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树东主编;于皆平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6263726
  • 页数:1027 页
图书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消化病学的研究成绩喜人。本书就当今消化病学进展的新理论与实践作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题撰文。具体内容包括消化系疾病的胃肠道、肝脏、胆道和胰腺疾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目录

第一节 干细胞——人类疾病治疗的新希望 1

一、什么是干细胞 1

目录 1

第一章 基础研究 1

二、胚胎干细胞 3

三、成体干细胞 5

一、食管癌 9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9

三、原发性肝癌 10

二、胃癌 10

五、胰腺癌 11

四、结肠癌 11

一、基因芯片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 13

第三节 基因芯片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基础与临床的应用 13

二、基因芯片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上的应用现状 17

三、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消化病学基础和临床的展望 25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含义 30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30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 31

三、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38

四、前景和展望 42

一、胆囊收缩素的合成和分布 46

第五节 胆囊收缩素与消化道疾病 46

二、胆囊收缩素的作用和机制 47

三、胆囊收缩素与消化系统疾病 48

二、一氧化氮在消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作用 52

一、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52

第六节 一氧化氮与消化系统疾病 52

三、一氧化氮与胃肠道疾病 54

二、5-羟色胺与胃肠运动 60

一、胃肠道内5-HT及其受体 60

第七节 5-羟色胺与胃肠运动、感觉、分泌的研究进展 60

三、5-羟色胺与胃肠感觉 63

四、5-羟色胺与胃肠分泌 64

五、5-HT及其受体在某些功能性胃肠病的作用 66

二、CaA与胃肠动力疾病 70

一、概述 70

第八节 钙拮抗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70

三、CaA与肝纤维化及其有关并发症 73

五、安全性思考 74

四、CaA与AP 74

一、胃肠多肽的生物学 76

第九节 胃肠多肽的研究进展 76

三、胃肠多肽对消化生理功能的调节 77

二、胃肠多肽受体 77

四、胃肠多肽与消化系统肿瘤 81

一、概述 87

第十节 细胞凋亡与消化系统疾病 87

二、细胞凋亡与急性胃黏膜病变 89

三、细胞凋亡与病毒性肝炎 96

四、细胞凋亡与酒精性肝病 98

七、细胞凋亡与H.pylori感染 99

六、凋亡与胰腺炎 99

五、凋亡与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 99

八、细胞凋亡与溃疡性结肠炎 101

一、概论 104

第一节 胃肠道及肝脏肿瘤分子基础 104

第二章 消化道肿瘤的分子机制 104

二、胃癌分子基础 106

三、结直肠癌分子基础 108

四、肝癌分子基础 109

一、细胞核微卫星不稳 112

第二节 胃肠道肿瘤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研究 112

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 115

一、胃泌素结构和功能 120

第三节 胃泌素与消化系统肿瘤 120

二、胃泌素受体 122

四、胃泌素的作用机制 123

三、胃泌素促生长的作用方式 123

五、胃泌素与消化系统肿瘤 124

一、致癌过程及干预 129

第四节 维生素与消化系统肿瘤 129

二、消化系统肿瘤与维生素干预 130

四、体细胞基因治疗的分类 135

三、基因转移的途径 135

第五节 消化道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135

一、基因治疗的研究内容 135

二、基因治疗的受体细胞 135

五、基因转移系统 136

六、肿瘤基因中目的基因的选择 137

八、rVV载体在消化道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138

七、痘苗病毒为载体的消化道肿瘤的基因治疗 138

九、IL-2与消化道肿瘤的基因治疗 142

一、消化道肿瘤MDR机制研究 147

第六节 消化道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及其逆转研究 147

三、消化道肿瘤MDR的逆转 150

二、多药耐药性的检测 150

一、DNA甲基化 154

第七节 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与消化系统肿瘤 154

三、消化系统肿瘤发生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 156

二、组蛋白乙酰化 156

四、化学物质对表观遗传修饰变化的干预 164

五、干预DNA甲基化的基因治疗现状与前景 166

一、细胞因子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 173

第八节 细胞因子与消化道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现状 173

二、细胞因子的抗癌活性及其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74

三、免疫基因治疗及其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177

一、细胞凋亡在胃肠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180

第九节 细胞凋亡与胃肠道肿瘤 180

二、胃肠肿瘤凋亡的药物诱导治疗 183

三、细胞凋亡与胃肠肿瘤的多药耐药的关系 187

五、小结 189

四、诱导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 189

一、致病岛的概念 193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的cag致病岛 193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基础与临床 193

