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泰安地方党史  1926-1949
中共泰安地方党史  1926-1949

中共泰安地方党史 1926-1949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60713939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
《中共泰安地方党史 1926-1949》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后泰安的社会状况 1

第一节 泰安的社会政治 1

第二节 泰安的社会经济 8

第三节 泰安的文化教育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14

第四节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17

第二章 泰安党组织的建立及初期的革命斗争 20

第一节 五四运动在泰安 20

第二节 泰安党组织的建立 24

第三节 党组织领导的工人、农民斗争 30

一、全国工运影响下新汶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 30

二、泰安党组织领导铁路工人开展“索薪”等斗争 32

三、大汶口特支领导农民抗捐抗赋 34

四、泰莱暴动 35

第三章 泰安党组织的曲折发展及其不屈不挠的斗争 40

第一节 国民党控制山东后泰安的形势 40

第二节 在困难形势下,党领导群众坚持斗争 43

第三节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48

一、泰安党组织的恢复 48

二、莱芜党组织的重建 51

三、新泰党组织的建立 52

一、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 54

第四节 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 54

二、泰安、莱芜党组织领导的农民斗争 60

三、新泰龙须崮农民暴动 64

四、党领导的兵运工作 67

第五节 党组织遭受的严重破坏 70

一、宋鸣时、曹福广叛党,泰安党组织遭受破坏 70

二、党组织主动进行革命斗争 71

三、刘伯戈、周茂森叛变,莱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73

四、狱中党员坚贞不屈的斗争 75

一、新泰党组织的恢复及其开展的斗争 77

第六节 泰安党组织的再次恢复和发展 77

二、莱芜党组织的恢复及省委在泰安的活动 79

三、东平、肥城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80

第四章 徂徕山、泰西抗日武装起义 83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泰安的形势 83

第二节 省委直接领导的徂徕山起义,四支队的建立与发展 87

一、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准备 87

二、徂徕山起义,四支队建立 89

三、四支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 91

四、莱芜反“磨擦”,洪涛逝世 94

一、泰西起义的发动,抗敌自卫团建立 97

第三节 泰西起义,抗敌自卫团的建立与发展 97

二、自卫团在战斗中成长壮大 100

三、远静沧牺牲,自卫团坚持斗争 104

第四节 日军暴行与人民群众的抗敌斗争 108

一、日军侵占泰安的累累罪行 108

二、东良庄村民血战日军,各地民众奋起抗敌 110

第五章 泰西、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13

第一节 山东沦陷后泰安的抗战形势 113

第二节 泰西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17

一、泰西特委建立,进行整军建党,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战 117

二、开展反顽斗争,整编自卫团,开辟根据地获重大成绩 123

三、一一五师进驻泰西,支持地方创建抗日根据地 128

四、特委领导“驱田”斗争,泰西抗日根据地建成 138

第三节 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40

一、南上庄会议,省委关于创建泰山区根据地的部署 140

二、泰、莱、新党组织开展反顽、建党,泰宁边区自治会的建立与活动 141

三、泰山特委成立,在四支队配合下创建泰山区抗日根据地 147

四、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粉碎日军“扫荡”,泰山区抗日根据地建成 154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61

