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下一代Internet技术
下一代Internet技术

下一代Internet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綦朝辉主编;邓宪法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8040096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几种宽带接入方案及其应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流量工程、虚拟专用网上的应用等,重点在IP协议的第6个版本IPV6的优势及应用前景等。
《下一代Internet技术》目录

目录 1

第1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1

1.1.1 概述 1

1.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3

1.1.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5

1.2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8

1.2.1 网络协议与标准 8

1.2.2 网络体系结构 9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

1.3.1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规模分类 15

1.3.2 按照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17

1.3.3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18

1.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 24

1.4.1 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4

1.4.2 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 29

1.4.3 现有网络技术的局限性 31

1.5 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概述 32

第2章 宽带传输 34

2.1 数字用户线 34

2.1.1 HDSL 36

2.1.2 VDSL 40

2.1.3 ADSL 46

2.2 综合业务数字网 50

2.2.1 ISDN概述 50

2.2.2 ISDN的分层结构 55

2.2.3 宽带ISDN 58

2.3 异步传输ATM技术 60

2.3.1 ATM网络概述 61

2.3.2 信元 65

2.3.3 ATM交换机技术 67

2.3.4 ATM网络结构 68

2.4 ATM与IP之争 69

3.1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 72

第3章 宽带接入 72

3.2 宽带接入方案 73

3.2.1 铜线接入技术 74

3.2.2 帧中继接入技术 75

3.2.3 无线接入技术 81

3.2.4 光纤接入技术 91

3.2.5 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 96

3.3.1 用户类型与业务预算 103

3.3 宽带接入网的实现 103

3.3.2 组网 104

3.3.3 接入网结构 105

3.3.4 接入网管理 106

3.4 宽带接入技术的前景 107

第4章 MPLS技术 110

4.1 MPLS的概述 110

4.2 MPLS工作机制 113

4.2.1 MPLS的主要特征 115

4.2.2 标记的分配与管理 116

4.2.3 标记信息的发布 119

4.2.4 标记交换路径LSP的形成 120

4.3 MPLS的路由选择 122

4.3.1 什么是网络路由 122

4.3.2 怎样获得路由信息 126

4.3.3 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 127

4.4 MPLS的拥塞控制 132

4.4.1 网络拥塞的必然性 133

4.4.2 拥塞预防方法 134

4.4.3 常见的拥塞控制算法 135

第5章 MPLS技术的应用 138

5.1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 138

5.1.1 流量工程及其发展 139

5.1.2 流量工程的框架结构 144

5.1.3 流量工程的MPLS实现方案 145

5.2 新一代网络的QoS体系 147

5.2.1 QoS的提出 147

5.2.2 QoS的实现 150

5.2.3 QoS路由选择 153

5.3 MPLS与QoS的融合 156

5.3.1 综合业务模型 156

5.3.2 差分业务模型 161

5.4 基于MPLS的VPN 165

5.4.1 VPN的概述 165

5.4.2 VPN的体系结构 169

5.4.3 VPN的MPLS实现 171

6.1 无线局域网的概述 176

第6章 WLAN接入技术 176

6.2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基础 182

6.2.1 无线电波 182

6.2.2 射频技术 184

6.2.3 其他相关概念 186

6.3 WLAN基本协议 187

6.3.1 IEEE 802.11协议简述 187

6.3.2 主流标准802.11b 190

6.3.3 一些其他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192

6.4 WLAN的安全性 193

6.4.1 安全概述 194

6.4.2 安全设计 195

6.5 WLAN的应用 197

第7章 移动IP 203

7.1 移动IP的概述 203

7.2 移动IP的整体设计 208

7.2.1 代理搜索 209

7.2.2 注册身份 212

7.2.3 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215

7.3 IP隧道 218

7.3.1 IP包的分片 219

7.3.2 IP包的封装 220

7.4 移动IP的安全性 223

7.4.1 安全认证 224

7.4.2 安全隧道 228

7.4.3 移动IP的安全性风险 229

7.5 移动IP的应用 230

8.1.1 IP协议 234

第8章 IPv4与IPv6 234

8.1 IPv4 234

8.1.2 IP地址 238

8.1.3 子网 240

8.2 IPv4所面临的问题 243

8.3 IPv6的提出 246

8.3.1 IPv4向IPv6的过渡 246

8.3.2 IPv6的技术优势 251

8.3.3 IPv6和IPv4之间的通信 254

8.4 IPv6的发展现状 259

第9章 IPv6的技术原理与前景 263

9.1 IPv6的概述 263

9.2 IPv6的技术细节 268

9.2.1 IPv6报头 268

9.2.2 IPv6地址 272

9.2.3 IPv6的寻址和路由 280

9.2.4 IPv6在QoS应用上的优势 285

9.3 IPv6的移动性 286

9.3.1 移动性问题 288

9.3.2 移动主机的操作 291

9.3.3 移动性节点的特性 292

9.3.4 移动性节点的作用 293

9.4 IPv6的应用 296

9.5 IPv6的前景 300

第10章 新兴的网络热门技术 303

10.1 三网合一 303

10.2.1 无线互联网络 313

10.2 无线互联 313

10.2.2 无线互联网络的前景 316

10.3 电子政务 318

10.4 网格技术 326

10.4.1 网格技术的兴起 326

10.4.2 网格技术的应用 329

术语 333

参考文献 3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