二、cag致病岛的结构 194

三、cag致病岛的功能 195

五、cag致病岛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196

四、cag致病岛与H.pylori进化 196

二、H.pylori的抗原性 201

一、H.pylori免疫分型方法 201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免疫分型的研究 201

四、H.pylori免疫分型的意义 202

三、机体的免疫反应性 202

五、免疫分型的现状 203

一、动物模型的建立 207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防治 207

二、疫苗构建 208

三、疫苗接种的途径、剂量、时间及免疫效果评价 210

五、保护性免疫机制和免疫后炎症 211

四、疫苗接种治疗H.pylori感染的动物和初步临床实验 211

六、问题和展望 213

一、H.pylori致病因子及其致病作用 217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217

三、H.pylori致病因子近年研究进展 219

二、H.pylori为何能黏附于胃黏膜表层 219

一、概述 223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23

二、H.pylori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流行情况 224

三、H.pylor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226

四、H.pylori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228

五、耐药性对根除的影响及其对策 229

一、基本病理变化 235

第六节 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组织学特征 235

二、蒙古沙土鼠感染H.pylori胃黏膜组织学改变 239

一、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241

第七节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241

二、H.pylori细菌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243

三、宿主因素的影响 244

五、H.pylori致胃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246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246

六、根除H.pylori对防止胃癌发生的作用 248

一、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外疾病 252

第八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 252

二、H.pylori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研究展望 257

一、概述 261

第九节 非幽门螺杆菌性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 261

二、胃螺杆菌属细菌 263

三、肠肝螺杆菌 268

一、概述 278

第一节 食管胃静脉曲张 278

第四章 食管疾病 278

二、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诊断 279

三、内科治疗 280

一、胃食管静脉曲张及其出血机制 290

第二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预防和治疗 290

二、药物的预防和治疗 293

一、GERD的发病机制 298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298

二、诊断 300

二、GERD的诊断 306

一、定义 306

第四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 306

四、GERD的治疗策略 308

三、治疗GERD的药物 308

五、结束语 310

二、内镜下诊断BE的要点和难点 313

一、概述 313

第五节 Barrett食管的诊治 313

三、BE的治疗 315

二、病因 317

一、发病情况 317

第六节 贲门失弛缓症诊治进展 317

三、发病机制 318

六、临床诊断 320

五、并发症 320

四、临床表现 320

八、治疗 322

七、鉴别诊断 322

三、定义和诊断标准的变迁 327

二、流行病学资料 327

第五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327

第一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与临床 327

一、概述 327

四、消化不良与胃十二指肠黏膜形态学改变 328

五、FD的发病机制 329

六、FD的治疗 337

七、FD的自然病程和预后 33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346

一、流行病学 346

第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346

三、诊断程序 347

四、治疗 349

一、促胃动力药 352

第三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 352

三、抗H.pylori治疗 353

二、制酸药及抑酸药 353

六、胃黏膜保护剂 354

五、抗焦虑、抑郁药 354

四、调节内脏敏感性药物 354

七、其他 355

一、临床特点 357

第四节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 357

二、心理因素与胃肠道功能的关系 359

四、治疗 360

三、诊断 360

一、功能性胃肠疾病和胃肠动力障碍的概念 364

第五节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研究进展 364

二、FGID和DGIM的研究进展 365

三、研究方法的进展和评价 366

四、诊治指南的制定 367

五、治疗领域的进展 368

一、胃排空异常分类 371

第六节 胃排空异常 371

二、胃排空异常的诊断及检查方法 373

三、胃轻瘫的治疗 376

一、胃炎分类历史与悉尼分类 380

第七节 慢性胃炎分类及诊断 380

二、内镜分类和诊断 382

三、病理组织学诊断 383

四、其他临床检查 386

五、诊断注意点 387

一、参与胃黏膜防御保护的因素及机制 389