第一节 泰西区军民为巩固发展根据地而斗争 161

一、开展军事斗争和敌伪军工作,保卫抗日根据地 161

二、泰西“红五月运动” 167

三、平息“红会暴乱”,粉碎敌破坏抗日根据地阴谋 172

四、加强根据地各项建设,巩固抗战基地 174

第二节 泰山区军民为巩固发展根据地而斗争 177

一、主力和地方武装配合,保卫根据地建设 177

二、巩固党组织,加强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各项事业 187

三、泰山区“肃托”错案及其严重教训 192

第七章 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 198

第一节 抗战形势恶化,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 198

一、泰西区较早进入困难时期 199

二、泰山区的困难局面,泰南地委建立 206

第二节 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斗争 212

一、泰西区军民的艰苦斗争,泰运地委建立 212

二、泰山区军民顽强奋战 220

三、泰南区的反“封锁”、反“自首”斗争 229

第三节 全面贯彻党中央政策,扭转困难局面 235

一、贯彻中央政策,转变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 235

二、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238

三、开展生产救灾和经济斗争,战胜严重灾荒 243

四、贯彻“敌进我进”方针,军事斗争和政治攻势相结合,扭转困难局面 246

第一节 开展局部反攻,恢复扩大抗日根据地 260

一、1944年的抗战形势 260

第八章 进行反攻作战,夺取抗战胜利 260

二、泰西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61

三、泰山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66

四、泰南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72

第二节 巩固扩大根据地,加强敌占城镇及交通要道工作 275

一、深入开展整风运动 275

二、深入开展以“土地回赎”为中心的群众运动 279

三、开展敌占城镇工作 282

四、加强交通要道工作,新汶矿区的职工斗争 284

一、日本无条件投降和受降出现的复杂局面 287

第三节 军民参加大反攻,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287

二、泰山、泰南、泰运区军民积极参加大反攻 289

三、泰安人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 292

第九章 保卫巩固解放区,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295

第一节 战后泰安地区的形势和任务 295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任务 295

二、整编部队,调整区划,泰南区撤销 298

三、大批干部、部队支援东北,新四军北上山东地区 301

第二节 保卫胜利果实,争取和平民主 303

一、阻击国民党军北上,解放宁阳县城 303

二、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306

三、迫使日军瓦田旅团缴械,泰安地区日军全部肃清 309

四、军调小组在泰安 311

第三节 发动群众,巩固解放区,准备反击国民党军进攻 314

一、深入开展“反奸诉苦”和“双减”运动 314

二、开展生产、练兵运动,准备自卫战争 320

第四节 第一次解放泰安城 324

一、战役的部署与经过 324

二、泰安军民积极参战 326

第十章 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 331

第一节 全国内战爆发,泰安军民奋起反击 331

一、内战爆发后全区军民的斗争任务 331

二、泰安东部地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军进攻 333

三、西部地区军民加紧备战,泰西地委恢复 336

第二节 全区军民配合主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339

一、东部地区军民抓紧战勤工作 339

二、莱芜战役,战区人民全力支前参战 342

三、泰西军民支援刘邓大军作战,积极配合莱芜战役 346

第三节 配合华野部队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347

一、国民党向山东发动重点进攻,泰安局势严峻 347

二、华野举行泰蒙战役,第二次解放泰城 349

三、支援孟良崮战役,国民党重点进攻被粉碎 351

一、认真贯彻五四指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353

第四节 开展土地改革和参军运动 353

二、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数次掀起动参高潮 358

第十一章 英勇坚持斗争,深入开展土改整党,积极支援战略反攻 361

第一节 在严重局势下全区军民的英勇斗争 361

一、坚持阵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361

二、广大干部群众与国民党“还乡团”的殊死搏斗 368

第二节 泰西石横大捷和东进战役 371

一、石横大捷 371

二、东进战役和泰西形势的好转 373

一、土改复查及复查中“左”倾偏向的纠正 378

第三节 土改复查和土地改革的巨大成绩 378

二、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绩 382

第四节 整党和机关精简整编 385

一、全区开展整党运动 385

二、东部地区的精简整编 388

第五节 支援参加反攻作战,全区人民喜获解放 390

一、反攻前部分地区的反“围剿” 390

二、参加反攻作战,全区获得解放 393

第十二章 支援战略决战,加强解放区建设,迎接新中国诞生 399

第一节 全力支援战略决战 399

一、战略决战前的形势和泰安军民的任务 399

二、全力支援济南战役 402

三、竭力支援淮海战役 406

第二节 开展生产救灾和剿匪反特,恢复发展各项事业 409

一、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409

二、剿匪反特,安定社会 413

三、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及文教事业 415

第三节 加强党政建设,迎接全国解放 418

一、整顿党政纪律,巩固发展基层党组织 418

二、加强城市工作和政权建设 421

三、支援向全国进军与新区建设 422

一、欢庆新中国诞生,泰山、泰西两区合并 428

第四节 伟大的胜利,辉煌的业绩 428

二、泰安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430

结束语:光辉的战斗历程深刻的历史昭示 432

附录 442

中共泰安地区党组织沿革 442

(一)战前泰安地区党组织沿革 442

(二)抗日战争初期泰安各县党组织情况 444

(三)中共泰西(运)区党组织沿革 445

(四)中共泰山区党组织沿革 446

(五)中共泰南区党组织沿革 447

后记 4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