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子芳编著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2110395
  • 页数:5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学习抽样理论需要的预备知识;第2章介绍了抽样式的若干概念;第3章到第7章分别对常规的几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二阶及多阶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围绕其基本概念、特点、适用场合、具体抽样步骤和相应的简单估计、比率估计和回归估计三种估计量的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详尽的介绍,并且特别对每一抽样方法的三种估计量的性质融会一起进行讨论、比较。第8章介绍了实际中极为常见的非概率抽样的各种方式,重点阐释了这些方式与概率抽样的几种抽样方法间的对应关系。第9章是关于与抽样式有关但又不属于抽样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帮助实际工作者开阔眼界,避免失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本书的重要章节还至少给出了一个相应的案例。本书可作为统计专业的本科生、非统计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代相关专业的教师及实际从事抽样工作的人员参考。
上一篇:组织行为学下一篇:揅经室集 上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目录

目录 1

第1章 预备知识 1

1.1 排列组合 1

1.1.1 基本原理 1

1.1.2 排列 2

1.1.3 组合 2

1.2 概率统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3

1.2.1 大数定律 3

1.2.2 中心极限定理 4

1.2.3 参数估计 6

1.3 调查概论 11

1.3.1 调查与测量 11

1.3.2 真值、测量值与误差 16

1.3.3 信度、效度与精度 22

思考与练习 26

参考文献 27

第2章 基本概念 28

2.1 抽样调查与非抽样调查 28

2.2 总体与样本 34

2.2.1 总体 34

2.2.2 抽样框与抽样单元 35

2.2.3 抽样与样本 36

2.3 总体特征与估计量 37

2.3.1 总体特征 37

2.3.2 估计量和估计方法 39

2.3.3 抽样分布 40

2.4 误差与精度 42

2.4.1 均方误差与偏倚 43

2.4.2 置信区间与误差限 44

2.4.3 费用与效率 45

2.5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46

2.5.1 简单随机抽样 46

2.5.2 分层抽样 46

2.5.3 整群抽样 48

2.5.4 系统抽样 48

2.5.5 多阶段抽样 49

2.6 抽样调查的实施步骤 50

思考与练习 53

参考文献 54

第3章 简单随机抽样 55

3.1 定义与符号 56

3.2 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64

3.2.1 简单估计的性质 65

3.2.2 简单估计量y的方差与协方差 69

3.2.3 方差与协方差的估计 76

3.3 比率估计量及其性质 81

3.3.1 比率估计量的性质 82

3.3.2 比率估计量的方差估计 86

3.3.3 比率估计的其他问题 89

3.4 回归估计量及其性质 93

3.4.1 回归估计的性质 94

3.4.2 多变量回归估计 98

3.4.3 各种估计量的精度比较 99

3.5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 101

3.5.1 样本容量的确定原理 101

3.5.2 样本量的确定步骤 104

3.5.3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 105

附件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110

附件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114

思考与练习 120

参考文献 123

第4章 分层随机抽样 124

4.1 定义与符号 124

4.1.1 定义 124

4.1.2 符号 126

4.2 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26

4.2.1 总体均值的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26

4.2.2 总体总量的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29

4.2.3 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32

4.3 比率估计量及其性质 133

4.3.1 分别比估计 134

4.3.2 联合比估计 135

4.3.3 分别比估计与联合比估计的比较 137

4.3.4 分层抽样中采取比率估计时的最优分配 138

4.4 回归估计量及其性质 142

4.4.1 分别回归估计 142

4.4.2 联合回归估计 145

4.4.3 分别回归估计与联合回归估计的比较 148

4.4.4 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小结 154

4.5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 155

4.5.1 比例分配 156

4.5.2 最优分配 157

4.5.3 奈曼最优分配 160

4.5.4 某些层需要进行大于100%抽样的修正 162

4.5.5 偏离最优分配时对精度的影响 164

4.5.6 多变量情况下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166

4.6 总样本量的确定 170

4.6.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的确定 170

4.6.2 估计总体总量时样本量的确定 175

4.6.3 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量的确定 178

4.6.4 总费用给定时总样本量的确定 180

4.7 层的构成和分层界限的确定 181

4.7.1 分层标志的选择 181

4.7.2 分层界限的确定 181

4.7.3 确定分层界限的其他方法 187

4.8 层数的确定 187

4.8.1 根据目标变量Y值确定层数 188

4.8.2 根据其他变量X值确定层数 189

4.8.3 考虑费用因素时层数的确定 190

4.9 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研究 191

4.9.1 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精度比较 191

4.9.2 最优分配在精度上的改进 193

4.9.3 分层随机抽样精度反比简单随机抽样差的情况 194

4.9.4 从分层样本来估计分层随机抽样的效果 196

4.9.5 层权误差对估计量的影响 202

4.9.6 每层只抽取一个单元时的方差估计 207

4.10 分层抽样的其他方面 210

4.10.1 多重分层 210

4.10.2 事后分层 215

4.10.3 子总体的估计 220

4.10.4 定额抽样 230

4.11 案例 231

附件C 234

附件D 199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设计参考资料 235

附件E 省级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误差计算公式和总体人口出生率的估计方法 238