第八节 胃黏膜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389

二、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391

三、临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392

一、H.pylori相关性溃疡 395

第九节 消化性溃疡病病因的研究进展 395

二、NSAID溃疡 396

四、H.pylori与NSAID溃疡的关系 397

三、非H.pylori非NSAID溃疡 397

一、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399

第十节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进展 399

二、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防治进展 400

三、非H.pylori与非NSAID相关溃疡的治疗 402

四、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和进展 403

一、环境因素 409

第十一节 胃癌的病因研究 409

三、基因改变 410

二、遗传因素 410

一、与胃癌形成和生长相关的因素 412

第十二节 胃癌基础研究若干进展 412

二、胃癌浸润和转移相关的因素 416

三、COX-2与胃癌 421

四、H.pylori与胃癌的形成 422

二、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 429

一、食物和抗氧化剂 429

第十三节 胃癌的化学预防 429

三、H.pylori和胃癌 430

二、环氧合酶 434

一、胃癌的概况 434

第十四节 环氧合酶与胃癌 434

三、COX-2与胃癌 435

一、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439

第十五节 胃MALT与MALT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439

二、胃MALT淋巴瘤与H.pylori感染相关的证据 440

三、H.pylori感染后胃MALT和MALT淋巴瘤的发生机制 441

四、诊断 442

五、治疗 443

六、研究的重点与展望 444

二、病理生理学 447

一、流行病学 447

第十六节 促胃液素瘤 447

四、临床表现 448

三、分子生物学 448

五、诊断 449

六、治疗 454

七、预后 457

一、胃食管反流病 461

第十七节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近况 461

二、消化性溃疡 462

三、消化道出血 464

四、炎症性肠病 465

五、肠道缺血性疾病 466

六、便秘 468

七、肝脏疾病 469

八、胰腺和胆道疾病 472

二、肠黏膜的敏感性增高 476

一、IBS与胃肠动力 476

第六章 肠道疾病 476

第一节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476

三、中枢神经在IBS发病中的作用 477

四、IBS发病的神经免疫机制 478

二、诊断标准及其演变 481

一、定义 481

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481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482

三、流行病学 482

五、诊断程序 485

六、治疗 487

一、环境因素 491

第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91

四、免疫因素 492

三、遗传因素 492

二、肠道菌群 492

五、发病机制假设 494

一、诊断标准 497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进展 497

二、主要特征 499

三、内镜形态 500

五、鉴别诊断 506

四、癌前期病变检测 506

二、心理治疗 508

一、一般治疗 508

第五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508

三、营养治疗 509

四、药物治疗 510

五、手术治疗 522

七、预后 524

六、并发症治疗 524

一、环境因素 529

第六节 克罗恩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529

二、遗传因素 530

三、免疫反应异常 531

四、发病机制研究对CD治疗的影响 532

一、发病概况 536

第七节 克罗恩病诊治进展 536

三、诊断 537

二、临床特点 537

四、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540

五、治疗原则 542

六、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学疗法进展 547

一、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558

第八节 大肠癌流行病学 558

二、大肠癌的流行因素 559

一、大肠癌普查常用的初筛试验 563

第九节 大肠癌普查 563

三、大肠癌普查发展方向 565

二、大肠癌普查模式 565

一、食物与环境 568

第十节 大肠癌的病因 568

二、遗传因素 570

三、大肠癌的其他高危因素 571

二、实体肿瘤的血管生成调节 575

一、实体肿瘤生长的血管生成依赖性 575

第十一节 血管生成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575

三、大肠癌浸润、转移与血管生成 576

四、抗血管生成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578

三、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 583

二、遗传性大肠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意义 583

第十二节 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与临床 583

一、大肠癌是一个威胁全世界的恶性疾病 583

四、遗传学试验使用的策略 587

一、大肠肿瘤的肠镜下诊断 589

第十三节 大肠癌的肠镜下诊断及治疗 589

二、大肠肿瘤的肠镜下治疗 591

四、追加手术的判定方法及随访与监测 594

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9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596

