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匡亚明主编;陈其泰,刘兰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5043273
  • 页数:665 页
图书介绍:魏源是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和文学家,本书多角度、立体式地对魏源的人生历程和卓越成就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魏源广泛的社会交往、经世思想的形成,成就显著的改革实践,对今文经学说精义的阐发,爱国御侮思想的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性贡献,在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的诸多建树,以及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等重要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魏源评传》目录
标签:评传 主编

目次 1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匡亚明第一章 家世与人生历程 1

一、邵阳魏氏家族 1

1.家乡环境对魏源的影响 1

2.家族的教育和熏陶 6

二、少年苦读 8

三、几度入都 14

四、幕府生活 21

1.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协助试行漕粮海运 23

2.在陶澍幕府中一展身手 27

3.投身反侵略战争 29

五、暮年仕途路 32

1.东台、兴化两地的县治实绩 33

2.高邮州牧及其与太平军的关系 37

六、魂归净土:魏源与佛学 43

1.经世的关怀:学而审取其哲理 44

2.出世的沉迷:信而宣扬其教义 49

3.由学佛到信佛的背景考察 51

第二章 学术交往 56

一、学术导师 57

1.公羊学的领路人:刘逢禄 58

2.“近代一人”的“通儒”:李兆洛 70

3.“终生仰止”的理学家:姚学塽 77

4.“关河千里亦吾师”:古文家董桂敷 79

5.以“求是”为归的汉学家胡承珙 80

二、幕府宾主 82

1.以“国士见待”的贺长龄 83

2.“以文章经济相莫逆”的陶澍 88

三、生平挚友与思想同道 95

1.“但开风气不为师”:龚自珍 95

2.注重“经济”的名家:包世臣 109

3.“则古”和“尚变”:汤鹏 115

4.光大湖湘文化:邓显鹤 117

四、打破封闭状态、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 120

1.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120

2.“留心海外事”,志在“一雪所耻”:姚莹 127

第三章 晚清经世学风的倡导者 135

一、明末清初经世学风的兴起和湖湘学派的经世传统 136

1.明清之际经世学风的兴起 136

2.湖湘文化的经世传统 140

二、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与经世派的崛起 143

1.“衰世”的到来 143

2.嘉道时期经世派的崛起 148

1.乾嘉考据学的盛衰 150

三、对清代学术流变的反思和批判总结 150

2.对清代学术的批判反思 153

3.复兴经世学风,建构“经世之学” 158

四、经世思想的成熟:《皇朝经世文编》 166

1.“经世以表全编”:《皇朝经世文编》的编撰思想 167

2.“留心经济之学”:《皇朝经世文编》与魏源经世思想的形成 172

五、继承与超越:魏源经世思想的特点 178

1.打破学术畛域,贯通兼采各家各派 179

2.以“行”为根本,以“变革”为核心 181

3.“功利”、“实用”的价值取向 183

4.向西方学习:经世之学的逻辑发展 185

第四章 晚清今文经学的健将 188

一、公羊历史哲学的特点 189

1.变易和朴素进化的历史观 189

2.董仲舒和何休留下的哲学遗产 191

二、清代公羊学的复兴 198

1.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 199

2.刘逢禄:清代公羊学复兴的关键人物 206

三、承接董仲舒、何休之统绪 214

四、《诗古微》的学术价值 217

五、《书古微》:以新的视角论述学术史变迁之作 230

六、魏源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 240

第五章 嘉道时期出色的改革思想家(上) 246

一、《周易》、《老子》哲学与魏源的思想 247

1.《周易》哲学与魏源的变革主张 247

2.《老子本义》的“原老”宗旨 258

二、变革的哲学观 262

1.“道”与“一”:世界本体 262

2.“天下物无独必有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268

3.“及而后知”: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71

三、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 278

1.历史“自变”与“造化自我” 278

2.“古”与“今”: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284

四、具有近代民权思想色彩的社会政治观 291

1.“人者,天地之仁也”:近代民权思想的萌芽 292

2.“元首”与“鼻息”:新型君民关系的憧憬 293

3.“公”与“私”:专制与民主政治的考量 295

五、出色的人材思想 298