思考与练习 241

参考文献 246

第5章 多阶(段)抽样 247

5.1 概述 248

5.1.1 定义及特点 248

5.1.2 二阶(段)抽样的预备知识 249

5.2 初级单元大小相等时的二阶(段)抽样 250

5.2.1 符号 250

5.2.2 总体均值Y的估计量及其性质 251

5.2.3 总体比例的估计 256

5.2.4 最优样本量m与n的确定 259

5.2.5 分层二阶(段)抽样 262

5.3 初级单元大小不等情形(n=1) 265

5.3.1 一般说明和符号 265

5.3.2 等概率抽取初级单元 267

5.3.3 不等概率抽取初级单元 269

5.3.4 n=1时五种方法的总结 272

5.4 初级单元大小不等时的二阶(段)抽样(n>1) 275

5.4.1 采用放回的抽样方式——按不等概率抽取初级单元 276

5.4.2 采用不放回的抽样方式 281

5.4.3 估计比例的二阶(段)抽样 289

5.5 二阶(段)抽样的效率 292

5.5.1 二阶(段)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比较 292

5.5.2 二阶(段)抽样与分层抽样比较 293

5.5.3 二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比较 293

5.6 三阶(段)及多阶抽样 294

5.5.4 小结 294

5.6.1 各级单元大小相等的三阶(段)抽样 295

5.6.2 各级单元大小不等的三阶(段)抽样 297

5.7 案例 300

案例1 “网民知多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全国调查抽样方案设计 300

案例2 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306

附件F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样本地区和样本个体的抽取方法 312

思考与练习 323

参考文献 328

第6章 整群抽样 329

6.1 概述 329

6.1.1 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 329

6.1.2 整群抽样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331

6.2.1 符号说明 333

6.2 群规模大小相等的情形 333

6.2.2 估计量及其性质 334

6.2.3 总体方差S2的估计 336

6.2.4 群内相关系数与设计效应 341

6.2.5 整群抽样的效率分析 345

6.3 群规模大小不等的情形 349

6.3.1 符号说明 349

6.3.2 对群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简单估计 350

6.3.3 对群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比估计 352

6.3.4 对群进行不等概率抽样 354

6.4 对比例估计的整群抽样 356

6.4.1 问题的提出 356

6.4.2 群规模相等的情形 356

6.4.3 群规模不相等的情形 358

6.5 案例 366

思考与练习 373

参考文献 377

第7章 系统抽样 378

7.1 定义与实施方法 379

7.2 等概率情形的估计量及其性质 382

7.2.1 符号说明 382

7.2.2 估计量的性质 384

7.3 方差估计及其改进 394

7.3.1 方差的近似估计 394

7.3.2 线性排列情形抽样与估计的改进 396

7.4 不等概率系统抽样 403

7.4.1 概述及实施方法 403

7.4.2 估计量的方差估计 404

7.5 案例 407

思考与练习 412

参考文献 415

第8章 非概率抽样 416

8.1 非概率抽样概述 416

8.1.1 概念及适用场合 416

8.1.2 具体的抽样方法 418

8.2 非概率抽样的理论基础 423

8.2.1 非概率抽样与模型抽样 423

8.2.2 非概率抽样的效度与信度 424

8.2.3 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的对应关系 430

8.3 非概率抽样中的估计 432

8.3.1 非概率样本的估计问题 432

8.3.2 捕获-再捕获中的估计 433

8.4 样本容量与抽样实施 436

8.4.1 样本容量确定的出发点 436

8.4.2 确定样本容量的几种思路 438

8.4.3 配额抽样设计样本量的确定 441

8.4.4 非概率抽样方法的实施 445

8.5 案例 448

案例1 关于某市宾馆、饭店、娱乐场所扰民噪声的抽样调查 448

案例2 1997年我国进行的城市环境状况和居民环境意识的配额抽样调查 450

思考与练习 453

参考文献 454

第9章 其他专题 455

9.1 敏感性问题的处理 455

9.1.1 沃纳随机化回答模型 455

9.1.2 西蒙斯随机化回答模型 457

9.1.3 使用随机化回答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459

9.1.4 随机截尾模型 459

9.2.1 无回答的概念及类型 461

9.2 无回答误差处理 461

9.2.2 无回答的影响 462

9.2.3 降低无回答率的方法 463

9.2.4 对无回答的调整 464

9.3 捕获-再捕获抽样 469

9.3.1 直接抽样法 469

9.3.2 逆抽样方法 472

9.4 样本轮换 473

9.4.1 样本轮换的最优比例 474

9.4.2 样本轮换应遵循的原则 476

9.4.3 案例说明 476

思考与练习 477

参考文献 478

练习题参考答案 4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