一、流行病学 596

第十四节 乳糜泻 596

四、临床表现 597

三、病理改变 597

五、乳糜泻的诊断 598

七、并发症和预后 601

六、治疗 601

二、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 605

一、食物变态反应的流行病学 605

第十五节 食物变态反应 605

三、食物变态反应的胃肠道表现 606

五、食物变态反应的治疗 608

四、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 608

一、结肠功能与便秘 611

第十六节 便秘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611

四、结/直肠、肛门及盆底病变与便秘 612

三、一般因素与便秘 612

二、排便功能与便秘 612

六、精神疾病与便秘 613

五、系统性疾病与便秘 613

七、药物与便秘 614

一、HBV的基因分型、分布及意义 615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变异 615

第七章 肝胆疾病 615

二、HBV的P基因变异 616

三、HBV的S基因变异 617

四、HBV的前C/C基因变异 618

五、HBV的X基因变异 619

一、治疗进展 621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621

二、存在问题 623

三、对策 624

一、慢性肝病的基因诊断 630

第三节 慢性肝病的基因诊治 630

二、慢性肝病的基因治疗 633

一、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642

第四节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642

二、急性肝功能衰竭(AHF)的病因 644

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646

四、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647

五、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654

一、临床诊断 661

第五节 门脉高压症综合诊断的现状 661

二、超声诊断 663

四、CT与MRI诊断 664

三、内镜诊断 664

六、血管造影诊断 665

五、放射性核素诊断 665

七、门脉血液动力学诊断 666

八、体循环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测定 667

一、临床表现 670

第六节 肝肾综合征 670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671

三、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 672

四、治疗 675

五、预后 677

二、发病机制 679

一、分类 679

第七节 肝性脑病 679

四、辅助检查 680

三、临床表现 680

五、治疗 681

二、发病机制 684

一、病因 684

第八节 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84

三、腹水诊断 685

四、鉴别诊断 686

二、SBP的发病机制 691

一、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定义和分类 691

第九节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691

三、体征、症状和一般实验室检查 692

四、诊断标准 693

六、活动性感染的预防 694

五、活动性感染的治疗 694

八、SBP和肝移植的预后 695

七、SBP和肝移植 695

一、病因 697

第十节 Budd-Chiari综合征 697

二、病理分型 699

三、临床表现 700

五、辅助检查 701

四、临床分型 701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703

七、治疗 704

八、病程和预后 706

一、肝脏的药物代谢 710

第十一节 药物性肝病 710

二、药物性肝损害机制 713

三、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 717

四、药物性肝损害的病理 720

五、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721

六、药物性肝病的治疗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723

一、病理生理 725

第十二节 酒精性肝病 725

三、治疗 729

二、诊断 729

四、预后 730

一、发病机制 732

第十三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732

二、诊断与分型 734

三、变异综合征 737

五、治疗 739

四、自然史 739

二、流行病学 745

一、概述 745

第十四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745

四、病理学改变 746

三、病因和分类 746

六、临床表现 747

五、发病机制 747

八、影像学改变 748

七、实验室改变 748

十、治疗 749

九、诊断及鉴别诊断 749

十一、预后 750

一、发病机制 753

第十五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753

二、临床表现 754

三、诊断 755

四、PBC的进展 756

五、治疗 757

一、发病机制 761

第十六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761

三、诊断 762

二、临床特征 762

五、治疗 763

四、自然史 763

二、病理类型 766

一、概述 766

第十七节 肝纤维化 766

三、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 767

四、诊断 769

五、防治 770

一、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774

第十八节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774

二、治疗 782

三、研究展望 793

一、经皮化学消融术 799

第十九节 原发性肝癌的消融治疗 799

三、高强度聚焦超声 800

二、经皮热消融术 800

五、光动力疗法 801

四、经皮穿刺冷冻术 801

二、放射介入治疗 803

一、肝癌治疗概述 803

第二十节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803

三、超声介入治疗 805

四、放射治疗 806

六、生物治疗 807

五、化学药物治疗 807

八、治疗方法的选择 809

七、中医中药治疗 809

一、肝脏移植发展史 811

第二十一节 肝脏移植基本理论和临床进展 811

二、肝脏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手术时机 812

