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the role and effection of law in corporate management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the role and effection of law in corporate management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the role and effection of law in corporate management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619781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民商法专业博士后李建伟在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站的优秀出站报告,代表了国内法学界在公司制度研究的前沿理论水平。本书着重研究了现代公司制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产权制度、治理制度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考察了公司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作者综合运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原理及相关制度,对文中所涉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进行充分探讨、梳理,在理论上提出独特的公司理论创建,这些研究成果对公司管理实践及公司法律制度的重塑具有相当可供借鉴的政策建议。是众多公司管理与法律图书中为数不多的精品论著。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the role and effection of law in corporate management》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9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结构 13

1.4 基本概念界定 16

1.4.1 有关企业与公司的几个概念 16

1.4.2 有关公司集团的几个概念 18

1.4.3 关于公司组织制度的几个概念 21

1.4.4 关于公司控制权的几个概念、 22

1.4.5 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几个概念 24

1.4.6 关于公司法的几个概念 25

1.5 研究方法 27

第二章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原理 30

2.1 公司制度 30

2.1.1 企业与企业理论 30

2.1.1.1 交易成本理论 30

2.1.1.3 代理理论 31

2.1.1.2 资产专用性理论 31

2.1.1.4 团体理论 32

2.1.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2.1.1.6 企业理论的结构 34

2.1.2 企业与公司理论 34

2.1.2.1 企业的法律形态 34

2.1.2.2 现代企业与公司 35

2.1.2.3 现代企业制度 36

2.1.2.4 公司、组织、结构、制度 37

2.1.3.1.1 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38

2.1.3 制度及其结构 38

2.1.3.1 制度的定义 38

2.1.3.1.2 新制度组织理论的观点 39

2.1.3.1.3 制度法学的观点 39

2.1.3.1.4 法律社会学的观点 39

2.1.3.1.5 本书的观点 40

2.1.3.2 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41

2.1.3.3 法律与制度 42

2.1.3.4 制度的功能 43

2.1.4.1 定义 45

2.1.4 公司制度 45

2.1.4.2 地位与作用 46

2.1.4.3 公司制度的构成 47

2.1.4.4 公司制度构成部分的关系 49

2.2 公司治理 50

2.2.1 定义 50

2.2.2 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53

2.2.3.1 内部治理机制 54

2.2.3 公司治理制度体系 54

2.2.3.2 外部治理机制 55

2.2.3.3 内、外治理机制的关系 56

2.2.3.4 公司治理制度的构成 57

2.2.4 公司治理与组织制度 59

2.2.4.1 组织制度的涵义 59

2.2.4.2 组织制度的构成 59

2.2.4.3 组织机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 60

2.2.5 公司治理与公司法 62

2.2.5.1 公司的契约理论 63

2.2.5.2 公司法的影响 64

2.2.5.3 非法律因素的影响 64

2.2.5.4 小结 67

2.3 公司制度与公司治理 67

2.3.1 公司产权制度 67

2.3.2 公司产权制度与治理制度 68

2.3.3 公司法人制度与公司治理 70

2.4.1 公司管理制度 71

2.4 公司制度与公司管理 71

2.4.2 公司产权与管理制度的关系 72

2.4.2.1 问题的提出 72

2.4.2.2 产权之于管理 74

2.4.2.3 管理之于产权 75

2.4.2.4 小结 75

2.5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76

2.5.1 区别 76

2.5.1.1 文献回顾 76

2.5.2.1 公司治理之于公司管理 79

2.5.2 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原理 79

2.5.1.2 区别的方法及其意义 79

2.5.2.2 公司管理之于公司治理 81

2.5.2.3 二者关系的联结点 81

2.5.2.4 作为联结点的战略管理 82

2.5.2.5 作为联结点的内部控制 85

2.5.3 小结 87

第三章 从战略管理角度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90

3.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90

3.1.1 我国《公司法》上的治理结构安排 91

3.1.2 现行制度安排的渊源 92

3.1.3 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93

3.1.4 公司治理实践中的问题 94

3.1.4.1 关于股东大会的形式化 94

