一、立法机关概述 118

二、立法机关的组织体制 119

三、立法机关的职权 120

四、我国宪法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 121

第三节 行政机关 126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 126

二、行政机关的体制 126

三、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126

四、行政机关的职权 128

五、我国宪法关于行政机关的设置 128

第四节 司法机关 130

一、司法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130

二、法院的组织体制和法官制度 131

三、检察机关的属性及其体系设置 133

四、我国宪法关于司法机关的设置 134

第九章 地方政府 139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 139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139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 139

第二节 我国宪法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144

一、我国实行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144

二、行政区域划分 146

第三节 我国宪法关于地方制度的规定 147

一、地方制度概述 147

二、地方政府 149

三、普通行政区域 153

四、民族自治地方 156

五、特别行政区 158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62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163

二、居民委员会 163

三、村民委员会 165

第三编 公民的基本权利 167

第十章 人权与公民基本权利 169

第一节 人权 169

一、人权的宪政意义 169

二、西方人权传统 170

三、中国的人权观 175

第二节 公民与国籍 176

一、公民的概念及其含义 176

二、公民身份的历史演变 178

三、国籍 180

第三节 公民基本权利 182

一、概念 182

二、特征 182

三、分类 184

第十一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187

第一节 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与自由 187

一、平等权 189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0

三、表达自由 191

四、诉愿权 197

第二节 人身权利和自由 199

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01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02

三、住宅不受侵犯 203

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04

五、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204

第三节 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205

一、财产权 208

二、社会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211

三、劳动权 213

四、受教育的权利 215

五、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215

第四节 特定人的权利 216

一、保障妇女的权利 216

二、残疾人的权利的保护 217

三、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217

四、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218

第十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219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历史回顾 219

一、近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219

二、现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扩展 220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法理分析 221

第三节 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原则 223

一、限制的必要性 223

二、限制的适度性 225

三、限制的平等性 227

四、限制的合法性 228

第十三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 230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观念 230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模式 232

一、近代西方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233

二、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234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模式 235

第三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制度 236

一、立法制度 236

二、行政权控制制度 237

三、司法制度 237

四、其他公权力的制约制度 238

第四编 宪法的实施 239

第十四章 违宪责任 241

第一节 违宪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41

一、违宪责任的概念 241

二、违宪责任的特征 241

第二节 违宪责任的主体 242

一、违宪责任的主体界定标准 242

二、违宪责任的主体范围 243

第三节 违宪责任的种类和形式 244

一、违宪责任的种类 244

二、违宪责任的形式 245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的功能 247

第一节 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 247

一、美国的司法审查与宪法至上 247

二、奥地利的宪法法院与宪法至上 248

三、德国和法国的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 248

四、俄罗斯的宪法法院与宪法至上 249

第二节 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 249

一、根据人权的分类来确定法律的违宪 250

二、目的审查标准 250

三、手段审查标准 251

四、字面审查标准 251

第三节 宪法审查与民主 252

一、违宪审查与麦迪逊式民主 252

二、违宪审查与卢梭式民主 253

三、中国的违宪审查模式与民主理念 254

第四节 违宪审查与权力配置 255

一、违宪审查与三权分立的矛盾 255

二、违宪审查与权力来源正当性的悖论 255

三、违宪审查的合理性 256

第十六章 违宪审查的模式 257

第一节 立法机关审查模式 257

一、英国的议会制审查模式 257

二、前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审查模式 257

三、立法机关审查模式评述 258

第二节 普通法院审查模式 259

一、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历史和现状 259

二、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特点 259

三、普通法院审查模式评述 261

第三节 专门机构模式 261

一、专门机构模式溯源 262

二、德国的宪法法院模式 263

三、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 264

第四节 中国的违宪审查 264

一、违宪审查模式的启示 265

二、我国的违宪审查及存在的问题 265

三、我国违宪审查的模式选择 267

第十七章 宪法解释 271

第一节 宪法解释概述 271

一、宪法解释的分类 271

二、宪法解释的意义 272

三、我国宪法解释的价值误区 273

第二节 宪法解释的主体、程序和效力 274

一、宪法解释的主体 274

二、宪法解释的程序 276

三、宪法解释的效力 277

第三节 宪法解释的原则 278

一、宪法解释的原则的主要功能 278

二、宪法解释的内容原则 278

三、宪法解释的形式原则 279

第四节 我国的宪法解释 280

一、解释的主体 281

二、解释的实践 281

三、解释的效果和问题 283

四、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 284

第十八章 宪法的执行与遵守 285

第一节 概述 285

一、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概念 285

二、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条件 285

第二节 宪法的执行 287

一、依宪立法 287

二、宪法的司法适用 288

三、宪法的私法化 290

第三节 宪法的遵守 2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