三、供体的选择与移植术前准备 815

四、肝脏移植手术 816

五、肝脏移植术后处理 822

六、肝脏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824

七、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 827

二、并发症处理 835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835

第二十二节 原位肝移植的内科处理 835

第二十三节 人工肝的临床应用 841

一、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 842

二、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 843

三、人工肝的临床疗效 847

四、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处理程序 848

一、胆管上皮细胞的生理、生物学 851

第二十四节 胆管上皮细胞的生理生物学及其相关性疾病的致病机制 851

二、胆管疾病的致病机制 853

二、胆管癌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857

一、关于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857

第二十五节 胆道肿瘤诊治进展 857

四、胆管癌治疗进展 858

三、影像学诊断进展 858

一、SIRS及其炎性介质 861

第一节 炎性介质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作用的探讨及其治疗策略 861

第八章 胰腺疾病 861

二、SAP状态下的炎性介质 862

三、阻断炎性介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866

四、展望 867

二、病因 870

一、概述 870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870

三、发病机制 871

二、病因和病理生理 874

一、概述 874

第三节 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874

三、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876

四、治疗 878

一、发病机制 881

第四节 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881

二、脏器损伤 882

三、治疗 884

一、诊断 887

第五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887

二、治疗 892

二、分子生物学特征 899

一、概述 899

第六节 胰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899

四、影像学诊断 902

三、肿瘤标记物 902

五、综合治疗 905

六、基因治疗 906

一、概述 909

第七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及胰内分泌肿瘤 909

二、类癌 916

三、胃肠胰内分泌肿瘤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 918

一、技术特点 941

第一节 胶囊内镜术 941

第九章 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和影像学进展 941

三、适应证 942

二、操作过程 942

六、胶囊内镜所见 943

五、并发症 943

四、禁忌证 943

七、临床应用评价 944

二、变焦放大电子内镜 947

一、电子内镜 947

第二节 消化道内镜的新进展 947

四、内镜超声 950

三、光诱导荧光内镜 950

六、胶囊内镜 951

五、仿真(模拟)内镜 951

一、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953

第三节 消化道内镜诊治的并发症 953

二、大肠镜检查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954

三、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肠道息肉发生的并发症 955

四、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所致并发症 956

五、胃造瘘及空肠造瘘的并发症 958

六、内镜超声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 959

一、内镜超声的基础 961

第四节 内镜超声学 961

二、内镜超声的临床应用 962

三、内镜超声引导下治疗 967

二、成像技术 971

一、概述 971

第五节 消化道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 971

三、临床应用 972

四、优势与限度 973

二、检查技术 975

一、小肠影像学检查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 975

第六节 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975

三、小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979

四、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980

五、小肠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评价 990

二、在诊断胆胰疾病中的作用 992

一、操作难度的分级 992

第七节 ERCP诊治胆胰疾病进展 992

三、在胆道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994

四、在胰腺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995

五、防治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997

一、血管造影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1000

第八节 介入放射学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000

二、经导管血管内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 1003

三、动脉造影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1006

四、穿刺活检、造影和减压引流术 1009

一、经血管介入治疗 1013

第九节 肝癌的介入治疗 1013

二、超声(CT)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 1017

索引 10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