3.1.4.2 关于决策机制与代理成本 95

3.1.4.3 关于董事会运作的失范 96

3.1.4.4 关于兼任制的弊端 97

3.2.1 问题的提出 98

3.2 取舍之间:股东至上理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 98

3.1.4.5 其他 98

3.2.2 利益相关者 100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 101

3.2.3.1 单边治理模式 101

3.2.3.2 共同决定模式 102

3.2.3.3 利益相关者模式 103

3.2.4 公司社会责任及其立法问题 105

3.2.4.1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105

3.2.4.2 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回顾 106

3.2.4.3 我国的立法取舍 108

3.2.5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 111

3.2.5.1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111

3.2.5.2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113

3.3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概述 113

3.3.1 战略过程 114

3.3.2 企业最终目标 114

3.3.3 重叠主体 115

3.4 公司控制权与股东权利 117

3.4.1.1 股权集中的状况 118

3.4.1 股权集中的悖论 118

3.4.1.2 股权集中度与控股模式 119

3.4.1.3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121

3.4.1.4 “一股独大”问题 123

3.4.2 控制股东的控制权 124

3.4.3 控制股东的控制机制 126

3.4.3.1 文献回顾 126

3.4.3.2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127

3.4.4.1 问题的提出 128

3.4.4 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与小股东的利益保护 128

3.4.3.3 进一步的研究 128

3.4.4.2 控制股东滥权的原因 133

3.4.4.3 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 134

3.4.4.3.1 法理基础 134

3.4.4.3.2 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 135

3.4.4.3.3 相关制度之完善 136

3.4.4.4 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137

3.4.4.5 小结 144

3.5.1 董事会的职能 146

3.5 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与运行 146

3.5.1.1 关于董事会职能的两种理论 147

3.5.1.1.1 董事会监督理论 147

3.5.1.1.2 董事会关系理论 148

3.5.1.2 董事会职能的实践 149

3.5.1.2.1 英国 149

3.5.1.2.2 美国 150

3.5.1.3 两项职能 151

3.5.1.4 管理与监督:合一还是分开 154

3.5.1.5 我国董事会职能的定位 156

3.5.1.6 小结 158

3.5.2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决策权配置关系 159

3.5.2.1 公司决策权配置的一般原理 159

3.5.2.2 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分权 160

3.5.3 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权配置关系 161

3.5.3.1 理论学说 161

3.5.3.2 我国的立法规定 163

3.5.3.3 我国立法的检讨及现实选择 164

3.5.4.1 董事会构成 165

3.5.4.1.1 董事会构成的决定因素 165

3.5.4 董事会构成与职能发挥 165

3.5.4.1.2 董事会构成的类型 167

3.5.4.1.3 董事会构成与独立性 169

3.5.4.1.4 我国的问题 170

3.5.4.2 董事会构成、职能发挥与公司绩效 171

3.5.4.3 董事会战略参与职能的强化 173

3.5.5 董事会委员会制度 175

3.5.5.1 委员会组织 175

3.5.5.2 国外的经验 176

3.5.5.3 我国的初步实践及评价 178

3.5.6 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81

3.5.6.1 激励机制 181

3.5.6.2 约束机制 183

3.5.6.3 保护机制 185

3.5.6.4 业绩评估机制 186

3.6 总经理 188

3.6.1 总经理的法律地位 189

3.6.2 总经理的职权 191

3.6.3 总经理的聘任 192

3.6.4 激励与约束机制 193

3.6.4.1 关于激励机制构造 194

3.6.4.2 关于约束机制构造 195

3.6.4.3 法律的作用——以经理人薪酬的确立为例 196

3.6.5 经理在战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

3.6.5.1 经理与董事会的分工与分权 200

3.6.5.2 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还是分任 204

3.6.5.3 我国国企经理的战略行为导向及其控制 207

3.7.1 资本结构与债权治理 212

3.7 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212

3.7.2 债权治理机制原理及实践 214

3.7.2.1 理论学说 214

3.7.2.2 各国实践 216

3.7.3 我国债权治理机制的建设 219

3.7.3.1 现状、问题及原因 219

3.7.3.2 政策建议与对策 220

3.8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参与 223

3.8.1 引子 223

3.8.2 雇员管理 224

3.8.3 环境管理 226

3.8.4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管理 227

3.8.5 社区关系管理 227

3.8.6 小结 229

