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辑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4315956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世纪末社会理论下一篇:爱情美学
《人口地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

一、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2

三、人口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3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两条理论主线 4

一、科学的历史观 4

二、正确的人地观 10

第三节 马尔萨斯人口论述评 21

一、立足点的根本对立 22

二、人口论的合理成份 23

第二章 人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7

第一节 外国人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7

一、外国古代的人口地理知识 27

二、近代人口地理学的产生及学科的形成 29

三、人口地理学的独立发展 34

四、人口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43

第二节 我国人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5

一、我国古代的人口地理知识 45

二、我国近代人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6

三、我国人口地理学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75

第三章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82

第一节 人口容量的含义与特征 82

一、不同含义的人口容量 82

二、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 84

三、人口容量的不同流派 88

四、人口容量概念的效用 91

第二节 适度人口 92

一、经济适度人口与实力适度人口 92

二、适度人口的影响因素 98

第三节 人口转变模式与适度人口 104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准则 105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准则 107

一、推力—吸力理论 115

第四章 人口迁移 115

第一节 人口迁移理论 115

二、投资—利润理论 117

三、期望收入理论 117

四、历史发展理论 120

五、迁移距离理论 121

六、人口迁移理论的公式构建 122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口迁移观 123

一、《资本论》中的人口迁移思想 123

二、《资本论》中人口迁移思想的实践意义 129

第三节 人口迁移的空间轨迹 132

一、人口迁移的山地至平原指向 133

二、人口迁移的临水指向 135

三、人口迁移的城镇指向 138

四、人口迁移的逆城镇指向 141

一、移民的适应与同化 147

第四节 人口迁移的人文效应 147

二、人口迁移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150

三、人口迁移对民族区域类型的影响 154

第五章 人口移动 160

第一节 人口移动的基本特征 160

一、人口移动的态势 160

二、人口移动的类型与层次 164

第二节 人口移动的机制分析 169

一、影响人口移动规模和速度的相关因素 170

二、影响人口移动层次与深度的相关因素 174

第三节 跨地区的人口移动 177

一、人口跨地区移动的背景与特征 177

二、人口跨地区移动的藕合机制 179

三、人口移动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影响 182

第四节 人口移动的优化 186

一、人口移动的优化思路 186

二、人口移动的优化模型 188

三、人口移动的优化过程 190

第六章 人口结构 193

第一节 人口结构的特点 193

第二节 人口自然结构 194

一、人种结构 194

二、人口性别结构 195

三、人口年龄结构 197

第三节 人口社会结构 202

一、人口阶级结构 202

二、人口民族结构 203

三、人口文化结构 206

四、人口婚姻、家庭结构 209

第四节 人口经济结构 218

一、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218

二、经济活动人口的所有制结构 222

三、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 223

四、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结构 228

一、人口密度 231

第七章 人口分布 231

第一节 人口分布及其特征 231

二、人口分布重心 236

三、人口位差 238

四、集中指数 238

五、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240

第二节 世界人口分布 241

一、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41

二、四大人口稠密区 242

三、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43

第三节 中国人口分布 244

第四节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46

一、自然环境因素 246

二、社会、历史、政治因素 250

三、经济因索 251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关系的误解 254

第一节 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的核心 254

第八章 人口素质 254

二、生育观念与人口增长 255

三、人口素质与人口流动 259

四、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 261

第二节 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现象 263

一、逆淘汰现象的表现形式 263

二、逆淘汰现象的产生原因 267

三、逆淘汰现象的消除途径 270

第三节 人口素质的刻度指标 271

一、人口体力素质的刻度指标 271

二、人口智力素质的刻度指标 273

三、人口素质的综合刻度指标 275

第九章 人口规划 280

第一节 人口预测 280

一、人口预测的基本方法 281

二、人口预测昭示出的若干重要结论 294

第二节 人口规划 305

一、人口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306

二、多目标人口规划方法 308

三、中国人口增长目标的选择 309

第三节 人口政策 311

一、计划生育政策 311

二、优生优育政策 317

三、人口流动政策 321

四、人口老龄化政策 324

五、人口政策的系统观 326

第十章 人口地图的编制 328

第一节 地图在人口地理研究中的运用 328

第二节 人口地图的编制 337

一、几种常见的人口地图编制法 337

二、几种常见的人口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345

后记 355

参考文献 3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