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发祥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4328918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火星怪物下一篇: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目录

目录 1

总序 傅璇琮 周发祥 1

序 钱中文 1

引言 1

第一编 渊源与流变 3

第一章 中西碰撞的西行轨迹 3

第一节 16—18世纪:神学观的臆说 3

第二节 19世纪:转型期的视角 9

第三节 20世纪:多种多样的探索 14

第二章 中西碰撞的东行轨迹 23

第一节 “五四”之前的初步尝试 24

第二节 “五四”之后的三部曲 28

第三节 近几十年台港学者的开拓 34

第二编 方法与操作 43

第三章 传统研究方法举要 43

第一节 史诗研究 43

第二节 悲剧研究 48

第三节 寓意研究 53

第四节 修辞学研究 57

第五节 文学史研究 61

第四章 汉字诗学 69

第一节 费诺罗萨的理想和名文 69

第二节 关于“运动说” 72

第三节 关于“隐喻说” 75

第四节 庞德的“鼓吹”与实践 80

第五节 小结 86

第一节 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91

第五章 语言学研究 91

第二节 语音与诗艺的沟通 95

第三节 三种句法结构 99

第四节 非连续诗学 105

第五节 理性思维和神话思维 111

第六节 小结 114

第六章 意象研究 120

第一节 意象研究的由来 120

第二节 意象及其分类 124

第三节 意象鉴赏与研究举隅 128

第四节 意象统计法 136

第五节 隐喻的文化根柢 141

第六节 小结 146

第七章 新批评研究 153

第一节 新批评派及其主张 154

第二节 个性与非个性 157

第三节 诗语中的歧义现象 161

第四节 诗意悖论与悖论诗学 164

第五节 戏剧场面:反讽与张力 168

第六节 一个“细读”实例 172

第七节 小结 175

第八章 巴罗克风格研究 182

第一节 巴罗克风格及其辨析 182

第二节 《锦瑟》的巴罗克风格 185

第三节 两种巴罗克诗风 190

第四节 巴罗克时期的界定 193

第五节 小结 196

第九章 口头创作研究 202

第一节 帕里-劳德理论 202

第二节 《诗经》里的套语 207

第三节 《诗经》里的套式 215

第四节 白话小说的故事类型 221

第五节 小结 223

第十章 原型批评 229

第一节 原型批评的形成与发展 229

第二节 《西游补》里的“单一神话” 234

第三节 原型意象与边塞诗 240

第四节 《红楼梦》里的原型模式 244

第五结 小结 249

第十一章 结构主义研究 255

第一节 结构主义及其主张 255

第二节 《杨林》和三篇唐传奇的结构 260

第三节 对等原则及其应用 266

第四节 《玉阶怨》的潜在结构 271

第五节 小结 274

第十二章 文类学研究 281

第一节 西方文类学的新发展 281

第二节 基本术语辨析 285

第三节 中西文类比较 289

第四节 文类划分的标准 295

第五节 文类发生学 300

第六节 小结 304

第十三章 叙事学研究 310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概况 310

第二节 叙事范型与叙事模式 315

第三节 叙事手法研究 320

第四节 内在因素研究 326

第五节 小结 331

第十四章 比较文学研究 338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338

第二节 影响研究 343

第三节 平行研究 348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 354

第五节 小结 359

第十五章 现代其他研究方法举要 366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 366

第二节 符号学研究 371

第三节 主题学研究 377

第四节 统计风格学研究 382

第五节 母题研究 387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的碰撞方式 397

第十六章 移植研究本体论 397

第三编 综论与评价 397

第二节 移植研究的根本性质 402

第三节 移植研究的基本特点 407

第四节 移植研究的若干视角 412

第十七章 移植研究价值论 420

第一节 开辟检验西论的新途径 420

第二节 充作古典文学研究的借鉴 425

第三节 开阔比较文学的视野 431

第四节 启发理论建设的思路 436

附录一 重要参考书目 442

附录二 重要西文杂志 446

附录三 重要术语对照表 448

附录四 西中姓名对照表 455

后记 4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