第四章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与制度建设——以母子公司为中心 230

4.1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概说 230

4.1.1 控制与控制机制 230

4.1.1.1 定义 230

4.1.1.2 控制机制的分类 231

4.1.2 内部控制机制的意义 233

4.1.3 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 235

4.1.4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235

4.1.4.1 控制机制的选择 235

4.1.4.2 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38

4.1.5 小结 239

4.2 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机制 240

4.2.1 内部人控制概述 240

4.2.1.1 概念 240

4.2.1.2 形式 241

4.2.1.3 危害 242

4.2.2 内部人控制的成因 243

4.2.3 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机制比较 245

4.2.3.1 传统治理机制及其局限 245

4.2.3.2 各国(地区)的治理机制比较 245

4.2.3.3 若干启示 248

4.2.4 我国的内部人控制的治理问题 249

4.2.4.1 现状与问题 249

4.2.4.2 治理机制建设 250

4.3.1 企业集团 251

4.3 企业集团的控制机制及制度 251

4.3.1.1 成因、性质与定义 252

4.3.1.2 法律地位 254

4.3.1.3 企业集团的边界 254

4.3.2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选择:母子公司制 257

4.3.2.1 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257

4.3.2.2 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259

4.3.2.3 我国企业集团的选择 262

4.3.2.4 母子公司制的利弊 263

4.3.3.1 控制机制的内涵 264

4.3.3 母子公司控制机制概说 264

4.3.3.2 理论假说与基本模式 265

4.3.3.3 我国的问题 266

4.3.3.4 我国的制度取向 267

4.4 集团控制机制与公司治理 269

4.4.1 公司治理边界 269

4.4.1.1 问题的提出 269

4.4.1.2 公司集团的治理边界 270

4.4.1.3 公司集团的治理目标 272

4.4.2.1 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273

4.4.2 母公司的控制权与子公司治理的运作基础 273

4.4.2.2 子公司治理的运作基础 274

4.4.3 母子公司控制机制与子公司治理 274

4.4.3.1 冲突 274

4.4.3.2 融合 278

4.4.4 法律的作用:原则与规范 279

4.4.4.1 问题的提出 280

4.4.4.2 公司债权人保护与少数股东保护的关系 281

4.4.4.3 子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体系 284

4.4.4.3.1 公司资本制度 286

4.4.4.3.2 关联交易规制 289

4.4.4.3.3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290

4.4.4.3.4 子公司董事的义务 293

4.4.4.3.5 母公司的股权行使 295

4.4.4.4 小结 297

4.5 集团控制机制与战略管理 297

4.5.1 母子公司战略管理的职能分工 297

4.5.3 内部控制对战略管理的影响 300

4.5.2 战略管理机构设置 300

4.6 集团控制机制与业务、职能管理 303

4.6.1 概说 303

4.6.2 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 305

4.6.2.1 财务管理的目标 305

4.6.2.2 母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及其选择 306

4.6.2.3 母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法律原则 308

4.6.2.4 集权制财务控制 310

4.6.2.5 小结 312

4.6.3.1 内部审计监督 314

4.6.3 其他职能管理与控制 314

4.6.3.2 资金运用规范与控制 317

4.6.3.2.1 关于转投资 317

4.6.3.2.2 关于借贷 319

4.6.3.2.3 关于对外担保 320

4.6.3.2.4 关于捐赠 323

4.6.3.3 法务管理与控制 323

4.6.3.4 其他 328

4.7 结论 329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法律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332

5.1 引子 332

5.2 公司的法律环境 333

5.3 法律之于公司管理 338

5.3.1 法律是重要的 338

5.3.2 法律的基础性作用 340

5.3.3 法律的渗透性作用 341

5.3.4 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343

5.3.4.1 法律局限性的一般理论 343

5.3.4.2 法律的局限性与公司管理 345

5.3.4.3 法律局限性的根源 349

5.3.4.4 法律局限性的破解 352

5.3.5 法律作用的非惟一性 355

5.3.6 法律进入公司管理的方法及其选择 359

5.4 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 361

5.4.1 异化:概念、表现及危害 361

5.4.2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364

5.4.3 原因探源 368

5.4.4 出路与对策 372

5.5.1.1 公司自治 375

5.5 公司管理与公司法律架构 375

5.5.1 公司自治与法律对公司管理的规范 375

5.5.1.2 公司自治与公司法规范 376

5.5.1.3 公司自治与公司章程 376

5.5.1.4 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 377

5.5.2 公司法律架构 378

5.5.3 公司管理制度与公司法律架构 381

参考书目 386

后记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