1.“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对历代用人制度的反思 299

2.“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303

3.察人与用人 305

第六章 嘉道时期出色的改革思想家(下) 311

一、筹划海运 312

1.漕粮运输的历史考察与“河运”、“海运”之争 312

2.筹划海运改革 315

3.试行海运中的改革思想 322

4.海运与漕粮征收 325

二、两淮票盐改革 328

1.盐政问题的历史考察和清朝盐政的弊端 329

2.关于盐政问题的思考和改革方案 332

3.试行票盐法的改革思想 337

三、《筹河篇》与治河良策 339

1.改变河道,令河北决 340

2.“国家大利大害,当改者岂惟一河!” 345

3.江南、湖北、畿辅水利问题研究 348

1.“缓本急标”与“货先于食”:近代重商主义的先声 352

四、“货源”与“食源”:对经济问题的探讨 352

2.更币与采矿:开货源 357

3.移民屯垦:开食源 367

4.开展正当的对外贸易:“塞患” 372

五、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的特点 377

1.立足现实的理论思维 377

2.运用经济手段与整肃政治腐败相结合的改革思路 379

3.顺应民情与把握时机的改革策略 382

4.近代观念的晨曦 384

第七章 爱国御侮思想的昂扬 387

一、及时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 388

1.关于战争爆发原因的探讨 389

2.关于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 394

二、“以守为战”:反侵略战争的构想 402

1.敌我力量的对比分析 405

2.以“防守”为核心的战术原则 409

3.“款夷”之策:禁止鸦片与开展正当的对外贸易 420

三、寻求御侮自强之路 423

1.整顿水师,建设新式海防军队 423

2.开发南洋:建立东南防御屏障的战略 431

3.整顿军事与政治、思想改革的结合 434

第八章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驱 437

一、《海国图志》: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439

1.《海国图志》的编撰特点 439

2.《海国图志》的思想价值 449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一个纲领性的口号 459

1.“悉夷情”:对西方世界的初步认识 460

2.“师夷长技”: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起点 472

3.制夷: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478

三、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先驱 480

1.文化开放的晨钟 480

2.沟通中西文化的可贵尝试 485

四、延误的回响:《海国图志》在近代中国的影响 494

1.沉寂的二十年 495

2.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 497

3.维新运动:从“知西政之始”到政治变革的时代潮流 501

五、《海国图志》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506

1.《海国图志》在日本 506

2.《海国图志》在朝鲜 513

第九章 良史之才 516

一、《圣武记》的成就 516

1.探讨清代盛衰大势 518

2.肯定清朝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祖国边疆的功绩 522

3.总结清代历次战争的成败得失 526

4.历史编撰与历史文学上的成就 528

二、《道光洋艘征抚记》的价值 531

1.关于《道光洋艘征抚记》作者的问题 531

2.具有鲜明爱国思想的信史 534

三、《元史新编》平议 540

四、清代明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547

1.对官修《明史》的大胆批评 549

2.《明代食兵二政录》:晚清私人明史著述之滥觞 551

五、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折点 554

1.从“考史”到“著史” 555

2.开拓当代史和世界史研究的新领域 558

3.推陈出新:对传统史学思想的继承 561

4.近代爱国主义史学的开端 564

第十章 文学家风采 567

一、“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 568

1.文学“致用”论 568

2.“厚”、“真”、“重”:文学创作论 577

二、“应笑十诗九山水”:魏源的山水诗 583

1.“雄浑遒劲、气势奔放”的诗歌境界 584

2.寓情于景、人格化的表现手法 587

3.因景悟理的哲理性和诗歌内容的丰富性 589

三、“诗里莺花稗史情”:魏源的政治诗和咏史诗 592

1.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忧时之作 594

2.揭露弊政、呼唤改革的政治檄文 596

3.鸦片战争的“诗史” 601

四、散文风格 612

1.学术随笔《默觚》和山水小品文的成就 613

2.深入显出的写作风格 615

结语:魏源与近代中国 618

附录一 魏源年谱 636

附录二 征引史料和主要参考书目 644

附录三 人名索引 651

后记 664

返回顶部