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现代水质监测分析技术
现代水质监测分析技术

现代水质监测分析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费学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563679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原子光谱技术、分子光谱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色谱分离技术等。
上一篇:环境哲学新论下一篇:环境标志
《现代水质监测分析技术》目录

1 原子光谱技术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

1.1 原子吸收法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

目录 1

1.1.1 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 2

1.1.2 火焰原子化原子吸收法和无火焰原子化原子吸收法 5

1.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和使用 6

1.1.4 原子吸收的水质检测方法 11

1.1.5 原子吸收法用于水质分析过程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7

1.1.6 原子吸收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21

1.2.1 概述 39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39

1.2.2 ICP-AES的基本原理 41

1.2.3 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44

1.2.4 ICP-AES的仪器装置 45

1.2.5 标准的制备及干扰校正系数的求法 48

1.2.6 ICP-AES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49

1.3 ICP-MS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61

1.3.1 概述 61

1.3.2 基本原理 61

1.3.3 ICP-MS分析仪 65

1.3.4 ICP-MS联用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66

1.3.5 ICP-MS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73

1.3.6 ICP-MS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84

参考文献 85

2 分子光谱技术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88

2.1 紫外-可见光吸收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89

2.1.1 概述 89

2.1.2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原理 90

2.1.3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分析测定方法 90

2.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92

2.1.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94

2.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发展趋势 107

2.2 荧光光谱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08

2.2.1 概述 108

2.2.2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108

2.2.3 荧光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109

2.2.4 荧光分析方法 110

2.2.5 荧光光谱法的优缺点 111

2.2.6 荧光光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12

2.2.7 荧光光谱法发展趋势 126

2.3 红外吸收光谱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27

2.3.1 红外吸收光谱概述 127

2.3.2 红外吸收光谱仪器分析 129

2.3.3 红外光度法在不同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30

2.4 分子质谱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44

2.4.1 概述 144

2.4.2 分子质谱法 145

2.4.3 分子质谱仪 146

2.4.4 分子质谱图的分析 148

2.4.5 分子质谱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48

参考文献 167

3.1 离子选择电极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71

3 电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71

3.1.1 离子选择性电极 172

3.1.2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离子活度的方法 175

3.1.3 离子选择电极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77

3.2 溶出伏安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99

3.2.1 溶出伏安法 199

3.2.2 应用溶出伏安法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200

3.2.3 溶出伏安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204

参考文献 220

4.1.1 色谱法简介 223

4.1.2 色谱联用技术 223

4 色谱分离技术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223

4.1 概论 223

4.1.3 色谱法分类 224

4.1.4 色谱法的特点 225

4.1.5 色谱仪流程 225

4.2 气相色谱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226

4.2.1 气相色谱法分离的基本原理 226

4.2.2 色谱流出曲线图 227

4.2.3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228

4.2.4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231

4.2.5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36

4.3.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244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244

4.3.2 高效液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的区别 245

4.3.3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区别 245

4.3.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流程和仪器组件 246

4.3.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248

4.3.6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249

4.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 253

4.4.1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发展历史 253

4.4.2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类型 254

4.4.3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特点 255

4.4.4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应用 256

4.4.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257

4.5 毛细管电泳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 286

4.5.1 毛细管电泳法简介 286

4.5.2 毛细管电泳法的原理 287

4.5.3 毛细管电泳的模式及分类 288

4.5.4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90

4.5.5 毛细管电泳仪 290

4.5.6 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概述 292

4.5.7 毛细管电泳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294

4.6.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及其产生的背景与发展 316

4.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 316

4.5.8 小结 316

4.6.2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 317

4.6.3 超临界流体色谱原理及仪器 318

4.6.4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色谱柱 319

4.6.5 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 320

4.6.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应用 321

4.6.7 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323

4.6.8 小结 330

参考文献 330

5.1 流动注射分析法概述 333

5 流动注射分析法及其在水分析中的应用 333

5.2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原理 334

5.2.1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34

5.2.2 与FIA相关的分散理论 336

5.2.3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分散系数 337

5.3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基本装置及流路 338

5.3.1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基本装置 338

5.3.2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流路 340

5.4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应用现状 342

5.5 流动注射分析法在水分析中的应用 342

5.5.1 水中无机物的流动分析法测定 343

5.5.2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的有机物 348

5.5.3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测定水中的金属离子 353

5.5.4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的其他污染物 359

5.6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进展 363

参考文献 365

6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367

6.1 生物传感器测定法概述 367

6.1.1 生物传感器的定义 372

6.1.2 用于水质分析的生物传感器 372

6.2 微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377

6.2.1 微型全细胞(microscale whole cell)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377

6.2.2 微型BOD生物传感器 378

6.2.4 甲烷微型生物传感器 381

6.2.3 微型NO?—N生物传感器 381

6.2.5 微型硫化物传感器 382

6.2.6 微型酚类生物传感器 383

6.2.7 微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传感器 383

6.2.8 微型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污染)生物传感器 383

6.2.9 微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384

6.3 酶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385

6.3.1 概述 385

6.3.3 酶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86

6.3.2 酶反应的基本特性 386

6.3.4 酶的固定化 387

6.3.5 酶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简介 389

6.3.6 酶生物传感器的展望 393

6.4 DNA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394

6.4.1 DNA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394

6.4.2 DNA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395

6.4.3 DNA生物传感器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398

6.4.4 DNA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399

参考文献 399

7.1 概述 402

7 生物指示器与生物标识器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 402

7.2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 403

7.2.1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产生的历史背景 403

7.2.2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概念的确定 404

7.2.3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的异同点 405

7.2.4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的现状 406

7.3 生物指示器 407

7.3.1 生物指示器的定义及工作机理 407

7.3.2 环境污染物及其生物积累 408

7.3.3 环境监控中的生物指示器 413

7.3.4 不同门类的生物指示器 417

7.3.5 海水污染的生物指示器 424

7.4 生物标识器 425

7.4.1 生物标识器的作用机理 426

7.4.2 生物标识器的类型 427

7.4.3 环境生态毒理学及生物监测 428

7.4.4 生物标识器的应用实例 432

7.4.5 生物标识器的优势和劣势 440

7.5 生物指示器和生物标识器领域的发展趋势 441

7.5.1 全球关注和环境立法 441

7.5.2 将来的发展趋势 441

参考文献 4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